“鄙人知道。”
冉闵脸色一变:“既然知道你又为何还到邺城来?难道你就不怕寡人把你当做晋国的细作抓起来?”
“大王不会这么做的。大王英明神武,洞若观火,乃不世出之雄主,怎会做出这种事情?”
“哈哈,你溜须拍马的功夫倒是学的不错。”
平日里冉闵没少被臣子们溜须拍马,但是被一个倭国人如此溜须拍马,冉闵就有些不同的感受,有些飘飘然是在所难免的。
仓山景吾忽而正色道:大王,此番鄙人奉吾王之命而来,特来与贵国建交,互通有无。”
冉闵这下子有些好奇:“仓山景吾,你倭国远在东瀛岛,隔着重洋呢,虽是一衣带水,但是咱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何以建交?何以互通有无?”
“大王,我们大和人喜欢交朋友。”
对于冉闵称呼自己的大和国为“倭国”,仓山景吾没有一点恼怒,因为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呢,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更何况,华夏对于倭国这个称谓是由来已久的。
东汉初年,日本国王派遣特使登陆朝贡,愿为藩臣,并求汉朝皇帝赐名,遂赐名“倭”。
《后汉书。东夷列传。倭》里面明确地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这段史事说的是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有倭国大夫到洛阳贡献朝贺。光武帝赠送一颗印章给倭国国王。
半个世纪之后的东汉汉安帝永初元年,即公元107年,又有倭国国王,名叫帅升,派遣使者到中国,并且献给汉安帝一百六十人作为礼物。
对于这个事情冉闵还是知道的,毕竟初中的历史课本上就有。
当时汉光武帝还赠送给倭国一枚金印,刻有“汉委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
至于倭国,《论语》中认为,倭乃九夷之一。
汉代以来专指日本列岛的人,本无贬义,或许自元明时期开始带有贬义。这种蔑视的味道,在近现代表现的尤为突出。
“喜欢交朋友?”冉闵不屑地嗤笑了一声,说道,“这句话只怕你对晋帝说过了吧?仓山景吾,你可知道,寡人最讨厌的,就是首鼠两端,想要左右逢源的人!汝小小一个倭国,撮尔小国,弹丸之地,又是孤悬海外,寡人是否与你们建交,能否互通有无,寡人都不在意。”
“大王何出此言?”
仓山景吾的自尊心似乎是受到了打击,连忙道:“大王,须知天朝上国!鄙人学习过华夏的经史子集,古往今来,华夏人都认为居天地之中者曰Z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而天朝上国者,无不四夷宾服,四夷处四夷,Z国处Z国,各不相乱。”
“然自古天朝上国,何以没有番邦异族朝贡?昔日曹魏之时,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等西域诸国无不朝贡,汉朝最强盛的时候,更是四夷宾服,万国来朝!难道如今的大魏,不是天朝上国吗?”
关于这个天朝上国的概念,冉闵还是知道的。
自古以来,华夏自居“天朝上国”,是世界的中心;而别人不过是“蕞尔小邦”,是蛮夷。
先秦时期,很多思想家开始思考世界,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对世界的看法。时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总体空间叫作“天下”,天下共由“九州”构成。
战国时期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提出“大九州说”和“小九州说”。此外,还有一种看法,就将天下划分为“五服”,此以周人为典型。
所谓的“五服”由内向外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每一服之间的距离是五百里。无论是“九州”的划分还是“五服”的划分,总的一个原则就是天下为天子所有,天子代天临民,这也就是世人常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基于“天下”的划分,古人又根据地理位置和文明的程度区分了华夏与夷狄,具体则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当然,地理位置的划分并不是主要的,所谓的夷夏之别最主要的还是文明程度的不同。
为何如此说呢?
因为“夷狄进zhong国则zhong国之”,就是说哪怕你是夷狄,如果心向中原文明,接受这套教化,你就可以成为华夏的一份子。比如春秋时期的楚国,一直被视为蛮夷,因为进行了一系列文明化的改革,故而获得了中原王朝认可。
一直被中原王朝视为“虎狼之邦”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渐富国强兵,走上法制化道路,以至于荀子对之赞不绝口,认为其有古代遗风。
这种“天下观”到了秦汉以后,则体现为华夏与周边国家的一种“朝贡关系”。
如汉代与乌桓、扶余、月氏等国的外交关系。到了曹魏时期则“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支、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武功的强盛,这种关系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如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由于其一视同仁,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因此,周边国家对唐太宗极为拥护,称之为“天可汗”。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376章 天朝上国
………………………………
第0377章 封侯
仓山景吾,寡人不妨跟你直吧。寡人从来都不认为我大魏是朝上国,至少现在不是,你若是想鼓吹自己的那一套朝上国论,到建康去吧!相信晋国的那些士大夫们肯定很喜欢你的这套法的。”
仓山景吾就这样吃了一个闭门羹,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来的!
这个魏王,也太过谦虚了吧?
“父王,这就是倭国的使者吗?好矮,而且……长得还真是够猥琐的。”躲在一侧旁观的冉明一脸嫌弃地道。
冉闵不禁笑了起来:“哈哈哈哈,难怪你有这种想法。不过倭国当中不乏有识之士,这个仓山景吾算一个,刚刚要不是寡人能稳得住心神,还真是被这个老子忽悠了!”
“哼哼,谁还能忽悠得了父王你呀?”
“这可不定。”
这时,冉明有些好奇地道:“父王,这倭国不是原来的女王国吗?怎么又成了这个仓山景吾口中的大和国了?”
“阿英,这你就是孤陋寡闻了吧?所谓倭国,其实就是倭人,属于人种,而不是国名,至于你口中所的那个女人国,早已经被大和国灭掉了吧!”
“噢!父王,儿臣对这个倭国还真是好奇得很!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呢!昨儿个儿臣复习过呢,夫子自女王国东度海千余里,至拘奴国,虽皆倭种,而不属女王。自女王国南四千余里,至朱儒国,人长三四尺。自朱儒东南行船一年,至裸国、黑齿国,使驿所传,极于此矣!”
冉明摇头晃脑地道:“我的啊,人才长三四尺,那岂不是比我都要矮?”
冉闵闻言,有些亲昵地拍了拍冉明的脑袋,道:“矮没事,人够精明就好。阿英,你要记着,永远不要瞧任何人,因为这样你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噢,孩儿记住了。”
冉闵又道:“那你知道你刚刚的女王国吗?”
“知道呀,女王国,就是邪马台国,据是当时倭岛上最大的一个国家呢!”
“嗯……倭岛上的国,其实跟咱们大魏的一个县差不多的。”
着,冉闵便与儿子兴致勃勃地聊起了这个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下属30多个国,统治该国的女王就是“卑弥呼”。
邪马台国虽然历代也以男人为王,但是在连续六七十年的战乱之后,他们拥立了卑弥呼担任女王。
卑弥呼擅长用鬼神之事迷惑百姓,年纪虽然很大却没有结婚,只有弟弟辅佐朝政。卑弥呼为王以来从来没有外人能够见到她的面,只有千名仕女以及一名送伙食的男人出入宫闱。
公元238年,卑弥呼派遣使者难升米朝见魏帝曹睿。
魏帝赐予卑弥呼以刻影亲魏倭王”的紫绶金印一枚,包括铜镜百枚在内的礼物若干。邪马台国与另一个由男王统治的狗奴国向来不和,她特地再次派遣使者来到魏国求助。魏帝派出使者表示支持邪马台国,但是狗奴国对魏帝的檄文却似乎并不在意。在长期的战争中,卑弥呼去世了。
邪马台国拥立了一名男性为王,但是国中却引起大乱,只好再度拥立卑弥呼一族的女性“台与”为女王,这才平息了内乱。
公元326年,台与再度派遣使者来到中国。此时三国时代已经结束,晋朝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往后,邪马台国就从华夏的史书中失去了踪影。
想来,邪马台国应该是被大和国吞并了。
“阿英,你知道此番倭国为何向我大魏遣使吗?”
“为什么呢?”
冉闵嗤笑了一声,道:“倭人狼子野心。若是寡人猜的不错的话,他们应该是想将魔爪伸到朝鲜半岛去,而他们听朝鲜半岛上的百济、新罗和高句丽都奉我魏国为宗主国,世代称臣纳贡,所以忌惮起来了。阿英,你,一个倭国,咱们还能让他们翻了不成?”
“轰隆!”随着平地一声巨响,在芒砀山的山麓之下,一大群人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就跟一个个孩子似的。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冉闵听到火药终于爆破成功,不禁喜出望外,连忙摆驾这处实验地。
“葛爱卿……”
当见到少了一条胳膊的葛洪的时候,冉闵不禁面带羞愧之色,不忍地别过头去。
“大王,请不要为臣感到惋惜,这一切都是臣应该做的。只希望这种名为火药的东西,能够帮助大王横扫下,早日能使四海归一,再无战乱。”
看着一脸淡然的葛洪,冉闵的内疚更甚,就上去抓住了葛洪仅存的一条胳膊,郑重其事地点零头道:“一定会的。葛爱卿,你的功绩寡人永远不会忘记,大魏永远不会忘记,下人也永远不会忘记的!”
葛洪闻言,不禁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大王,其实臣只是少了一条胳膊,这还是幸阅,这两年来,好多人在研制火药的过程中都丧生了。”
冉闵点零头,他知道火药的研制绝对不简单。
在原来的历史上,火药直到七八百年后的宋代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现在能够出现,除了冉闵自己的奇思妙想和指点,以葛洪为首的这些炼金术师着实是功不可没的!
仅仅两年的时间,火药便被研制出来了。
可想而知的,这种火药武器一旦问世,会给世人带来多么大的震撼!
冉闵信誓旦旦地道:“寡人知道其中之辛酸苦辣。葛爱卿,你们都是我大魏的功臣,朝廷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对于在研制火药的过程中丧生的人,寡人将加重抚恤,至少每人钱一万贯,良田一百顷,这样足够他们的子孙后代好好生活了。”
“多谢大王。”
接着,冉闵便亲眼目睹了火药的威力。
火药被制作成跑到,塞到了霹雳炮的炮筒里面,随即引线被点燃,炮弹发射出去,直接轰击在了对面的山坡上,将一大块石头放置的地方夷为平地了。
火药爆破的声音震动地,火光冲,碎石四溅,场面极为壮观。
对于这种效果,冉闵表示十分的满意,但又道:“葛爱卿、陶爱卿,辛苦你们了。眼下火炮已经被咱们研制出来了,只是这一时半会儿地,还不能问世。火炮之问世,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火炮问世了,葛爱卿、陶爱卿,你们都将封侯!”
“多谢大王!”能够封侯,这是莫大的殊荣了,哪怕是葛洪这样曾经在晋国担任过地方大员的人,此时也十分乐衷于封侯的。
葛洪与陶邕虽然都是道士,但并不禁欲,淡泊名利。而实际上能够做到淡泊名利的人那是少之又少的,至少他俩都不是那样的人。
冉闵微微颔首道:“葛爱卿,眼下火药算是彻底研制出来了。但只有火炮还不行,寡人还想要一种名为‘炸弹’的东西。”
“炸弹?”
“不错。炸弹就是会爆炸的东西,火药是其主要成分,但是光有火药可不行,因为这炸弹是要通过投掷的办法,然后破碎弹片对敌人造成杀赡。但炸弹与炮弹不一样,炸弹不能有引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