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余疑惑,既然是师兄弟,怎么火药味那么浓,而且,韩叔叔没有称呼人家表字,直接以官名相称,可见两人不是什么同道中人。
“韩兄啊,不知两位才子是在哪里读书?”顾刺史话里有话,故意一问。
韩刺史听不出来意思,只能如实相告,“与我小儿一起,在鹿山念书。”
韩刺史不清楚宁成的身份,只见过秦余,反正都一起来的,也不管太多了。
“哦,鹿山啊,那可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你们宁州前些年的那位状元便是出在鹿山吧?”
顾刺史再问,韩刺史点头欣慰道:“是啊,他此时已经是翰林院侍讲了。你们的那位李大才子,现在好像还没有着落呢,我这正缺一个书吏,就不知他愿不愿意来了。”
顾刺史无视最后一句,对秦余两个问道:“既然是才俊,我倒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
秦余一听,知道事情不简单,这位顾刺史表面说考校,其实是想通过他跟宁成,打韩刺史的脸。
韩刺史心中了然,笑着对顾刺史道,“考校不是不可以,但你可不能太为难他们了。”
顾刺史呵呵道:“这自然不会,我的题简单的很,只是不知两位才俊是否愿意呢?”
秦余宁成相互看了一眼,“谨听教诲。”
顾刺史接着说道:“呵呵,下个月便是我与韩刺史的师父八十岁寿诞,只是一时想不出好的对子来,所以想请二位给我们出个对联来,要记住,对联得新颖,不能随大流了。”
顾刺史说完,瞥一眼韩刺史。
韩刺史脸色铁青,祝寿的联自然好写,楹联发展到如今,不知有多少了,什么类别的都有。
可要写出有新意,又不随大流的恐怕要很难了。
他看着秦余二人,心里替他们紧张。
顾刺史借机又道:“唉,难啊,我老师他现今都八十岁了,什么寿联没见过,想要脱颖而出,让恩师眼前一亮,怕是非常难找啊。”
韩刺史笑问道:“难道连那位第一才子也不行吗?”
顾刺史争锋相对,“不是他不行,人家根本不愿意作。”
啧啧啧,韩刺史无话可说。
顾刺史看着迷茫的两个“才俊”,催促道:“怎么样,如果不会就说出来,本官也不想太为难宁州的才子。”
他的话,带着浓厚的讽刺意味。
韩刺史听了很想走过去打他,就连一直默不作声的韩溪都有些丧气。
他看着眉头紧锁的秦余和宁成,替他们捏了把汗。
过了片刻,宁成率先说出自己想好的联。
顾刺史一听,呵呵一笑,他请身边的周先生品评。
周先生听后,笑了笑,“你的对联非常工整,也有一丝新意,不过要让那位八十岁的老寿星眼前一亮,恐怕还差一点火候。”
唉,宁成也低头叹气,刚刚的对联是他咀嚼好久,觉得最好的了,可却连大儒周先生的那一关都过不了。
顾刺史冷冷一笑,把眼睛扫到秦余身上,见他还低着头,于是站起来,打算结束这场考校,“既然两位才子都想……”
“大人,我有了。”
突然,在顾刺史话还没讲完的时候,秦余抬起头,大声说道。
“什么,你有了?那倒请你说说。”
顾刺史重新坐下,他不信秦余能说出一个花来。
韩刺史见秦余开口,已经把自己的希望全押在他身上了。
接着正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秦余身上。
秦余站起身,把心里头的对联念出来道:“八十寿星不是人……”
“什么,无知小儿,你给本官住口!”
顾刺史待听见第一句,就怒不可遏地站起身。
第一百二十一章 韩刺史
不单顾刺史错愕,连最上面的韩刺史也被秦余一句话给噎住了。
然而秦余根本没有听从顾刺史的话,他继续说着,“九天仙翁下凡尘。”
他突然来了个转折,让要破口大骂的顾刺史收住了口。
秦余继续道出下联,“徒子徒孙爱作贼……”
顾刺史又站起来了,但这回却没有第一次反应那么强烈,只是盯着秦余,看他要怎么说。
韩刺史和其他人也都在等秦余最后一句。
果然,在座的都是读书人,都有修养,不会动不动就生气。
秦余也不故弄玄虚,直接便将最后一句念了出来,“偷得蟠桃谢师恩。”
八十寿星不是人,九天仙翁下凡尘。
徒子徒孙爱作贼,偷得蟠桃谢师恩。
“好!”
韩刺史第一个说出一个好字,秦余拱手称谢,他重新回座,韩溪等都对他竖起大拇指,对面的周先生也连连称赞。
“怎么样?介之兄,你觉得这幅对联,老师他能看得上眼吗?”
韩刺史突然亲切地叫出顾刺史的表字。
顾刺史不为所动,不就一副对联,嚣张什么,又不是你韩琦出的。
他用赞赏的目光看着秦余,并说道,“是个人才,只可惜生在了宁州。”
韩琦猛的站起来质问:“顾介之,你什么意思?”
顾刺史笑了笑,“呵呵,本官只是觉得秦俊杰是个可造的人才,正打算把他的那副对联,放进贺礼中,一起送给恩师。”
“要送也是我送,何时轮到你了。”
这两个人,突然间又吵起来了。
放在以前,韩琦定然吵不过顾介之,可今天他有杀手锏,杀手锏就是秦余。
他指着秦余,秦余满头大汗,两个刺史打架,他这条小鱼不得已而被殃及了。
他们像孩子一样,相斗了小半个时辰。
秦余和宁成,还有韩溪、周先生大眼瞪小眼,感觉今天大家都是陪衬。
待正堂的争斗结束,顾介之和周先生才起身告辞。
走之前,那位顾介之拉着秦余的手,热切道:“小兄弟,你要好好努力,进京城后,大可以找我家恩师,恩师见了你,必然高兴。”
秦余见他有失仪态的胡语,只是唯唯,不敢多说什么。
送走顾介之,还有周先生,秦余和宁成也打算各回各家了。
然而后头的韩琦却叫住了秦余。
宁成没说什么,只是道明天再见。
“大人,你找我是有什么要事吗?”
屋檐下,韩琦拉着秦余的手,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等到了书房,连一边的韩溪都被赶了出去。
秦余在刺史书房,奇怪地看着正负手而立的韩刺史。
“贤侄啊,你知道你闯下多大的祸吗?”
韩琦突然没头没脑的一句,令秦余更加疑惑,“学生不知,还请大人明示。”
韩琦道:“这几天,可有遇到些什么奇怪的人?”
秦余仔细回想,除了早上那伙儿奇怪的客商外,没有哪里不同。
韩琦却在这时开门见山,“这事本不该牵涉与你,不过说到底都是你先抓的人,本官今天所说,也是为了提醒你注意,唉,这个年恐怕要不太平了。”
秦余听他话里有话,急忙道:“请大人名言。”
“前些日子,巨匪孙恩被抓,他的那班兄弟一个个从不远千里,来我宁州送死,本官又怎么敢不开门迎接。
本官已经放出话去,孙恩将在腊月前行刑,如今冬月也已过了一半,他的小兄弟们也该来了七七八八吧,呵呵,来得正好,来得正好,以前他们总是东躲西藏,费了本官多少兵力财力,如今能够一窝端,还是多亏了你啊,贤侄,我是越来越喜欢你了。”
秦余听得冷汗直冒,他没想到韩刺史是这样的人,“那不知大人要学生做什么?”
“你什么都不用做,好好待在家里,千万别乱走,因为你是抓住孙恩的罪魁,他的那班兄弟都很重视你。”
这个重视,怕不是有别的意思,秦余暗暗吞了口水,感觉自己摊上大事了。
难道说要出现劫法场那样刺激的戏码,刺史大人也是,引蛇出洞,难道不担心殃及池鱼吗。
不过,话说回来,孙恩和他的那群小兄弟在宁州一带,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听韩溪说起,他们连村都屠过,是天杀的恶贼。
秦余不过是个闲人,他不爱惹事,自然也不想掺和进官府和盗贼的事情来。
他向韩琦抬手道,“学生谨记大人嘱托,一定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韩琦点了点头,自己非常欣赏秦余,他一有才华,二有胆识,三呢,还与众不同,采花贼,巨匪,都因他而被擒,怎么说呢,秦余就是自己的福星。
采花贼、巨匪,还有未来会被抓住的群匪,在韩刺史眼里,他们不是贼人,不是匪徒,那都是政绩,是通往更上面的阶梯。
韩刺史,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在宁州已经干了三年。
三年来,没有特别大的功绩,可这并不是他想看到的,他想要往上爬,他需要名利。
就在每天为了芝麻绿豆的小事蝇营狗苟时,突然鹿山那边来人,说抓住了一个采花贼。
突然,大柳树村来人,说有抓了个巨匪。
突然,一直在土匪窝作暗探的人捎信说,土匪们将有大的动作。
天呐,在这最后一年,连上天也都青睐自己吗。
送上如此大的礼物,自己真的有些受宠若惊啊。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面前这位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少年郎赐予的,也不清楚他的身份来历,曾经派人调查过,可秦余先前不过是个穷秀才,当然,此刻也是秀才。
或许他有特别的运气,所以也顺带给了自己些运气吧。
好,好运气。
“大人?大人……”
秦余发现面前的韩琦正呆呆的,不知在想什么。
韩刺史回过神,只能干咳着,化解尴尬的氛围。
“大人,如果没什么事,学生就告退了。”
秦余说着,作揖一拜,便往门口走去。
“贤侄,等等,有个人很想见你。”韩琦叫回秦余,“他啊,每次见到我,都叮嘱如果遇见你,就带你去看他。今天也是凑巧,他正好休沐,你也来了,本官马上让人带你去见他。”
说着,就叫了外面的差役。
秦余很想拒绝,你说要我见,我就要见吗?那样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当然,这种话也就心里说说。
在辞别韩刺史后,便跟着引路的衙役,走出刺史府,很快来到一赌坊前,只听里头人声鼎沸,十分的热闹。
不过,突然里面一个人的名字一阵阵传进秦余耳朵里。
“寄奴将军,押大押大啊。”
“寄奴将军,你又输了。”
……
秦余不明所以,寄奴将军?
而他身边的差役却在这时掀开门帘,进赌坊通报去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今天,朕不吃药了
秦余醉醺醺地走在路上,刚才莫名其妙地被人一阵拥抱,又莫名其妙地被那个叫李寄奴的将军拉去喝酒,又莫名其妙地和他结了什么把子,李将军真的有点莫名其妙,没想到一个孙恩能让他那么兴奋,他说这家伙,已经抓了四年。
秦余很有礼貌地呵呵,知道李将军的不容易,可也不用对他这么热情吧。
唉,真的是莫名其妙。
“公子,你可回来了……公子,你上哪里喝酒了?……公子,快跟我进去,老爷有事与你商量。”
秦余昏沉沉地被小六押了进去,到正堂,还是有些迷糊。
曹老爷看到他酡红的脸,知道秦余喝酒了,便叫小六扶他先回房休息,有什么事晚上再说。
等到傍晚,秦余才清醒过来,他摸着有些发疼的头,心里腹诽,古代的酒,度数哪里不行了?网络小说都是骗人的。
到正堂,早已摆好饭,曹老爷、曹素还有陆菁菁三个人都已经坐在那里,只等秦余过来吃饭。
饭罢,陆菁菁和曹素要出门去见朋友。
曹老爷把秦余留下,秦余对下午的失态表示抱歉。
曹老爷笑着说,“无妨,年轻人爱喝点酒也属正常,余儿啊,老夫今天有件事与你商量。”
秦余抬手说:“叔父请讲。”
“后两天,老夫和素儿准备一起去潞州收些帐,怕你一个人待在家里感觉孤单,不如跟我们一起,就当去潞州玩。”
“好啊,侄儿也想出去走走。”
这真是天意,宁州离潞州,来回要半个月,如此一来,自己和曹老伯一家正好可以错过腊月初将要爆发的剿贼事件。
秦余并不看好韩刺史他们,因为未来是事情总是不确定的。
强盗们怎么会不知道劫法场这种事的凶险,他们肯定也做了许多准备,没有人是傻子,所以半个月后的宁州太危险了。
“伯伯,去了潞州,我们住哪里,又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哈哈,没想到侄儿这么喜欢,潞州,好玩的地方也不少,你伯伯我从小便在那长大,那里有我的族人,老夫是后来才和我母亲他们一起搬到宁州的,所以到时候我们自然是住在老夫以前的老宅子里,这样既方便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