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大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朽大皇帝-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也无可避免的与郑军斥候撞见,但却都没有动手的意思,仿佛这片土地是双方共有地盘,不存在任何纷争。

    第121章 流言四起

    天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三天,也就是九月二十四日,康城内流言四起。

    讨伐不义

    解救百姓

    均分田地

    轻徭薄赋

    这是义军的四句口号,经过苍队的刻意散布,再加上三天的发酵,在整个康城内掀起了一股狂潮,无论是街头百姓还是田间耕地的汉子,都在热闹的讨论这个消息。

    其实,义军的一万五千士卒当中,有将近一半是康城中的百姓,当这些人受到苍国善待,而且还成为义军的消息传到城内,民间一片沸腾,很多家庭喜极而泣。

    顺理成章的,义军的涵义也就在整个民间都传开了。

    驱逐贵族,均分田地,轻徭薄赋这一项项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神话。

    但是现实又告诉大家,这个神话是可能存在的,因为苍国早已经开始施行了,原本很多郑国家庭在秋收之后准备变卖家产,迁移到苍国居住,但是没想到,郑国的百姓马上也能享受这种待遇了。

    喜从天降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前提是苍军能获胜,康城能成为苍国的一部分

    现在,康城百姓最期待的,就是苍队早日攻过来了。

    事实证明,流言就像是瘟疫一样会传染,到了九月二十六日,整个郑国的百姓都听说了这个消息,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家家户户像是过节一样,举行了大庆祝,甚至市井间还出现了童谣,将郑苍两国做了一个对比。

    总之,就是人心思苍。

    这一下,郑康有些不安了。

    倒不是惧怕民心,反正是一群蝼蚁的心思,不必理会就是了。

    只是,流言的影响太广泛了,传到了父皇的耳朵里会怎么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郑国皇帝郑余梵了。

    作为一国皇帝,郑梵余在病床上已经躺了近十年,朝堂政事基本上靠世家门阀维持。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一直不敢册立太子,采取了制衡之术,将三个儿子分封,各自掌管一部分兵权,名为考查,实为制衡。

    长期下来,三个皇子的身边就都聚集了大批政治力量,很多事情都能自己做主。

    就比如这次两个皇子合谋摆下的诈计,郑皇一直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郑康的担忧就在这里,若是被郑皇听到了这些,必定会关注此次战事,接下来的计划该怎么办如果被误会,皇位不就是彻底无缘了

    郑国皇都,郑城。

    相比于苍国皇都,郑城的规模可就大多了,不仅仅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这里商业发达,北边与大盛国毗邻,等于是一个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一些珍稀的水果和工艺品都在这里聚集,然后运往郑国和苍国。

    繁华的大街上,贩夫走卒,黄发垂髫,热闹非凡,一队辇车行驶匆匆,直奔皇宫大门,边上的百姓如同见了洪水猛兽一样,慌忙避退。

    这是郑国二皇子郑翰的车驾,一路疾行,就连宫门守卫都不敢怠慢,纷纷让行。

    终于,车驾在一座恢弘大气的宫殿外停了下来,二皇子下车,匆匆进入。

    “是我儿来了吗”躺在病床上的郑皇在一个妃子的搀扶下,缓缓站起了身。

    “父皇儿臣有要事禀报”郑翰行了一个礼之后,直接说明了来意,用迟疑之色看了一眼四周的人。

    郑国皇帝会意,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吧。”

    “是”

    一众宫女太监,包括那名伺候的妃子,都行了一礼,然后悄悄退去,掩上了大门。

    终于,宫殿中只剩下郑皇父子二人。

    “皇儿,何事”苍国皇帝郑余梵面色苍白,有点喘不过气。

    “父皇近日,有没有听说过什么流言”

    “有何流言”

    郑翰心里一喜,父皇果然不知道,看来身边应当没有密探了

    于是,郑翰将这些天的情况说了一遍,包括苍军在边境是如何的袭营,流言是如何的传出,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短短两个月,那苍国小皇帝就等不急了”郑皇郑梵余讶异,如果说流言还不至于让他放在心上,那么苍国选择在这个时候北伐,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因为,如果真像传闻的那样,苍国一片大好的形势,过个几年再北伐,不就是十拿九稳吗

    郑翰眸子中闪过一道冷光,故作犹豫,道:“此事,或许跟三皇弟有关。”

    “康儿”郑皇皱了一下眉头,苍国北伐跟自己的这个三儿子有什么关系上次南侵赔偿了巨额财产,又是割地又是赔款的,难道苍国皇帝还不满足,因为这个事发动北伐战争

    郑翰顿了顿,道:“父皇明鉴,三皇弟自从归国,一直对苍国皇帝恨得咬牙切齿,前段时间的苍国宫变,就与三皇弟有关。”

    “宫变”郑皇呢喃了一声,仔细一琢磨,而后道:“翰儿呀,你是不是觉得父皇老了,好糊弄了苍国宫变,那些士卒都是你的麾下吧就说那狄老,比朕的年纪还大,在朝中声望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不是一直都是拥立你的么,朕可不相信你三弟有这个能力,让狄老改换阵营,甘愿驱策。”

    “父皇错怪儿臣了”郑翰面露委屈之色,道:“狄老是受儿臣所托没错,可是儿臣又是受谁所托,父皇难道就没想明白吗三皇弟的军队,可都是成了俘虏呀,只能从儿臣这里借兵”

    “你是说此事是康儿主谋,你从旁协助”郑皇哂然失笑,摇头道:“你们兄弟三人水火不容,朕是知道的,要说康儿与你联手,如何让朕相信。”

    “父皇也说了,我们三兄弟水火不容,可那都是在过去,您也知道我们郑国朝堂的情况,如今贵族势力纷纷倒向大哥,我和三弟就只能抱团取暖,他既然有求于我,儿臣岂有不答应之理只是没想到会再一次失算,令狄老惨遭毒手。”

    郑皇点点头,道:“如此说来,倒是你三弟的错了,是他惹恼了苍国皇帝,可是这与流言何干你可不要说,今日进宫面见朕,只是为了告小状。”

    第122章 郑翰亮剑

    不“父皇说笑了,儿臣倒还不至于这般小肚鸡肠。”郑翰尴尬笑了一声,打小报告这种事被当面戳穿,面皮上确实有些挂不住。

    “这次苍国北伐,你有何见地”郑皇问道。

    “儿臣以为,应当调集三大营,歼灭苍国主要力量,只待他们溃败,我大郑就可挥师南下,一举吞并苍国,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统一”

    郑皇呢喃了一声,眼里也迸发炙热的光芒,他年轻时也曾有过这样的豪情壮志,但是却被病魔困于这一座小小的宫殿中,常常引以为憾。

    而当前的郑国,有统一三个国家的能力,使郑国成为一个真正的诸侯国,被天下所承认。

    “唉,朕老了,你们兄弟之间要怎么折腾就随你们吧,但是千万要记住,无论怎么样都不能牺牲贵族利益,否则必定动摇国本。”郑皇告诫道。

    听郑皇这么一说,郑翰心中狂喜,他这次来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踩一下郑康,更主要的就是为了试探自己这位父皇的态度

    众所周知,郑皇从今年开始身体变得很差,常常咳嗽呕吐,期间还晕厥过几次,皇位的继承人选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这个时候把三大营的兵权交给谁,就意味着那个人是郑皇心中最属意的人选

    至于是为什么,就要说说三大营的地位了。

    作为郑国的主力军团,三大营分别是西大营、中大营、东大营,一共是三万余人,且全都是正规军,一直只听命于皇帝。

    而三大营的主要职责,就是镇守北疆,抵御北方的大盛国。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估计错误,认为郑康和郑翰的军队足以攻灭两国,导致没有派出三大营协助,那么早在一个月前,郑国就已经统一其余的两个国家了。

    也正是因此,让二皇子郑翰很是惋惜。

    不过,现在也为时不晚。

    三万正规军,再征召五万的农民兵,足以将苍军围歼

    想到这里,郑翰捏紧了拳头,当即请了三道圣旨,然后派人送往边境。

    九月二十八日,整个郑国朝堂就已经知道了三大营的事情。

    二皇子郑翰,接掌了兵权

    这个消息,对于大皇子郑熊和三皇子郑康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

    兵权呀

    这可是三大营的兵权

    三大营作为郑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历来只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如今被二皇子接掌,这意味着什么

    太子

    可以这么说,郑翰虽无太子之名,但是已得太子之实,只要在三个大营中耕耘一番,彻底掌握了兵权,就算是郑皇也无法插手,皇位归属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悬念。

    一下子,郑翰的府邸上,可以说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国内只要是能排得上号的家族,都纷纷上门攀附,因为如果不出太大意外的话,这皇位是非二皇子莫属了。

    这个时候攀附,为时不晚

    郑城,大皇子府邸。

    “父皇,真的不行了么”听到这个消息后,大皇子郑熊一屁股坐在门槛上,颓然失色。

    原本,国内贵族

===分节阅读 61

    纷纷依附,太子之位已经唾手可得,只需要慢慢图谋部分兵权,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皇位继承人。

    可是没想到,苍国在这个时候北伐,给了郑翰一个绝佳的机会,作为三位皇子中唯一具有统兵才能的人,临危受命。

    可以说,一切都天衣无缝,大皇子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如同昙花一现,迅速凋谢。

    甚至,由于公开参与皇位争夺,他已经和郑翰成了政敌,比以前的情况更糟糕。

    与此同时,郑康也在府邸里上窜下跳,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一番谋划,最后却成全了郑翰

    确切的说,是郑翰在这背后主导了一切,从一开始就是冲着兵权而去的。

    “娘的被骗了被骗了”郑康急得大跳,连摔了几个花瓶之后,恼恨大骂。

    “殿下如何被骗”这时,一个白袍书生走了进来。

    “孔先生”郑康愕然,连忙收起了愤怒,道:“先生听错了,事实上我与那二皇兄一起合谋,以图扳倒郑熊那厮,没想到二皇兄却背地里窃取了兵权,置我于不顾,实乃小人之举。”

    “确实是小人之举。”孔尚贤点了点头,也不揭破郑康的谎言,然后道:“某此次前来,就是受我皇之托,与殿下联系,两军对峙将如何进行”

    “这”郑康语塞,一下子为了难,本来定好的计划是诱使苍军深入,但是现在却被二皇子郑翰坑了一把,就算是诱敌深入,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孔尚贤微微一笑,看破了郑康所想,于是道:“三殿下若是为了郑翰之事苦恼,在下或许可以帮上一点小忙。”

    “哦”

    “既然二殿下执掌了兵权,何不将其的兵力化解,二皇子殿下您再夺取皇位”

    “夺位”郑康骇然出声,连忙摇头:“不行,不行我手上并无兵权,不可能夺位,而且那些贵族也是不会承认的,这要是失败了,那是要丢性命的”

    孔尚贤捋了捋胡须:“殿下莫要忧虑,二殿下能获得兵权,就是因为我苍队的威胁,同样的道理,三殿下难道就不可以么而且,殿下您也只能放手一搏了,不然待解决了外患,二殿下迟早要对您出手。”

    出手

    郑康吓出了一身冷汗,张口想要答应,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道:“苍国如此帮我,有何图谋”

    “殿下多忧了。我苍国为何北伐,难道殿下心里没有一点数我苍国帮助殿下夺得皇位,到时候您以皇帝之尊下旨,割让康城赠予我苍国,然后再两国派兵攻打申国,平分申地”

    康城、申国

    郑康心里明白了,尤其是最后一句话,让他觉得浑身舒坦。

    当即,他对孔尚贤的话没有太大的怀疑,毕竟苍国总共才两万军队,加上一万五千名义军,能成什么事

    这样一点力量,在郑国的本土上,最多只能扑腾出一点浪花罢了。

    第123章 义军出击

    了九月二十八日,天空飘起了濛濛细雨。

    苍队还是如同往常一样,到康城骚扰了一次,与郑队象征性的对峙那么一下,就匆匆收兵撤军,返回到了营寨。

    吃午饭的时候,杨沐和一众将领在营区转了一圈,深感担忧。

    士气太低迷了

    一连五六天的僵持,别说郑国兵卒们觉得没意思,就连负责此项任务的玄武军团,士气也非常低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