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截至目前,已经有27万字了,一路走来,感谢朋友们的打赏和评论支持,也感谢每天签到一样的推荐票,万分感谢
即将上架的这一刻,很多平时憋在心口的话,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说实话我的压力很大,可能是大家无法想象的,在这里哭穷苦哭惨可能显得小家子气,也就不多言了,只求大家不要等养肥了,先支持正版阅读,订阅一下,万分感谢
另外就是关于更新了,明天中午上架后会更新五章,至于以后的话,大家也不要担心,上架之后肯定是要先吃全勤的,所以没有意外的话每天至少两更,碰到打赏会加更,订阅越多就越有动力更新,谢谢
最后,一哭二闹三上吊,撒泼打滚求订阅
第119章 袭营
三支军队加起来,总共是两万五千人。
义军肯定是不能当作主力的,更不能用来打头阵,别看有一万五千人的编制,但加上训练程度和武器装备,也就跟一个军团的实力相当,更重要的是,如果作为主力冲锋,一旦遭遇到阻力,很容易发生溃败。
因为在打仗的时候,恐惧是会传染的,这些没受过长期专业训练的士卒,一旦有少部分发生溃逃,就会引起全面恐慌,进而溃败。
所以,这先锋军,首先就把义军排除在外。
剩下的两支军队中,青龙军团的战斗力是最高的,但是却有一个弱点,就是其对边境的地形不太熟悉,而且很多士卒还没有经历过刀兵血火的洗礼,打头阵有些勉强。
理所当然的,第一战就交给了玄武军团,作为驻守在边境两个月的部队,对周围的地形早就摸查清楚,而且经过上次郑国的袭营,对两军对战比较熟悉。
“微臣遵旨必定不负众望,给郑国当头一击”朱熙领命,当即放出豪言。
杨沐摆摆手:“朱将军不必着急,眼下郑康还盼着我们给他演一出戏呢,我们就先佯攻一下,摸摸他的底细。”
“请陛下明示”朱熙拱手道。
“这样,你玄武军团先按兵不动,由青龙军团派出一支千人队,越过河界去试探一番。”杨沐道。
“河界”卫忠全皱了皱眉,道:“河对面就是康城,我们只派出一支千人队,力量会不会太小了”
杨沐微微一笑:“你觉得郑康会没有准备么派出一支千人队和两支千人队没有多少的区别,一支千人队反而更加安全,那郑康想要在我们身上咬下一块大肉,就不会为了这一块小肉暴露自己。”
闻言,卫忠全点点头,道:“老臣立即去安排,探听清楚情况,然后再来禀报陛下。”
杨沐道:“传令下去,让玄武军团先休息,今晚将有行动”
“是”
一众将领恭声应是,虽然心里不知道皇帝陛下到底有什么计划,但是对于这道命令却不敢怠慢,纷纷告退出了帅帐,清点各自的部众。
待众将离去,杨沐抬头望着天空,已经是繁星点点。
“也不知道孔尚贤去了郑国之后,是否顺利”杨沐呢喃自语,当初他跟孔尚贤有过一次讨论,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出使郑国,就在今日清晨祭天之后,孔尚贤已经先行一步,前往了康城。
如果按照时间推算,这个时候他已经带着国书,与郑康见面了。
其实,在某一个时刻,他也有一瞬间的担忧,孔尚贤毕竟是郑康的旧部,在这个关键且敏感的时候出使,有一些趁机溜走的嫌疑。
但是直觉告诉他不会,如果孔尚贤要想溜走,早在获得自由之后,就有大量的机会偷偷回去,不可能拖到现在。
“陛下,是否在担忧孔大人”这时,卫忠全走了过来。
杨沐点点头:“确实有一些忧虑,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
“老臣也有此感觉。”卫忠全微微叹了一口气,道:“陛下现在应该担忧的,不是他的计策能否成功,而是在我们遭遇困局的时候,此人是否会反戈。”
反戈
杨沐沉吟,卫忠全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正所谓人心隔肚皮,什么事情都怕万一,孔尚贤呆在苍国的时日尚短,还从未经历过忠诚方面的考验,难保不会在威逼利诱之下,做出什么叛变的事来。
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只是战略部署的问题了,就连传递出来的消息,能不能相信都是一个大问题。
“陛下,话说到这里,老臣想多问一句,我们已经派出了一支千人队深入康邑试探,接下来是否要按照计划行事”卫忠全在一旁问道。
“随机应变吧,万一孔尚贤那边出了什么变故,我们也好随时调整策略,至于今日拂晓时分一切按照计划行事”杨沐道。
“遵旨”
当天晚上,青龙军团休整,作为常驻的玄武军团,则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三千人,呆在营地养精蓄锐。
第二部分两千人,全都是轻装上阵,偷偷摸过了河,向对岸的敌营发动了一场突然袭击。
立即,两军兵卒素质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哪怕是在知道两军即将开战的情况下,郑队也一副懒散模样,根本没有认真对待,也从来没想过晚上苍军会来偷袭。
所以,当玄武军团两支千人队袭营的时候,郑军一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多士卒还在睡梦之中,醒来后就是一阵慌乱,根本组织不起一次有规模的抵抗,直接被苍军放火烧掉了半个军营。
当然,郑队再怎么不堪,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也知道抵抗,约莫一刻钟之后,开始认清了战况,逐渐展开了反击。
两支千人队的目的并不是把敌人歼灭,所以并不恋战,坐上事先准备的小船,返回了苍江南岸。
这一侵扰下来,转眼已经到了天亮。
就在郑国士卒骂骂咧咧处理战后事宜的时候,玄武军团另外的三千人,携带着大量的木梢和铁钉,再次渡过了河岸,对千疮百孔的郑国营地展开了第二次袭击。
“他娘的,怎么又来了”
郑营中,三千人将莫里大拍桌子,在昨天的时候,他就接到过郑康的命令,知道要佯装一番,所以也就没怎么在意,可是到了半夜,整个营地突然遭遇了袭击,还差点冲进了他的帅帐,吓得他好半响才回过神来。
这也就罢了,莫里心想对方只是为了把对峙的效果做得更逼真,于是也就没有太发火,一顿牢骚之后,组织人手灭火,修复营地,处理战亡尸体。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大家累得半死,把营地修复完之后想要睡个大觉,却没想到该死的苍队又来了
太过了吧
莫里破口大骂,演一场戏而已,至于这么认真么
怎么看都像是在假戏真做
咦,假戏真做
忽然,莫里精神一震,想起了郑康交待的谋划。
莫非,苍国这么快就按捺不住了
“来人笔墨伺候”莫里眉宇间露出喜色,大声呼唤手下的书吏。
第120章 郑军后撤
三个满编的千人队袭营,比第一次更为凶猛,更为惨烈。
早已经疲累不堪的郑军士卒,虽然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反应,但是有效的抵抗却没有多少,一波攻击之后,死伤无数,整个营区再一次被大火点燃,成了一片火海。
“真是不长记性,这应对能力也太差了”
韩桐在河对岸的一座瞭望塔远远观望,不停的摇头,对郑队的反应能力和士卒素质嗤之以鼻,因为就在一个月前,他的营地也发生过一次袭击,但是相比而言,大家的反应能力就强多了,硬是从两倍于己方的敌人包抄下,迂回到了后方,成功避过袭击。
即便如此,还是被皇帝斥责,要求加强训练。
“我大苍,绝对会越来越强大”韩桐轻声呢喃,他是一个将军,这段时间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士卒的战斗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的战斗力日新月异,这让他对北伐战争的信心大涨,同时也对苍国的前途充满了希望。
就比如一些细节,郑营外两股小队互相厮杀了起来,战局几乎是朝着苍军一面倒,无论是从体力上,格斗技巧,还是士气上,苍军士卒都要胜上一筹。
毕竟,一天吃三餐的士卒,和一天两餐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士卒,战斗力能一样么一个苍军士卒一个月吃的肉,比郑军士卒一辈子吃的肉都要多
第二次袭营,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
最后,在莫里的咆哮怒吼中,郑军才组织起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反击,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堪堪稳住了场面。
其实,以苍国目前的兵力,拔掉这一座营地根本就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两万五千士卒一拥而上,直接能把它包饺子。
===分节阅读 60
但是,消灭这一支驻军并不是此次北伐的目的,袭营只不过是整个战略计划中的一环。
所以,在郑国士卒一片胆战心惊中,三支千人队有序的退出了郑军,然后不慌不忙,从河边小船搬下一根根木梢和铁钉,一边砍伐树木,在不远处找了个地方安营扎寨。
这让三千人将莫里如坐针毡,睡觉都不安稳,感觉自己的卧榻之侧,有一头巨兽在虎视眈眈,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仿佛听到了苍军攻入营中的声音,几次在梦中吓醒。
到了深夜,莫里已经快被逼疯了,因为那些苍队像是不知道疲倦一样,在这段时间又发动了两次袭击,搞得全营的将士身心俱疲。
“三殿下那边,可有来信”莫里逮住了一个副将,问道。
“这末将送信过去的时候,三皇子哈哈大笑,让末将不要担心,然后就没有说话了,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还吩咐末将,一旦不敌,可以往后撤退。”
撤退
莫里疑惑不解,这可是国战呐,历来只有坚守阵地和进攻,最不济也是下达随机应变的命令,怎么能直接说撤退
不敌,这个词的理解可就宽泛了,岂不是说稍微有点挫折或者困难,都可以撤退
这一刻,莫里都有点迷惘,虽然知道三皇子是在布下一个计策,引诱苍军上钩,可是这似乎太过了吧
毕竟,大营后撤,那就是康城了呀,再往后就能长驱直入,深入到郑国的腹地,直抵皇都。
荒唐
这是莫里给郑康下的一个定义,他本来是郑国的一个世家贵族子弟,但是因为家族是郑康的外戚,所以颇得信赖,被安排在边境统御边军。
本来,这是一个好差事,既能捞功绩又能安稳度日的职位,毕竟谁都知道苍国的实力,龟缩在国内苟且偷安就不错了,只要郑国不主动南侵,边境根本没有任何战事。
哪曾想,上任这几个月来,先是郑康率领大军在苍国皇城大败,然后苍队又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迅速的强大,最后竟然主动挑起战争,挥军北伐
简直是倒了八辈子霉
莫里并不知道这次战争是两国高层商量好的结果,反正就是一肚子气,感觉自己一个市井帮会老大,被一个街头小混混胖揍,完了还不能还手
正想着,一个老斥候跑了过来:“报我军斥候在乡郊发现数批苍队”
乡郊
搞什么鬼
莫里与副将面面相觑,苍队连续袭营还不够么,还派出士卒在乡郊走动
尽管不知道苍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些在乡郊的苍军士卒,是在探查。
“不管了三殿下既然叫我们撤退,那就撤退吧”莫里攥紧拳头,咬了咬牙,虽然很是不甘心,但还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传令下去,拔营撤退”
“是”
傍晚,郑国驻扎在河边的营地燃起了熊熊烈火,一支三千人队缓缓往康城撤退。
站在河对岸远眺的苍军将领们皱着眉头,疑惑不解。
刚才,似乎没有下达袭营的命令吧怎么郑军大营又着火了
“郑军,似乎是主动后撤,自己焚毁了营寨。”朱熙远眺了一会儿,说道。
杨沐点点头,他也看到了郑军士卒一个个背着物资和辎重,朝着康城的方向撤离。
“等不急了么”杨沐轻喃,他早就想象到这种情况,在苍队的不断袭扰下,再加上郑康想诱敌深入的计策,郑军肯定是会后撤的,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等不及了,原本他还计划多袭击多袭击几天,逼得郑康烦不胜烦再撤军呢。
只是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郑康此人的脑子几乎是一个弱智。
这么明显的诱敌深入,谁看不出来
两军交战,急躁就是战场大忌
郑军后撤之后,整个玄武军团越过苍江,在河对岸安营扎寨,青龙军团继续派出一小股一小股的军队,深入到郑国之内,开始了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