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沐很赞同,卫忠全的这个建议与他的行事风格很像,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只有恩威并施,用利益和威胁将人心里的反抗压制住,这才是控制人心最稳妥的办法。
    杨沐又问道:“这利益嘛,无非就是官爵和银钱,这些朕都可以许诺给他们,但是如何胁迫”
    “杀”一旁,孔尚贤出声,道:“陛下可以命令诏告,若有反叛者,待攻陷郑国后,灭其三族,一律凌迟处死”
    “嗤”
    第115章 连弩试验
    这个建议,不可谓不狠。
    要知道,那些基层将领不乏有贵族和地主阶层,家族一般比较庞大,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如果要将其三族凌迟,这得多恐怖
    想一想,上次处置反叛者的时候,被凌迟的人也不过是盘王和泽王两个
    不过,排除残忍不说,这种方法也的确可行,因为现在整个苍国都对凌迟之刑闻风丧胆,这些被押解在各地垦荒的俘虏也多少听说过一些风声,再加上孔尚贤有意无意的宣传,早已经把恐惧深种在所有俘虏的心中。
    大家对凌迟之刑有多忌惮呢从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在那次震动苍国的大刑之前,偶尔还会有一些俘虏找机会偷偷逃跑,但是自从听说了大刑的惨状之后,这段时间来没有一个人敢偷溜。
    其原因,就是因为孔尚贤忙于教育部的事务,没这么多精力与俘虏瞎耗,于是下了一道逃者皆凌迟的命令,让整个垦荒队伍为之一肃。
    或许就是尝到了甜头,所以孔尚贤提出了这个建议。
    “是残忍了一点,不过相较于风险爆发的后果,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杨沐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办法,就算是战后真的要执行也没什么关系,因为相较于整个郑国的百姓来说,几百人毕竟只是少数。
    很快,一百多个百夫长被召到了御驾之前,聆听了训告。
    中午时分,是青龙军团的午饭时间,杨沐放下皇帝的架子,随便在箩筐里端起一碗普通士卒吃的饭菜,与士卒们坐在一起,一边随和的聊天,一边慢慢吃下。
    这一幕,让整个青龙军团的士卒十分的感动,一个个热血沸腾。
    午饭过后,在士卒们操练之际,杨沐领着几百个亲卫,在一群将军的陪侍下,到大营巡视了一遍。
    不得不说,青龙军团在融入了很多后世训练的元素之后,已经脱胎换骨,不再是单一的拼杀,传授的还有更多知识和技巧。
    “咦,这是”忽然,杨沐在路边看到远处有一群士卒,正推着一辆类似于小推车的东西,围在一起,很是眼熟。
    见此,一名随行将领连忙道:“禀告陛下,这是前些日子工部制作的连弩,后来移交给了科技部,目前已经初步研制出来,正在我们军营中试验。”
    连弩
    杨沐诧异,怪不得这么眼熟,原来是科技部根据他当初画出来的草图,制作出了连弩
    其实,弩就是一种用机械发射的弓,在弓箭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弩已经可以连续发射,所以称为连弩,诸葛亮把连弩改良,设计了能连续发射十枝箭的连弩,发射速度快,威力强大,拥有自动上膛的功能,具有机关枪的雏形,但是因为体积大笨重,所以没有大规模推广。
    后来,大发明家马钧对其进行了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渐渐被火器取代,后人只是根据其描述,制作出了一些模型。
    而这种能够五十矢的连弩,放在如今的苍国是再好不过了。
    “走,看看去”杨沐来了兴致,他一向是对科技的发展非常感兴趣,这将是未来苍国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次听到有新研制的战争利器被应用于军队,心里很是火热。
    一群人临近,那些正在试验的士卒顿时十分紧张,纷纷让开了一条道。
    杨沐盯着连弩细看。
    这种连弩的大体结构很简单,底下是一张普通的弩,关键是上面的箭盒,箭盒里面垂直排列着很多支箭,底部是发射的轨道,轨道前端有开口,两边是供弦通过的长槽,末端沟槽向下垂直,形成一个钩子。
    而箭盒前段,可以前后滑动,后部用轴连接在一个把手上面,把手的回转轴连接在弩的长臂上,弩臂的相应位置有一个金属圆柱状的顶针。
    精妙
    虽然见惯了现代机械化机器,但是杨沐看到之后,还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相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东西来说,仅仅是一张连弩,就已经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了。
    杨沐上前摆弄了一下,里面一共是二十多支箭,没有改良版本的五十支那么恐怖,但同时也避免了笨重复杂的特点,基本上一个人就能勉强使用,两人合力就能很好的完成。
    可以说,一张这样的连弩,足以抵得上一个十人弓箭小队,要是整个弓箭队都配上这样的连弩当然是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从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军队历史就可以看出,占据主要地位的不是弩,而是弓。从东周开始,戈消失了,戟消失了,剑进过一段时间的流行,也慢慢淡出历史,刀也随着时代不断演变,唯有弓箭源远流长。
    中国的主流是复合弓,而且是双弯的反张弓,海量的复合反张弓以及与之相应的步兵和骑兵战阵才是古代中事力量的真实水平,而不是什么连弩。
    所以说,连弩这种东西虽然好,但只是战争中一种器具而已,其机动性能和投射威力,注定其无法取代弓成为常规兵器。
    “唔,叫科技部加紧研发改良,同时先制造出一批连弩,虽然短期内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战斗力,但是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吓一吓敌人的胆子还是可以的。”杨沐对着几个士卒道。
    “是”士卒恭声,似乎犹豫了一下,推出了旁边一个身穿吏服的人。
    “你是”杨沐打量了他一下,刚才还没怎么注意,这一下子倒是发觉其穿着与其他士卒有很大的不同。
    “回禀陛下,小人是科技部一个小吏,负责这次的试验,然后记录需要改进的地方。”小吏道。
    “那正好,你回去告诉欧冶,让他这段时间组织人手,其余的事先放一边,把连弩给朕弄出来,炼钢法唔,也放一边,那些炼钢的活就交给工部去做,让他集中精力放在连弩上,要是在出征之日朕没有看到十架连弩,就摘了他的脑袋。”
    “是,小人遵旨”
    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
    直到傍晚,杨沐才回到了皇宫。
    当即,他下达了一道正式的圣旨,封顾风南、谷益、杨洪三人为义军统领,每人领军五千,同时在青龙军团中选出了十几个百夫长,安插到义军当中,担任千人将,作为辅佐和监督之用。
    接到圣旨后,兵部立即打开了兵器库,将以前缴获和淘汰下来的兵器,发放给了义军,同时与工部商量,加紧从申国运来铁矿
===分节阅读 58
    石,日夜赶工打造新的兵器。
    掌灯时分,外交部呈递了一封申国皇帝送过来的信件,由于杨沐已经在后宫,所以由沈安转呈,送到了毓灵宫。
    “呵,申皇还挺识趣。”杨沐打开信件一看,立即笑出了声。
    “可是有什么喜事”一旁,皇后身着睡衣从背后搂住了杨沐的腰,轻柔问道。
    “你看看。”杨沐将信件递给了皇后,然后在她红润的脸颊上亲了一口,搂住她躺下。
    皇后接过信,躺在床上阅览起来。
    “大苍皇帝陛下亲启”皇后朱唇轻启,细细念出了声:“与君一晤,已有月余,申国局势渐稳,上下同心,伤痛渐平。然昨日大苍皇帝陛下递予国书言北伐之事,某私以为并不可取,然则亦惦念北方两城仍沦落贼人之手,心有忧叹,若友军北上,某自当下诏出兵响应,夺回山泉、平乡二城,悉闻之”
    “怎么样,听出什么味道没有”杨沐问道。
    “这申国皇帝,不真诚。”皇后放下了信件,说道。
    杨沐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唉,明明应该递交国书,缔结盟约,却偏偏只写了一封私信,像是友人之间的约定,连一个大印都没有盖,实在是小家子气。”
    “申国皇帝,似乎在观望”
    “不错。”杨沐点点头,道:“申国羸弱,禁不起任何的失败了,在他们的眼中,朕就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疯子,这次北伐就只有铩羽而归的下场,他们不敢太得罪郑国,但是又想要趁机收复北方沦陷的城池,所以只得用这样的方法,两边不得罪,坐收渔翁之利。”
    “就让他们这么坐山观虎斗”
    “不,他们巴不得我们两败俱伤呢,所以一定会出兵,给朕吃一颗定心丸,但是朕会让他们身不由己的。”杨沐冷冷说着,双手开始在皇后的身上游走。
    “嘤我,这几天不行”
    “什么哦,朕明白了。”杨沐心神领会,道:“那你今天有口福了”
    “嗯”
    “听说过吸阳膝下吗”
    “什么啊”
    第二日,阳光和煦,秋风飒爽。
    杨沐悠悠醒来,听见外面簌簌响声,似乎是落叶在搅动。
    在绿儿和一众宫女的伺候下,杨沐起床洗漱一番,整理好衣衫,走到宫院之中。
    却见皇后穿着一身优雅简洁的练功服,如同一个翩然起舞的仙子,在院子中舞动着特殊的步伐,地上金黄的落叶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导,按照特定的轨迹,在地上和半空中飞荡。
    这和杨沐第一次见到皇后展露武功时的震撼不一样,这一次更为赏心悦目,皇后所施展的招式更为轻柔,速度也更慢,像是与周围的环境合为一体,婷婷袅袅,像是一只在花丛中,自由自在舒展着美丽翅膀的蝴蝶。
    少顷,以皇后为中心,院子中的落叶全都朝着她汇聚,然后渐渐浮起,成为一个太极模样的图案,随着皇后的动作,逐渐化为一个旋转着的圆球,悬浮在身前
    怎么做到的
    杨沐简直惊呆了,这满院子的落叶,扫在一堆至少也要几次才能清理干净吧,在皇后的手中,却被压缩成了一个比人头稍大的圆球
    以后,这毓灵宫里扫地的人员或许可以省了
    “你练了一早上了”看到皇后停下,杨沐走上前去,惊讶问道。
    皇后点头,眼神有些躲闪,有些羞怯,不太好意思,杨沐知道,准是昨天晚上那不堪的举动,让皇后现在还有心理阴影,难以启齿。
    “你这练功,似乎有些不同了”杨沐问道。
    “我将它称之为太极之道。”皇后说着,又道:“前些日子在练功的时候,偶然发现落叶舞动,便结合经书上的感悟,尝试着用内息对其引导,几天下来,武功大进。”
    “太极之道唔,是有那么一点天人合一的意思。”杨沐点点头,道:“你是不是快突破瓶颈了”
    “没那么容易。”皇后摇摇头,道:“突破瓶颈和武功高低不能混为一谈,就算同是先天高手,实力也有高低之分,太极之道很深奥,就算是我触摸到了门槛,离登堂入室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来是这样。”杨沐听完,不知怎么的暗暗松了一口气,只要皇后一日没有突破瓶颈,那就不会想着离开这里,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挽留。
    最好等个十年八年,生一大堆娃娃再突破,到时候舍不得走。杨沐这样想着。
    “咯咯有趣,有趣”
    这时,只听毓灵宫外,一棵高大的树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个身着黑色衣裙的女子,咯咯娇笑地从树上飞了下来,然后落在院子内。
    “有刺客”
    “护驾”
    顿时,在院子周围站岗的太监们,纷纷大惊失色,飞奔跑到杨沐和皇后面前,摆出守护防御之势。
    “退下。”杨沐看了一下来人,淡淡说道。
    “是”
    一群太监应声,明白了杨沐的意思,然后缓缓退下。
    “哟,小皇帝,你还挺放心姐姐嘛。”妙曦腰肢扭动,娇笑着走到杨沐的身边,身体似有似无的往前倾,用胸前的两团微微刮蹭。
    杨沐稍稍往后退,眼睛一瞥,妙曦今天的穿着和上次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因为天气变冷的原因,不再是赤足了。
    看来,武林高手也怕冷呀
    “咯咯小皇帝这样盯着姐姐的小脚看可不好哦,莫非有什么非分之想”妙曦故作愠嗔。
    非分之想,非分你妹
    杨沐暗骂了一声,皇后还在旁边看着呢,故意来捣乱的吧,破坏别人家庭和谐有这么大的乐趣吗
    第117章 武者之论
    显然,妙曦对杨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