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大明- 第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说,石亨终究会逃过这一劫么?
    朝臣对于这样的结果很不满意,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作为当事人的石亨更不满意这样一个结果呢。
    这些年里,他早已习惯了在大同时万人之上,颐指气使的日子,现在夺了他的兵权,让他跟小媳妇儿似的在京城里小心翼翼地做官,这感觉可比一刀杀了他更让他感到别扭的。
    这也就算了,谁让自己棋差一招,落了把柄在人手里呢?可接下来,那些朝臣居然还不肯放过自己,居然还对自己喊打喊杀的,就实在让他难以忍受了。
    当石亨从府中下人口中听说了今日发生在宫里的事情后,他更是气得浑身直颤:“这些穷酸,当真是要与本侯不死不休么?本侯是杀了他父母了,还是夺了他妻子了,到了这时候居然还如此的不依不饶,真当本侯好欺不成?”虽然已被降成了伯爵,但在自称上石亨一时还改不了口,好在只是在自己家里,不然被外头的言官听了去,少不了他身上又得多一条僭越的罪名了。
    “怎么办,我总不能一直被他们欺到头上,却不给予回击吧。你们说说,我到底该如何反击?”在怒冲冲地来回踱了好一会儿步后,他才猛地看向面前的两名幕僚,向他们问起了计来。
    郑琮这时候便看了邓渊一眼,小声道:“在下早就曾说过,侯爷您就不该领命回京城。毕竟这里不是咱们的地盘,一旦来了就很难应付那些官员的攻讦。而且若论玩心眼,斗口舌,我们就更不是那些整日里斗来斗去的朝臣对手了。”
    邓渊自然明白他话里对自己的攻击,但此时却不好反驳,只能垂头不语,生怕惹来石亨对自己的不满。不过,即便他不出声,在郑琮的挑唆下,石亨也看向了他:“邓渊,之前可是你让本侯来京城的,还说什么只要带了兵马前来就可保万无一失。可结果呢,真真是作茧自缚。你说,眼下这一关该怎么过?我可告诉你,要是本侯真有个什么好歹,你们谁也跑不了,就算朝廷不拿问你们,本侯也绝不会放过了你们!”
    这充满威胁,杀气腾腾的话语说得两名幕僚好一阵的胆战心惊,就是郑琮脸上也露出了惊慌之色。这时他才明白自己和邓渊一样,出了岔子一样都别想好过。
    在一番沉默后,邓渊才犹豫地开口道:“侯爷,事到如今,您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忍了。就目前的情势来看,陛下还是想要保你的,只要陛下的心意不变,你就依然安全。而这节骨眼里,一动肯定是不如一静,不给那些官员以任何继续攻讦您的借口理由,或许随着时间推移便能把这一关过去了?”
    “你是让本侯忍着?”石亨阴沉着脸问道:“任他们骑到我头上肆意放肆?”
    邓渊又是一阵沉默,算是默认了,随后才道:“侯爷,其实我们还有机会的。您离开大同时不是曾让石虎将军想法挑起边衅么?只要大同那里战事再开,朝廷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自然就只能再启用侯爷您了。到那时,龙归大海,虎还青山,自然再不是问题。”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石亨,让他本来躁动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些。不过,随即他又看向了郑琮:“你怎么看?”
    这一回,郑琮没有容易以往般非要拿出一个不同的看法出来,而是选择了赞同:“侯爷,在下以为这确实是最为稳妥的对策了。如今陛下病倒,那些官员也不好继续逼迫,只要撑过这一段,自然就有了转机。”
    两名幕僚都这么说,而自己一时又拿不出更好的主意来,所以石亨最终也只能接受了这个算不得办法的办法

第811章 暗流翻涌(上)
    相比于群臣在知道天子对石亨从轻发落后的非议与不满,作为当事人的陆缜表现得可就要从容淡定得多了,甚至连镇抚司里的手下都没见他因此发过怒。
    多年君臣相处下来,陆缜早就对朱祁钰的性格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只要石亨还能说出些看似合理的借口来,天子就不可能将其一棒打死。这其实无关什么朝局天下,完全是其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
    若是换了其他皇帝,哪怕是朱祁镇,只要掌握了之前那些个证据,那无论石亨之前有多大的功劳,说破了天去也不可能再宽宥于他,甚至连他全家老小的性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但朱祁钰显然没有自己兄长这样的觉悟和狠辣,因为他打小就不是以一个君王的要求来培养的,在帝王心术这一块自然就先天不足。何为帝王心术,那就是多疑,独断,不可能轻信身边的任何一人,为了自己的皇位,可以牺牲,冤枉任何一个臣下,真正的冷酷无情!而当一个皇帝真正能做到这一切时,他便真成了孤家寡人,天下间再没有能让他倾心以待之人。
    而朱祁钰显然是做不到这点的,他姓陆缜,姓石亨,所以哪怕这两人之前都被人抓住了极大的把柄,依然能够绝境逢生。陆缜能靠着锦衣卫的力量把案子彻底翻过来,而石亨也能靠着一番言辞就洗脱自己的嫌疑,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还能继续统领京营大军!
    同时,陆缜也了解那些朝臣,这些人说他们是乌合之众那是半点都不冤枉的。别看他们这些日子里闹得还挺凶,可其实除了跑到宫门前哭喊几声,上几道不痛不痒,弹劾石亨种种罪行的奏疏外,便拿不出其他对付石亨的办法来了。等过上几日,风头一过,他们就会把一切都抛到脑后,就跟后世的某些网络热点似的。所以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话还是相当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只会耍嘴皮子,很少有人能把自己想的说的付诸行动。
    其实在陆缜看来,这次要对付石亨也不是太难,只要编造出一些他在京城依然飞扬跋扈,无视王法的罪证来,就足够他喝上一壶的。哪怕不能真夺了他的官职,也足够把京营的掌控权从他手里拿回去了。只可惜,那些官员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也就在人前骂上几句而已。
    至于陆缜和锦衣卫方面,虽然有这能力,也有这想法,却不好做这等事情。因为他就和石亨结下了仇怨,一旦对方出事,必然第一个怀疑到他头上,到时候一个不慎,反倒把自己给搭了进去。他可不想和石亨鹬蚌相争,最终让那些朝臣做了得利的渔翁呢。
    不过对石亨,陆缜是不敢有丝毫松懈的。早在对方抵达京城后,锦衣卫就已把眼线遍布了他府邸的四周,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别想瞒过他们。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此时,陆缜正在听手下对前一日关于石府的种种情况,大到有哪位官员去了他府上拜见,小到这一天他家中买进了多少菜饭,全在锦衣卫的监视之中。
    听完一番琐碎的禀报后,陆缜才一摆手,让这名密探头子退下。这时,一直在边上旁听的薛兴忍不住有些疑惑地问道:“都督,这都已经快七官隐隐然已有了高武官一头的感觉,平时同级的文武官员相见,文官总会表现出轻蔑之意来。久而久之,武官的气焰是被彻底打压了下去。
    但许多武官心里依然是不服的,虽然他们自己没胆子去与文官争个短长,却还是希望有人能站出来为自己出头。而石亨显然就是个相当不错的代表人物,他不但地位够高,功劳够大,而且还深得天子的信重。再加上之前那许多的文官向天子弹劾他都没能把他定罪,就让满京城的武官将士更对他生出敬意来,自然乐于受其统领了。
    而随着石亨在京营彻底站稳脚跟,手里重新握有军权后,一些颇识时务的官员就不敢再明着与之作对了——一个刚被从边地传唤来的待罪边将,和一个已经掌握了京营大军军权的将领间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如此一来,石亨在京城里的形势是越发的好了起来,之前还有所顾虑的故交、军中同僚之类的,也在此后陆续登门,他在京城的势力是越发的强盛起来,看着似乎已经可以代表武将系统去和文官一系稍作抗衡了。
    而这,显然也是天子所乐于看到的。虽然之后又有不少言官弹劾石亨多有结党营私的可能,但却全数都被皇帝给留中不发。
    就这样,时间缓缓前进,转眼就来到了景泰七年的八月间,似乎这天下依然太平,京城里除了偶有文武双方打打擂台外,也没有任何的风波出现。似乎除了皇帝的身体依旧不那么健康,时不时都需要辍朝外,大明朝的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理想中的大明盛世看着也即将重现。
    而就在这一片祥和的表象下,一道暗流却已开始汹涌奔腾起来。一些已经隐藏,忍耐了多年的人,终于打算要露出自己的獠牙,去扯碎这难得的太平盛世了……
    而这一切的开端,只在八月十一这天早朝时,天子再度昏厥。
    随着朱祁钰的突然倒下,群臣都慌了手脚,这一回可没有人拿话刺激皇帝,他也没有动怒的迹象,怎么就突然又倒下了呢?难道说皇帝的身体真已经支撑不了太久了么?
    要真是如此,为大明江山计,就得尽快确立一个太子人选了。之前太子朱见济突然夭折后,大家还觉着天子还年轻,并不急于一时。毕竟有了这几年太子废立之争,大家早吸取了教训,可不能再闹出废立这样的大事来了。
    可现在,天子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大家就得为将来考虑了。于是一干朝廷重臣就开始商议起了哪个皇家子弟才是适合的太子人选来。
    而当他们做这一切时,边上盯着他们举动的某位宫人却咧嘴笑了,他知道,自己一直都在等待着的机会终于出现了,成败就在此一举!
    本书来自

第812章 暗流翻涌(中)
    今夜的皇宫显得比往日要更冷清些。天子再次一病不起,使得宫里上下也是人心惶惶,各管事太监盯得紧了,下面的人自然格外小心,一到了天黑后,整座紫禁城里几乎都瞧不见有走动的人影。
    直到接近三更时,才有一队巡视宫中安全的禁军打着灯笼走到了南边,有几名军卒还若有所思地扫了一眼那已被视作皇宫禁地的南宫紧锁的宫门。
    自从去年天子突然大怒,派人把之前守在南宫门前的军士都换了一遍,又让人伐去这宫里作遮荫之用的大树后,宫里上下便都知道皇帝太上皇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自然没人再敢触霉头,接近南宫。
    不过,随着天子突然病情加重,而太子又早早夭折后,许多人的心思又变得活泛起来。不知当得知这一消息后,被关了数年之久的太上皇会作何反应呢?
    不过即便如此,也没人真敢接近这座看着已彻底荒废的宫殿,甚至巡夜的禁军随后还加快了脚步,匆匆便从南宫前跑了过去。这种敏感的事情就连朝中高官们都不敢瞎搀和,更别提他们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了。
    而就在这一队人马走过之后,从侧方一处假山背后,突然就闪过了一条人影来。只见他仔细观望了一番周围情势,确信再没有人后,方才蹑手蹑脚地快速来到了南宫宫墙之下,看准了墙身上长出的藤蔓,手足并用地就往上攀去。
    片刻后,他终于翻过了数丈高的宫墙,落到了颇有些荒凉的南宫之中。在略作怔忡后,他才壮起了胆子,继续往前,很快就来到了那门户紧闭的正殿处,敲响了殿门:“陛下,奴婢万旭求见。”
    直叫了好几声后,里头才有了一丝动静,一个微微发颤的声音响了起来:“你是什么人?为何要来这里?”
    “还请陛下开门一见,奴婢是有大事来求见的,事关陛下和太子朱见深的生死!”万旭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
    片刻后,里头才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但殿门却并未因此打开,那声音也显得格外警惕:“你想说什么就这么说吧,我听着呢。”
    万旭略一沉吟,便了然过来,也不再强求其开门,便道:“陛下身在此处显然不知外头的事情了。就在今年这半年时间里,当今皇帝已经有数次昏厥,照此来看,恐怕他的寿元将近。”
    “那又如何?”里头之人有些生硬地问了一句,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
    万旭略有些错愕,但随即又想起了一事:“就在不久前,去年才被封为太子的朱见济也已病故夭折了。如今皇帝膝下无子,一旦龙驭宾天,朝中必将生变!”
    里头之人的呼吸随着这一句话而变得有些急促起来:“你说的可是事实?”
    “奴婢不敢欺瞒陛下,这是奴婢干爹曹吉祥曹公公让我特意转告陛下的。他说了,眼下已是陛下最后的机会了,也是唯一能保原太子平安的机会。”万旭心下略定,赶紧又说了一句。
    “你这又是什么意思?怎么又与我儿见深有关了?”里头的朱祁镇显然有些跟不上对方节奏了,迟疑地问道。
    “陛下请想,若是如今的天子突然驾崩,谁可为接替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