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谋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谋无双-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两人的交往却没受影响,每次来沛县做生意,吕文都到县衙探望,带来很多家乡的土特产,临走时,再奉上一个大红包,感谢给予生意上的关照。
  有了这样一层亦朋亦友的关系,吕文就想到了将家搬到沛县。毕竟有一县之长罩着自己,将来生意上,会少去好多骚扰。顺带的,如果县里有什么好项目,借助县令的关照,还能方便捞点快钱。
  当吕文将搬家的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大家都表示赞成。
  两个儿子,老大吕泽,老二吕释之当场没说什么。
  只是在搬走后的第二天夜里,两人潜回单父,一把火烧了那几家竞争对手的店铺,据说还砍了几个人。至于是死是活,黑暗中,又很慌乱,就不得而知了。
  有了这么一闹,吕文连夜跑到沛县来。一开始,不敢声张,找了个别院,临时住下。
  直到接到单父消息,那几个仇家,只是被砍伤了几个家丁,没有死人,都无大碍。
  正赶上,秦将王贲举兵围住临淄,齐地顿时人心惶惶,仇家们保命要紧,也就没精力来追索吕文一家了。
  这样,吕文才敢拿出钱来,托县令帮忙找到这处体面一些的宅院,安安稳稳地住下来。
  县令虽然看上吕文的二女儿,想娶过来做儿媳的愿望,被吕文拒绝,但两人还是很要好。
  最起码,吕文能经常给他带来一些额外收入,有时,有些事情自己不方便出面,诸如县里的一些官府项目,可以通过吕文,倒一下手,两个人各取所需,也算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这样一打算,县令就觉得眼下有一个很必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要让县里大大小小、头头脑脑的人,都知道吕文和我县令关系很要好。
  这样,他们有事托请的时候,自然会找到吕文。
  对于一些不敢或不能直接找他的事情,吕文做为一个二传手,既可帮助县令抵挡,又可以进退有据,成为县令借权力寻租,间接揽财的一个最好的工具。
  所以,当吕文安顿好以后,县令对吕文说:
  “吕兄乔迁,需要大张宴席,将县里的头面人物都请过来,让他们都认识认识你,知道你是我的好朋友,这样,你在县里就算立住脚跟了,今后,也没人敢在县里找你的麻烦。”
  吕文正巴不得,赶忙施礼,谢道:“如此甚好,感谢恩公美意。”
  县令随后叫来县主掾萧何,嘱咐他配合吕文,遍告县里的各级公务员,再将县里各行各业的头面人物都请来,将宴席办得体面一点。
  萧何见县令吩咐,自然心领神会,不敢怠慢,发下口头通知,知会各部门,逐级传达下去,邀请相关人物,务必要热闹体面。
  参加这样的酒席,就像现在很多人家办喜事一样,是不能空着手来的,尤其还是县令的好朋友,县领导亲自出面张罗,自然规格小不了。
  一时间,沛县上下头面人物都接到邀请,携带贺金,纷至沓来。
  吕文对这些人物,大都不认识,就由萧何和县里的一个辅吏,逐个介绍。遇到身份高一些的,吕文亲自迎入堂上,仆人奉上茶后,寒暄几句,双方互相交换名刺(类似名片),再由人引入宴席。
  组织类似的酒宴,对于萧何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虽然官为沛县的主吏掾,主管群吏提干升级、吏治考察,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但由于其能力出众,又深得县令的心,所以,县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无不通过萧何之手,甚至干了很多副县、长的活。
  这一点上,县令还是很满意的,每次组织个什么活动,或者安排个什么事情,萧何总是让他那么放心,一句话,用起来相当顺手。
  今天也是这样,吕文府上的乔迁喜宴,宾朋满至,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第240章 我出一万钱贺
  吕文刚刚在门前,迎接到县丞大人,陪着进了堂上,奉茶陪话的时候,院外就来了一个人,立即引起了正在代表东家,迎接客人的萧何的注意。
  来的不是别人,从那两步走路谁也不服的姿势上,还有周围的人纷纷和他打招呼回应很随意的架势,加上嘴里不知哼着什么“郎啊、妹啊”地楚调小曲的声音,萧何不用正眼看,就知道来人是谁。
  这个人正是他的好朋友,一个谁也惹不起的主,沛县泗水亭长,刘邦。
  “这小子可算来了。”萧何心里暗道。
  前日,接到县令的指示,吩咐办公室的手下,将通知发下去的时候,萧何特意去了泗水亭一趟。
  一来是有个公文需要亭长传递下去,二来有几天没见刘邦了,也不知这小子在忙些什么,两个人习惯了隔三差五见上一面,时间一长,倒有些想念。
  最主要的,萧何是想当面嘱咐一下刘邦,县令的这个好友的宴席,他最好出席一下,不要为了夏侯婴被鞭打一事,耿耿于怀,与县令之间,闹得很不愉快。
  毕竟那是一县之长,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如果再闹得僵了,县令找个茬,拿捏一下他这个小小的亭长,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小意思。
  出于对好朋友的规劝,萧何见到刘邦后,当即说明来意,嘱咐他务必给县令面子,参加一下。
  “不去。”
  没想到,萧何话刚一落地,刘邦就袖子一揣,脖子一梗,不屑地吐出这两个字。
  “我说刘老三,你这样可就不对了啊!”
  萧何一见,刘邦这态度,立马眼睛也瞪了起来。毕竟他还管着刘邦,总要拿出点领导的架势来。
  “你和夏侯婴的事,能怪着县令吗?”萧何的口气现在像极了刘邦的领导。
  “那证人明明白白的供词,还有旁证,证明你和夏侯婴之间,那天确实喝多了,一人拿根棍子,比试什么剑法,眼见着你一棍子过去,那夏侯婴也不躲不闪,正砸在脑门上,当场就栽倒晕了过去。”
  “这都是有人证物证的,这话也就在我这儿,说过拉倒。结果你俩串通好了,都矢口否认,无非是害怕《秦律》关于公务员违纪的刑罚,又加上是私斗,要罪加一等的。”
  “最后,夏侯婴一口咬定,说是喝多了酒,在车辕上撞到了头,将这一切都担了下来,还想闹个工伤。”
  “结果,事情败露,挨了鞭笞刑。夏侯婴试用期的公务员身份也取消了,还得在牢里呆一年。”
  “你说,你俩喝酒就喝酒呗,喝完酒任凭你俩把牛吹上天,谁碍着你们了。”
  “俩个都多大岁数了,还像个孩子,非要整个棍子比剑,结果成这样,你说刘老三,你这整的都叫什么事呢?”
  刘邦瞥了一眼萧何,鼻子里哼了一声,道:
  “都是端公家碗,吃公家饭的,不管那狗屁证人怎么说,那县令就不能看在天天给他当司机的份上,对夏侯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干嘛非要把人给弄进去。这不明摆着和我过不去?”
  萧何看了一眼不忿的刘邦道:
  “我说刘老三,你说话可得凭良心啊,要不是县令给你面子,你现在还能在这当你的亭长?”
  刘邦心虚地接口道:“那还不是你给我担保的。”
  萧何没理会刘邦的人情话,而是接着劝道:
  “再者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几天,咸阳来的中、央巡、查组正在县里,到处巡访,到处约谈,如果县令做得太过分,那盯着这个案子的人,一旦跑到巡、查组那里,或者拦路告状,所有人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你说,如果你当这个县令,你能怎么办?”最后,萧何盯着刘邦,目光咄咄逼人。
  “切,一个破县令,给我,我还不稀罕干呢!”刘邦已经无话可说,只好如此遮掩。
  萧何见话已说透,刘邦虽然嘴上还硬,以他对刘邦的了解,不是听不进去话的人,于是道:
  “好了,再和你说一遍,明天吕公的乔迁之宴,你必须给我参加。我还要去通知其他人呢,我走了。”
  说完,萧何转身就走。
  “没钱。”身后的刘邦堵着气,嘴里嚷道。
  萧何哭笑不得地转回身,伸手到怀里掏出五百钱来,走过来,递到刘邦手里,挖苦道:
  “我说刘老三,这薪水才发了几天啊,你就又干了河塘了?你可真行啊,真服了你了。”
  刘邦接过萧何递过来的铜钱,在手上颠了颠,一抬手,顺进自己的袖间,嘴角露出笑来。
  见萧何已转身走开,对着萧何的背影,刘邦使劲比划了一下,嘴里却说道:“谢啦,主吏掾大人!”
  “谢我?你要是真谢我,就少去那勾栏瓦肆里做那蜂蝶勾当,多回去看看你那肥仔儿子,也算是正经的事了。”萧何头也不回,喋喋不休道。
  。。。。。。
  现在,远远地看着刘邦哼着小曲踱了过来,萧何就当没看见,忙着和几个县里的头面人物打着招呼,侧身让刘邦从自己的身边,走了进去。
  刘邦边和旁边的熟人点头哈哈着,边往门里走,走到门里时,被宴席的司仪伸手拦住了。
  “干嘛?”刘邦眼睛一横,看着这个吕家的生面孔道。
  司仪走上前,对刘邦一拱手道:“请到礼台处赐名刺。”
  口说赐名刺,实际上就是委婉地表示:“你得上完礼,才能进去吃喝。”
  “噢,对对对。”刘邦恍然大悟的样子,随着司仪来到门内的礼台前。
  刘邦前面有几个人,低头在案上写上礼金数,然后纷纷递上名刺。
  礼台后的侍者,见到名刺上的礼金数后,说道:
  “您是五百钱,到堂下就席。”
  “噢,您是一千钱,快快有请,到堂上就坐,请跟我来。”
  刘邦见状,问司仪:“今天这宴席,有什么讲究么?”
  司仪解释道:“因为前来参加宴席的豪杰、吏员众多,为了便于招待,根据管事的主掌萧何萧大人的吩咐,送礼不满千钱的,坐到堂下,送礼一千钱以上的,就请到堂上入席。”
  说罢,抬眼看着刘邦问道:“不知您贺钱几何呢?”
  刘邦闻言,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来,大声说到:“我出一万钱贺。”


第241章 吃霸王餐么
  刘邦将自己的名刺上,随即填上一万钱的字样,转身就往堂上走。
  县里的人,都知道刘邦的做派,看着刘邦的架势,都在那儿捂着嘴乐。
  刘邦喜欢捉弄人,是出了名的,县里上下,大小官吏,没有没被他捉弄过的。
  前面说过他当了皇帝之后,还拿封自己侄子为铲锅底的候,捉弄他大嫂。那是他一贯的行为。
  而此时刘邦的穷,也和他爱捉弄人一样出名。所以,现在他说贺一万钱,没有几个人当真。
  萧何心里更清楚,昨天他只给了刘邦五百钱,以他对刘邦的了解,即使他真有钱,也不可能拿出一万钱,来给一个从没谋面人家的乔迁上贺礼的。
  可所有人,包括萧何也没料到,今天刘邦来吃酒席,不好意思,他腰间连一文钱都没有。
  昨天萧何给他的五百钱,早让他当晚就去一个相好的那里,用于蜂蝶勾当了。
  但萧何的嘱咐,他又不能不听,何况,县令的面子总是要给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空手而来,大吃大喝一顿,这是给县令和这个什么好友吕公,最好的面子了。
  所以,正好腹内空空,该填肚子的光景,刘邦找到萧何说的那个大院落,来蹭蹭酒饭。
  没成想,萧何把他让进门,里面主家的司仪却把他拦下来,管他要礼钱。
  看着前面人在名刺上写钱数,刘邦灵机一动,不就是写上去吗,又不用当场掏钱,正好可以耍耍。
  直到看见那礼台上的侍者,对出五百钱的宾客,直接就是下巴一甩,让人去堂下。听说一千钱的,连忙堆起笑脸,嘴里说着“请”字,还把人亲自带到堂上端坐,这分明是以貌取人,以利见心。
  后世苏东坡和佛印大和尚不是有个名对,“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么,说的就是这样以貌取人,见利忘义的行为。
  刘邦顿生一念,干脆说个大数,好好整一下这个东家。
  想罢,开口就是一万钱。
  那司仪一听,这位主儿,出了这么大的礼钱,连忙跑去报告吕公。他不认识刘邦,当然不知道沛县整蛊大王的厉害。
  吕公一听,也吃了一惊。
  心说,这是哪位爷,莫不是生意大到把一万当零花钱?还是县令的什么特殊关系,出手这么大方?
  边想着,边和县丞等人说了声“请自便”,忙迎出堂前来。
  此时,刘邦正站在堂前,昂着头,听萧何在低头和他说话,那架势,仿佛萧何在和他汇报什么工作一样。
  其实,萧何是在低声狠狠地劝他:“别来这儿胡闹,传到县令那里,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萧何正低头劝着,见吕公已经迎出堂外,忙止住了话语。
  吕公在司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