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马,身后跟着两个挑夫过来。看见这边对峙,当先一人不禁停下问话:“这位小哥,请问孟案家怎么走?在下马元奎,是孟兄的好友。”
“你又是来作甚的?”庄小六很不客气,还以为这人跟尤家是一路的,自然没有好脸色。
“呵呵,一来为道贺。二来为了一门亲事,在下宛园谢道三,特来为我家小妹提亲。”这人亮出字号来,尤有福一家顿时变了脸色。再看看这厮一脸的傲气,想必没有说假话。
谢家乃是宣城第一望族,偌大的庄园依着宛溪建成。要说这宣城县最有钱的是张家,那么最有影响力的就只能是谢家。谢家以前的荣光就不说了,本朝光进士就出了三个。举人就更不用说了,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的。
庄小六这小子,听明白后立刻眉开眼笑的,哼了一声鄙视的看了尤家人一眼,转身让开道路到:“两位公子,沿着路往里走,前面不过两百步,就是孟家的院子,外头正在摆酒宴,一眼就能看到。”
“多谢小哥了,拿去喝酒!”谢道三随手丢过来一串钱,笑呵呵的纵马过去。
这边刚走远,尤家后面的轿子里,传来喜儿的声音道:“爹爹,母亲,不如我们回去吧?”
眼瞅着庄小六霸着路口不让,刚才谢家来提亲,更是让这小子趾高气扬的。尤有福心里那个苦涩,摸出一串钱来,上前笑道:“六哥儿,拿去耍子,行行好让我们过去吧。”
庄小六正欲接钱时,有人大声道:“贼小六,你在作甚?”
一阵马蹄声响,孟觉晓从马上下来,看见尤家夫妻,出人意料的笑着上前道:“原来是舅舅来了,怎么不上家去?”
“晓哥儿,这小囚攮不让进村。”尤家婆娘嘴快,立刻告上刁状。
“晓哥儿也是你叫的么?”孟觉晓脸色一沉,他给舅舅面子,其实是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怕自己搞的太狠,母亲心里难受。舅母是外人,自然不客气。
一句话差点没把尤家婆娘一口气给噎死,尤有福在边上顿时脸上难看,后面轿子里喜儿下来,冲着孟觉晓深深道福道:“表哥,看在妹子的面上,饶了我娘则个。”
孟觉晓见喜儿满脸泪痕的,心里多少有点软了,语气依旧冷淡道:“你们进去吧!”说着掉头上马道:“小六。前头车子陷坑里了,去叫人来帮手推车。”
今天一早起来,张光明便笑嘻嘻的摸上门来了,昨日倒是说好的一起回孟家庄。没想到张光明这家伙,一大早的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两辆满载货物的马车。头前车上装的全是肉食,处理好的猪牛羊,一眼看过去得有一头猪、一头牛,还有六七只羊。随后的车上更是离谱,全是笼子装的活鸡活鸭,呱呱呱的那叫一个闹腾。
两下里碰了头,两马一轿,后面赶两车往孟家庄而来。没曾想这些日子雨水多,路上泥泞的很,还有一些沟坑。一个不小心,不远处马车陷进路边的坑里去了,孟觉晓这才策马在前,回来叫人帮忙。
庄小六这个孩子头,一声喊:“帮忙推车的有肉吃啊!”呼啦一下,跟来三十四口子半大孩子。别说是推车了,就算是抬车子,也都不在话下。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尤家人进了村子,之前孟觉晓对舅舅的客气,倒是给了他们一点希望。
………………………………
第三十七章 提亲的(下)
ps:白天有事,耽误了,大家多多原谅则个!
孟觉晓和张光明刚进村,一个戏班子敲锣打鼓的进了村。一打听是族长请来的草台班子,班子成员平时都是农民,农闲时分到处唱野台戏的花鼓戏班子。请这种班子花不了几个钱,十几号人两串钱就能打了。
远远的看着家门口处的热闹上面,孟觉晓勒马驻足,显得有点异样的看着人群的方向。
“三弟怎么了?”张光明见状不禁问一句,孟觉晓抬起马鞭遥遥一指道:“大哥,你看这些人,如果我没有中县案,他们能来祝贺么?在这之前,小弟可是想在附近说门亲事,都有人说三道四的。适才我娘家舅舅也来了,大哥也许不晓得,前段日子大病初愈之际,娘家舅舅舅妈上门来,退了与表妹的亲事。”
张光明听着不由感慨道:“世人大多如此,跟红顶白莫不如是。”
孟觉晓道:“人性都是喜欢围绕着成功者转悠的,因此今后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轻言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了,失败者在绝大多数世人的眼睛里是不值得同情的。”
丢下这番话,孟觉晓扬鞭策马,继续前行。刚走没多远,前方一大群人迎了过来,为的正是族长孟德高和里正孟家富。庄子里自觉有点面子的人都到了,都来迎接新鲜出炉的县试案,后面还跟了一大群吹吹打打的,真是好不热闹。
孟觉晓赶紧翻身下马,在族长面前,摆县案的架子那是不得人心的。
“如何敢劳族长大驾!请受觉晓一拜!”抢上一步孟觉晓拱手道,正欲弯身作行礼姿态,孟德高早就伸手扶住道:“不敢当!老朽如何当的起案老爷一拜,这可是要折寿的。”
孟觉晓顺势而起,本来就是做个样子。(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换在以前,族长孟德高何曾拿正眼看过他?
“孟家庄多少年来没有出一个秀才了,如今晓哥儿取了县试案,为我孟家庄扬名,为一干不争气的后辈树立了榜样。如此喜讯,当上告孟家列祖列宗。”孟德高引出正题,孟觉晓听了连忙拱手道:“觉晓自当前往宗祠,拜谢祖宗保佑。”
一群人呼啦一下转道祠堂,一番热闹的祭拜仪式开始。对这些孟觉晓自然不懂,好在也不需要懂,只要跟着拜就成。
“孟家列祖列宗在上,今孟家子弟觉晓科举扬名,高中县案,秀才功名以入囊中。晚辈德高,拜谢祖宗护佑孟氏一族。…………。”孟德高说了一通,然后才是孟觉晓上前上香祈求祖宗护佑科举顺利一类的话。
做完这些,孟觉晓意外的现,整个祠堂里居然没有一个女人,后来才知道女人时没资格进祠堂的。
出了祠堂回到孟家,门前又是一番客气热闹不提。孟觉晓如今地位生变化,庄子里有资格成为座上客的,也只有孟德高和里正孟家富。最后由这两人陪着进屋子,端坐在堂前的孟尤氏满脸笑容,依着她的意思是要出去接的,但是照规矩她要矜持的等着儿子进来磕头。
孟觉晓上前拜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孟尤氏看见儿子今荣光,想到以前的诸般辛酸,不禁喜泪纵横。生受了儿子三个响头,孟尤氏连忙起来扶起儿子道:“快快起来。”
拜完母亲,又给祖宗牌位上了香,这才算是一系列的仪式结束。站起转身还得拜谢各位前来捧场的。
“孟兄,在下不请自来,贺喜!贺喜!”斜刺里闪出马元奎,边上还跟着一个一脸傲气的谢道三。堂前摆茶置酒,两人在此等了有一会了,那谢道三的脸上多少有点不耐烦。
孟觉晓连忙拱手回礼道:“马兄贵为案,能来道贺,寒舍蓬荜生辉。”
马元奎笑嘻嘻的回道:“孟兄才高八斗,今次府试院试,案不作他人想,孟兄连中三元指日可待。”
“马兄过誉了,本次县试案,觉晓不过是侥幸。如何敢奢望连中三元。”孟觉晓自谦的笑着,边上的谢道三见马元奎没有第一时间介绍自己,轻声咳嗽一声。
“这位仁兄是?”孟觉晓立刻做出反应,心里虽然有点不爽这鸟人的傲气,但是看在马元奎的面子上,还是非常的客气。
“宛园谢道三!”谢道三提到“宛园”二字时,脸上的自豪和高人一等不是装出来的,绝对是天生的。
“原来是谢兄!觉晓有礼!”孟觉晓回了一句,但是没有重点强调谢家来人如何光荣的意思。谢道三本不想来这一趟,只是马元奎与之交好,同为一科的秀才。也怪马元奎多事,上次元宵节之夜后,在谢道三家喝酒吹牛时,把孟觉晓吹上天了。
巧的是谢道三有个妹妹,长的很一般,十八岁了都没嫁出去。谢道三的父母为这个女儿的亲事也操了不少的心,听马元奎一吹,觉得找一个县试案的女婿也不亏了自家女儿。谢家人傲气惯的,平时在县内都是横着走的。谢道三自觉把妹妹嫁给孟觉晓,那是抬举他。
马元奎也觉得这桩婚事是好事,谢道三是谢家直系的子女,他的妹妹如果能跟孟觉晓成亲,对孟觉晓来说自然是有好处的。所以,谢道三提起这个事情,马元奎立刻主动表示带路。
适才马元奎拜见孟尤氏的时候,倒是提起亲事来。孟尤氏心里喜欢的是珠儿,借口让孟觉晓回来定夺搪塞过去。这会堂前只有孟德高、孟家富二位本村人在,一个族长一个里正。谢道三本来对孟尤氏没有痛快答应亲事就有点不快,这会更是直截了当的笑道:“孟兄取了案,此为一喜,在下想再送孟兄一喜,凑个双喜临门如何?。”
“谢兄有何喜事?”孟觉晓听着觉得不对味道,这家伙说话怎么有点居高临下的语气,好像是恩赐自己啥似的。这让孟觉晓很不爽,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
马元奎倒是个眼尖的,一眼看出孟觉晓不太喜欢他,谢道三犹自不觉,自顾自说道:“据闻孟兄尚未婚配,家中有一小妹,家母有意为小妹寻一儒生为亲。马兄盛赞孟兄大才,家母便托在下前来,孟兄如果愿意成就这番好事,在下……。”
“在下有意中人了!”孟觉晓立刻出声打断,谢道三正说的兴起,被打断了有点不高兴的反问:“哦?是哪家女子?县里数得上号的,与谢家都有来往。如果家世不如谢家者,在下可以劝其退避三舍。”
“就是一般的农家女子,不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孟觉晓语气中带着一些不快了,心道你家的女儿高人一定么?这也就是看在马元奎的面子上,不然直接送客了。
马元奎倒是反应过来了,立刻站出来笑道:“既然孟兄已有意中人,此事不提也罢。”
这一下谢道三才彻底的反应过来,原来人家拒绝了。当下谢道三脸色一沉,冷笑道:“孟兄,我谢家在宣城乃至宁国府,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难道小妹还配不上孟兄?我看是孟兄高攀了吧?”
孟觉晓本不想搞的太僵,但是这鸟人说话太难听,于是脸带冷笑反诘道:“谢家自然是本地大族,谢家女儿自然不愁嫁。不过孟觉晓自问娶妻当娶自己喜欢的,不想拿自己的感情作为筹码。所以,谢兄的好意心领了。”
“不识抬举!”谢道三脱口而出,这一下别说是孟觉晓,连马元奎都看这小子不爽了。心道你怎么说话的?平时也不照样啊!其实谢道三骨子里看不起这种小户人家的出身的孟觉晓,马元奎觉得他平时不这样,是因为交往的圈子不同。
“我三弟还轮不到你谢家来抬举!”张光明一直憋着火,这时候见孟觉晓受辱,一个大步上前大声挡了一句。
“谢兄,莫要如此!如此伤感情!”马元奎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其实心里是有点鄙视谢道三的。
“哼!”谢道三没想到马元奎都不帮自己,气的冷哼一声,拂袖而去,连句告辞都没说。
马元奎见他说走就走,连连朝孟觉晓拱手道:“失礼失礼!马某提谢兄赔不是了。”
孟觉晓笑道:“不必介怀,他是他你是你。”
谢道三走的急,在门口处差点与一个正在进来的女人撞在一起。
“孟老爷,奴家给您道喜了!”在女人进来就说这话,孟觉晓一看不认识她,见她四五十岁的样子,穿一件大红袄子下面是绿色的裙子,脸上的粉簌簌的往下掉,不禁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你又是谁?谁让你进来的?”孟觉晓本能就烦这个女人,上来就很不客气。
“刘媒婆,往日里你没少说孟老爷的闲话,今日来此作甚?”孟家富在边上喝问,适才见孟觉晓连谢家的亲事都不接受,心里暗暗吃惊之余,正想找个机会表现呢。现在一看孟觉晓烦这个刘媒婆,立刻跳了出来。
………………………………
第三十八章 王爷公主
这刘媒婆皮厚的紧,丝毫不以为意,笑嘻嘻的朝在座的道福,一张嘴露出满口的黄板牙道:“孟里正冤枉奴家了,实是头前那葛老实家境落魄,奴家早料到孟相公是有大前程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这才用话唬那葛家,孟相公的亲事奴家一直挂记着呢,这不眼下就有一门好亲事,奴家特来告与孟相公和夫人知道。你们猜是哪家的闺秀?”居然还卖起关子来!
张光明听的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