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机会。”
中国人对土地的执着,不是一般的民族可以想象的。连成提起这个问题,孟觉晓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沉吟了一番才道:“此事先缓上一缓,尤其本官在的时候,更不合适提及此事。要不然本官在时,接着官威压制,人一走反弹更为严重。当前的要务。无非是安定地方打击不法。初来乍到的,你应该从刑名入手,不管案件的大小一定要公平处理。百姓之间的料纷不管大都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只要你处事公正,在百姓间建立起一定的威望,接下来在考虑点实际的事情,比如县城里的卫生,完全可以搞一次大扫除。清理淤积的沟壑,这些事情都是让百姓能感受到好处的。时间一长,威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民心也争取到手了,接下来再考虑别的。你在此为县令,不是一天两天,少则三年,多则五载。只要地方安定。库房充实,日后坐镇一府乃至一省都不是不能想的
孟觉晓没有说大道理,而是从具体的事情说起,连成听了心中暗暗服气。暗想经略大人如此年轻便由此成就,果然不是白来的。外间曾有传言,孟大人靠的是陛下的宠信升官才如此之快,跟在身边的这些日子,不管是军事还是民政,都可谓受益匪浅。
想到这些,连成更加恭敬了小连忙点头道:“大人教的是,卑职操切了
孟觉晓笑道: “你的能力是有的,出点也是好的。不过凡事还要结合实际,作为一县之尊,只有把地方上的各种情况都掌握了,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其实这些道理和理也是相同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地方上的问题不能知其所以然,凭空想象怎么能把事情做好?。
连成点头道:“大人此言句句金玉,卑职现在明白初到延安府,大人为何不管多忙,都要抽时间策马游城一圈。不仅仅是因为整顿军纪。也有了解地方的用意
种师道回到家里,城中一干士伸已经等了不少在客厅内,见他满面春风回来,顿时都上前打听消息。种师道作为地方势力的代表,与这些人的利益可谓息息相关。
见了面之后,种师道把过程那么一说,众人顿时眉开眼笑。连成刚到就要打击土地兼并,明显的表达了对地方士仲的不满情绪。有这么一个父母官,大家还是很担心的。现在听种师道这么一说,大家都放心了不少。种师道是地方势力的一面旗帜,他倒下了跟着倒霉的人不知多少。
………………………………
第五十五章
川庆线的民心随着萧觉晓给出的肯定的答案而大定,膨了三日,孟觉晓便回了延安府,原因是范仲淹派人快马来报,“钦差驾到。”
听说钦差是蒙先豪,孟觉晓便暗自纳闷,户部尚书在这个当口跑西北来做啥?这一来一回的就是三四个月,得耽误多少事情?该不是蒙先豪被贬的先兆啊?蒙先生虽然才具甚大。但是为人刚直,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呆了这些日子,想来没少得罪人。
孟觉晓这个猜断,虽不中亦不远矣。
蒙先豪这一路走的甚急,一个半月便赶到长安。宣布了李鹰翔回家养老的消息后也不休息,只是停留一夜便继续武路,五日之后到了延安府,得知孟觉晓去了庆州。
范仲淹派人去报信,蒙先豪只好安心的等上几日。这一路劳顿蒙先豪其实累坏了,完全凭一股气在撑着。这一停下来,蒙先豪居然病了。大夫看过之后确定没大事,就是疲劳所致,将养半个月就好。
休息了五天,蒙先豪的精神头总算是缓过来一些,由两个丫鬟负责在院子里散去很快蒙先豪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偌大的一个后院子里,进进出出的除了自己身边,居然看不到别的丫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院子里做事的全是青衣小厮,按说这经略府里怎么可能就这几个丫鬟?
正好范仲淹来拜见,蒙先豪便问他:“如何这院子里这几个丫鬟?孟觉晓风流种子的名声可是响的紧。”
一听这个,范仲淹便笑道:“大人有所不知,孟大人来时曾言,与官兵同甘共苦。这还是天使到来,现在一干小厮丫鬟都是卑职从民间大户处借来的。平日里这后院做事的,都是大头兵。孟大人身边伺候的,都是他的护卫队。”
蒙先豪听了心里并不太信,还道孟觉晓是在做戏。范仲淹也不多说,拜见之后问候两句便去忙了。蒙先豪叫来几个随从,吩咐了几句一干人等各自出去。傍晚的时候这几个随从回来了,把打听到的消息汇报上来,范仲淹说的还是含糊的。孟觉晓到了延安府之后,大部分时间吃住都在军营里。
天黑前孟觉晓赶回延安府,见了蒙先豪,宣读了圣旨之后孟觉晓到是挺平静,一干手下却是欣喜不已。孟觉晓兼任巡抚,日后在人事权利上话语权更大,兄弟们跟着打拼的更有前途了。
孟觉晓私下里跟蒙先豪表示,郑重推荐了布政司谢肯接任巡抚一职,理由很简单,孟觉晓要专心整顿西北军务,兼任巡抚事情多了,怕是不能面面俱到。
蒙先豪表示会把孟觉晓的意思带回去。在延安府呆了半个月,蒙先豪满意的踏上了归途。
西北边镇的一切,都在朝一个好的方向展,这让蒙先豪颇为欣慰,同时也更加确定了孟觉晓的才具不是吹出来的。
孟觉晓把送蒙先豪回去的路上,犹豫了很久还是问了一句:“蒙先生是否与皇上生了争执?或者是在某件重大事情上意见相左?”
此言一出,蒙先豪脸色微微一变道:“京城要出大事了。”说着把皇帝提出两王就番一卓生的争议告诉了孟觉晓,听罢孟觉晓一声叹息道:“陛下此乃取乱之道也。”
送走蒙先豪之后,孟觉晓意识到皇帝一旦在两王就番的问题上处理不当,很容易生乱子。楚王李文参政日久,门下官僚甚众。齐王李雍虽然势力看上去不是那么大,但是与清流关系甚好,很难说他没有隐藏的势力。
一旦皇帝决定正式把两王就番的事情拿到桌面上来谈,那就是铁了心要立小皇子为储君了。早继承人的问题上如此轻率,无疑不是明知的举动。
有了这个认识,孟觉晓加紧了整军的度。延安府方面民政诸事孟觉晓丢给了范仲淹,军队练丢给曹剑张二明。孟觉晓亲率一支人们坐镇庆州,抓紧集建环庆军事宜。
孟觉晓兼任巡抚一事早传到庆州,种、折二人得知后惊叹孟大人圣眷之隆。如此一来,西北军政大权实际上集于一身也。如何在新建的环庆军中谋求最大的利益,完全取决于孟觉晓的态度。
孟觉晓再回庆州时,种、折两位早早帅一干手下在城外迎接,进了庆州城孟觉晓还是直接住进县衙,在书房里与两位将军谈话。
“边军崩溃,原有军制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本官奉命整顿西北,先要整顿的就是军务。没有一直能打仗的军队,就无法确保一个繁荣的西北。两位将军本官都是要大用的,也希望你们能好好配合本官。”
孟觉晓和颜悦色的说着,两位到是不敢丝毫放松,连忙拱手称:“大人有何差遣,卑职定当竭力效命。”
孟觉晓开诚布公的与二人一番长谈,提出了自己的整军方略。环庆军按照孟觉晓的意思,大致分为三部分。前军两万人,归折子霄节制,后军两万人,归种师道节制,中军四万,归经略府直属。
如此一来,环庆军八万人,实力最强的中军实际上由孟觉晓直接指挥。对于这个方案,两人自然不敢有丝毫疑义,谁让孟觉晓当下在西北的权势诣天呢?
方案确立之后,具体操作过程中,在军械钱粮的补给方面,孟觉晓,倒是优先照顾前后两军。毕竟这两军是现成的,中军的组建还需要时日。
也不知道是不是延安府一战把党项人打怕了,一直到到年底。党项人都没有太大的动静,边境上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骚扰。
西北诸事顺利,随着一干边寨的重建,边境上日趋安定。眼瞅着又是一年要过去,一场大雪席卷了西北诸镇。
西北缺水,这一场大雪无疑是好事,预示着明年的春种可以顺利展开。
庆州县衙里,望着满天的雪花,孟觉晓却有些愁绪,刚刚接到的消息,皇帝终于下旨,让齐王楚王到属地就番。
………………………………
第五十六章
邸报卜获得纹叮一消息后的聂货晓好几头都心神不中刮
到蒙先豪身上,孟觉晓隐隐的意识到这个先生的脾气可能会导致他在皇帝跟前失宠。
蒙先豪是直臣。头一次下野是因为在朝中得罪了楚王,这一次又因为立储君的事情和皇帝闹的不欢,真是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上因为储君的事情导致国家动乱的例子不在少数。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情感都是扯淡。蒙先豪刚直的性格。或许本就不适合从政吧。
孟觉晓不是雄心勃勃的人。每一次差不多都是被逼着往前走。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孟觉晓还是愿意做一个闲散富贵的士伸。虽然立小小皇子为储君的事情还没有正式宣布。但是打两个王爷就番,就已经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了。
在绝对的权利诱惑下挺而走险的事情历史上可没少生,一旦乱起在京城的妻儿老母没准会受到牵连。想到这里。孟岩晓不禁心中一阵烦躁。站起走到窗前看着外头皑皑白雪包裹的世界。
书房门被推开,范仲淹进来哈着手跺脚道:“西北太冷了,这冬天的风跟刀子似的,大人久居江南,想来是不习惯的。”
说着话见孟觉晓情绪低落的样子,范仲淹一愣道:“怎么?出甚事情了?。
孟觉晓指了指桌子上的邸报道:“你自己看吧。”
范仲淹的才智本高,拿起邸报只看了看便明白了孟觉晓的担心。当下劝道:“大人何必担忧,当今圣上正值壮年,虽说早立储君与安定社稷有益,但这些事情现下也轮不到我等说话。再者楚王也不像一个明君的样子,圣上让二王就番。想来是深思熟虑才做的决定。”
这番话说完,见孟觉晓不置可否的样子。范仲淹也颇为无奈。其实这番话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当今皇帝三个儿子,小儿子还在蹒跚学步呢。真要有个万一。唉!想着范仲淹一声叹气,心里对于皇帝的打算很不以为然。立幼不立长,在正统文人的心中肯定是不对的。
“要不大人上痛陈厉害?”范仲淹犹豫了一下问,孟觉晓,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径自出了书房,在院子里的小径上慢慢的踱步。
范仲淹跟了上来,两人无言的往前走。
四下无人之际。孟觉晓才低声道:“范兄,陛下此举实在是操之过急了。楚王监国多年党羽众多,即便要立幼子。也应当先剪除楚王一党羽翼说着孟觉晓停下了,叹息一声。
虽说天家无私事。但是帝王家事也不是地方官员私下里好议论的。万一隔墙有耳呢。范仲淹对于孟觉晓的谨慎暗暗赞叹监理司的人可是无处不在的呢。
“西北初定,百姓熬过这个冬天,明年就有了希望。之前在城里转了一圈,各处的赈济都在不折不扣的执行大人的命令,这几日才冻死了两人。想起之前。每到严冬那天不是一车一车的冻死者往城外拉。”说起这个,范仲淹的脸上有了点神采。孟觉晓听了点点头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我们的本分。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好值得骄傲的一个,冻死饿死的都没有才算是做好了一任地方官
范仲淹听了顿时肃然,心中暗暗惭愧道自己的境界比大人差远了。心里这么想着,范仲淹却不是喜欢拍马屁的人,低着头道:“卑职惭愧。没有庇护好地方百姓。”
孟觉晓道:”这帐算不到你头上,都是过去欠下的烂账,你已经做的很好了。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我得回一趟长安,身上还兼着巡抚一职呢,推荐谢肯接任事情,陛下一直没有明确的答复。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大人这是能者多劳呢”。范仲淹笑道。这时候庄小六匆忙进来道:“少爷。环庆军两位统制到了
折子霄和种师道联袂而至。是来给孟觉晓送年货的。环庆军虽然分前中后三军,目前中军只是搭起一个架子。并没有正式开始招募士兵。前后两军成立之初,折子霄和种师道还担心孟觉晓往军中掺沙子,结果现担心多余的。孟觉晓一切权利下放。只是丢下一句话 ”本官搞好后勤。半年之后你们把兵练出来。”
比起以前在边军中受排挤的日子,这两位心里对孟觉晓这个宽厚的上司打心眼里敬服。按说以孟觉晓的权势。给二人一个空头统制的位置。下面的军官不说全部用自己的人,安插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