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风月-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类似的麻烦前往庆州的连成也遭遇了,庆州虽然没陷落,但是在党项人打来时,知县大人也第一个跑了。边军高层将领也都跟着跑了,庆州本有三万驻军,当官的一跑下面的兵全乱了营。

    当兵的失去控制真是太可怕了,大量乱兵四处劫掠,庆州城内大乱。乱局之中驻扎在城内的一万种家军统帅参将种师道站了出来,指挥手下镇压乱兵并全面接管防务。

    种家军的待遇其实和折家差不多,只不过种家这一带的家主种师道为人更圆滑一些,与边军上层的关系尚可,这才没有被挤出庆州城。

    连成到庆州上任之后,很快就现了任何事情没有种师道的点头,根本就无法得到执行。
………………………………

第五十一章

    小!说话没披果,读种官当的迈有什么意思。(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环州次,处军事重镇不假,但地方政权总是要归给县令。

    两个县令遇见的情况相似,两家地方大佬虽然没表态,但下面的人还是透了一点口风出来。大致意思就是两家人祖辈为本朝卖命,不说功劳多大苦劳是有的,可是这些年受到的待遇如何如何,总之是之类的话七拐八拐的就进了两位县令的耳朵。

    这两位都是在京城里混过的小这么明显的话还听不明白就可以回去养老了。于是各自行文,快马送给孟觉晓。文中都提到了两个县地方上的实际政权现在归豪强所有,地方豪强不配合工作,目的是想讨价还价。两位县令一致表示,权利有限不能做主云云。

    孟觉晓对环州庆州的事情还是很重视的,只是延安府的事情太多,一直脱不开身就是了。忙了两个月,总算是有点样子了,接到这两位知县的来文,孟觉晓决定亲自走一趟。

    历史上本来北宋的西军之中本就有种、折两家,从历史记录来看,两家还算是忠良之辈。有了这种好印象的前提,孟觉晓看完两位县令的来函后还不算特别生气。否则的话这种挟军自重的行为,孟觉晓肯定大怒。不管怎么说,这两家孟觉晓都不打算轻轻放过。用是要用,但是苦头也是要他们吃的。

    孟觉晓的心目中没有重文轻武那一套,尤其是在边关上,这种思想更是要不得。打仗还是要靠武将,尤其这种地方上的强兵,更是值得绮重。想想二十万边军,也就剩下这两家的三四万人还保持着编制,就冲这一点就值得高看一眼。

    庆州,兵荒马乱的日子持续的时间不长,这一点全城老百姓都很感激种家。加之种师道掌握实际权力之后,对待城内百姓比起以前的官员宽和多了,军纪也严格,少有扰民的时候。所以城内百姓对于将来这个县的当权者的选择自然是很明了的,民间已经传出风声,地方上的乡老士仲要联合上书经略大人,把新县令调走,让种家人来当这个县令。

    延安府距离庆州有三天的路程,快马也要小两日的功夫。经略大人上路前往环庆方向,按照一般人的猜想。自然是大队人马护送,敲锣打鼓的大摆排场。

    实际上孟觉晓非常反感现行的官员出行的那一套,十几个护卫,一人双马,一身劲装的孟觉晓在一个清晨悄悄的出城上路。

    守城门的士兵有认出孟觉晓者。望着远去的烟尘不由惊呼:“那不是孟大人么?”

    一路之上孟觉晓感觉最深的就是百业凋敝,官道两旁的农田都有大量荒芜的,官道上的驿站也没人打理。

    第一天夜里也是在外宿营。所幸孟觉晓这一路来也习惯了,搭个帐篷跟护卫们挤一挤对付了一夜。

    孟觉晓身边这些护卫,可说是绝对的死忠。早先这些人都是河间江湖上的好汉,身家还算清白,身手还要了得。不然也不够格进这个护卫队。在孟觉晓身边的日子,解衣推食的待遇更让这些人随时能为孟觉晓去死。

    其实出来的时候范仲淹表示了担忧,就带这么点人太不安全了。孟觉晓不以为意的笑道:“这十几人顶的上千百人,有他们护卫天下大可去得。”

    这话传到一干护卫的耳朵要。一干人更是感激涕零。

    一路上倒也顺当,只是空旷的官道上,难得看见来往的行脚商人,基本上看见的都是一群一群返乡的难民。

    来到庆州城外已经是第三天的午后,城门口处设有哨卡,检查来往行人。可能是因为战乱干过,城门口处的检查严格的很,队伍排的好长。庄小六请示道:,“大人,是不是上前报上名号,也好优先进城

    孟觉晓摇头道:,“不必,等吧!”孟觉晓等人足足等了两刻才轮到检查进城,这时情况生了微妙的变化。

    十几个人三十来匹马,这种规模想不引起人注意都难。城门口的士兵其实注意这群人很久了,孟觉晓等人上前时,城头上出现一队全鼻武装的士兵,虎视眈眈的监视着下面。

    孟觉晓一看这个架势微微一笑,本来就没打算悄悄的进城。

    “搞那么大的阵仗,党项人就算来了。也不会选这个时候吧?。一声自言自语后,身边的会意的庄小六冷冷哼了一声,策马上前。

    “西北经略使孟大人在此,还不去通报!”之前孟觉晓能耐心的等上半个小时没有亮名号,就是想看到一些东西。

    “你说是就是了

    ,兵头模样的家伙大声回了向。庄小六脸煮变, 破口大骂时,孟觉晓在后面淡淡道:“是与不是,请知县连大人出来一见便知晓。”

    “庆州城我们家老爷说了算,知县算什么东西?当初兵荒马乱的时候,当官的到哪去了?不是我们家老爷兵头的一句话还没说完,门内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冲了出来小抬手对着兵头就是一鞭子抽下去,口中怒道:“刘七,你说什么浑话?经略大人很等尊贵,岂有敢假冒者?”

    抽完兵头,年轻将领又踹了两脚,这才慢慢往孟觉晓跟前走来,刚走两步,被庄小六策马拦住道:“你又是谁?报上名来!别随便来个阿猫阿狗的,也想见我们大人

    本来庄小小六也不会说这个话,主要这小伙子说话难听,刚才话里透着威胁呢。那意思如果是真的经略大人就算了,不是那就没好果子吃。

    年轻将领冷笑道:“在下种小林,参将大人麾下校尉,奉命负责城门安全

    庄小六道:”一个校尉,见了经略大人也不行礼,好大的胆子。也不怕给你们家老爷招来祸事?。

    种小林脸色一变道:“你待怎地?”

    庄小六道:,“没什么,只是你不够格。去通报吧。记得通报知县大人”。

    种小小林英俊的脸上颜色变了几下,先白后红,咬咬牙也忍了。转身大步就走,同时还大声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看好了,别叫人伤了经略大人

    庄小六闻声顿时脸上大怒,噌的一声抽出两截大枪来,这时候孟觉晓在后面轻声道:“小六!制怒!”

    “是,少爷!”庄小六这才收起家伙,慢慢的退回。就在刚才一瞬间,孟觉晓清楚的看见城头上的士兵做好的战斗准备。种家在庆州的势力由此可见。

    也就是一刻的样子,城门口出现一队人,大步在前的正是县令连成。

    “卑职见过经略大人!连成恭敬的见礼,城上城下的士兵纷纷露出敬畏之色。孟觉晓的威名在西北现在可谓如日中天,野战以一万对八千,打的党项人抱头鼠窜血流成河的故事早传开了。这种事情往往越传越玄乎,传到庆州这边,早被夸大成一万打五万,孟大人阵前做法,召唤天雷,五万党项骑兵在天雷之下化作飞灰。

    神仙一般的人物确定就在眼前时,举起的刀枪都不自觉的放下了。

    孟觉晓这才翻身下马,慢慢上前扶起连成道:“连大人这个县令看来不好当啊!”

    这些日子连成没少吃瘪。听了这话顿觉腰杆硬了许多,当下笑道:“大人来了,卑职的日子就好过了。”

    这时候前方一阵马蹄急促,远远的几十匹马飞驰而至,十步之外一名将领翻身下马,大步上前拱手道:“末将种师道,见过经略大人。不知大人驾临,未能远迎,请大人赎罪。”

    孟觉晓看了一眼此人,面色带着淡淡的黑之外,到也是剑眉星目,一个英武帅气的将军。

    “种将军请起,将军稳定环庆一线,恢复庆州城内秩序,功不可没。朝廷已经下文,擢升将军为环庆军统制,兵部行尖不日可到,本官在此提前恭喜将军。”孟觉晓站在原地没动,面无表情的说完这番话。

    周遭一阵骚动,种师道也为之脸上露出一丝喜色。从参将到统制乃是一道坎,参将不过是一般的将领,统制能统帅一方。所谓参将好做,统制难求,就是这个道理。

    “适才小侄轻慢了大人,末将已经把他拿下,请大人处罚!”种师道说着回头大喊:“带上来几个士兵押着五花大绑的种小林上前来,种小林此刻低着头,一副倔强不肯认错的表情。

    “种将军这唱的是哪一出啊?种校尉忠于职守,何罪之有?”孟觉晓说着微微一笑,对身边的庄小六道:“松绑”。

    种师道闻声连忙踹种小林一脚道:“还不多谢大人不罪之恩?。

    那种小林嘴巴一歪,孟觉晓已经抢先道:“不必了,他本来就没罪

    种师道脸色微微一变,很快就恢复笑脸,侧身抬手道:“请大人进城!”

    孟觉晓点点头,对连成道:“本官个日就在县衙安顿,不会打扰连大人吧?。

    连成忙道:“不会,卑职之幸也。

    种师道在边上脸色又是微微一变,嘴巴张了张却没说话。,
………………………………

第五十二章

    二了晓回绝宴请,借口鞍马劳顿直接住进了县衙不押凹等本地官仲人人面带忧色散去,经略大人的冷淡挂在脸上大家都看见的,究竟为什各自家心里都有一本帐。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种师道离开县衙回家的路上一脸的阴沉,种家在本地算头一号,二十进的大宅子,上上下下的三百口子,三代人住一块儿。

    进了大门,种师道进门就对管家道:“去把折管家请到书房来。”

    种师道的书房里四面都是书架,上头摆满了书。种师道没有功名却也以儒将自居,在这个文武泾渭分明的时代,种师道有这种趣向倒也正常。

    从孟觉晓那里感受到的冷淡小让种师道产生了深深的不安。文贵武贱,状元出身的经略大人如此不给面子,平时别人也挑不出毛病来。但是在眼下的情况下,地方刚刚平静下来。朝廷又赏了种师道的前提下,这里头的味道就完全不同了。

    这是孟大人在表示不满,原因是什么,种师道心里自觉猜了个大概。

    巧的是折家的管家是昨夜到的,今天孟觉晓就进了城。这其中更让种师道觉得有蹊跷,孟觉晓这个西北经略使可不比一般,节制川陕啊。朝廷可以升你的官,孟觉晓可以把你调走。离开本乡本土之后,再收拾起来就容易了。

    种师道的担心根本就不是多余的,此刻的县衙之内,梳洗之后的孟觉晓换了一身青布长衫,正在与连成叙话。

    在外头孟觉晓还绷着,私下里根本没什么架子的一个人。连成在孟觉晓身边干过一段时间,清楚他这个习性。但是也没有太过随意,而是恭敬的行礼后,待下人奉茶退下才开口。

    “大人,种师道把持庆州大小事务,卑职这个县令形同虚设。县衙之内,除了卑职带来的十余人。其余人等皆为种家所安排。代理县承是种师道的族弟,县尉、典吏、三班衙役都是种师道后来安排的。此人在庆州眼下可谓一手遮天,仗的就是稳定庆州局面的功劳。”

    连成的诉苦,听在孟觉晓的耳朵都不奇怪,只是觉得连成终究是一个书生,应变能力差了一点。

    “种师道还是有功劳的,朝廷无钱可赏,刚提他为统制。这个时候对他的任何惩罚,都是不合适的。如果非要对他有所动作,你觉得该怎么做?”孟觉晓不动声色的反问一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连成听了心道大人不是在考验我吧。

    沉吟了一番连成道:“寻个由头,把他调离庆州,离开本乡本土的徐徐图之。此人不过一介武夫,处置他不过翻手之间。”

    如果是个热衷于内斗的人,对此无疑要喝一声彩。但是孟觉晓听了心里却颇为失望,要是收拾人,这是个好办法,但是在眼下并不适用,也不利于地方上的安定。

    “此事再说吧!”孟觉晓没有表态,其实心里不同意这个建议,只是不想当面泼冷水。

    种师道的书房里,折家的官家折云站在种师道面前听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