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门方面也很重视,推官李先生提议,专门成立一个机构负责大市场及周边的治安。孟觉晓欣然同意,这个事情计算定下来了。
很快那些老江湖都注意到,大市场负责治安已经巡逻护卫的这些面孔都有点熟悉,很多人还曾经拿刀子在道上高唱:“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有这么一票人在负责河间府大市场的安全问题,一般的小贼就算是死了心了。你狠?还能狠过“小一阵风”去?没看见现在那家伙每天穿着官服,骑着大马带着一票兄弟在四周巡逻么?
方浪这一票弟兄的用法,孟觉晓还是下了点心思的。左右他们在地头上熟,马上的功夫也不差,于是组成一支骑兵稽查队,专门负责保护大市场已经河间府境内商道的畅通。
大市场开张大吉的时候,孟觉晓又把商会头头们都请到榆树巷去喝酒。其实说是请比较勉强,就是派人去张帖子,然后于煮等人屁股着火似的往榆树巷赶,生怕去慢了。
对比以前大家联手抵制孟知府的时候,现在城里的士仲商人只要提起孟知府,那都是当财神爷对待的。辛辛苦苦的做生意,赚钱是不少。但是还能有孟知府赚钱厉害的人么?有本事大半年把中原和辽国的有钱人都吸引到河间府来上杆子送钱的人,天底下也就是这么一位了。能把不长庄稼只长草的荒滩变成金子一般抢手的土地的,也就是这么一位了。
现如今河间府能够搭上孟知府的路子,那就是等于在家呆着数钱数到手软的代名词!
………………………………
第二十三章 孟知府的险恶用心
,本次改制,董部应拟出相关的老核条例,几事没有样计孤。(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改制的官员,一律撤职并记录在案,永不叙用。都察院右都御史张威、监理司指挥使吴猛,二位专事监督之事
一个张铁嘴就已经够猛了,居然加上一个特务头子,两人联手监督。陛下还放了狠话,还有谁敢乱来?
事情说起来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很复杂。先内阁列出章程,然后诏告天下。前后拖了一个月,这个事情才算是定下来,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孟蜀接到朝廷的昭告,派人往下送的时候让各级主管都到大名府来
河间知府孟觉晓最近一段时间过的颇为悠闲,每天早起在院子里打上一趟拳,梳洗早饭之后到衙门里转一圈。然后骑马到城外城外各处工地上看看,事情就算完了。下午差不多都泡在家里。
这天一早起来,孟觉晓闷到衙门,商会的于煮已经等在这了。孟觉晓保持着一贯的微笑,接受了于煮的见礼后,于素道:“大人,上次您说的两件事情小的回去琢磨了好几日,决定开一个作坊。你上次展示的那个坊线机器,能不能给小的拿去做样子?”
孟觉晓朝于煮笑道:“跟我来!”
两人来到后院的一间大房子里,远远的便听见了卡卡卡的声音。走进去一看,两台样子不一样的机器摆在屋子里,十几个小姑娘正在边上看着双儿在摆弄这两台机器。
双儿见孟觉晓进来便停下起身道:“老爷,用这两样机关织布,比原来的织布度快的太多了。估摸着一个人能顶原来的十几个人。”
见后面还跟着一个于煮。双儿带着一群小姑娘出去了,孟觉晓照顾于寿进来指着两台机器道:“这一台叫孟氏飞梭,这一台叫孟氏坊纱机。小时候每天看见母亲织布辛苦,本府就总在琢磨着,怎么才能让母亲织布轻松一点。心里想着这个事情,就一直在琢磨,如今总算是做出来了。这两台机器,你可以让人来抬去仿制,可不能给本府弄没了,将来还要送母老家给老娘的
这两台机器的价值,于着里非常清楚。仿佛像两座金山摆在面前一般,于煮的手都在微微的抖。
“大人,这两台机器不能白要您的吧?。
孟觉晓不是慈善家,就等着这句话呢。“当然不能白给,你的新作坊,本府要百分之一的干股。”
“啊!就这点啊,那怎么能成?少说也要给您一成的干股啊”。于煮心里巴不得孟觉晓入股呢,有孟觉晓这个股东,谁敢跟自己抢这个
孟觉晓自然明白这些个奸商的心思。摇摇手道:“不要那么多,就百分之一。再有这个机器,谁想开作坊都能来仿制,但是都要给本府百分之一的干股。这叫技术专利费!”
如今这年月哪来的专利保护啊!提起这个孟觉晓心里就疼,日后还不知道多少人白用这个机器呢。不过有一点孟觉晓心里还是有数的,按照这个百分之一干股的办法,不愁学去开作坊的人不保密。
于煮自然扭不过孟觉晓,乖乖的按照这个意思办就是了。孟觉晓,飞快的拟了一份文书,大意是孟觉晓拿两台样机入股于煮的作坊 占百分之一的干股。如不经过孟觉晓的允许就把技术泄露了,罚款多少多少云云。
于煮签字画押,很快叫人来搬了回去。这事情生没两天,河间府的商人们都知道。(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不少人听说了孟知府有股份在于煮作坊里的事情后。和不能抽自己的嘴巴子,心道咱怎么就想不到这一招呢。
于是乎不少人商人纷纷来求见孟觉晓,不想下面的人告诉大家,孟知府不在,去了大名府。巡抚大人请大家去议事。
巡抚孟蜀最近挺头疼的,朝廷里推行新政,地方上任冉时候都是有阻力的。何况这以一次的新政是改革税制和重新丈量土地。这两样事情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还是很复杂的。不然内阁也不用迁延了一个月,最后才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
这年月的百姓头上有两税,一个是田税,一个是人头税,还有一个负担是继役。新税制很简单,不管你人头税也好田税也好,折在一起算。这叫摊丁入亩。另外摇役也可以免除,交钱就伙。
这两个招数,真实历史上都出现过。作为穿越客的孟觉晓抄袭起来自然轻松。可到了真的推行的时候,天佩凶官吏算是人人恨的牙根痒痒,大骂蒙生豪不是个东西 辛意的人没事,倒是让老师背了黑锅。
孟觉晓在大名府呆了三日便回来了。回到河间府立刻把大家都召集起来开会,朝廷有新税制,河间府坚决执行。如今的河间府上下,谁会不听孟觉晓的?跟着孟知府干真有好处啊,远的不说,就拿现在每个月的俸禄来说话,以前都是死数字。如今孟知府搞出不少花样,什么年终奖,季度奖,月奖一套奖金制度下来比原来的俸禄就多出三四倍不说。逢年过节的还有过节费,夏季有消暑费,冬季有烤火费,春秋两季也不会拉下的,叫做制服补贴费。类似的还有住房补贴,车马补贴。等等等。总之现在河间府一个普通的小吏,每个月都能进账个五六十贯的。
跟谁过不去大家也不会跟孟知府过不去,跟孟知府过不去就是等于跟钱过不去不是?像刘羽这样的,手里现在有权了,只要不太过分,孟觉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耽误正经事,只要不祸害老百姓。孟知府允许灰色收入的存在。
孟觉晓曾经明白无误的告诉下面的官吏这样一句话,谁要是耽误了正经事,不管他的人品如何,自己自觉滚蛋。
河间府的士伸们,在新政的面前虽然有点抵触情绪,可是在孟知府的面前,这点抵触情绪早没了。平时在一切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么一句话“就田里那点进项,那也能叫收入?”现如今不在大市场里有股份或者有点买卖,在地方上就算是没面子。更别说最近兴起的作坊热!没见那些商会的人,一窝蜂的往孟知府家后院涌么?孟知府早放了话,只要办作坊的,不管什么作坊免税一年。
商业气息浓厚的河间府,在新的税制面前受到的阻力小的惊人。就是官府开个会,衙门两个布告,各地的里正拎着锣满大街的转悠吆喝。告诉大家,以后交税不用那么麻烦了,直接交钱交银子,摇役也可以真钱免掉。
说到丈量土地,河间府更轻松了。不少人家主动跑到知府衙门来求见知府,表明自己以前做的不对,还有多少多少土地没上税,现在补交税也行云云。
别以为这些人是良心现,这些人都是家里开了作坊或者是大市场的股东。在孟觉晓的身上尝到了甜头,生怕不配合之下孟知府嫉恨了。以后有啥赚钱的买卖不带他玩了。跟谁叫板也不能跟财神爷叫板不是?
河间府的新政改制可谓顺利异常。别的地方就完全不一样了。河北境内除了一个河间府,别的府县三天两头的出现士伸鼓动百姓对抗丈量土地的事情。各地官员可谓是焦头烂额,但是又不敢不做,朝廷的诏令相当之严厉,监理司那帮孙子又是无孔不入的,张铁嘴那家伙更是一点人情都不讲的。真被他咬上了,这官就别想做了。
所以河北大地鸡飞狗跳之际,河间府波澜不惊。跟行么事情都没生似的,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谁家谁家新开了织布的作坊,招了多少姑娘媳妇去织布。孟知府说的办法还真管用,只要把地里的租子一减,原来是六成的租子,现在改五成了,姑娘媳妇的又不白干活,管吃还给工钱,东家仁义着呢。
前后不到两个月,河间府雨后春笋一般的涌出十几家新开的织布作坊,一时间最紧张的就是棉花了。开春以来,不少农户都想不种粮食改种棉花,不想知府大人又出了规定,每家每户棉花不得多种,都的按照比例来,现一家处理一家。
其实孟觉晓压根不想出台这样的规定,可是没办法了。老百姓不种粮食都去种棉花了,朝廷里的书呆子们还不得闹腾?还好河间府靠着辽国,羊毛有的是。棉花不够,孟知府给商人们出主意,织羊毛好了。
孟知府一句轻飘飘的“织羊毛好了”开始了把辽国当做原材料基地的阴谋。英国曾经出现过圈地运动。孟知府整出飞梭和珍妮机,辽境的羊毛开始大量的涌入河间府。羊毛的价格自然要上涨,这年代的辽国人哪里能看的出孟知府的阴险居心?看见原来不值钱的羊毛涨价了,多少人嘴巴笑歪了。麻痹还种什么粮食啊?养羊去吧!结果是辽国境内的粮食产量注定是要减少。
………………………………
第二十四章 制度问题
鹏天眼瞅着要讨去了,桃花谢了。枝头也绿河两开。生机勃勃的时节。西北党项人突然越过边境,偷袭延安府周边数百边寨,一时间烽火四起,久疏阵仗的西北边军比河北也好不到那里去,十几万大军一触即溃,党项军兵临延安府城下。
消息传开,朝野震惊。党项人跟契丹人不一样,契丹人就是来占点便宜的,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党项人攻城略地的行为彻底的激怒了德裕,同时也为西北边军的糜烂而愤怒。
远在河北的孟觉晓突然接到监理司转来的诏令,押解河间府春季税收回京述职。孟姿晓转抓紧收拾行囊,这人还没上路呢,又一道诏令来到,让孟觉晓快马先行回京。
这会孟觉晓还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赶紧的吩咐下去,让河间军派人押送税银进京,自己带着卫队快马先走一步。
紧赶慢赶的,孟觉晓来到京城已经是第七天的中午时分。网到城门口呢,早有太监等在那里,看见孟觉晓就高呼:“六公,陛下让奴才在此等候多时了
孟觉晓定睛一看居然是马三,暗道这下肯定出什么大刺情了,要不然不会让马三在这里等着。连忙上前见礼,客气两句,马三着急上火道:“别客气了,赶紧跟着去见皇上。”
一路往宫里来时,马三才把西北的事情大致的说了一下。孟觉晓,很不理解,连忙问道:“西北有事,把我叫回来做啥?”
马三示意左右的人离开。这才低声道:“兵部林尚书被陛下严斥,差点没给撤职了。朝廷要兵西北,可是这当口没钱,东挪西凑的 户部蒙大人头都愁白了。监理司吴大人给出的主意,说您在河间府又能挣钱又能练兵。不如把您请回来问一问办法。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搞了半天,原来是这么一个情况。孟觉晓多少有点哭笑不得道:“这满朝文武都是干什么吃的?出了事情居然一点办法都没有么?。
马三听了连忙摆手道:“这话可不敢说,得罪的人海了去了。您是没看见了,朝会上争吵不休,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陛下在朝会上还得忍着,回去书房里气的摔了不少的玩意。这不兵部要调禁军去西北,开拔的粮饷到现在还没着落,就等着您的北地贸易的春季税银呢?为这个事情,蒙大人差点都把官给辞了。”
“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