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那情形,秦风起身近前,目光紧盯而去。
只见那人约莫四五十岁,寸须白面,面容非常人能比,一身锦绣龙袍尤为刺眼,绣袍以龙纹为主,间以五色云彩,领前后正龙各一条,膝部左、右、前、后和交襟处行龙各一条,袖端正龙各一条,共计九条金龙,皆为五爪!
九五之数。。。。。。
还有那帝王才有资格纹绣的五爪金龙,这龙袍非皇帝不能穿,任何人一旦擅自穿上,就是夷九族的谋逆大罪!
即便秦风身为当朝亲王,也未有五爪金龙常服。
亲眼目睹那贵气逼人的龙袍沾染血色,再看容貌不俗的尸体,视觉的强烈冲击,让秦风罕见地在人前微微皱眉。
“此人,就是乱贼之首?”
身旁静候的许朝元沉声做礼,面容里的激动十分明显!
“启禀殿下,他正是乱贼之首,自称唐煌,也是前朝皇室后裔,欲聚众谋逆复国,此次剿匪身死当场!”
一群乱贼之首,居然是皇裔?
缓缓望向激动的许朝元,秦风的神色十分严肃,眼里浮现质疑。
“前朝皇室?”
“许将军,你有何凭证认定此人身份,此事关乎重大,绝不可戏言!”
许朝元抱拳做礼,神色也严肃了几分。
“启禀殿下,昨日贼人山寨被迫,此人自刎于破寨之时,众将士亲眼目睹,常人难有那般狠戾!”
“我等搜遍山寨,除去大量金银兵器,还发现了前朝皇室族谱和一枚古怪大印,足以证明此人身份!”
话音刚落,王勋从前列军士怀中接过锦盒。
打开锦盒,俯首双手恭敬奉上!
秦风望向锦盒,果然如许朝元所言,有以一本书册和一个较小的锦盒在其中,拿起族谱翻阅,心里愈发惊异。
密密麻麻的族谱记载极为详尽,前朝皇室分支都清清楚楚,绝不可能是寻常人能得知的,就算有人能知晓前朝皇室宗族,也不可能会是这般详尽。。。。。。
莫说寻常百姓,就连秦风自己,也写不出来完整的大玄皇室族谱!
难不成这人真是前朝皇裔?
带着疑惑,秦风打开了其中放置的三尺见方锦盒,只是看到那枚所谓的古怪大印,瞬间惊得心中一沉!
传国玉玺。。。。。。!
第362章 不容辩驳的事实
只见眼前锦盒之中,有一大印,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古朴的造型一眼就让人惊艳,厚重的玉印已有几分暗淡,边角磕碰可见岁月痕迹,却仍掩盖不了那原本溢美的通透色泽,堪称绝世美玉。
最让人震动的,莫过于以黄金补全的一角!
亲眼目睹这方大印,秦风惊得心里一沉,脑海中只有四个字浮现——传国玉玺!
即便他没有亲眼目睹过传国玉玺,此刻却是有几分肯定,眼前这枚大印,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对于这件东西实在是印象太深了。
传国玉玺。。。。。。
此物胜过了无数珍宝,可谓是历代帝王的梦!
在前世的历史记载中。。。。。。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国,得到了天下闻名的美玉和氏璧,蔺相如完璧归赵终究只是一时急智,未能逃过霸权命数!
始皇帝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命李斯用小篆雕刻和氏璧,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而后历经静心雕琢打磨,成为了传国玉玺,是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至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前来索要,太后一怒而摔,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种种记载历历在目,秦风已然心中波澜动荡。
细看着眼前锦盒中的大印,所有的细节与记忆中的传国玉玺极为契合,无论是器型刻字,还是绝美的玉质,甚至连那黄金补全的残缺一角,也是那般的令人信服。
若是这大印是随意仿制而来,秦风绝不相信。
至少,在他今生的记忆里,传国玉玺早在数代之前就没了踪迹,大玄朝也没听过有什么玉玺之类的传闻,寻常人根本不可能亲眼目睹,也不会得知这么多的细节。
要么,这个像模像样的玉玺是经由人刻意仿制,那仿制之人的身份也必然非比寻常,以玉玺传世其心可诛!
如若不然。。。。。。
这大印,就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仅是想到这里,秦风就感到了一阵压力!
传国玉玺的分量和意义,对于历代帝王都极为重要,就算是在如今的大玄,想必当今的皇帝也会无比看重。
这种东西,无论真假留在手中,都无异于烫手山芋!
若是假的,务必要趁着罕有人知晓的当前毁掉,以免招致祸患,若是真的,那便只有如实上缴求个清静。。。。。。
为今之计。
只有先想办法鉴定,这块玉印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方才能做出决断。
凝重闪过心头,秦风神色沉稳地将大印放进锦盒。
随即屏退了一干军士,看向许朝元。
“有前朝族谱印证,此人身份确有几分让人信服,待到查明,本王定会另行封赏,这首领身份和前朝族谱之事,有几人知晓?”
许朝元严肃应声,礼数不敢有丝毫怠慢。
“启禀殿下,末将以为此事关乎重大,故而未敢传扬,唯有末将和王勋亲眼见过此族谱。”
稳重的行事让秦风很是满意。
淡然放下锦盒,目露赞赏地叮嘱几句,就此将此事揭过。
“不错。”
“这贼首身份确实关乎重大,本王受欧阳监正所托勘察前朝乱党下落,不仅关系王妃病情,也是皇命所系,此次剿匪收获极为重要,当详查之后再做定论。”
“许将军此行劳苦,待到犒赏军士之后,近来可稍作休整,但各县乱贼未除,需当多加防范,务必传下军令,不可疏忽大意!”
“王勋,你修整之后,派人查探这唐煌的身份,务必力求真凭实据!”
不以一时之胜而骄,也不可能给人可乘之机,这就是殿下啊。
许朝元和王勋闻声目露振奋,崇敬之色浮现面容。
“殿下所言甚是,末将遵命!”
“属下遵命!”
应命做礼过后,两人就此退下,几位军士也进入大厅,将那皇裔尸体撤离,暂置县衙空房看守,放个十天半月不成问题,天气渐冷的好处总算是能看在了眼里。
严令传下,无人敢于探听。
待到夕阳西下。。。。。。
独坐书房的秦风打开锦盒,详细近看着桌上的大印,这才看到其中有血沁凝现,厚重的历史感令人心中感慨,就好像数千年来,皇权总是经由万骨铺路的血杀承继,与帝王之道极为吻合,似乎真如传闻那般,传国玉玺便是某种象征。
小小的一方玉印,彻底让秦风楞在了书案上。
眼前的玉印,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绽,就连秦风也不得不相信,这方玉印就是传国玉玺。
以如今大玄的时代局限,根本不可能有人能仿造出千百年的血沁,除非这天底下还有第二个穿越者,而且必须精通化学!
这种几率,比找到真的传国玉玺还低!
凝望着帝王象征的玉玺,秦风心头的种种猜疑似乎都有了答案,无论他是否真的相信,不容辩驳的事实就在眼前。
或许,那身着龙袍的贼首真的就是前朝皇裔。
若真是如此,便省去了不少功夫,只需将此人的死讯传开,其余乱贼必会树倒猢狲散,各县也不必在困扰于乱党隐忧。
待到几日之后,待到欧阳晴再来邺城,就此讨得月华兰,一件大事也能落定。
种种结局,实在是最好不过。
望着夜幕将至,秦风的眼里充满了期许,心中却是安定不下来,就好像天上的黑云浮现在心头,总是有些隐隐不安。
今日的黑云好像分外浓密,一场连绵秋雨似乎将要降下。
看阵势,将是一场连绵整夜的大雨。。。。。。
那望不见尽头的黑云自北方天空缓缓移来,甚至于就连远在数百里外的庆关,也有乌云浮现天边,守城军士轮换值守之际,远望天边随口感慨。
可没过多久,平和的声音却是消失无踪,城上数百军士目光凝重无比,所有人都紧紧地盯着北方的天地交接之处。
那乌云越来越密,也越来越近!
静望多时,军士们平和的面容逐渐紧绷,凝重的神色里开始乍现惊骇,惊疑的呢喃,也变成了一声震天疾呼,瞬间响彻了城楼!
“敌情。。。。。”
“有敌情!有敌情!大军进犯,快去通报薛将军!”
惊骇的数百目光注目下,乌压压的骑兵正从北方而来,如黑云密布天际难以计数,漫天沙尘遮蔽了最后的光亮!
第363章 十万匈奴突袭庆关
“呜~~~~~~”
急切无比的号角声撕裂了黄昏的宁静,庆关城楼震响,所有军士严阵以待,敌袭的信号传遍了整个城池!
城门前。
出入的百姓还沉浸在平和之中,突然惊闻号角炸响长空,呆滞地立在原地,似乎近年来的安定,让他们对这份号角感到了陌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也不知是谁惊呼一声,所有人瞬间如遭雷击!
“有敌袭!”
敌袭?!
承载了无数伤痛的两字炸响耳畔,伴随着还在嘶鸣的号角响起,一下子揪紧了百姓们的心神,猛然望向城外!
只见乌压压的蛮夷骑兵自翻阅荒漠而出,如同海浪一般奔腾而来,一眼望去竟然看不见边际,整个北方的天边都是漫天沙尘!
沙尘滚滚,大地震颤!
那骇人的场景一生难见,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即便远在天边,也让百姓们目露惊慌,难以置信的震动填满了心间,脸色瞬间煞白!
瞬间,所有人都拼了命地往城中奔逃,拥挤的身影难以看清,逃命之际踩踏惨剧不断,老弱夫妇的颤生呼喊令人心揪!
“怎么会。。。。。。”
“为什么会突然有这么多蛮夷骑兵出现?!”
“蛮夷来了!快跑啊!”
“完了!庆关肯定守不住了!快跑啊!”
“玲儿!玲儿!”
“呜呜呜呜。。。。。。娘!娘。。。。。。!”
城门前一片混乱,守城军士都乱了分寸,面容中不见血色,望着远处奔涌而来漫天人潮几乎陷入了绝望!
本能的求生欲念之下,守城军士已然顾不得许多,就要关上城门!
突然,城门上传来一声威严震响!
“所有军士听命!速速护送百姓进城!”
闻令而望,美髯大将已经披甲持刀立于城上,满是煞气的面容里威严非常,瞬间让军士们有了主心骨!
“是薛将军!”
“快!快进城!”
眼见凉州第一猛将压阵,军士们即刻相助老弱妇孺进城,门前忙得不可开交,形形色色的百姓鱼贯而入!
俯瞰着城门前的乱象,城上军士神色凝重不已,方才那声震呵勉强安定了他们的心神,可也不过瞬息之间而已。
远望着天边的人潮涌动而来,已然不足十余里,就算是驻守庆关的老兵们,也都不自觉紧握手中兵刃,腿都有些发软!
甚至连副将李轩,都惊得背后冷汗不断渗出,急切地出言相劝!
“薛将军!”
“敌军将至。。。。。。必须关上城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薛仝闻声面容冷峻,俯瞰城门拥挤身影,听着慌乱不已的呼喊,心都快成了乱麻,眼见在军士的协助下,百姓们都窜进了城中,立刻抬手冷声下令!
“轰~~~~~~”
三丈高的城门猛然关闭,十几位军士用尽了气力,震响颤动在每个人的心头!
最后进城的百姓们摊到在地,却是依旧不敢停留,无比慌乱地继续狂奔四散,整个城中已然乱做了一团!
人人自危,惊慌满布!
眼前是漫天敌骑滚滚而来,身后是万家灯火惊慌呼喊,即便身为军士,守城的将士们也被这骇人之景所撼动,好似新兵初入战场!
几千军士立于城池,竟无一人出声,沉重的呼吸充斥着耳畔,彻底惊骇于那漫天黑影的可怕威势!
所有人都清楚,那无边无际的人海涌来,庆关根本不可能坚守太久!
一旦城破。。。。。。
以匈奴的残暴秉性,满城百姓注定无一生还,平静数年的安稳城池,将会沦为数万亡魂聚集的阿鼻地狱!
面对着这可怕的后果,军士们都慌了!
薛仝持刀而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