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有重任,为何就非得交给恩师呢。。。。。。?

    两人悄声对望,彼此的眼里浮现疑惑和郁闷,即便是年过四十的许朝元,在殿下所言的重任面前,也难压抑心头的激动,此刻的落差尤为明显。

    沉吟了几息,罕见地再度做礼请命!

    “殿下。。。。。。”

    眼见许朝元神色挣扎,似乎还要争取这次的差事,秦风心里都有些哭笑不得,这份干劲简直就像打了鸡血,实在是动力惊人。

    偏偏就在他准备出言点明的时候,门外却是响起了王府门房仆人的通报。

    “启禀殿下,方王傅求见。”

    通报声一落,在场的三人都眼里一愣。

    这还真是来得够及时的。。。。。。

    说着方诚,结果他还真就来了!

    在许朝元的焦急注目下,秦风轻声点头,准许家丁带方诚前来,不出数十息的功夫,沉寂的小屋门前就出现了久违的方诚身影。

    身着淡青素衣的方诚慢步立于门前,将披着的蓑衣缓缓解下放在一旁,随后双手做礼,严正的面容一丝不苟。

    “下官方诚,参见北王殿下。”

    方诚虽是王傅,却与秦风有着君臣之别。

    王傅不同于太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地位和身份不可同日而语,曾经出任王傅,也不过是仕途不顺的无奈选择,才选择了当时疯症发作的北王,再加上方诚从未教导过北王,也自认没有资格,就从来不以王傅自居,面见之时总是行君臣之礼。

    见到方诚浑身打湿了小半,鞋边也带有泥泞,却是依旧这般讲究礼数,带有着几分文人的刻板,秦风并未在意,同样礼敬有加,微笑点头应声。

    “方王傅有礼,还请进屋落座叙谈。”

    “今日方王傅来得正巧,本王有一件重任要交付与你,此事关乎邺城将来,还望你竭尽所能,勿要辜负邺城百姓。”

    唰!

    方诚还未道明来意,突然听闻这般郑重之言,惊得缓缓抬头,这才发现屋内三人都齐齐注目而来,神色各异的眼神里含义丰富。

    北王殿下神色平静,倒是看不出肃穆端倪。

    许朝元面容严肃,隐隐有种不喜,就好像比起往日还要肃穆,似乎带有几分锋芒,他的憨直学生王勋立于一旁,眼眸里闪动着复杂的光芒。

    对视之下。。。。。。

    一种很是古怪的压抑气氛令方诚心头一沉,愈发变得慎重起来,对于所谓的重任感到极大的压力。

    迫于情势,方诚只得先做礼应声,稳住心神沉声问询出口。

    “敢问殿下,您所言的重任是。。。。。。?”

    秦风轻笑而答,眼里浮现期待。

    “北王想请方王傅兼任邺城县教谕一职,教化邺城学子,以求为我邺城培养人才,弘扬孔孟文道。”

    “方王傅,意下如何?”

    。。。。。。

    瞬间,方诚心头一颤,难以置信地猛然抬头,屋中更是悄然无声!

 第185章 方诚折服

    “北王想请方王傅兼任邺城县教谕一职,教化邺城学子,以求为我邺城培养人才,弘扬孔孟文道。”

    “方王傅,意下如何?”

    。。。。。。

    轻声之言传出,竟是犹如浪潮震响耳畔!

    许朝元和王勋眼眸一滞,惊得悄然无声,呆立在原地不语,恍然的面容里浮现了震动之色,曾经的不解瞬间消散。

    原来,殿下的重任竟是开办学堂弘扬文道!

    难怪这份重任,殿下执意要交付给方王傅,整个邺城里,除了这位饱读诗书的老学究,恐怕再无人适合了!

    方诚操办此事,确是是最佳人选啊。

    瞬间明悟缘由,许朝元的眼里流露出几分自嘲,尴尬地挤出了笑容,为自己的冲动热烈感到头疼,同时也为方诚庆幸,暗道殿下知人善用,自己实在有些莽撞,险些闹了个大乌龙。

    若是真的将此事交给他,将来指不定要闹出多大的笑话。。。。。。

    一个武将操办学府,这事儿想想就蛋疼!

    身旁的王勋就更是如此,有种学生的欣慰露出面容,既为争执消散的尴尬放松了心神,也为恩师怀才得遇的处境感到振奋,与许朝元一起满眼期待地静候答复。

    不过眨眼之间。

    先前还有些微妙的氛围,再经过了殿下的出言问询之后,已然变为了和气地期待和淡淡的欢喜,方诚操办学府已是众望所归,绝不会再有争执。

    可就在几人的期待注目下,方诚却是满眼的震动,久久没有开口应声,喉咙蠕动了几下,竟是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就好像喉间有着千斤巨石!

    他已是年近天命,自赶考踏入仕途,已然过了蹉跎二十余年,曾经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也沦为了眼有沧桑的中年人。

    怀才不遇的艰辛,仕途无望的失落,大志难展的落寞,种种悲凉侵袭不断,令方诚深切体会到了官场的凉薄,这里面的艰辛和苦楚,寻常人无法理解。

    若不是充满了绝望,深知世家权势之外的常人难以一展抱负,方诚当日绝对不会愿意成为王傅,流落到邺城这种不毛之地。

    曾几何时,他以为今生止步于此,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利民之事,能尽职不负皇恩,已是身为人臣的极致,从未敢想过其他。

    直到。。。。。。

    北王殿下疯症突然痊愈,几乎在一夜之间猛然崛起,奇迹般地将邺城带离困境,甚至战胜了吐蕃千骑,到了如今人人赞叹的地步,连四方的民众都愿投靠远亲而来,前后的变化之快,几乎是天壤之别!

    此刻,听闻殿下以重任委托,令他兼任邺城教谕,方诚已然心头动容,曾经沉稳的心境,在一瞬间动荡难平!

    身为赴考入仕的文官,方诚深知教谕是何等了得的职位,看起来不过是掌管一县的学府,却是地位极高的存在,将来邺城所出学子,都是他的门生。

    若是放在曾经,方诚并不会有所想望,也可能不会太过激动,如今却是大为不同。

    今日的邺城日新月异,寻常百姓都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又有新盐新酒加持,各方商贾来投,完全称得上是富庶之地,将来必会有不少的后进学子出现。

    他能得到如此职位,拥有执掌邺城教化学子的机会,邺城又贵为北王封地,教谕几乎不亚于寻常州府的文首,将文道揽于袖中,若是他日功绩卓著,必将留名史册!

    为人臣者,青史留名被后世惦念者寥寥无几,可谓是人臣理想,而若能开创王裔封地文道,绝对称得上是不世之功,更是难以想象的天赐良机。

    这种机会摆在面前,是个文官都难以平静,何况是曾经蹉跎多年的方诚?

    他早已看清此生无望,将心头的劲力都放在利民之事,若说此生遗憾,除却仕途坎坷抱负难展,就唯有门下无人。。。。。。

    生平有过几个学生,多是资质寻常,王勋算是较为出众品德优良,奈何是个榆木脑袋,称不上是得意弟子。

    此刻听到殿下之言,生平宿愿和为臣理想尽在眼前,方诚心头激动难平,只感到身在梦中,多年的郁郁不得志都有了补偿!

    此恩,重于泰山啊!

    各种辛酸涌上心头,曾经的落寞浮现脑海,所有的一切不得意,几乎都在一瞬转过眼前,被投来的期待目光尽数驱散,好似心头拨云见日念头通达!

    知遇之恩,此生难报!

    纵然如方诚那般的沉稳学究,在如此深恩面前,也难忍住心头波澜,感慨泛滥脏腑,瞬间眼眶发红,深深做礼一拜,话音哽咽!

    “谢殿下知遇之恩,下官定竭尽所能,不负殿下重托!”

    这一拜,看得许朝元也眼眶发红,心头感念不少,想起先前的激动相求,不禁老脸发红,却也是满眼欣慰为方诚感到高兴。

    王勋见到恩师动容,心头的感受更为深刻,不由得有几分哽咽。

    就在这种欢喜氛围里。

    还不等殿下出言,向来行事严谨的方诚却是缓缓起身,神色平静了几分,随后再度直言不讳,将邺城的难处和文道的艰辛一并说出,搅得气氛略显尴尬。

    “殿下。。。。。。”

    “恕下官直言,邺城将来定会兴盛无比,远胜临近县府,后进学子人才辈出也不是难事,奈何苦读艰辛,所需钱财绝非平民敢于想望,以邺城的现状,百姓虽是安居,仍远不算富足,难以与江南之地相比。”

    “县学之事。。。。。。以下官浅见,当延后再议,眼下需着力于扩建之策。”

    。。。。。。

    这话说得是毫无眼色,几乎算得上聊天终结者。

    明明说得正高兴,一群人都为他欣慰,结果这方诚倒好,自己竟然先开口,把万般难得的县学教谕丢在了一旁,话语里还有几分殿下冒进的劝慰意思,可谓是耿直到了极点。

    莫说许朝元听得脸色尴尬,就连王勋这个亲学生都眼皮直跳,暗道老师实在是老古板,眼力见差得就离谱!

    一时间,立在屋内的两名武将是哭笑不得,望着方诚严肃的静立模样,好像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辞适当,是真不知如何评议这位方王傅了。

    而在他们慎重的悄声打量下,北王殿下竟是满意地点头赞许。

    “不错,开办学府花费不小,书册向来珍贵无比,读书确实非常人能够承受,方王傅深知详情,果然是最为适宜的担任教谕的人选。”

    听闻这话,老许和铁憨憨才算心头送了一口气,暗道也就是殿下才能这般宽容大度,为之感到钦佩不已。

    要是换了他们,见到有人这么古板,一点儿都不给面子,必定将教谕之职交给他人!

    连方诚也好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却是神色不改,依旧坚持静立,等候着殿下的决定,眼里却是崇敬明显,胜过了先前拜见的数次,与曾经大为不同。

    深恩在前,宽容在后,对于这位年轻的殿下,方诚已然彻底叹服,心中燃起了对于皇恩的久违热烈和尊崇。

    就在三人放松心神的时候。

    秦风却是话头一转,沉声道出了惊人之言!

    “方王傅无需顾虑,开办学府之事正常进行就是,本王自有办法,足以让寒门学子赴读进学,再也不用困于书册高价!”

 第186章 殿下究竟还有多少秘密

    这。。。。。。

    惊人之言再度响起,如同往日那般的平静道来,方诚都被惊得双目一滞,呼吸瞬间急促了起来。

    世人皆知,如四书那般考生必读的寻常书册,售卖价格极高,通常都要卖出近千文钱一册,大玄各地皆是如此。

    高价的书册就像一道天堑,将天下间的绝大多数人隔绝在了文道之前,只能远望止步,满眼欣羡。

    此刻殿下居然放言,能有办法改变书册的高价,使得平民孩童都能有机会读书进学,这简直是打破了方诚的认知。

    这可能吗。。。。。。?

    如此惊人的言论,若是出自他人之口,方诚定然嗤之以鼻,只当是狂言笑谈,但出自北王殿下之口,他却不得不重视起来!

    一想到殿下的种种神奇,方诚下意识就已经有了几分信任,预想着看似不切实际的情形变为现实,更是让他心头剧震!

    若是真能做到如此之事,实在是功在千秋的旷世伟业,足以让天下学子世代铭记啊!

    想到这种惊人的后果。。。。。。

    方诚再也顾不得其他,急忙做礼的双手都有些微颤!

    “殿下!”

    “您所言当真?!”

    这一问,也将许朝元和王勋的心揪了起来,他们两人哪怕没有方诚那般的动容,却也知晓书册是何等珍贵!

    数朝以来,大玄朝各地的书坊都被世家控制,惊人的利润全由世家掌控,到了如今的大玄朝,天下的书册售价几乎统一,其中的秘密已是人所共知。

    就算诸多文人心头不甘,也只得任由世家所为,长此以往下来,部分文人渐渐就少了曾经的傲气,甚至将世家奉为师长,尤其是在赶考上榜之后,此种现象尤为明显,几乎近半的学子,愿投入世家门下,备好谢师礼前去拜见,以求将来仕途得到庇佑。

    文人无风骨,书册有天价。

    人所共知的丑恶行径固然令人震怒,背后的现实却是难以回避,就算如何谩骂,终究还是逃不开买入书册,只得被世家盘剥。

    此事经年累月已成定律,连曾经年少的王勋都深受其害,花费了足足几两银子买得了四书,竟是错字层出,气得小半年没缓过劲来,也就是自那时起,王勋的心头对于文道有了敬而远之的意念。

    此刻听闻殿下之言,再由方诚急声问话,许朝元和王勋已然惊得眼眸睁圆!

    紧张注目下,北王殿下缓缓起身,星眸波澜不惊,语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