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向来被各部落分据,曾经的赞普并未有太过惊人的威望,也很少能做到号令全族,却已然能给大玄的西垂造成极大的压力。
若是将来吐蕃一统,五如的兵力汇聚齐出,真的进犯边境,恐怕就是一场浩劫!
震动。。。。。。
无法形容的巨大震动浮现两人心头,瞬间客厅悄然无声!
这种他们从未想到的将来,在此刻已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能通过些许细节,就想到这一切的殿下,简直惊得王勋呆若木鸡。
就算曾经见识过数次殿下的神奇,也深知殿下是一位了不得的皇裔,却是万万没想到,殿下竟然高瞻远瞩到了如此地步!
吐蕃还处于动乱之中,殿下没有为之暗喜,却是已经设想到了将来的危机,这份眼界和心思,足以令天下人汗颜啊。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层的关系,殿下之前才会放走那个吐蕃细作,并且留下话语,以邺城的大胜敲山震虎,令吐蕃不敢小觑,也为将来的争取些许的心里优势。。。。。。
不过是几番盘问,竟然发觉了这么多的秘事,甚至设想到了将来的危机,这份细腻的细思和长远的眼界,实在是令人望尘莫及。
既有居安思危的远见,还有未雨绸缪良策,如此智谋,已非世间人能及啊。
猜想之下,许朝元的心里已然掀起了巨浪,悄声缓缓注目,只见殿下星眸闪动光芒,神色严肃却不失平静,似乎不仅仅只有那手敲山震虎的放话,还有了应对之策。
嘶。。。。。。
许朝元猛然起身抱拳,身旁的王勋随之而起,齐齐神色严肃地做礼出言!
“末将谨听殿下差遣,愿为邺城赴汤蹈火!”
“属下谨听殿下差遣,愿为邺城赴汤蹈火!”
第183章 人尽其才
秦风端坐大椅。
望着许朝元和王勋齐齐做礼,面容里露出几分赞赏,两人能面对巨大的危机还不慌乱,确实气度不俗,曾经的大胜也让他们收获了不少信心,有这两名经验丰富的武将,再加上邺城人人拥军爱国,军事前景很是不错。
秦风心中隐忧不减,却对于遥远的将来信心十足,微微点头应声示意。
“好,邺城百姓能得你们守护,本王心中甚感安慰。”
“你们也无需太过紧张,吐蕃大局未定,未必就会如本王设想,将来的局面如何还难以定论,眼下只需各尽其职,有此预料心中戒备,尽力征募军士苦练,以保邺城百姓安危足矣。”
平静之声响起,许朝元和王勋才缓缓起身,心里有几分安定。
说来也怪,殿下不过弱冠之年,却总能察觉到极为细微的事态,那份细致和冷静,远远地超出了年龄,就连年过不惑许朝元都自愧不如,此刻只是听闻殿下沉稳之声,两人的心头竟就安稳了不少,就好像曾经的数次经历一般,心中总是坚信,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奈何曾经身为朝廷将领,他们固有的保家卫国心里难以平息,想到那有可能发生的吐蕃一统进犯,不由得神色难平。
起身谢恩之后,许朝元还是问出了心头隐忧。
“殿下,以末将看来,若是将来真的如您预想,被那个吐蕃世子一统吐蕃五如,到时进犯边境,我等又该如何是好?”
经由许朝元这一问,王勋也心中忐忑难安,惴惴不安地低声附和出言。
“对啊。。。。。。”
“那个什么什么松仁儿世子死了还好,万一要是不死,真的像殿下您所言,那个要死不死的世子真的统一了吐蕃各部,以边境各城的兵力,恐怕。。。。。。”
话未说完,许朝元神色凝重无比,哪怕王勋的言辞腹黑到了极点,多多少少都有点祝福的味道,显得不是很厚道,其中的担忧却是深有同感。
吐蕃世子死不死都不重要,吐蕃统一却是大害,多年的战事下来,两国血仇不少,身为世代仇敌,凡是大玄子民,巴不得吐蕃世代分崩争斗不停。
这也算人之常情。
两人再度注目,眉眼间的忧虑显而易见。
感受着突然严肃无比的气氛,秦风却是好像看透很多东西,脸上露出一丝淡然的笑意,向着两人劝解起来。
“你们大可不必这般忧虑。”
“这事不过是本王的猜想,未必就真的能成,但凡成大事者,必得民心为先,得民心方可得天下,吐蕃人凶蛮无比战力彪悍,也逃不脱这条至理,那个吐蕃世子只是具备称王的潜质,真要做到何种地步,谁又能知晓。”
“退一步而言,哪怕将来真的一语成谶,吐蕃五如一统,我大玄军力不如当年,也未必就没有胜算,我们只是居于邺城小地,这种大事已然没有资格去评议,只需做好分内之事,保护一方百姓即可。”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为君子之道。”
。。。。。。
一番话语娓娓道来,好似晨钟暮鼓令人惊醒。
静听的许朝元和王勋眼眸一亮,仿佛心头笼罩的所有阴霾和隐忧瞬间消散,连心神都在此刻变得豁达了数倍。
殿下这番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似简简单单的质朴言语里,却是蕴含着让人无法辩驳的真理,如王勋这般率直之人,头一次觉得大道理竟是这样的简单易懂,甚至让他感到无比赞同,其后的另一句话,更是将他心中的担忧和紧张,驱散得无影无踪。
身为人臣,尽己所能就是最大的忠诚,无愧于皇恩,也无愧天地,这是许朝元一直以来的信条,先前平日曾多次教导王勋,眼下对于将来的邺城万余军民同样适用,也与殿下所言不谋而合。
若是他日,那个被吐蕃粽子万分崇敬的世子,真的做到了一统吐蕃五如的壮举,领兵来犯边境,也已然不是邺城能够阻挡的,邺城能做到的,唯有自保而已。
瞬间,念头通达的两人眉宇舒展,再度做礼应命。
“殿下圣明,末将谨遵军令!”
“殿下圣明,属下谨遵军令!”
听此一言,秦风就知无需再劝解,两人已然捋顺了心气,他说出心中猜想,最大的作用就是如此,无非是让身为军将的两人有居安思危的习惯,时刻惦念肩头重责。
既然两人都已经明悟,秦风就即刻沉声下令。
“许统领,自今日起,务必继续招募可用军士,许以优待,平日的操练也不可有丝毫松懈,需时刻铭记,何为军士荣耀,何为家国重责!”
“邺城的万家灯火,就由你守护,万不可有任何的懈怠之心!”
许朝元应声做礼,神色比起曾经还要坚定。
“末将谨遵殿下军令!”
身后的王勋被其感染,眉眼间有几分自豪和激动,看起来有些跃跃欲试的模样,却是得到了与保家卫国全然不相干的差事。
“眼下三伏已近尾声,待到秋雨连绵过后,农事将要再忙,邺城耕地有限,又不宜粮米播种。。。。。。”
“王勋,你稍后拟出告示,以本王之名告知邺城百姓,凡耕种高粱者,将来收成皆由王府回收,收价高出往年两倍。”
许朝元闻声面露崇敬,深知殿下爱民之心,将要为邺城的百姓再创福祉,以高价收回更适宜播种的高粱,无疑是解决了多数平民最为看重的生计问题。
殿下此举,实乃大义啊。
静立不语,许朝元心中振奋,为邺城的将来感到庆幸,也为这夏雨覆盖的万余子民感到幸甚至哉,更为他自己的造化,感到不枉此生。
悄声望去,呆立的王勋居然也一脸振奋,似乎很是喜欢做这种差事,与以往那个嚷嚷着要建功立业娶媳妇的愣头青差别极大。
顿时,许朝元看得眼有意外,只觉得这个憨憨有点陌生,好像沉稳了不少,又好像有点儿脱胎换骨。
殿下真是知人善用,连王勋都能人尽其才了啊。
许朝元眼中愕然。
转而又有几分理所当然的感悟。
也不愧是殿下,竟然能让这个铁憨憨都开窍了。。。。。
他哪里晓得,王勋只是心头明白,殿下的军令是为了将来酿酒,鼓励百姓播种高粱,既然百姓得了实惠收获了银钱,又能有足够的原料用来酿酒。
这等好事,岂不是一举两得?
想起那诱人的塞北红酒香,王勋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那滋味不比打了一场胜仗差多少,浑身都卯足了劲!
“属下谨遵殿下军令!”
收获了各自的任务,两人都有着不小的干劲,好像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就算是在烦闷的雨天,心情也十分的畅快。
就在两人准备告辞应命退出的时候,却听闻殿下再度下令。
“王勋,你去将方先生请来,就说本王有重任交付,此事关乎重大,不可外传。”
重任!
为何是交给了方先生。。。。。。?
这话一出,两个五大三粗的青中年汉子齐齐眼里一纠,随后听清话语,却是觉得心头酸味泛滥!
第184章 重任旁落
还有重任!
殿下却是要交给方诚。。。。。。?
许朝元和王勋听了这话,心里猛地一热,而后眼中流露出不解和失落,就算深知方诚行事稳妥,他们也有些酸楚。
每当殿下有重任交付,那必是了不得的大事。
制盐、酿酒以及打造钢刀,这每一桩每一件,就算是在邺城这种小地方,也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能参与其中,已然是莫大的殊荣。
许朝元身为邺城统领,对于邺城的变化感受颇深,军士们早已脱胎换骨,时刻思报殿下恩德,只要殿下军令所出,就是上刀山下油锅,他也绝不皱眉!
何况殿下的军令,从来都令人精神振奋,且不说先前那些买卖得到的巨额银钱令人眼馋,就前几日打造的钢刀,连凉州都督张之栋都难以平静对待,能被殿下称为重任的,定然是了不得的大事啊。
许朝元本就充满了干劲,今日只是被殿下嘱咐,让他对于本就万分重视的军防愈发认真,却又好像什么任务都没有得到,浑身的干劲有种无处发泄的无奈。
这种郁闷,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身为统领,许朝元精通领兵之道,自然明白训练军士需以严律加身,却又不能太过苛责,其中的分寸很是微妙,是件急不得的火候活,极其需要耐心和经验,这就已经极为考验将领了,再加上铁矿现已用尽,钢刀又无法打造,许朝元近几日心中急切,多年来压抑的冲劲已然被唤醒,随时都准备好了大干一场,为殿下效死命,以求荣耀加身报效深恩。
如今倒好,遥远的危机留在了心头,眼下却是没有大事可为,好不容易有了重任,居然落在了方诚的头上?
这算个什么事啊。。。。。。
哪怕殿下之令必有考量,他自问也不输于方诚!
许朝元只觉得难以释怀,琢磨了几息,还是心痒难耐地做礼请示出声。
“殿下,末将愿为殿下分忧,只要军令所出,末将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眼见连许朝元都按奈不住心头急切,王勋又岂能落于人后,奈何殿下这次的重任是要交付给他的恩师,犹豫之间终究还是没有出声。
身为学生,岂能抢了恩师的重任呢。。。。。。
这事儿要是被老师知道,将来绝对要被训斥的狗血淋头!
想到这里,就算心头有万般热烈,王勋差点儿都忍不住紧随其后出言争取,奈何严苛无比的恩师面容浮现脑海,却是只能化为了一声无言叹息,苦逼着脸站在一旁,眼巴巴看着许朝元抢先一步。
就在两人神色各异的期待注目下,北王殿下面露轻笑。
秦风打量着热烈难平的许朝元,见这老哥的眼里都快喷出火来,可谓是干劲十足,对于邺城的忠诚肉眼可见。
放在往日,他或许会再度考虑,以免打击许统领的积极性。
今日,却是只能轻笑拒绝。
“许统领,本王知你立功心切,但今日之事,非方王傅不可,你只需操练军士,保卫邺城周边,无需再留意此事。”
话音刚落,许朝元的眼里明显失落了几分。
他已经闲暇了几日,自从大胜之后,守军士气高涨,又得到了精钢炼制之法,一身的干劲几乎拉满,如今竟然重任旁落,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甚至于,连身旁静立的王勋也目露意外,难以理解殿下对于恩师的看重,倒不是说他觉得恩师方诚无才,只是眼下的邺城,好像用不到恩师挂在嘴边孔孟仁义,说起实打实的做事,还是许大哥更胜一筹啊。
既然有重任,为何就非得交给恩师呢。。。。。。?
两人悄声对望,彼此的眼里浮现疑惑和郁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