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妃难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妃难求-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盖头之下看出去,只能见着东宫的双足离了视线,影子在席上晃来晃去,却不知他在做什么。

    秦姒极想自己撩开盖头看个究竟,但还是忍住了。

    “奇怪,在哪儿呢?”东宫跟这屋里转悠几圈,似乎在找什么东西,却无头绪。

    秦姒道:“殿下在寻何物?”

    “喜称啊!”——也就是挑盖头用的那根棍儿,“本宫记得是放这儿的……”

    秦姒摇摇头,笑道:“殿下醉糊涂了,哪里还记得那么多。用筷子不也是一样?”

    “那怎能一样?怪了,会在哪儿呢……”

    东宫嘟哝着,脚步声近了。

    下一秒,秦姒突然感到他的气息逼拢跟前,随后是将自己抱了起来,朝外一旋。

    “咦?”

    “嘿!果然在床榻上!”东宫欢呼。将人往旁边一搁,俯身去取喜称。

    此时秦姒挣扎起来,推开东宫的手臂,自己落坐在足踏上,扭头侧对着东宫。

    “怎么?闹别扭?”东宫惊奇道。

    “没有。”

    东宫说:“喔?那就转过来嘛。”说完,人又走开了。

    ——到底在搞什么!难道酒还没醒么?

    秦姒暗暗埋怨着,微微转首,盖头上的坠子哗哗地响。她提腕入盖头之中,将掖进领口内的发丝轻轻拉出,却不料手臂立刻被东宫捉住了。

    “别乱动哦。”他道,“揭盖头是本宫的福利,可不能再让四姑娘自己动手。”

    ——既然如此就别再磨磨蹭蹭!

    “是,殿下。”秦姒应道。

    东宫满意地点头,因对方坐在了足踏上,所以自己也蹲下,与她平齐,屏息,小心地挑开一半盖头。

    秦姒悄声道:“是这样揭开的么?”怎么觉得方向怪怪的,而且……

    “本宫并未修习过民间婚俗……大概便是如此吧……”东宫不甚确定地回答。

    他与秦姒的视线都集中在那喜称上。

    不妙……

    勾住盖头一角的饰物了。

    东宫试探性地让了让,那坠子勾得还挺结实,没松脱。他皱眉,将喜称竖着挑起,顿时整个盖头一并飞了开去。

    回眸望着秦姒,东宫无辜道:“嗯……大概便是如此。”

    秦姒勾勾嘴角,忍住笑意。

    东宫将盖头挑在喜称上,规规矩矩地放置在一旁的盘子里,然后拉了秦姒往食案前面坐,跟她说:“当初你进皇城的时候,本宫年纪也小,什么都只是照做而已,而后还命人代劳了。如今自己来试一次,也不知有没有疏漏之处。”

    “殿下是指……”

    东宫笑说:“四姑娘不记得了?无妨,本宫其实也不太记得,想起的时候,只知道那时候四姑娘一直哭,连酒也不喝的。后来嬷嬷说人接进宫就是了,各种缛节到十二岁再补上也可,就罢了。谁知道四姑娘会自己逃走呢?”

    他说着,伸手去翻过一个碗,又连着挑开几个盅盖,从里面选了汤圆和果仁什么的出来,在碗里铺着,然后掂掂碗底:“都凉了,要热热么?”

    【……第三百二十六节 第三次成亲 ……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网文字更新最快……】!!
………………………………

第三百二十七节 岂能事事如你所料

    他说着,伸手去翻过一个碗,又连着挑开几个盅盖,从里面选了汤圆和果仁什么的出来,在碗里铺着,然后掂掂碗底:“都凉了,要热热么?”

    “不必了。”秦姒看他动作,便想起与帛阳成亲的时候,帛阳是怎样做的,于是也拿了碗,有样学样。

    东宫调转筷子,用末尾按压住她的手腕:“诶?等等,四姑娘,这可不能是新嫁娘来做。”

    “喔?”

    “这碗里的东西,都是娶了正室才走的一道过场,只能你吃的。”东宫说。

    “正室么?”那么帛阳是……

    东宫点点头,双手捧了碗,又道,“本宫看能不能就用手温上一温——”

    秦姒不由得笑起来。

    当初帛阳也是觉着汤圆都凉了,吃下去对身体不好,于是倒了酒直接烧过一遍来着,吃起来味道怪怪的,又有些辣来着。

    秦姒说:“大热天,吃点凉的也解暑。”

    “喔。”东宫应着,将碗递给她,复又补上调羹。

    秦姒深深地看他一眼,低首淑女状小心地将食物送入口中。果仁什么的,和着凉掉的汤羹吃下去,稍微有些奇怪,那汤圆却是软软糯糯,冷掉之后口感更佳了。

    见她并不挑剔,东宫倒觉得过意不去,道:“本宫真不该喝那么多的。”

    “头还疼么?”

    “没,睡醒之后好多了。”东宫应了一声,彷佛想起何事,别开视线道,“对了,本宫想借你的人一用。”

    “谁呢?”

    “张举人。”除了他还有谁称得上是秦姒的人呢?东宫道:“本宫需要将之派往东边。”

    秦姒说:“帛阳王等人,不是早已出发了?如今再派人过去,赶得上么?”御驾出巡,移动得自然要比行军慢许多,但也不是蜗牛般爬动的呢。

    “本宫一早便密函通知了京城方面留下的几人,前天也得到了齐师爷的回函……”估计是在孙二嫂的威压之下,不得已干这种丢脑袋的差事吧,“张举人现在赶过去,不绕南方诸州县的话,一个月足矣。”

    闻言,秦姒点头,继续吃东西。

    东宫等不到具体意见,于是出言询问:“四姑娘以为如何?”

    “可以,”秦姒答说,“殿下既然已经安排接应,我便放心了。”

    ………………………………………………………………………………………………………………………………………………………………

    一个半月之后,秋也过半,毒热已退,京城更是如此。

    与帛阳约定和谈日期之后,墨河王先派人在东西朝交境之地设立行宫,以为双方交涉使用。前后两个月时间自然是不够的,但粗粗地也将大殿与前殿修了个大概了,后边的半座山预备做它用,便还在垒地基。

    帛阳与他带的兵马已经到了离约定处最近的西朝小镇,两三千的兵卒一扎营下去,整个镇子立刻支撑不起,只能由州县源源不断地输送资源维持。(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东宫与秦姒、阿青等人已经朝东出发,曹寰跟国子监请了大假,便与霍亦州留在庄内。即墨君回县城去当差,张缇更是早在一个多月前便赶往京城方向去了。

    这段时候,各人之间几乎无法取得联络。

    齐云天那边早早就收到了东宫的去信,鉴于三比二的传统比分,他自己的反对自然是无效的,只能跟着自家老大和老婆一起冒险。

    孙二嫂带了几个人出发,往西走了百里,到约定之处等待张缇,这一去就是四五天。

    算算日程,张举人应该到了,但孙二嫂又等了半月,到现在,也没见到半个人影。

    她纳闷着,以为是路上错过,张举人不知在外等候来着,于是留下人接头,自己先回了兵营里,谁知张缇也没到营中与齐云天等人碰头。

    “难道路上出了意外?”齐云天忐忑着,写了书信,托人带到季家庄去。

    想当然尔,这书信去的速度肯定比不上信鸽,月内不要指望它到达了。

    “那……”孙二嫂道,“我们怎么办的好?”

    “张举人未到,不才拿什么去疏通关节?”齐云天挠挠头,他原本就觉着目前的生活够安逸了,何必再与叛军勾结私通,既然张缇不能按时赶到,那就不要怪自己不给力了,“娘子莫急,多等等,说不定,就这几日,张举人便赶来了。”这话说得他自己都不信。

    他们在京城外驻军,也带了有上千人来着,若是张缇与人里应外合,让开城门,那他们应该是可以攻下京城的。

    但是攻下京城做什么?这不明晃晃扯着大旗说造反了么?还没东宫这号人在军中,师出无名,不说孙二嫂与二寨主,至少齐云天是不肯干那种大事的,给他一百个胆子他都不干。

    于是他对自家娘子安抚道:“再等等罢。”

    孙二嫂也没别的法子,便说:“要是误了大事,如何是好?”

    “那也不是咱仨的过错!”齐云天口快,说了之后,才发觉孙二嫂瞪他了,急忙改口道,“唉呀,不才的意思是,以张举人的聪慧,自然有补救的办法。娘子就别再担忧了。”

    几人在营帐内悄悄合议的同时,一辆马车轻快地借道白云观山下,往京城西门去。

    入夜时分,马车停在京城最东边那座官栈后面,片刻之后,官栈中出来一人,迎往车前。

    车帘内传出和缓人声:“王大人,有劳了。”

    “哪里的话,得到兄台书信,小弟实在惊喜不已啊!”王郊说着,亲自将车帘撩起,请车中人下来。

    他望着车内之人,脸上堆起了笑意:“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张兄。”

    “呵,在下一路磕磕绊绊,倒是王大人一帆风顺,令人生羡哪。”张缇应着,将手中的扇子展了一半,略略遮住脸,下得车来。

    王郊性中多猜忌,听张缇这样一讲,便有点不是滋味,总感觉对方像是讥讽自个儿来着。他扯了笑颜,道:“张兄这话说得真是……让小弟不知该怎样接的好了。来来来,先进去再说。”

    “嗯,辛苦王大人安排。”

    张缇不卑不亢地答谢一声,往官栈中去。

    说到安排,王郊立刻想起了自己身负的要务,小步跟上前去,对张缇悄声提醒道:“张兄,月前书信所提之事,大人俱已办妥。”

    “在下要见之人呢?”

    “这……跟随当今天子出京去了。”王郊压低了音量。

    张缇入了客房,吩咐小二烧水,再关好门,对王郊道:“出京?去多久了?”

    “月余……呃,不足一月。”王郊小心回答。

    “喔。”张缇点头,“那在下书信中提出的请求,王大人可知道?”

    王郊不仅再次放轻音量,更是连肩膀都缩了一缩:“张兄,要见太后,这恐怕……”

    “还没报上去,对不?”张缇淡然指出。

    “呃……”

    “罢了,在下已料到会是如此,王大人究竟是哪位重臣派来的呢?”张缇问。

    王郊道:“就上回京中闹动之前,张兄与常王会见的那位。”

    “那就行了,不会有差错。”

    张缇说着,笑得亲切温和。

    【……第三百二十七节 岂能事事如你所料 ……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网文字更新最快……】!!
………………………………

第三百二十八节 大河向东流啊

    在张缇车马入京城的同时。(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另一骑快马亦同时奔至京郊的兵营之外,骑者牵马隐入林中,静待天色转暗。入夜后,潜伏之人悄悄钻出隐蔽处,翻入营内,巧妙避开岗哨与巡走的兵士,进入倭人海贼的营帐之中。

    片刻之后,久等张缇不至的孙二嫂等人,也在帷帐内听见诡异声响,似是有谁低声召唤。齐云天披衣预备出去,却被孙二嫂一把拉住,递了柄朴刀。

    铁器在手,寒意逼人,他这才醒了几分瞌睡,心里有些怕,于是叫帐外守护的兵士前去探看。

    不一会儿,兵士回来,报告说发现书信一封。

    偌大个兵营内,能识字的人真不多,除了近在眼前的齐云天,别人也没那本事看看信上写的些啥。于是齐云天拿了信。小心翼翼拆开,看上一看。

    “写的是什么?”孙二嫂将灯火移近了少许,凑过去问。

    “娘子你看啥啊,反正你也不认识字。”齐云天将书信往自己这边收了收,这才对孙二嫂解释道,“信是张举人写的,但他说另有要事,暂时没办法到营中来。信里还说……”

    孙二嫂点头:“我去叫二当家的,你与他谈!”

    “也好。”

    待自家娘子离开之后,齐云天这才低头,展开书信,认真地再看上一遍,随后扶额,为难地长叹一口气。

    “张举人……秦大人,这真是令人难办的差事啊……”

    ……………………………………………………………………………………………………………………………

    “我们从北边走,所以要多准备些保暖的衣服。”秦姒道。

    东宫挠挠头,看着塞了小半车厢的包袱。虽然是软软的很好靠,但怎么看都很挤的样子……

    “要不,再带一辆牛车专门运送——”不成,那样整个速度就给拖慢了不是?东宫摇摇头。

    秦姒瞅着他,好笑道:“殿下,你就别磨磨蹭蹭的了。这一趟往东去,也并不算是多安全的旅程,将车内弄得像小户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