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聚居地就像过节一样,所有的汉人百姓都赶来了,欢声笑语,满心喜悦,排着长长的队伍领取日用品。
高脚大屋内,陈庆和三名长者进行正式交谈,他很快就要离去了,有些话他要给长者们说清楚。
“我记得你们说过,有两个小黑人部落,还有一个是小部落,距离这里有多远?”
为首长者乔喜想了想道:“在很远的南面,距离我们这里还有几百里,不过他们人数不多,青壮也就一百余人,我们只要有盔甲,有兵器,根本就不怕他们,完全可以把他们轻松消灭,王爷不用担心。”
陈庆点点头,“我给你们留五百士兵的装备,再追加一百具铁甲,还有弩箭,民团要坚持训练,如果情况危急,你们还可以向澎湖岛求救,那边有我派出的一千驻军,他们存在,就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
“那我们就放心了,如果能保证安全,来岛上生活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范围就变大,我们也可以沿着河流深入,我们都知道,里面的土地更肥沃。”
陈庆沉思片刻道:“我考虑在十年之内,在琉球大岛上建立第一座县城,所以你们在选择新聚居之时,一定要考虑将来建城的需要。”
“我们明白王爷的意思了,一定会考虑将来建城,但光靠种田,我们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王爷能不能给我们指点一条富裕之路?”
陈庆微微笑道:“这就是我刚才所说,要考虑建城的需要,我认为,建城一定要在海港旁边,首先就会带来商船、贸易和各种物资,但你们必须有自己的特产,我考虑了两方面,第一是制糖,你们要大量种植甘蔗,然后自己加工成糖,糖就会成为琉球岛最大的特产,就会有很多商人来购买,然后会有很多人来找事情做,有人就会定居下来,人口就这样慢慢增加了。”
停一下,陈庆又继续道:“其次是木棉,我听澎湖岛上的人说,琉球大岛上盛产木棉,是这样吗?”
乔喜点点头,“确实如此,每年秋天,这里漫天飘的都是木棉,我们不得不去附近采摘,也有商人来收,但卖不了几个钱。”
“他们开多少价钱?”
“一斤木绵五文钱,还必须要剥干净,王爷也知道,木棉很难剥,所以都是妇女和儿童来剥,男人没有时间和精力。”
陈庆摇摇头,“这太过分了,回头我让手下造一部机器,专门用来剥棉籽,很方便,然后我的军队会来收购,一斤木绵三百文钱,木绵就会成为这里的第二个特产。”
三名老者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他们都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制糖、采绵,一斤木绵居然能卖三百文钱,制糖还看不到,但采摘木绵就是眼前的事情。
“王爷,真的三百文一斤?要不两百文也可以。”
陈庆微微笑道:“三百文必须要弄干净,如果不剥籽,那就是百文一斤,我的手下在泉州另外安排人剥籽,你们自己选择。”
三名老者商量片刻道:“这一带的木棉树太多了,我们光采摘人手就不够,确实来不及剥籽,一斤百文我们已经很高兴了。”
陈庆点点头,又嘱咐道:“别光盯着木棉,制糖才是重点,我手下会安排人运送甘蔗过来,先小块种植,成功后,再大范围种植,还会有人来教你们怎么制糖,我在澎湖岛就说了,我要吸引人来琉球大岛,所以我会采取特殊的待遇,首先是免税,几十年不会变,然后是无偿分配土地,让岛上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生活富裕,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上岛。”
一名老者兴奋道:“如果这样的话,澎湖岛上的人都会迁来了。”
陈庆欣然笑道:“如果琉球大岛能赚到钱,他们确实会迁过来。”
“那粮食呢?”乔喜忽然想到这个严重的问题。
“这个需要你们自己权衡,一般而言,粮食物资泉州会提供,反正有钱可以购买,如果土地人手足够,自己种粮也可以。”
三人点点头,他们确实要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再继续种粮。
……
傍晚时分,杨泰率领军队返回了聚居地,一千多名土著小黑人全部被赶尽杀绝,巨大的装备差距,使宋军无一人伤亡,缴获了几百张兽皮,还有十几斤金砂。
陈庆随即把金砂留一半给当地百姓,另一半赏给了士兵,一时间皆大欢喜。
军队在琉球大岛上休整了一天,船队随即离开琉球大岛,途经澎湖岛返回泉州,所有的百姓都来岸上送别,陈庆给了他们太多的希望,他们是多么渴望将这些希望变成现实。
二楼的船舱门口,晁昆在门口行一礼,“雍王找卑职吗?”
陈庆点点头,“有事情找你!”
晁昆走进船舱,陈庆随即让晁清把自己绘制的图纸取来,他将图纸铺在桌上,图纸上画一张台子,里面是九根并排摆放的圆棍。
晁昆看得愣住了,这是什么器具?
陈庆指着图纸解释道:“这是我设计的一种工具,叫做轧棉机,它是九根铜棍,不是木制,木制容易松动,九根铜棍紧紧挨在一起,一根铜棍转动,其他八根铜棍也会跟着一起转动,这样木棉就会被卷进下面的箱子,然后木棉的籽核则卷不进去,留在铜棍上,随时用刷子扫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晁昆立刻明白了,这是把棉籽挤出来的工具,“卑职明白了,这是剥棉籽的工具。”
陈庆笑着点点头,“原理很简单,但关键要做工精细,需要高手艺的工匠制作,我把图纸交给你,你造出十几台,成立一个工坊,专门给琉球大岛运来的木棉剥除棉籽。”
“卑职记住了!”
陈庆又肃然道:“另外我答应收购琉球大岛的木棉果,以每斤百文的价格收购,这件事你来做,要带着钱去收购,数量没有上限,哪怕对方采摘了十几万斤,你也要全部收购。”
晁昆点点头,默默收起了图纸,他意识到,王爷真是要下血本经略琉球岛,他也由此感到自己肩头责任重大。
第八百六十九章 促和
三天后,陈庆返回了泉州,这时,朝廷旨意也已送到了泉州,正式明确,泉州的管辖权从福建路宣抚使司移交给川陕宣抚使司。
但出乎陈庆的意料,泉州所有的大小官吏,没有一个提出辞职。
为了更好的掌控泉州,陈庆则在泉州成立了川陕市舶署,由仓储署署令王迪出任第一任市舶署署令,又由朝廷原市舶司泉州支使潘风出任副署令,潘风是吕颐浩的门生,吕颐浩把他推荐给了陈庆。
另外晁昆出任市舶署判官,同时出任澎湖联络使,陈庆特地拨付三艘万石大船交给市舶署使用,其中一艘作为泉州和澎湖之间的往来渡船,暂定每十天一趟。
统领杨泰出任泉州司马兼团练使,率六千军队驻扎泉州,这五千军队则改名为泉州军,性质上属于泉州地方军,其中指挥使李昊率一千士兵驻扎澎湖列岛,每年轮换一次。
将各种安排完成,已经三天后了,陈庆最后一次召见泉州七县所有官员,当天下午,九十七艘大船运载着两万四千大军离开了泉州湾,鼓足风帆,浩浩荡荡向北而去。
……
就在陈庆离开临安十天后,完颜昌也抵达了临安。
随着完颜粘罕彻底失势,金王朝对宋朝的强硬派只剩下完颜兀术一人在支撑,但完颜兀术的战绩却不佳,对阵岳飞的军队败多胜少,尤其他组建的签军,遇到岳飞军几乎是每战必败,以至于金国朝廷对完颜兀术也渐渐失去了信心。
这时,完颜昌趁机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联手宋王朝对付陈庆,这个建议其实早在陈庆攻占太原后就提出了,并得到了金国温和派完颜宗干和完颜宗磬的全力支持,但完颜兀术却坚决反对,他认为宋王朝的军队不堪一击,应该在灭了宋王朝后,再全力对付陈庆。
金国强硬派和温和派在金国朝廷内不断博弈,但金国皇帝在意识到陈庆越来越大的威胁后,尤其完颜兀术迟迟无法拿下江淮,金国皇帝的态度最终倒向了温和派。
完颜兀术不得不撤军返回汴梁,岳飞也率军退到邓州南阳一线,为双方的和解建立氛围。
这天上午,完颜昌第三次抵达临安,由左相朱胜非代表天子出城迎接,将完颜昌迎到了金国馆,完颜昌留住朱胜非,他想了解之前陈庆来临安的情况。
“之前的事情别提了,天子无比憋屈,他说自己就像做了一场噩梦,居然被陈庆的十万大军包围了,很多憋屈的条款不得不答应。”
完颜昌笑眯眯问道:“不知你们天子答应了哪些憋屈条款?”
朱胜非叹息一声,“像封陈庆为雍王,在生前被封为异姓亲王,大宋立国以来从未有过,一般都是死后追封,还有移交荆湖南路的五州管辖权,陈庆终于把手伸到荆湖南路了。”
“但我听说,大宋皇帝也因此得到了先帝的退位诏书,难道不是对等的吗?”
“完颜元帅听说过大臣和天子能对等吗?”
完颜昌点点头,“我明白了,是陈庆失去了君臣之礼,以一个臣子的身份对天子咄咄逼人,所以才让你们深感憋屈。”
“一点没错!”
完颜昌沉吟一下又问道:“我来的时候,听说陈庆的军队还聚集在芜湖,难道陈庆的十万大军还没有返回川陕?”
“好像还没有,陈庆率一部分船队去了泉州,他的军队还在芜湖等候。”
“陈庆去泉州做什么?”完颜昌更加疑惑了。
“他们是说西军军俸开支太大,他们承受不住,准备做海外贸易,我们也实在想不到他要泉州的理由,姑且相信他。”
完颜昌也满腹疑惑,泉州距离川陕太远,军事上也没有什么价值,难道真的是想做海外贸易?
他暂时压下这个念头,又问道:“那你们天子有没有想过出兵灭了陈庆?”
“怎么可能没有想过,但想是一回事,但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那如果我们两家联手呢?”
完颜昌试探着问道:“朱相公觉得天子会接受吗?”
完颜昌并不担心朱胜非的态度,朱胜非是太后的人,韦太后肯定会支持金国的主张,秦桧也会支持,而徐先图向来是中间派,左右相都支持,光凭一个李光起不了风浪,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天子的态度。
朱胜非踌躇半响道:“这件事是秦相公和天子谈的,我不在场,天子的态度我不了解。”
“好吧!我明白了,多谢朱相公诚意接待。”
……
入夜,一辆马车在数十名黑衣骑马武士的护卫下,缓缓停在了秦桧府门前,尽管秦桧很不愿意完颜昌来自己府中,但完颜昌并不理睬他的态度,夜幕降临后,便强行来到秦桧的相国,秦桧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来迎接。
完颜昌从马车里出来,笑眯眯道:“打扰秦相公休息了!”
“元帅请!”
两人进了府宅,直接来到贵客堂,两人分宾主落座。
“元帅休息还好吧!”
秦桧想寒暄两句,完颜昌却摆摆手道:“我们长话短说,之前我写信给你,提议双方联手对付陈庆,我想知道,你们天子对这个建议是什么态度?”
秦桧摇摇头道:“你们的方案天子只同意一半,达成长期停战和解他非常欢迎,但要进攻陈庆,天子有顾虑。”
“有什么顾虑?”
“顾虑就在先帝身上,一旦我们和陈庆翻脸,那么他就会拥立先帝登基,就会形成两个大宋,天子绝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
完颜昌淡淡道:“先帝不是宣布退位了吗?”
秦桧苦笑一声道:“退位也可以再登基。”
“秦相公没有好好劝一劝天子?”
秦桧很无奈道:“在这个问题上他很有主见,谁劝都没有用。”
秦桧没有明着告诉完颜昌,天下汉人,包括大宋军队都认为陈庆是抗金英雄,一旦朝廷和金国联手去攻打陈庆,朝廷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就完了,天下人都会支持另一个抗金的宋朝。
天子再愚蠢,也没有愚蠢到这个地步,所以联手攻打陈庆之事,天子一口否决,只同意签署长期停战协议。
完颜昌有点明白过来,他想了想又道:“或者能不能这样,朝廷大军以支持陈庆的名义进入四川,名义上是支持陈庆,但实际上是夺取四川。”
秦桧叹息一声,“这样也不太现实啊!除非陈庆同意朝廷军队入川助战,否则双方一定会在三峡道爆发激战。”
完颜昌脸一沉,冷冷道:“意思是,宋朝不肯和我们联手对付陈庆?”
“这个……”
秦桧不敢一口回绝,只得含糊回道:“让我们再商量一下吧!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好办法。”
第八百七十章 狡兔
次日一早,秦桧忧心忡忡来到御书房,宦官康顺迎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