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天下归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召唤之天下归一- 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清风的一番话,道出了赵国如今的窘境,在场的几人都无言以对,就算是主张出兵的张楹,此刻也是无话可说了,毕竟以赵国现今的实力,根本救不了秦国的,如果没有北疆战事,或许还能拼上一拼,但是现在的情况并不允许,如果强行派兵南下,中原的十几万邓军就有可能大举北上,到那时候,恐怕还不等邓军攻破长安城,赵国的晋阳城就被邓军攻破了。

    宋氏想了想,对庄平说道:“庄相,以大赵如今的现状,对于秦国之事,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就劳烦你去见一见李游,告诉他,让他回去吧!”既然已经决定不派兵支援秦国了,那宋氏自然没有必要见李游了,但是李游既然来了,如果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就将人撵走,着实不好,毕竟秦赵之间还有一纸盟约呢,思来想去,让庄平这个赵国丞相去打发李游是最好的了。

    “喏!”庄平应了一声,顿时脸色变得苦涩,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啊,李游千里迢迢而来,又岂是三言两语就能够打发的,但是李游身为一国丞相,宋氏不见他,能够与其对话的就只有身为赵国的丞相的自己了,所以就算庄平再不情愿,也得去见一见李游的。

    承乾殿偏殿议事结束之后,李游便来到了鸿胪寺,派人请来李游。

    李游得知庄平来了,顿时心里凉了一截,毕竟如果宋氏要见自己,只需要派一个小吏或者是一名内侍来通传就可以,哪里用得上庄平这个赵国丞相呢?而现在庄平来了,就意味着,赵国很大可能不会出兵了,但是李游却不愿意就此放弃,赵国可是秦国最后的希望,因为如果赵国不出兵,那就算神奇如白骐,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的,唯有赵国出兵南下,秦国方有一线生机。

    “见过庄相!”李游见到庄平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行礼,态度十分端正,毕竟有求于人嘛。

    “李相有礼了,请坐!”庄平应了一声。

    两人相对而坐之后,庄平率先开口,说道:“李相此来晋阳的目的,本相也是了解一二的,可是贵国如今面临的局面,我大赵也无能为力,还请李相见谅!”

    如果说来之前,李游的心只是凉了半截的话,现在听完庄平的话,李游的心就全凉了,如果庄平只是委婉的拒绝的话,那还有一丝希望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但是现在庄平直接拒绝,就意味着,这个决定在赵国朝堂已经是达成了共识了,想要赵国出兵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李游却不想就此放弃,因为这是秦国最后的希望了,于是带着恳求的语气对庄平说道:“庄相,邓国之强大,想必庄相也是十分清楚的唯有贵我两国合力方能与之抗衡,贵我两国已经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了,一旦大秦亡了,贵国也难以独善其身的,救秦就是救赵,这个道理庄相不会不明白的,还请庄相好生劝说太皇太后,拜托了!”

    庄平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李相所言,本相又岂能不知呢?但是如今我大赵六成之精锐都随李如秉大将军征战北疆,以大赵国内的兵马,实难相救,还请李相理解,倘若贵国能够撑到李如秉大将军结束北疆战事,本相倒可以与太皇太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是现在,不行!”

    “那不知李大将军何时能够击败胡人,回师晋阳呢?”李游仿佛捉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追问道,如果李如秉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与胡人的战事,秦国还是能够撑得住的,毕竟现在长安城还有数万精锐,又有名将白骐,支撑两三个月不是问题的。

    庄平摇了摇头,说道:“本相不知,这一次南下,胡人准备了许久,现如今李如秉大将军正率军与之僵持着,具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本相也说不好,快也两三月,慢则一年半载,谁说得准呢?”

    一年半载,秦国早就凉透了,李游闻言,悲戚道:“也就是说,贵国说什么也不会出兵了?”

    庄平闻言,解释道:“李相,不是我们不想出兵,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有区别吗?无论是存心不出兵,还是真的有心无力,对秦国来说都没有任何区别,因为赵军不来,长安城破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本相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本相便不在晋阳多逗留了,这就告辞!”说罢,李游便起身,准备离开了。

    “李相且慢!”突然,庄平叫住了李游。

    “庄相还有什么事吗?”李游有些奇怪的问道,既然赵国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出兵相救秦国的了,那庄平叫住自己到底还有什么事。

    庄平说道:“李相,我大赵与贵国之间还是盟友,虽然大赵无力出兵相救贵国,但是也不会坐视盟友落难的,倘若长安真的不幸陷落,贵国君臣大可以北上大赵避难,日后合力击败邓国之后,大赵完全可以相助秦国复国的。”

    虽然秦国灭亡的结果改变不了,但是赵国还是希望秦国君臣能够审时度势,北上赵国,毕竟秦国还有不少的人才的,例如李游、百里进、白骐、嬴淮等人,如果都能够来赵国,那绝对能够令赵国的实力大增的,特别是号称天下第二的白骐,那可是比李如秉还要厉害得多的名将,如果能够加入赵国,与李如秉合力,未尝不能与邓国诸名将抗衡的,毕竟相比于邓秦之间悬殊的实力差距,赵国还是有能力与邓国一战的,唯独缺乏的就是能够与邓国诸名将抗衡的绝世统帅,倘若有白骐加入,赵国的底气就足了很多了,面对邓国也不至于没有还手的能力。

    李游又岂能不知道庄平心里的小九九的,庄平明显是看中了秦国的文武,至于日后帮助秦国复国,这些话,李游是一句都不会相信的,且不说以赵国的实力,能否击败邓国,就说能够击败邓国,赵国又怎么会这么好心的帮助秦国复国呢?这不是平白给自己培养一个对手吗?

    于是李游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我等身为秦人,在大秦危难之际,理应与大秦共存亡,又岂能弃祖宗基业于不顾呢?如果这样做,就算最后能够苟存性命,日后也没有颜面去见先辈,我大秦之人虽然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是这点骨气还是有的,多谢庄相好意了!”

    说罢,李游便离开了,当日,李游便离开了晋阳城,南下长安而去,对于李游来说,这一次来晋阳城无功而返,也就意味着秦国的结局已经判定了,问题是,处于绝境的秦国到底能够支撑多久了。

    而李游离开之后,在林清风、左盛等人的谏言之下,赵国太皇太后宋氏下诏,将河北精锐调动南下,驻防黄河一线,以应对灭秦之后的邓国,至于黄河以南的地盘,说实话,赵国已经不存任何幻想了,一旦邓军大举北上,这些地方肯定守不住的,既然注定守不住了,那又何必浪费实力呢,所以赵军索性放弃这些地方,在黄河北岸沿线布防。

    ;



    第六百四十三章 明七阎雄

    

第六百四十三章:明七阎雄

    天统五年,四月,慕容恪率军攻打弘农郡,秦国派遣丞相李游出使赵国,请赵国出兵未果,遂返回长安,李游走后; 赵国下令收缩防线,全力布置黄河北岸防线,赵军主动撤退,正中邓国下怀,薛仁贵遂命驻守中原骑兵卫神行卫进驻濮阳城。

    天统五年,四月十四日; 慕容恪率领十万大军抵达黾池; 而此时的黾池城已经是城门紧闭,城上守军严阵以待。

    “大将军; 明镜传来消息,中原赵国驻军已经全部撤回黄河以北,薛大将军命神行卫进驻濮阳城。”黾池城外,邓军大营中军大帐,凌敬将近段时间中原的动向汇报给慕容恪。

    “好!”慕容恪闻言后,顿时喜上眉梢,说道:“看来赵国已经认清了局势了,不愿继续为秦国过多的消耗实力,接下来我们的仗就好打多了。”

    了解了中原局势之后,慕容恪第一时间的想法就是赵国已经放弃了救助秦国的念头了,不然赵国也不会收缩防线,如果赵国继续存着救援秦国的心思,就应该发兵入关中,最不济也要增兵中原; 给薛仁贵大军施加压力才是,绝不会主动收缩防线的。

    “大将军所言甚是,赵国这一退缩,秦国就回天乏术了!”凌敬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邓秦之间的实力差距太过悬殊; 放眼整个秦国,唯一能让邓国忌惮的就只有一个白骐,毕竟一个绝世统帅很多时候都可以左右大局的,可是秦国一开始就自废武功,让白骐去驻防蓝田谷,结果就是白骐被慕容恪死死的拖在蓝田谷,不能动弹,而其余各路大军,耿跃被李嗣业击败,最后身死郿县,嬴淮兵败河南郡,退守函谷关,以至于邓军大规模进入关中,大战到这个时候,秦国已经不被邓国放在眼里了,唯一可以影响大局就是北边的赵国了。

    薛仁贵大军之所以一直不能放开手脚攻打函谷关,就是在提防着赵国,虽然有邓裕的安国卫、马超的神行卫坐镇中原,但是赵国如果拼了命; 区区两卫十万人马还真不一定挡得住的,所以薛仁贵必须将部分兵马留着,随时支援中原。

    现在赵军主动退缩,全军撤过黄河,也就是是,从这一刻开始,邓赵两国就共享黄河天险了,有了黄河天险,只要将荥阳、濮阳两处重镇守住,中原便安然无恙了,所以在邓裕率领安国卫驻防荥阳的同时,薛仁贵又命马超率领神行卫进驻濮阳,虽然神行卫是骑兵卫,在守城方面可能差点,但是几万人守城,赵军想要攻破还是很难的,而薛仁贵也可以全心投入到攻打函谷关去了。

    “嬴淮派兵驻防黾池,目的就是为了给赵军南下争取时间,而赵国收缩防线,长安那边肯定知道的,但是黾池和函谷关却不一定知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当一次好心人,告诉他们这个残酷的事实。”慕容恪想了想,笑着说道。

    黾池秦军来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挡住邓军,为赵军南下增援争取时间,如果让秦军知道,赵军不会来了,这对秦军的士气定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的。

    “大将军英明!”凌敬作为一个军师,很容易就理解到了慕容恪的意思,现在赵军已经不会来了,那邓军的主要对手就是秦军,虽然秦军实力不如邓军太多,但是如果秦军拼了命与邓军厮杀,那邓军的损失也是不小的,所以如果能够打击秦军士气和军心,对两军交战十分有利的。

    想到就去做,慕容恪马上安排凌敬去负责这件事。

    很快,凌敬便安排了大批士兵到城下喊话。

    “城上的秦军听着,赵国已经拒绝了发兵救助秦国,你等已无援军,若想保全性命,快快开城投降,莫要自误!”

    “城上的秦军听着,赵国已经拒绝了发兵救助秦国,你等已无援军,若想保全性命,快快开城投降,莫要自误!”

    …………

    凌敬安排了数百士兵,在离黾池城池数百步处齐声大喊,而且为了更好的动摇秦军的军心,凌敬还安排数百名军中弓箭手,然后命人将喊话士兵的喊话内容写在布帛上,射上城头。

    城上的秦军还以为邓军要攻城,可谁料是这么一回事,一开始他们还不以为然,但是随着一块块布帛飞上城头之后,秦军中便开始议论纷纷了。

    沈知在得知消息之后,让副将安抚士兵,而他则是回到县衙,与阎雄商议。

    “阎县令,你觉得邓军所说的是不是真的?”沈知看着手中的布帛,双手微微颤抖的说道。

    阎雄摇了摇头,说道:“将军,无论此事是不是真的,它都只能是假的!”

    “这个本将自然知晓,但是本将想听真话!”沈知说道,阎雄所说的道理,沈知当然清楚了,现在他们驻守黾池,面对十万邓军,本就十分吃力,现在这则消息传出,如果沈知不出面否定其真实性,秦军军心肯定会动摇,对士气打击很大的,但是沈知还是想知道这则消息是不是真的。

    阎雄摇了摇头,说道:“将军,下官不知,黾池远离长安、远离赵国,下官又怎能知晓呢?但是依下官看来,此事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不可能的!”沈知闻言,忽然暴起,将案桌上的东西扫落在地,面目狰狞的说道:“绝对不可能的,秦赵乃是盟友,就算不是盟友,但是如今的秦赵,早已经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了,如果大秦没了,赵国拿什么去抗衡邓国呢?无论怎么看,赵国都不会放弃大秦的!”

    “唉……”看到沈知这番模样,阎雄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将军心中早有定论了,又何必如此呢?大秦与赵国之间的盟约,只不过是利益关系,互相利用而已,退一万步说,就算赵国有心救我大秦,又哪来的实力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