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陈凭几人为赵军的前途担忧的同时,中军大帐中的李如秉却是另外一幅光景,李如秉虽然才不到四十岁,但是年少成名的他,在军中已经算是老将了,对于与邓国这一次大战,李如秉也是信心十足的,尽管他经历过张传时期的惨败中原,但是那一战主将却不是他李如秉,甚至那个时候的李如秉还被张传赶到了上郡和秦军对峙,在李如秉看来,如果当初那一战是自己指挥的话,赵军又怎么会败呢?
而自己自从登上了大将军之位后,赵军屡战屡胜,一改颓势,大有重振昔日雄风的迹象,上党一战中,李如秉消灭十几万秦军精锐,风头一时无两,只要击败了邓国,那自己就可以得到当年赵信的地位,而与邓军交手,李如秉也是信心十足,在李如秉看来,邓国虽然名将辈出,但是能对他有威胁也就那么几个人,岳飞老了,韩清死了,剩下的,李如秉还不放在眼里。
乾元二十七年,三月十五日,李如秉率领二十万赵军越过边境,猛攻酸枣,一战得手,天下震动,酝酿了许久的大战终于是拉开帷幕了。
乾元二十七年,三月十七日,身处陈留的岳飞得知赵军主力南下,并且已经攻破了酸枣,岳飞也不甘示弱,率领鹰扬卫、神武卫十万精锐火速北上,进驻封丘,同时命颍川境内的龙骧卫即刻北上助战。
“大将军,赵军在日前攻破了长桓,隐隐有南下平丘的迹象。”封丘城,邓军大营,中军大帐中,薛仁贵对岳飞说道。
岳飞一脸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赵军的攻势猛烈,长桓的失守也是意料之内的,不过平丘可不能有任何问题的,平丘之后,便是东昏、济阳,如果被赵军长驱直入,陈留郡腹地就有危险了。”
“大将军,济阳城东边就是济阴郡了,你说沛郡的乐庭会不会挥师西进,袭击济阳城呢?”薛仁贵问道,陈留郡作为邓国最北边的一个郡,西与秦国河南郡接壤,北接东郡,东临济阴郡,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而沛郡内有数万赵军精锐,万一赵军突然从济阴郡杀出,直接攻打济阳城,一旦得手,就可以将整个陈留郡拦腰折断了。
岳飞想了想,然后摇头说道:“不会,乐庭手中虽然有数万精锐,但是沛南之地,灵蛇卫、神策卫十万精锐驻扎在此,乐庭一时半会还不敢轻举妄动,不过不怕万一,就怕一万,给慕容恪、张辽传令,命他们提兵北上,给本将将乐庭死死的压在沛郡。”
沛郡之内,邓国也有十万精锐,除非赵军放弃沛郡,不然绝不敢将乐庭的大军调过来的,这一点岳飞还是有信心的,不好为了以防万一,岳飞还是让沛郡的灵蛇卫、神策卫北上缠住乐庭所部的赵军。
“那大将军,平丘怎么办?”慕容垂问道,赵军进攻济阳城都是猜想,但是赵军兵锋直指平丘可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为了保护陈留腹地,平丘绝不能失的。
岳飞点了点头,说道:“谢逊、任评听令!”
“末将在!”听到岳飞的话,谢逊、任评出列应道。
“命你二人率领本部人马前去驻守平丘,记住不可轻举妄动,只需要谨守城池便可。”岳飞说道。
“喏!”谢逊、任评二人领命之后,便下去点兵了。
“大将军,那我们什么时候进攻啊!”鹰扬卫上将军,有着天下第一猛将之称的李存孝问道,纵观岳飞的布置都是在防守,可是想要靠防守就击败赵军这是不现实的。
岳飞笑了笑,说道:“李将军稍安勿躁,会有你的用武之地的,只不过现在赵军气势汹汹的杀来,连破酸枣、长桓两城,气势正虹,而我军兵力又略逊色于赵军,贸然进攻对我军不利,倒不如先采取防守的态势,消耗赵军的士气,待赵军进攻暂缓,便是我军进攻的时候了。”
听到岳飞的话,李存孝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安抚完李存孝之后,岳飞又说道:“赵军这一次南下,绝不止李如秉一路兵马的动作的,彭城、下邳的兵马想必都会有所动作,传令广陵的永平卫、九江郡的金吾卫严阵以待,以防赵军突袭
,同时命神行卫火速东进九江、广陵,助力永平卫、金吾卫。”
“喏!”邓赵两军在中原的战线很长,西起陈留、东至广陵,延绵数千里,每一处都可能爆发大战,单单盯着北边的李如秉可不行。
第五百三十二章 邓氏兄弟初领军
第五百三十二章:邓氏兄弟初领军
乾元二十七年,三月二十日,赵军主将李如秉遣大将庄鳌率领五万精锐攻打平丘,猛攻数日未果,反而在邓军牢不可破的防守下损兵折将,无奈之下,李如秉只好下令庄鳌退回长桓。
乾元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李如秉亲率十五万大军南下封丘,企图寻求邓军主力决战,然任凭赵军百般挑衅,岳飞硬是坚守不出,在不愿意强攻城池的情况下,李如秉只好回师酸枣,同时派人传令各路大军同时进军,企图在陈留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其他地方能够取得突破。
乾元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八日,驻扎龙亢的神策卫以及驻扎洨县的灵蛇卫同时提兵北上,与三月三十日于谷阳城下会师,赵军谷阳守将凌桉不敢轻举妄动,只好下令坚守城池。
谷阳城外,邓军大营中军大帐中,慕容恪、张辽二人相对而坐,陪同的还有两卫军师长孙无忌和法正。
“慕容将军,大将军的命令是让我们压制住沛郡的赵军,可是这谷阳城就是横在你我面前的一座大山,谷阳城内有着三万赵军把守,想要拿下非常困难,如果拿不下谷阳城,我们就无法威胁到沛郡腹地,杼秋的乐庭手里有七万兵马,随时都可能进犯济阳城的。”张辽对慕容恪说道,他们都接到岳飞的军令,提兵北上,可是单凭他们十万人想要攻下三万赵军把守的谷阳城可没有那么容易啊,就算能够拿下来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这段时间,足够杼秋的乐庭将济阳城打破好几次了。
慕容恪也是一脸为难啊,如果让杼秋的赵军打到济阳城,那整个中原的局势很容易就会崩盘的,可是他现在可没有任何办法啊。
这时,法正开口道:“两位将军,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的。”
“法军师可是有什么主意了?”慕容恪、张辽二人见法正这么说,便认为法正肯定是想到主意了。
法正点了点头,说道:“其实两位将军之所以会如此执着的想要拿下谷阳城,无非就是担心我军一旦北上,而谷阳城的赵军未能解决,容易被赵军断了归路而已。”
慕容恪、张辽二人点了点头,他们之所以选择一直耗在谷阳,就是这种担心,毕竟孤军深入可不是开玩笑的。
“不知军师有何妙计呢?”张辽问道。
法正说道:“其实就目前来说,两位将军的忧虑有些杞人忧天了,谷阳城内赵军在我军的威慑之下,只能选择龟缩不出,又怎么会断我军后路呢?我军大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兵马囤兵谷阳城,如此一来赵军绝不敢轻举妄动,另外一路兵马直接北上攻打蕲县,直逼沛郡腹地,皆是为了保全沛郡,杼秋的乐庭所部就必须放弃攻打济阳城的打算,南下抵御我军,不然我军能够将整个沛郡拿下。”
慕容恪、张辽听后都仔细的想了想,觉得法正所说的大有可为,不过这时候二人脸上都露出了为难的神情。
慕容恪说道:“法军师所言,本将也非常认同,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何人领军?谷阳城下,本将和张辽将军必须留下一人主持大局,另外彭城的寇斐所部赵军已经西进,进逼广陵,还有下邳的张捷所部赵军近日来也已经有所异动,相信很快就会南下九江郡,两路赵军加起来足足有二十万人,永平卫、金吾卫恐力有不逮,所以我军就必须要在必要的时候支援东线,本将和张辽将军注定无法率军北上的,那北上的大军又由何人来领军呢?另外,北上的兵马需要多少兵马呢?”
“大将军,北上的兵马只是一路偏师,目的就是吸引杼秋的乐庭大军南下,无需与赵军力拼,因此属下以为两万精锐即可,至于领军之人,属下有一个人选。”这时,长孙无忌说道。
“何人?”慕容恪好奇的问道,偏师两万人,这个兵力勉强足够了,只不过长孙无忌所说的领军之人,慕容恪却想不到,两万偏师,也就是说麾下的上将军要派出去两个,可是这些上将军个个地位等同,谁领导谁都不太合适的,可是除了麾下的几大上将军,又有什么人有能力独领一路偏师呢?
“大将军,属下举荐的这位领军之人正是晋国公!”长孙无忌语出惊人,直接举荐了邓瀚。
“什么!”长孙无忌举荐的人选直接下了在场几人一大跳,邓瀚才二十出头啊,不是说二十几岁不能担任一军主将,毕竟邓国年少成名的大将比比皆是,可是邓瀚是什么身份,当朝王子啊,虽然这一次也参与了中原大战,可是所有人都觉得这只不过是几个王子来镀金而已,从未想过将他们派上战场,更别说独领一路偏师北上了,要知道他们将面对的是七万赵军精锐啊,这太威胁了。
“不行,绝对不行!”慕容恪想都不想的直接拒绝了,开玩笑,让邓瀚领军北上面对三倍于己的赵军,这等差距的兵力,就算是慕容恪亲自出马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更别说从未单独领军的邓瀚了。
“大将军,听属下细细说来。”长孙无忌当然清楚慕容恪不会这么轻易的答应让邓瀚领军,所以再一次说道:“大将军,属下知道晋国公身份特殊,但是由晋国公领军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晋国公能力出众,而且师从皇甫嵩老将军和慕容皝老将军,这也是得到军中一众老将的认可的,而且属下和晋国公、魏国公兄弟相处过之后,认为两位殿下的能力丝毫不下于十六卫包括两位大将军在内的所有大将军,只不过是缺少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机会而已,况且两位上将军北上,定要寻找一个地位在他们之上的主将,如此一来,晋国公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这!”慕容恪听后有些迟疑了,在场这么多人里面,他是最清楚邓瀚、邓裕兄弟的才华的,毕竟他们师从慕容皝,论起关系,他们也得叫慕容恪一声师兄,可是他们身份尊贵啊,在战场上,有时候有能力也不一定能够保障安全的。
“张将军、法军师你们怎么看?”慕容恪不好拿主意,所以询问一下张辽和法正的意思。
张辽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不得不说,长孙军师说得很有道理,两位殿下的能力我也是听说过的,这点应该不用怀疑,而且除了你我二人之外,能够压住你我麾下的那群骄兵悍将,恐怕只有两位殿下的身份了,就算他们有所不服,碍于身份也不敢显露出来的,不过我认为还是需要询问一下两位殿下的意见,另外,如果两位殿下一旦北上,随军大将也要好好考虑才行。”
慕容恪点了点头,然后让人将邓瀚、邓裕兄弟请来,邓瀚、邓裕本来是被慕容恪安排驻守虹县的,可是去年邓军止步谷阳城之后,邓瀚兄弟便回到了主军。
邓瀚、邓裕兄弟俩一来到中军大帐,慕容恪就将这件事告诉了二人,并询问他们的意见。
邓瀚兄弟一听大喜,他们之所以会请命来灵蛇卫,不就是为了能够一展抱负吗?可是就是因为他们王子的身份,导致得不到好的机会,现在能够独领一路偏师北上,他们又怎么会不答应呢?当下一口答应下来。
慕容恪想了想,然后说道:“那好,那就请两位殿下率领两万大军北上蕲县,打下蕲县之后如果赵军还没有任何南下的迹象,两位殿下便继续北上铚县、符离等地,直逼竹邑,可如果赵军主力南下,两位殿下当立刻退回蕲县驻防,不可与赵军正面冲突,只要守住蕲县,便是大功一件,另外,本将会派李定国将军和伍天锡将军到两位殿下麾下听令的。”
慕容恪交代了具体的战略方针给邓瀚兄弟之后,又安排李定国、伍天锡二人随军北上,让李定国、伍天锡作为随军大将,慕容恪也是考虑了很久的,伍天锡勇猛无双,冲锋陷阵最合适了,而李定国,从军多年,经验丰富,领兵打仗很有一手,关键时候也能稳住局面,从旁提点一下邓瀚、邓裕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也是可以的。
“喏!请大将军放心,我等定会完成任务!”邓瀚、邓裕兴奋道。
很快,慕容恪又将李定国、伍天锡二人找来,将事情说与二人听,领兵北上,李定国、伍天锡二人没有任何意见,只是听命于邓瀚、邓裕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就让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