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人口,才有可能贴近华夏的审美。
只不过,舶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繁衍那么多年,外表是估计也和华夏本土百姓有很大差距。刘韬还要担心,和倭人通婚,会拉低华夏的平均身高。
倭国那边金属倒是挺多,比如说金矿,银矿,似乎铜矿也有不少。正好华夏缺铜,考虑到后续经济发展,说真的,刘韬都打算把金银也铸造成五铢钱算了。
比如说,一枚银五铢钱当十枚铜五铢钱。一枚金五铢钱,当一百枚铜五铢钱;甚至可以铸造实心的金币和银币。比如说一枚银币价值五十枚铜五铢钱,一枚金币价值五百枚铜五铢钱什么的……
这个还要和户部商量过,同时与刘华主管的大汉银行进行合作,才能推出。
华夏本土没有那么多金矿和银矿,可以考虑从邪马台那边获取。比起海产或者毛皮,甚至是奴隶,这个显然更有价值。
“交好可以,但我需要在邪马台,南北各设立一个贸易码头。”刘韬回道。
“那是,什么?外臣,愚钝……”雷有些不明白,随即意识到什么,连忙低头道歉。
“就是允许船停靠,和你们进行交易的地方。”刘韬解释。
“大汉,贸易,欢迎!”雷惊喜的说道,这个消息太好了。他来的目得,就是要想办法弄到一些大汉的武器和铠甲回去。
“为了保护贸易码头,朕可是要派人去镇守的。”刘韬提醒道。
“应该的,应该的!”雷没有拒绝,甚至觉得这样更好。
第682章 差点忘记海运建设
这个时代的人有些淳朴,在自家国土上建立几个贸易港,外加驻军的,居然还能高兴地和一个三岁的孩子一样。不不,这不是在嘲笑他的身高……
“最后加个条件,港口周围二十里,大汉百姓可以在那里居住。他们的安全受大汉保护,也希望邪马台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刘韬最后开出一个更过分的条件。
“当然,这是当然的!”后者变得更高兴了。仿佛这些条件,对倭国来说,是多么优渥的条件,完全是倭国在赚一样。
看着自己的国家,被别人当成殖民地还那么高兴……刘韬似乎明白了,不同时代对这个的看法是不同的。或许人真的就觉得,能近距离瞻仰大汉的天威,是无比的荣幸呢?
问题你都那么高兴了,那其他的礼物,是不是就不必给你们了?大汉也不富裕,能省就稍微省点……
想了想,表态:“如果雷将军,觉得没有问题,那么国书可以立刻签订。港口的位置,他日大汉会派人去倭国查看,然后再选址建设,可否?”
“可以,可以!”雷连忙点头,仿佛生怕刘韬后悔一样。
“嗯……作为邪(ye,莫邪那个ye)马台,与大汉的友谊,朕赐你们铁剑一百把,环首刀二十把,铠甲十副。”刘韬随即表示。
顺便给简雍一个眼神,让他挑便宜的,最好是替换下来的那种就好。反正那边也还没有冶炼的技术,把这些武器铠甲,简单修补,打磨抛光一下,在那边就是神兵利器了。
至于什么三神器,抱歉,不给!
说到底就是一个勾玉、青铜镜和青铜剑……按说在大汉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只是那是魏皇曹丕赐给邪马台女王卑弥呼的。
卑弥呼的孙子就是神武天皇,这三样东西就被看成是天皇继承正统象征,那就操蛋了。
也别说什么神话,就如同华夏神话,其实就是华夏历史。日本神话,其实也就相当于日本历史?美化多少不得而知?反正后来他们那的化妆术是的确厉害。
刘韬记得《大国主》里面,须佐之男是投马国的首领?当时投马国是邪马台的敌国。当然说不定也可能是盟国。
按照传说?原本天照大神,许诺让须佐之男统治人间?结果背信弃义,将其杀死?然后由自己的儿子来统治人间。后来投马国给邪马台国给灭了?须佐之男也战败身亡了……这就是日本神话背后的历史事实。
刘韬为什么看《大国主》,因为大国主所在的时代背景,正好是中国的三国时期;还有一半原因,就是真的太闲了。
倭国使者?将军雷表示?他是日灵女麾下,日灵女就是天照大神,也就是卑弥呼。最后,她还是邪马台的女王。不管真正的历史是不是这样,反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这个世界是这样。
雷听说还有甲胄和武器,变得更加高兴?五体投地拜谢刘韬恩赐。
双方就是那么和谐的环境下,完成了外交示意?基本都是刘韬单方面的表演……
之后还邀请他留下来吃顿饭,不过很快刘韬就有些后悔。这位虽然也学会用筷子?但到底是没见过世面?皇宫里面的吃食又是精心制作?这不吃起来就没个形象。
也不说饿死鬼投胎,人家好歹是使者,是专门受过训练的,绝对不会做出有失形象的事情,除非东西太好吃了!
“这娃儿……几个月没吃东西了?”把人送走之后,刘韬默默叹了口气。
“化外蛮夷,没见过世面,也正常。”简雍笑道,“只是臣不明白,为何要在那边设置两个港口……”
“交易呗!”刘韬回道,“华夏金银铜不多,最近经济慢慢变好,这钱变得有些不够用。倭国那边似乎有不少。到时候在那边简单熔铸,再运回来铸钱。”
“原来如此,陛下英明!”简雍点头,至于刘韬为什么知道那边金银铜多,那就没必要问,问就是仙家弟子,早习惯了。
少不得,提醒句:“前往邪马台的路途遥远,况且镇守异乡,对将士来说……”
“也不是很远,从对马岛过去,一天内就能抵达邪马台,说不定还能促进乐浪郡那边的发展。另外在江东向东,沿着岛链一路向北,也能抵达,顺便还能把蓬莱和方丈给占了。”
“陛下一直都说这三座仙岛,不会真的有吧?”简雍有些激动的问道。
“有是肯定有,有没有神仙在上面就不知道了。”刘韬想了想,“蓬莱就是会稽东治县东南的一座大岛(夷州);瀛洲在蓬莱的东北方向,是一条大岛链,或许才会被称为瀛洲;最后方丈,则是在乐浪以南,对马岛以西……具体位置还要探索(济州岛)。”
是不是谁知道,反正这年头这这些岛屿也还没有命名。
夷州岛的确不怎么好听,改成蓬莱也挺好,尤其那边也还有一条山脉,以后可以就能改成蓬莱仙山了呢!
再说,台湾本身也是音译里面选取的最合适的名字,早期的名字叫做‘大冤’,那才叫做难听。就算现在用大汉雅语去读,也还是还有一些‘大冤’的读音出来。
“说起来……”刘韬似乎想起了什么,“码头不是已经建好了吗?”
“合适的海船还在建造之中……的样子。”简雍没想到刘韬居然冷不防问这个,想了想,也就想起这个。
毕竟对于大海的好奇,大汉其实并没有特别强烈。这个时代很多人还觉得,大海那边,就已经是世界的尽头什么的。也就是陛下言辞凿凿,说那边有三大仙山,甚至大概的地点也给标注出来,大家才有了探索的。
扣除这个,建造更大的船进行海运,经过户部计算,的确比陆运要便利许多,于是才投入经费开始进行这方面建设和研究。
“什么时候得去视察一下看看,还要把探索船队给建立起来,至少也得把大汉沿岸航道给探索出来吧?”刘韬觉得自己的确忽略了个重要的东西。
“臣会尽快安排妥当的。”简雍连忙回道。
第683章 大航海前置条件
天下一统,那么黄河和长江就不需要专门的水军。原本的水军,作为战斗力的,调到海港那边,作为真正的海军进行训练。
不合格的,留下来,充当水上武警,归地方都尉统御。
现在的大汉,各城市里面的贼曹相当于警察,负责维护治安和办案;县尉和都尉麾下的士卒是武警,镇压地方叛乱,剿匪和协助地方官员救灾,维护治安。
最后就是军队,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十六个将军,按照管辖范围,驻扎在直隶省以外的各个省份。
刘韬把天下划分为四个军区,四征负责四个方向的征讨;四镇负责四个军区的镇守;四平负责军区边境的镇守,四安负责军区二线镇守。
四征标准编制是五千战兵,战时最高可以扩充到三万;四镇也是五千,不过战时最高只能扩充到两万;四平常规编制五千,战时最多扩充到一万;四安两千编制,战时最多扩充到五千。
换了以前,北军五校说到底就五千人,不过到了地方立刻扩充到五万人都有。
可题刘韬这个大汉,疆域比较大,那么镇守的士卒,就需要多一些。哪怕不打仗,刘韬也绝对不会降低军费投入,占据国民收入的三到四成。战时,甚至会直接提升到六成。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个道理,刘韬是很清楚的,他不希望,有一天等到别人用武力叩开国门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发展,去追赶。
陆军有,海军当然也要组建。为首的就是甘宁,然后是蔡瑁和张允。至于蔡瑁那两个不争气的侄儿,自然就一边凉快去。
孙策投降,蒋钦和潘璋也招降过来,放到海军里面任职,集齐五个优秀海军将领,海军的组建自然也轻松不少。
来到东牟港,这里在东莱郡东牟县以东,其实就是后来的威海港,也是大汉的主要港口。向北可以抵达辽东郡,向东直走可以抵达乐浪郡。
在大汉,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个港口。至于吴郡那边的港口,也就是后来的杭州港,性价比就不高了,还要向南抵达东治县,然后才能继续向南探索蓬莱岛。
好在沿途还有章安和永宁两县,也就是后世的台州和温州,不必担心补给不足。
“海上还习惯不?”来到港口军营,刘韬亲自去见海军主将甘宁。
“海上比江面颠簸许多,而且气候变化也更强烈。不过陛下给出的海船样式,已经初步被判断可行,后续就是等着真正的大船给造出来了。”甘宁激动的说道。
比起在江面上浪,他更喜欢在海面上闯荡,尤其知道浩瀚的大海那边,居然还有无数的岛屿,甚至还有未知的大陆时,他似乎觉醒了冒险家之魂。
大汉的海军,其实同样是大汉探险队,以后对外探索海洋,民间也鼓励,但主要还是军方。总要先有些甜头,然后才能刺激别人去探险。
另外一开始不鼓励的原因,还是那句话:人口不足,不希望太多死在海上。
否则冲着寻找三大仙山的噱头,估计不少人都是打破头的想要出海探险。若是没有足够的准备,以及足够的经验,那么出海基本就是找死。
能坑一些老牌的世家豪族,固然也算有点用处。不过对于刘韬来说,当前大汉最重要的还是人口这玩意,没必要学习外国控制人口的优秀经验。
中国和外国国情不同,在中国诚诚恳恳工作,怎么都还有希望;但是在外国,你不暴富的话,人生是没有希望的。
中层阶级也就是维持最基本的体面,为了维持这个体面,还要拼命去工作,而且还要祈祷不要来一场病,或者来个疫情什么的。
底层的人,别说租房子,有房子的估计连房产税都交得很勉强。更别说突然失业,房产税都交不起,最后税局把房子给拍卖了。对,你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但如果你无法支付维持土地和房子的税务,那不好意思,房子不是你的!
顺带一提的是,这个税是每年都要交一次的……
想要翻身,那么只能暴富。想要暴富,那么去冒险,要么出名恰饭。于是基本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控制人口’系列。从这个角度来看,这还真的那些国家控制人口的政策。
“近海的航道,探索得怎么样了?”刘韬追可,现在不追忆的时候。
“已经按照陛下的意思,尽量探索近海航道,确认合适的航线。同时按照陛下教导的‘经纬’计算法,推断出各港口的位置。以后就算偏离近海,依靠经纬仪,也能知道大概的航线。”甘宁激动地说道。
在大海航行,最害怕的就是迷失方向,但只要知道港口具体在什么地方,那么要回归也会变得容易许多。
其实不仅仅是经纬仪,刘韬还把本初子午线的0°经线,设置在洛阳。
“以后类似的航线越来越多,定位出来的地点也越来越多。到时候每一个出海的,都不会忘记你的功劳,你也会因此,成为名留青史的大航海家!”刘韬慷慨激昂地说道。
“臣定当竭尽全力!”甘宁被说得热血沸腾,当即表态。
“最近,我们和倭国开始交流。”刘韬随即进入正题,“等到大船建造出来,试航完成之后,朕希望你能把蓬莱和瀛洲探索出来。或者从方丈或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