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前几年,有坏人把它给烧了。烧毁了好多东西,这两年才修复回来,不过还是有不少的东西,毁于火海之中,要回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刘韬解释。
    “那他们为什么要烧?”刘琮追问。
    刘韬也没办法,只能慢慢解释,一点点的去解释,用他能理解的话去解释。回过神来的时候,刘琮已经疲惫睡着了。
    “陛下,喝点水吧?”蔡琰把水囊递了过来,她也没想到,刘韬会那么耐心,和刘琮说那么多的东西,心里非常的甜蜜。
    父亲和孩子关系好,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当母亲的自然也会很高兴。
    “还真的有点渴了”刘韬笑了笑。
    “其实没必要和他说那么多的,他也未必都明白。”蔡琰劝道。
    “但是我不能什么都推给老师,万一有一天,他再也不会主动向我询问了,怎么办?”刘韬感慨,“甚至不敢靠近我了,那亲情也就变得疏远了。父子意见不和,还因此争吵起来,是各个朝代传承出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毕竟什么都交给老师,自己本身却不教导什么。那久而久之,自然是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习什么。自己不教导,反而还觉得孩子被儒生,或者赵高蛊惑,秦皇自己也有责任。
    于是秦皇,为了直接的教育失败,付出了亡国的代价至少占据一个比较大的因素。
    “没想到陛下居然已经想到那么远,臣妾远远不如。”蔡琰闻言一愣,随即奉承道。也不是奉承,应该说是敬佩,毕竟从来没有那个皇帝,会那么去想。
    估计不少人都觉得,皇子最后走偏了,那只是不肖自己,或者蠢笨无能。想到的不是引导,而是儿女那么多,换一个当太子就好。
    每个朝代的更替和灭亡,原因很多,大多都是天灾人祸。但刘韬觉得,家教方面也应该占据一部分因素,而且比例还不小。
    “也就是朕这种总喜欢胡思乱想的,才会做这种事情”刘韬自嘲道。

第603章 这该死的专注力
    家底越大,交出去的时候越要担心,自家孩子会不会把自己辛苦几十年攒下来的财产给败光。于是对于二代教育,他还是很看重的。
    刘元起说到底就是个乡绅,爷爷那辈也只是县吏,倒是刘备的祖父,好歹是个县令。
    家境就这样,指望刘元起知道怎么培养好下一代,那估计太难。自己如果不是穿越者,说到底还不是一样得废掉?
    历史上就没有刘德然后续的记载,也不知道是跟着刘备起家的路上挂掉了,还是根本就没有跟着起家。反正难得在历史上记下一笔的刘德然,就这样消失无踪。
    自己现在没有起家也就罢了,什么都没有那还怕什么?就是家底眼看越来越大了,心里才开始会慌……
    也不知道后世二马那种大佬,会怎么看待这种事情。
    “陛下,我们到洛阳了……”前进了十天的时间,队伍才来到洛阳。刘韬的装备宝物的,同时还用了加速术,结果还是慢腾腾的来。
    没辙,刘琮晕车。同时其他几个也还小,经不起折腾。按照正常的来,那么非要到立冬才能抵达。到时候,估计中原大战,都已经结束了。
    “前线情况怎么样了?”刘韬好奇问了句。算算时间,中原大战,也应该开始了。
    “说起来,两天前刚传回新消息。刘磐和刘琦,断绝与刘表的所有关系。以大汉南阳太守的身份,向朝廷请降。”随行的简雍上前回道。
    “弃车保卒……”刘韬闻言淡淡一笑,别人弃卒保车,刘表自己脱不开身,只能弃车保卒。保的是他那一支的血脉,至少不会断绝。
    只是刘琮还好,刘琦的话,就他那体质,能活到三十岁都成问题。
    不过事情也不好说,孙匡按说也就二十岁左右寿命。现在那么多年,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继续锻炼下去,估计都能直接上阵打仗了。
    他现在都还搞不明白,为什么每天直接要锻炼两个时辰,自己有不是武官。
    好在黄叙会陪他,小时候身体因为病的原因被折腾不轻。所以治好之后,自然也被要求每天运动。以前只有他一个,孙匡来了之后多了个伴,他本人觉得挺好的。
    “也就是说刘表,已经打算以荆北三郡之地,和我们决战了。”刘韬叹了口气,这样的话就算打下来,荆州水军也没办法用。
    好在提前已经开始修军港,同时开始尝试造船。青州那边,本身就有下海捕鱼的习惯,所以熟练的水军和造船工匠可以找到。
    说起来,那边还是重要的盐产地来着……刘韬一直想要把盐买卖收归国有,毕竟私盐泛滥,品质也各不相同。战乱的时候乱抬价,也没有办法管理。
    市场很混乱,吃亏的是百姓。什么‘与民争利’,不管的话百姓完全就是被商人压榨,最后钱都落入士人手里,带动的是奢侈品和娱乐业方面的蓬勃发展,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差……这就是刘韬从汉昭帝废除盐铁专营后,看到最真实的结果。
    ‘历来受到高度评价’是这个措施事实后的直观评论,谁高度评价,世家,豪门,乡绅和盐商。明朝征点商税,鼓动百姓去和官府拼命,并鼓吹这是反对‘暴政’的‘英雄’。
    历史固然是二十四家史没错,但大家似乎都忘记,二十四家史的编撰者也是士人。《春秋经》都能掺私货的存在,肯定是要在《二十四史》里面掺私货的。
    关键是皇子就是读着这种史书长大,他们的印象里面,这种行为就是与民争利,是不仁德的,是不得民心的,他们就不会去做……作为皇帝而言,刘韬想到这里就觉得恶心!
    只是除非征服全天下,否则要盐铁专门有些难度。
    首先盐铁产量会‘突然’暴跌,然后国外的私盐‘突然’大量涌入。最后查私盐的官吏‘突然’就成了酷吏。最后民间会有一万种说法,表示只有解除盐铁专卖,朝廷才是好朝廷,皇帝才是好皇帝。
    否则,先是骚乱,然后是动乱。最后一些脑子一热的扯旗造反,不管是不是一个时辰内平定,其他流氓肯定一顿打砸抢,地方的经济倒退三五年的。
    这业务太老套了,老套到刘韬都能背出来。
    到了这个地步,他都不知道吐槽这帮盐商铁商不懂改变套路,还是懒得改变套路。历朝历代玩这一招,结果还真有不少百姓跟着闹腾起来,也不知道是百姓真傻,还是缺乏一个闹事的借口。
    毕竟到了现代,记得几年还是多久,只是谎称福岛核泄漏污染食盐,各地的食盐居然就能从一元一包,飙升到十元一包。
    还记得有人被忽悠,用涨价的价格,买了五百多斤粗盐回去屯,等着买个好价钱。谁知道不到两天消停了,价格回落,哭晕在厕所。
    最后就是媒体赚到的流量,地方店铺销售出去大量的食盐。普通百姓家里屯了一辈子都吃不完的食盐,然后哭晕在厕所……
    现代那种教育程度已经高出不少的时代,都能这样,古代就更别指望了。
    郭嘉就这样默默看着刘韬,他很清楚,陛下又开始神游天外。也不知道到底想到了什么东西,又不敢去打扰,毕竟这东西很有可能会在某个时候落实,成为国策。
    陛下说过,这是他精神和智力太强,已经超越了正常范围的原因。
    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么强大的逻辑运算能力,就会带着他的思路狂奔。这个期间,强大的记忆力,会把需要的记忆提取出来,补充进来,然后思考进行完善。
    也就是说,当他每次想要转换思绪的时候,就有新的东西补充进去,强行把他的思绪引回去,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毕竟我们正常思考的时候,思考一件事情,要回过神来,那自然是别的东西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可如果不断有东西补充到之前的思路里面,去强化它,那么想要转移注意力的难度就会不断提升。
    对此郭嘉很多东西听不太明白,但觉得这玩意,真的好厉害!
    于是刘韬就维持着这个状态,跟着车队,进入洛阳,直至回到皇宫,才回过神来……

第604章 故地重游物非人非
    “回来了啊……”回过神来的刘韬,摇了摇头,走神不过是常态。好在他的身份已经不同,走神别人会给他找以前个理由。
    如果他是个卑微的打工仔,那么稍微的走神,可能就会被开除。如果是个学生,那基本上就是一顿批评,次数多了就要请家长了。
    这次思绪没有飘,毕竟眼前这一切更加吸引他。再说双眼‘记忆’到的东西,其实也可以回放,这一路过来发生的一切,其实都在他脑子里面。
    就如同美剧《永无止境》的主角,他有一次走神,就是这样通过记忆回溯的办法,来回想自己发呆那段时间,别人到底说过什么……当然这样对于别人来说,真的很失礼。
    问题是,谁让他是皇帝呢?!
    回溯的片段之中,从进入大门开始,整个洛阳给他第一个感觉,大概就是陌生感。
    和当年那繁华的国都差距太多,此刻的洛阳,就和当初他刚到晋阳,看到的画面差不多。大量还没有建设起来的空地,看起来非常的突兀。
    “这次不是有很多人,跟着朕搬过来的吗?”刘韬询问道。
    就如同曹操的一家子,还有马腾一家子什么的,只要还未成年的,或者总会留下一两个子嗣下来,在朝廷里面当官,甚至就这样留在家里看家。
    说到底,就是人质。刘韬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是那么做的。
    而且还不仅仅是普通官员,关平之前就留在晋阳,现在也跟了过来,他也是刘琮的同学之一。另外关羽的二儿子关兴,张飞的长子张苞,以及卢琰的长子卢忠,都跟着他来了。
    都说是兄弟,不过显然大家还是有些顾虑。同时他们的封地都在边境,那边的环境,的确没有国都安全一些,舒服一些。至于封国,有国相帮忙看着,定期确认一下就好。
    “大家差不多早几年已经买下宅子,要么就是已经建设起来。这次迁都,甚至都不需要准备什么,直接就能入住。”简雍低声说道。
    真要算的话……其实他也在洛阳相对不错的地带,买了一座宅子。
    没办法,既然知道肯定要迁都回来,那肯定是要搬回来。难道还要等到时候,地价上升,买个地基都难的情况下,才花钱买房?
    有内部消息的官员,早两年就陆续买好宅基地,然后把宅子建设起来了。
    “………………”刘韬沉默,难怪一个两个都那么想他快点迁都回来。比他们预期还要慢了两三年,还真对不起他们啊?
    想到一路过来,‘看’到的那些空旷宅基地,依然不由得感慨:“但还有不少地方还没有建设起来……”
    “陛下已经迁都回来,最多三年,这边就会完全建设起来。本身主干道这些宅基地,就是世家大族才有这个财力买下,并且建设起来的。自从我们收复河北,已经越来越多世家豪门,看清楚了大势所趋。”简雍安慰道。
    主干道的那些宅基地,原本都是超级大宅子。当然也可以拆分成若干个小宅子,只是这样的话看起来就没有那么雄壮。毕竟这是大汉国都,可以的话,当然还是希望原本是什么样,现在就是什么样进行销售,最多也是对半销售。
    可那么大的宅基地,当然也不是谁都有钱买下来的。世家豪门不鸟,普通商人也没办法大量囤货,最后才变成了现在这样。
    “也只能这样了……”刘韬无所谓的回道,这都迁都回来了,那么剩下,自然只能交给时间来解决。只是有些感慨,十年前第一次来洛阳,当时这里是那么的繁华。
    再看皇宫,当年已经最大限度保全了皇宫,不会被董卓给烧毁。
    饶是如此,该被烧的地方还是被烧。后续改组三省六部,那么衙门也需要另外布置,这些就和曹操说明了一下,于是南宫这一块,进行了一次大翻修,和记忆里面的,已经完全不同,倒是那雕栏玉砌,隐约还有些印象。
    “都说‘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现在看来雕栏玉砌也不再,物非人也非。”刘韬感慨道。
    “陛下那长短句有点有些意思,可有全篇?”简雍饶有兴致的问道。
    “随便念叨一下……”刘韬回道,今天心情不佳,不想当文抄公。
    “那还真是可惜了。”简雍也不再追问,这家伙其实就是恶趣味。哪怕已经是门下省侍中,这脾气依然没改,没大没小的。
    对于刘韬来说这样也挺好,最近两三年,群臣里面,更多人开始小心翼翼面对他的询问。明明自己的性格,这几年也没什么变化。
    哪怕是蔡邕,平时也是小心谨慎的,很少用国丈的身份耍威风。
    卢植年纪已经大了,也不知道还能陪自己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