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皮氏县的事情,也不能说和锦衣卫失职。同样是没有把人手铺开,所以没有监管到位也算正常。这方面的内容纸张里面没有,原因刘韬心里还算清楚。
    说到底,还是缺人这事闹的。换了后世,一个有编制的环卫工,能让研究生过去竞争。现在他把官位放在这里,结果响应的人却并不多
    第一次科举有收获,但收获并不多。世家豪门来的子弟很少,普通百姓和寒门,也没有接受过足够的教育,是以很容易被刷下来。
    按照卢植的意思,想要多招募一些人,估计要把经学废掉,要么把经学在科举的比重下降。毕竟这玩意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累积,才有可能掌握。掌握之后,书写又是个问题。
    就如同有些人,能读懂世界名著,但不会写世界名著,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两码事。
    从刷下来的那些策论,那些直白的回答上可以看出,这才是现阶段,那些寒门和普通人的正常水平。在东汉末年,奢求普通人能有宋朝以后的化水平,的确有些过分。
    “先按照现阶段的能力,最大限度去监管便是。”刘韬把纸张递了回去,“不要太勉强,毕竟我知道人手不足。”
    “遵旨!”杨射稍微松了口气,毕竟现阶段,锦衣卫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成绩。
    真要算,贪污擅权什么的,本身就不是锦衣卫的职责范围。他们主要负责非法集会,故意散布对刘韬不好的谣言,同时密谋造反这种政治犯。
    只是锦衣卫在外面散布那么多人手,难免会收到一些这方面的消息。所以有了明确的证据,那么就要配合地方官府,去抓拿那些渎职的官员。
    考虑到这种事情,也和锦衣卫的绩效挂钩,是以锦衣卫内部还是很关注的。政治犯没那么好抓,尤其是天下太平的时候。
    反而是贪官污吏,越是这个时候越容易出现。是以锦衣卫的积极性,刘韬根本不需要怀疑,也难怪贾诩给出的纸张上,什么都没有。
    可能会得罪同僚的把柄,贾诩当然不会送到刘韬手中,这家伙滑的很。
    刘韬这边,也算告一段落。各州郡却在锦衣卫的传播下,把消息传递了出去。
    大汉朝廷在阴山以北开疆扩土,占下了一片国土,同时建立白云县。这个事情很快就传得天下皆知,又通过商人,传递到更远。
    刘岱和刘宠很高兴,两人已经臣服于刘韬,刘韬的功业自然也算他们的功业。想到大汉居然能开疆扩土,两人心里都很高兴,刘韬的确有中兴大汉的才能。
    同时私下也是经常联络,打算联合起来,好好表现一番。这样就算天下一统,刘韬也不好随便撤掉他们的王位了。
    “大汉多少年没有开疆扩土过了?”水镜书院里面,几个士子闲聊这件事情。
    “光武帝建国之后,似乎就没有。”一个士子想了想回道。
    “只是如今天下未靖,那并州的皇帝不想着一统天下,去跑去关外打地盘,实在荒谬。”自然也有人提出反面的观点。
    “孔明,你怎么看?”有士子看向不远处的少年,“他算昏君还是明君?”
    “亮年幼,实在没什么高见。”少年笑了笑,继续看书,“或许那里值得他去征服吧!”
    “阴山以北,荒凉不说,还天寒地冻的,能有什么价值?”其他人笑了笑,也没在意。
    颍川书院外,作为杂役而获得旁听资格的年轻人,此刻正在打扫院子。听着那些学子们的言论,嘀咕道:“明年的科举,要不要去试试?”

第538章 宣传教育工作
    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开疆扩土什么的,和他们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毕竟本身他们连自己是汉民族,这样的概念都没有。
    或许他们知道自己韩人,燕人,赵人,汉人。但比起民族或国家,更接近地域。
    百姓的流动性本来不高,也没谁会动不动出去旅游。不少人一辈子也就是在方圆百里的范围活动,极限一些的,甚至只是在方圆二十多里活动。
    能知道自己是什么地域的已经不错,还指望知道自己是什么国家什么民族的?
    没什么国民荣耀感和归属感,毕竟这两样东西,那真是吃饱喝足,闲着了解一下时事,吃饱撑的才会关注一下。时间长了,慢慢才会有那么各意识。
    主要是以前朝廷也没有教导他们,黎庶嘛,都是被放牧的,属于散养,当然不会照顾得那么精细。
    开疆扩土的消息,其实天然的受众就是那些忧国忧民的士人。
    问题这开疆扩土的,是对传统士人很不友好的并州朝廷,那不嘲笑已经不错。总体来说,也就是知道有那么一件事,最多评论劳民伤财,这就差不多了。
    大汉朝廷不知道?刘韬当然知道,只是知道是一回事,宣传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经常这样宣传,那不是白白把这一块让开士族,随便他们怎么讲?宣传领域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身为穿越者的他最了解,自然不会拱手让人!
    别说不让人,谁敢在背后诽谤,锦衣卫直接找上门去,让他们尝尝诏狱的滋味。
    “这样下去,茶楼或者酒楼上,会不会挂上不谈国事的牌子?”刘韬看着下面汇报上来的消息,随口问了句。
    这个时候一个跟班的重要性就出来了,让你自嗨的时候,有个可以搭腔的。
    “陛下仁慈,只要不是恶意诽谤,对百姓的言论是宽容的。”荀悦当即奉承道。
    身为礼部侍郎,宣传工作本来就是他的工作范围。别的地方由锦衣卫负责传递,但朝廷的地盘范围内,宣传工作由他负责。
    一开始陌生,慢慢也开始熟悉起来,主要还是本来就有足够的才能。
    至于那些乱说话的,除非是久试不第的落魄士子,喝多了胡言乱语。又或者那些居心叵测的家伙,故意散布谣言。
    就现在这个宣传力度,就现在关中百姓的生活水平,谁会乱说话?所以这样的人,有一个抓一个,都不带抓错人的!
    按说喝醉了乱喷粪的那种,可以考虑降低罪行。但只要他敢那么说,那么以后少不得传谣的都要先把自己喝醉,至少也得装醉,来降低罪责。
    索性就都不放过,真要抓错了,那也只能自认倒霉。可话说回来,不是心理怨念已久,怎么可能喝醉了乱说话?不是有句老话,叫做酒后吐真言么?
    “这段时间的工作做得很好,看来荀卿也开始懂得宣传工作了。”刘韬称赞道。
    “多得陛下提点,否则的话臣怕还要摸索一段时间。”荀悦谦虚的回道。
    说到底还是要想办法混个尚书,然后再有一两个侍郎,专门安排一个处理这种事情,这样他才能脱离苦海。
    只是他也清楚,自己履历太低,同时如果不懂教育和宣传工作,刘韬怎么可能让他当礼部尚书,显然还要在这个岗位上熬几年。
    偏偏不仅仅是宣传工作,教育工作也需要他负责,这就有些坑了。现在的他,都宁可回道之前,那个被户部动不动借调的时期。
    忙是忙,至少不需要到处跑,到处监督地方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那几万孩童的教育怎么样了?”刘韬突然想起了那些,从别的地方过来,暂时分配到地方务工,然后留下来接受教育和照顾的孩子。
    刘韬承诺保证他们的生活,同时让他们获得教育的机会。代价也有,就是帮忙清理晋阳的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又不会影响学业的事情。
    “房舍已经进一步改进,孩子们不会被冻到。食物也已经到位,大部分孩子都吃得很香甜,少数主要是对吃食不太习惯。”荀悦汇报道。
    毕竟天南地北都有,最远的已经是扬州那边,不习惯很正常。
    刘韬这边的主食,已经开始朝着面食发展。而扬州那边,主要的作物其实不是粟米,而是稻米,据说产量更高一些。
    “这个只能慢慢来,我们要采购稻米可不容易”刘韬对此也没辙,稻米从江南运输过来,估计还没到,已经被沿途的那些势力收购了。
    就算到了,那价格也肯定很高。除非能在辽东那一带种植,否则粮价就是个问题。
    “孩子们大多都是苦过来的,不习惯也不会抱怨什么。或者说,哪怕不习惯,他们也在尽量习惯,而且也很喜欢这种能吃饱的生活。”荀悦连忙补充。
    “这就好”刘韬点头,“这些孩子,以后有一部分,可能没办法坚持读书到最后。有些就算读了几年书,依然考不上科举的也有。但只要有一成,能考中科举,至少过了府试成了举人,那也是好几千个官吏。”
    到时候别说他治下,在把冀州、幽州、兖州和豫州算进去,他也不会缺乏官员了。
    “孩子们都很用心读书,不敢说全部都能成为栋梁之才,也应该有不少人能考过科举。”荀悦少不得奉承了句,“臣预先恭贺陛下,天下英才尽入彀中!”
    “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荀卿也需要多担待。若真到了那天,荀卿自然也功不可没。”刘韬自然也不介意勉励他一下。
    顺便感慨一下:“到时候,朕专门设置一个云台阁一样的,把跟着朕,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的臣武将,其丰功伟绩,都给记录进去,并开放给天下百姓瞻仰,享受万家香火!”
    “臣,定当全力以赴,以求有幸进去。”荀悦闻言都有些不淡定了。
    那可万古流芳,可以说是臣武将最大的荣耀。为人臣的,谁不想要这样的荣耀?
    “放心,对大汉有功劳的”刘韬笑道,“朕不会忘记,朝廷不会忘记,天下百姓也不会忘记!”

第539章 裂痕的契机
    “最近突然发现,抢掠虽然很不仁义,但很过瘾,尤其是四夷的情况下!”大草原上,张飞率军攻破一处部族,此刻正在打扫战场。
    “可惜我们只能追击三百里”颜良也率军回来,多少有些不过瘾的感觉。
    正常的骑射,鲜卑的骑射倒也能够和他们来个五五开。只是最早玩移动骑射的,便是刘韬这一家。于是麾下的弓骑兵,骑射经验远超别人。
    哪怕大家都是骑射,如何避开对方的射击,如何更有效的收割敌军的生命,他们在行!
    只是相比之下复杂的战术动作,颜良也好,下面的军官士卒也罢,更喜欢莽穿多一些。
    “剩下的就是步度根部的事情,反正我们见好既收,继续下去我们的补给线就成问题了。”赵云打马上前,“收获已经足够多了!”
    可不多么?马匹超过三千匹,牛羊无数,难得是大量的俘虏,至少七八千人。如果算上阵亡的部分,估计会更多一些。
    俘虏大多都是女性和孩子,没办法,男性哪怕是老人,都纷纷骑上马匹过来迎战。审问的时候,发现曾经有不少女性也打算骑马迎战,只可惜马匹不足。
    这次南下远征,轲比能带走大量的马匹,是以留给部族的马匹,就没那么多了。
    “回去的路上也要小心点,这种鬼地方,看上去都差不多,如果不是陛下提前给了司南给我们,怕随时都有可能迷路。”张飞提醒道。
    天然磁铁是存在的,那么用天然磁铁制作成指南针,自然也成了军备。毕竟草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显眼的地标。稍微疏忽一些,就迷失方向。
    风龙洞察卷轴可以看到周围上百里的距离,不过也只是可以戒备敌军,可没办法区分东南西北,指南针这玩意,早在三四年前,刘韬就已经开始派人研究了。
    这次远征,刘韬派人送来三张风龙洞察卷轴,目的就是让他们可以,在这三百里平平安安,至少能够实现知道敌军什么时候来袭。
    “陛下以后要征服这里”颜良也是左右看了看,“这空旷的问题,得首先解决。”
    “那是朝廷里面那些官需要头痛的。”张飞大笑,“我等直接回去便是,也不知道轲比能会不会来袭击。如果他那么想不开,本将也不介意送他一程!”
    “最好不要来,朝廷还希望借着他对付牵制步度根。”赵云皱起眉头。
    “这个我们说了不算,得问轲比能!”张飞回了句,“好好休息,明天就要拔营了!”
    追击三百里,倒是狠狠打了几场,要说过瘾也算过了,怎么都能撑几个月。轲比能要来就来,不来也无所谓。
    或许是发现,轲比能也没什么了不起之后,张飞对他已经没什么兴趣。
    真正的强敌,却是友军,比如吕布和黄忠,又比如说三哥关羽和身边的赵云。厉害的都是自己人,敌人都不厉害。张飞觉得若非受限于官员和物资,兄长一年就能一统天下!
    接下来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开始往回赶路。没有敌人,至少前面一百里没有发现敌人,顾虑到那些俘虏,所以只能放慢移动速度,仅仅移动七十里上下。
    “我们是不是对那些俘虏太仁慈了点?”晚上休息的时候,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