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段时间简单去见了见孙匡,七八岁的样子,过来当人质也不容易。又因为水土不服的关系,一开始身体有些虚。少不得由吉穆两兄弟调理一段时间,才缓了过来。
    “身体已经无大碍,并且按照主公的要求每天锻炼和看书。”郭嘉回道。
    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刘韬为什么要向孙坚索要孙翊。就如同袁绍和袁术猜测的那样,不少人都怀疑,孙翊是不是有修仙的天赋。
    说不得,孙坚都是那么怀疑的,于是把孙翊留了下来,改成把孙匡送了过来。
    “嗯,只要完成日常的任务,那么剩下的时间也不要限制他,必要的自由还是要给的。也没指望他能当人质,只是以后若能学有所成,考过科举,在地方发光发热也好。”刘韬无所谓的说道。
    孙翊的话,还能安排到军中任职,只是估计镇守不了地方,毕竟历史上是被下属所杀。御下都做不到的话,还有什么办法镇守一方?
    至于这孙匡的话,才能也不知道会怎么样,首先还要摆脱他早夭的问题。
    孙翊哪有什么修仙的才能,刘韬这魔法塔,能传承直接给自家的儿女不香吗?只是想着孙策孙权要不到,要你个孙翊可以吧?到时候孙家人给自己征战沙场,不挺爽的?
    对,这就是他的私心,纯粹就是玩性所致,没有其他意义。别人怎么猜,那就是别人的事情,把孙翊搞成仙法继承人什么的,也随便他们
    至于后续,孙坚会不会被诸侯集火,那也不关他的事情。
    “适当给他找几个朋友,也不能一个人呆着,容易孤僻”刘韬想了想,补充道。
    年纪差不多的其实也有,比如说黄忠的那个黄叙,吕布家的吕雯,关羽家的那个关平。更多也有,只是刘韬也不可能都记住。
    其中那关平,早些时候讨伐河东,关羽不是分兵了么?当时就趁机回了一趟家乡,算是衣锦还乡,还顺带把妻子给接了出来,还有他与妻子的长子关平。
    刘韬本来以为,这个世界的关平,依然是关羽收的义子,看来这里是按照正史来的,直接就是这位的长子。
    眼看也十岁多了,几个小屁孩里面年龄也算大的,只是因为家里环境的问题,性格也不是很张扬。本来是要跟着关羽过去司州,只是关羽却把他留在了晋阳。
    说是这里的学习氛围好,而且还有黄忠这样的强者可以帮忙教他。其实刘韬心里清楚,这是要留质子,都说是兄弟,还给自己整这玩意
    “这个,只能给他们接触的机会,至于能不能玩到一起,得看他们。”郭嘉提醒道。
    “这是当然,交友自由嘛!”刘韬笑道,“话说,你家的小子,今年也三岁了?”
    郭嘉三年前成亲,或许是家里人丁单薄的关系,早点成婚生子也正常。虚岁十七其实也不算早,前年有的孩子,现在虚岁三岁。算下来,和刘韬自家两个小屁孩同龄。
    “劳烦主公惦记,的确如此。”郭嘉笑了笑。
    旁边的陈宫有些酸,自己出身寒门,也就刚刚考虑成亲的事情,旁边这个今年才二十的小子,家里的孩子都三岁了。
    “有空带过来,说不定能和刘琮玩到一起去。”刘韬笑道,大人有大人的圈子,小孩子也总要有小孩子的圈子,往往这些核心臣子的孩子,也会是他继承人的核心班底。
    “承蒙主公看得起,嘉会安排的。”郭嘉笑道,能进入刘韬直系继承人的圈子,那对臣子来说,可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刘韬也是开心,几天前吉穆诊断出来了,蔡琰、任红昌,甚至是甄姜都怀上了。明年七八月前后,又有三个儿女要出生。只是甄姜今年才十七,这个时候怀孕,让人有些担心啊!
    “好了,科举方面,情况怎么样了?”刘韬当然也没有忘记真正重要的事情。

第485章 糜竺的晋阳见闻(求订阅)
    新年到了,和以往大过年,略微冷清的情况比起来,今年的新年显得特别热闹。
    毕竟大量的使者过来,不少人都是带着礼物过来的,同时跟着过来的还有不少的随从。
    人多,那么就要安排食宿。当然不能让别人掏钱,只能从财政收入里面支付。而使者们,虽然食宿不愁,不过也不可能一直不出门。
    出门,那肯定是要到处买买买的,尤其有那么一两个人,心思也不是很纯。
    这年头的百姓也不是很富裕,有钱赚那肯定要开业,其实年初二,已经有不少人开业,或许少经营一天,感觉都有吃不上饭的危险。
    店铺开业了,那么普通百姓也不想待在家里,于是新年的气氛自然也就活跃了起来。
    “没想到,居然真的开设了图书馆,让百姓免费看书和抄书”糜竺来到图书馆,看着里面那些看书抄书的百姓,不由咂舌。
    随便找了一本书看了看,让他惊讶的是,这些书居然都有句读。如果说,以后官方的授业,考试用的都是这个标准,那么读书人以后再也不必担心,自己可能会错意了。
    “这样下去,整个晋阳岂非都要是读书人?那整个并州,又该有多少个读书人?”糜竺已经不敢想象。
    都说刘韬对士人刻薄,但真的刻薄吗?多少寒门和普通百姓,估计对他都要感恩戴德的。毕竟他们都是真正的受益者,吃亏的只有那些已经传承已久的大家族,以及各个学派了。
    他糜竺,说到底也只是徐州的一个土豪和大商人,比不上老牌的曹氏和陈氏。陶谦担任徐州刺史时期,为了不被曹氏和陈氏架空,才把他提拔为别驾。
    另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看上了糜氏的家产,可以为他提供政治献金。
    糜竺支付了三成的家产,最后才帮助陶谦掌控徐州,同时也坐稳了这个别驾的位置。心里却很清楚,陶谦未必就很看得起他。
    这也是常态,没有当别驾之前,曹氏和陈氏,用自家在官场上的影响力,轮番压迫糜氏,偏偏他连哭喊反击的余地都没有。
    若非糜氏在地方声望同样不错,那就真的只能依靠两家的施舍,在夹缝中小心做人。
    对那些老牌的家族,糜竺实在没什么好感可言,只是为了糜氏不得不强颜欢笑,压制着恶心去和他们虚情假意。
    甚至不惜花费三成的家产,来买下这个别驾的职位。这次作为使者,陈氏和曹氏不派人,反而派他过来,已经可以看出许多问题。
    就算有别驾的身份,在徐州,他依然什么都算不上
    是以刘韬对士族,主要是对这些老牌家族的态度,获得了他的好感。同时也看到,在这里,寒门、土豪和士绅,甚至是普通人,都有出仕为官的可能性!
    “请问这本书,你还看吗?”正在沉思,结果旁边有个读书人小心翼翼的问道。
    此人并没有穿着长袍,而是很普通的粗布短打,只是里面似乎还有一层带绒毛的衣料,所以看起来没有那么单薄。刚刚过年,这天气还是很冷的。
    从外表和谈吐可以看出,此人应该不是什么正经的读书人,甚至有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其实从他的外表,手上的老茧,多少可以看出些端倪。
    “嗯,你看吧”糜竺其实根本不打算看书,至少现在没心情看书。见别人要,于是就把手中的书本让了出去。
    “谢谢你也是来准备科考的?”对方道了一声谢,然后低声询问道。
    “科考?”糜竺第一次听说这个,主要是刚来,之前没外出过,所以不知道这个。虽然不知道,但他对这个,还是很好奇的,“可以和我说说这个吗?”
    “这个我还要备考”后者有些为难的说道,“还有半个时辰,我就要上工了,我要抓紧时间学习才行。”
    “这样,你告诉我,这个归你!”糜竺想了想,拿出一串零钱,大概一百枚左右。
    一百也不算少了,尤其是一个普通百姓出身的人来说。此人见状,有些意动,不过最后还是咬了咬牙,向糜竺告辞。
    “别急,好商量!”糜竺见状,有些疑惑,莫非晋阳的物价很高,在徐州,有那么一百,已经能让普通百姓给你鞍前马后了,少不得,又拿出一串。
    “好吧,我说快点”后者见状,实在没办法忍受这个诱惑,于是只能上前,“这里不好细说,我们出去聊。”
    图书馆禁止喧哗,一次警告,两次赶出图书馆。次数多了,还要送官,同时通过素描的绘画方法,把模样姓名和籍贯都登记出来,贴在图书馆大门那边。
    甚至送到并州所有图书馆那边,只要他过去,别人一看是黑名单的,就不给进。若是敢抗议或者谩骂,直接就送官处理。
    图书馆是为了让普通人,有一个可以免费获得知识的场所而设立的。既然不想获得知识,还要打扰别人获得知识,那不好意思,不惯着!
    到了外面,找个茶摊坐下。这茶摊同样是新兴的产业,主要还是这几年里,刘韬大量从巴蜀购买了茶叶的关系。不知不觉,茶叶贸易已经成了刘韬这边和刘焉最大的生意。
    也没有吃亏,送过去不少的酒,考虑到炒茶技术和发酵技术还没有出现,买入的只是纯粹的茶叶,价格根本不对称,只赚不亏!
    有了茶叶,就有茶坊,专门炒好了茶叶,红茶,绿茶和乌龙茶,技术还很简陋。也开始有茶铺,专门出手茶叶,铺子里面还有茶舍,可以在这里品茗。
    茶摊就没那么高级了,买点茶叶碎末什么的,放得也少,主要是喝个味道,跟一下时髦,还不至于太贵。喝不了酒的,或者因为还要读书不能喝酒的,过来喝一杯,算附庸风雅。
    自然,这茶摊,也就开在了图书馆附近,生意还可以。
    “年后,登基大典过后第三天,并州就要举行科举考试,不仅仅是针对并州,司州和凉州那边,也已经派人告知。自觉有条件可以参加考试的,都已经过来这边等着,顺便可以在这里图书馆里面看书备考”两人坐下,这个备考生给糜竺斟了一杯差,然后才把科举的事情缓缓道来。
    “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能出仕为官?”糜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选材方法,不过显然比孝廉靠谱。
    只是这样选材,怕是会有一些不孝不廉之人混入,真的没问题吗?唯才是举,而不是唯德是举真的没问题?
    主要还是酸的,如果唯才是举,他早就顺利出仕为官了!私下找过县吏和郡吏问过,自己一直没有举孝廉,居然就是因为家里经商,被认为无德!
    打压就打压,敢不敢更光明正大一些?
    糜氏粮行,打听打听,徐州最有良心的粮行,百姓就没有不称赞仁义的,什么叫做无德,无非是抢了那些劣绅和士族家粮行的生意罢了!
    少不得把他的疑惑说了出来,后者闻言,有些纠结的说道:“这天底下,坏人能有多少,就算无德,至少也不至于缺德。德行可以后天培养,有德之人,难道后天就不会缺德?”
    “这话有意思,只是好像不是你能想出来的吧?”糜竺闻言,对这番话颇为认同。
    原本在乡里还算德才兼备,结果当了官之后越来越坏的,也不是没有见过。别说是官,芝麻点大的县吏,都能像换一个人似的。
    果然,要知道一个人的品德,还要看看他当了有了权之后是怎么样才行。
    “夜校里面学的”备考生有些有些羞涩的说道,“当时恩师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当官的时候,就说过这句话。”
    “夜校?”糜竺显然抓住了重点。
    “嗯,扫盲夜校,每天晚上两个时辰的课,主要认字和识数。还可以参加进修班,学习更多的知识,我就是进修班的。”备考生回道,“费用不贵,尤其是扫盲,扣除书本和具费之外,学费不需要出,官府会代付。”
    既然都是免费了,有空闲渴望知识的百姓,当然会去上学。进修班也不贵,找份工作,不沾酒色,不赌的话,不仅够学费,具费都够了。
    难得是两者时间交错,就是睡觉的时间稍微少一些,不过年轻人,撑得住。
    “居然还能免费上学?”糜竺实在无法想象,以前要上课,束脩姑且不说,想要拜入某人门下还非常困难。
    “免费,只是每个老师可能都会带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也不算拜师,只是纯粹传授知识,有问题可以问,但仅限授课的内容,除此之外,老师没有义务告诉我们。”备考生回道。
    当然,真的拜师,然后参加补习班什么的,那当然可以。只是这样的话,费用可不是谁都能够支付得起的。
    糜竺大概明白,帮忙启蒙和教学,但是不算拜师。自然,也没有义务教导更高深的知识,算是拿钱办事那种。
    “那对于教师来说,那么有什么好处?”糜竺无法想象。
    “好处当然不少”备考生回道,“且不说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