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在座的都是聪明人。

    河北西路被贼寇祸害了两年,人口财富锐减大半,形同鸡肋。

    辽军要不是想借道,图谋河北东路。

    还真没必要去跟沈麟那头倔驴硬碰硬。

    北方明珠安定府,确实足够富裕。

    可比起整个河东,或者眼前的河北东路就差远了。

    见识了封丘繁华的辽军高层,对安定府的兴趣越来越小。

    那破地方三面环水,又打不过铁锋水军。

    大伙儿至于费劲心机折损兵力么?

    更何况,在座的核心人物遥控着西京八大家,可没少从安定府走私好东西。

    抢不到,那就做

    买卖。

    沈麟那小子满眼都是金元宝,那就砸晕他。

    反正,咱们赚的比他多十倍。

    普通人都知道吃柿子照软的捏。

    更何况在座的聪明人?

    什么?

    你说放任沈麟野蛮生长,会对大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兄台,那不过是两府之地,如何力抗强盛之极的大辽?

    有财力,没野心可不成。

    财力,野心都有了。

    你还得有足够的人才支撑。

    沈麟的新武器很恐怖?

    咱们的密谍司也不是吃素的。

    早晚会弄明白。

    大黄弩都能仿造,而且还在不断改进,总有赶上铁锋军强弩的一天。

    其他武器,也是一样的道理。

    没有从大周掠夺到天文数字一般的财富。

    大辽如何装备几十万铁甲骑兵?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超强兵甲,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如果沈麟知道辽军高层这么想。

    他绝对会忍不住大笑三声。

    太祖爷那句话说得真好啊!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猥琐发育,无论在哪个世界,哪个时代,都是王道。

    出头鸟,死得快。

    轰轰烈烈的赵归一,如今,骨头可都敲得鼓响了。

    其实也有意外。

    落阳山南麓。

    人迹罕至的丛林中,两个光头锃亮的和尚正在艰难

    跋涉。

    年轻的和尚,擦了了擦满脑门的热汗。

    他那身皱皱巴巴的褐色僧袍都湿透了,也显得更加褴褛。

    “父王……”

    中年大和尚浓眉一皱,威严之色一闪而逝。

    “闭嘴!”

    “老子都说了多少次?”

    “从今往后,没有父王,只有归真和尚!”

    “你不想当戒奢小和尚,天大地大,自去便是。”

    要是虎大龙和李广利出现在这里,必然会惊掉下巴。

    他娘的,赵归一,赵奢不是被咱俩杀了么?

    怎么还在大山里活蹦乱跳呢?

    看到独身儿子闷闷不乐。

    赵归一露出慈父一般的笑容,耐心问道。

    “奢儿,你说咱们跟着辽人,有好下场么?”

    赵奢可不笨。

    他当初就极力反对跟辽人合作。

    只不过,父王和陆大江坚持,他反对无效。

    “绝对没有!”

    “爹,我当初就说过,跟辽人合作,等于与虎谋皮。”

    赵归一居然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是啊!”

    “我知道,陆大江也明白。”

    “可是我们的真定,邢州挡不住辽军。”

    “面对草原铁骑,咱们总不能困守城池等着饿死吧?”

    “与虎谋皮,总好过立马开战,对吧?”

    “可惜,咱们买来的战马,还是挡不住沈

    麟的具甲铁骑啊!”

    “那小子,才是深藏不漏!”

    “安定兵败,为父就知道义军在澶州走到头啦!”

    “偏偏,辽军堵住了我们的所有退路,无处可去。”

    “兄弟们也不甘心,那就去巨鹿送死呗!”

    听到这里。

    赵奢就不得佩服老爹的算计。

    替身。

    早在出征安定之前,老爹就找了两个死士当替身。

    还把替身的家人安排的妥妥当当。

    虎大龙带领的铁骑冲向贼寇大营时。

    父子俩换了衣服,就躲进早就挖好的暗道了。

    谁能想到?

    他俩硬生生吃了二十天的干粮,憋得浑身酸臭了才趁夜逃入山中。

    就目前这身打扮,谁还认得出赵家父子?

    杨成良当面,估计都费劲。

    实在是,二人体型都瘦了一圈,还点上了真正的戒疤。

    “爹呀,我知道辽人信佛,不会对僧侣下手。”

    “可咱们这辈子,就这般……出家了?”

    赵奢才二十二岁,他很不甘心。

    赵归一乐呵呵地递过去一个羊皮水袋。

    “喝点!”

    “咱们呐,去江南,广南,走的越远越好。”

    “咱俩身上的金叶子,足够后半辈子花销了。”

    “又不让你当真和尚。”

    “咱老赵家,还靠你小子传宗接代呢!”



    第六百三十四章 教育先行

    

战事停了,沈麟依然忙碌。

    边境的堡垒和驻军营地,需要大肆修建。

    铁城往北,最后一次城墙扩建,也开始了。

    一直修到黄龙江边,以后都找不到北扩的地方了。

    这两件事,他只是在规划上花心思。

    具体执行,交给军方和营造司即可。

    可要在各地开办新学,工程量可不小。

    以往,只有县学和府学,入读的都是童生和秀才。

    当然,有钱人家的孩子,没有功名也能挤进去,毕竟是少数。

    所以,各地的县学顶多百把人。

    府学也就二三百人,占地小,规模不大。

    沈麟要开办的新学,光是镇一级的五年制小学,就有上百所。

    每个镇下辖的人口,少的一万多,多的三四万。

    七起到十二岁孩子,就算不强制入学。

    每所小学都得按照上千人的规模来修。

    这个时代,真能读完五年书的,那都算很有学问的人了。

    因此,府县一级的中学,一共十所。

    每所按照五百人的规模来。

    中学可以在原有的府学,县学的基础上扩建。

    镇一级的小学,就只能新建了。

    还有,各里距离镇子远的都有十几里,小孩子上学很麻烦。

    原有的族学也不能

    放弃。

    只不过,铁城会把新的教材分发下去,死读书可不成。

    这些族学统一改成三年制半小学。

    三年后,孩子大了,就可以去镇里寄宿,继续就读。

    为了加强基层管理,原来的各里乡兵统一由铁锋军派人接收。

    如今可不需要那么多乡兵了。

    每个村十人,一个里保留五十人,农闲训练即可。

    派下去的肯定是铁锋军伤残老兵,靠得住。

    一正一副,两府十县就得要上千老兵。

    他们都是有文化的,各里的半小学也得由他们管理。

    传统文化课当然由原来的老夫子负责。

    但体育和思想教育,算学之内的,还得老兵们来。

    镇和县、府一级的小学、中学,体育课一样启用伤残老兵。

    一个学校得派好几个。

    至于教师,肯定由田文青的文教司派。

    经过两年的发展。

    铁城的学生不但人多,教师队伍也逐渐成熟了。

    南城的学校也分为四部分。

    铁城太大,孩子们上学麻烦。

    有家在本城的,就没必要寄宿了。

    因此,中城,北城,再建的新北城也开了三个分校。

    各府县原有的族学、县学老师,已经到了铁城。

    他们接受两个月的紧急培训

    ,以后还得边自学边教书育人。

    铁城能派下去的老师毕竟有限,每个小学,中学,还不到十个人。

    以后,主要还得靠那些本地的先生才行。

    沈麟这几天就在忙这事儿。

    不重视都不行。

    可以预见地是,两府十县,包括铁城在内。

    八月初开学,走进学堂的孩子将超过三十万。

    不需要强制入学。

    主要是免费教学的待遇实在太优厚。

    笔墨纸砚免费,各级学校还得包孩子三顿吃食,中午必须有肉。

    学校建设和维护,老师的饷银、娃娃吃食,校服,都让沈麟包了。

    标准跟铁城学校看齐的话。

    每年花费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钱,将超过三两银子。

    一年的花销不下一百万两银子。

    当然,沈麟和地方五五开,没道理全都让他自掏腰包。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

    不管是安定府,还是新入手的唐州府,老百姓都沸腾了。

    这等于是沈麟大都督出钱帮他们养孩子呢。

    而且,一养就是五年,男女不论。

    这种好事上哪里找去?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种年代,谁家能保证一天三顿,还能顿顿吃饱?

    中午还给一顿肉,鱼肉也是肉。

    地主

    老财家,也舍不得如此浪费吧?

    根据情报司统计上来的数据。

    几乎没有哪个百姓,不为这条善政而欢呼的。

    就算百姓知道,自家孩子进入学校,上的体育课跟练兵没啥区别,无非不过强度高低而已。

    但那又如何?

    大都督花上五年的心血,把孩子们养得白白胖胖的。

    卖给大都督也值了。

    田文青就问过沈麟。

    “三十多万在校学子,年年如故。”

    “岂不是每年都能毕业五六万小学生?”

    “进入中学和铁城技校的,顶多万把人吧?”

    “你要招那么多兵?”

    沈麟哈哈大笑。

    “老夫子,你想哪儿去了?”

    “就算孩子们挤破头想当兵,我也不能照单全收。”

    “遴选三万人足矣。”

    按照铁锋军的规定,再过三年,第一批老兵就要退役一部分了。

    如今的局势,不可能招三万人,就退役三万人。

    至少,三年之内,军队是有增无减的。

    也就是说,铁锋军的常备兵力必须保证三十万以上。

    最好的比例是。

    水军五到六万。

    陆军三十万。

    现有四个军少了点。

    总得扩充一支第五军,作为中军使用吧?

    另外,每个军五万人只是暂时

    的。

    连军长都兼任师长了,以后肯定要摆脱这种缺人的局面。

    每个军,还得把直属部队扩充到一万二千人的规模。

    更方便指挥。

    因此,沈麟计划的一个标准军是六万人。

    总数三十六万,还是具甲精兵,规模想当庞大了。

    短时间里,肯定达不到这个目标。

    任重而道远啊!

    距离各级学校开学还有一个半月。

    铁城的学校倒是照常上课,寒暑假总共只有两个月。

    七月初才放假呢!

    沈麟整天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视察学校的建设情况。

    当地的官府也极度配合。

    不管在那个时代,办学即是善举,也是政绩。

    没看到历史上那些名臣,每到一地,首先干的都是修桥铺路建水利,办学助学育人才么?

    哪怕贪官,也得做好面子工程不是?

    沈麟暂时没工夫肃清官场。

    就这么几个县,安定府的几位主官都不错,至少敢战。

    唐州府的六个县,所有的官吏先投贼,后降辽。

    当初铁锋军也只是驱逐为主,战马、财物尽量截留。

    至于人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赶走了事。

    按照沈麟的说法,没骨头的东西,到哪里都会祸害人。

    留着给辽人添乱去吧!



    第六百三十五章 韩如烟出走

    

连着跑了几天,沈麟终于回家喘口气。

    他洗了个澡,换了清爽衣服。

    树荫软榻上,乱爬的两个小宝贝就支棱着小身板扑过来。

    小凤至最是黏人,每一声“爹爹”,喊的沈麟心都化了。

    小天来也跟他混熟了。

    不过,这小子有些高冷。

    你跟他玩上一个时辰,也换不来几声“爹”。

    可抱抱还不能比妹妹少。

    “来来来,爹爹抱!”

    “凤至啊,今天乖不乖呀?”

    沈凤至奶声奶气地道。

    “乖呀!”

    “哥哥……不乖。”

    “他尿榻……”

    沈天来一扭头。

    “哼!”

    沈麟乐不可支。

    “臭小子,你乱尿尿,还有理了?”

    儿子一点面子都不给他。

    “哼!”

    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