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王爷的意思是……”

    秦王杨念广长叹道。

    “父皇现在就是在求稳。”

    “废长立幼,必然会引起朝堂大风波,他会选择这般做么?”

    “再说了,童子观和魏成忠都支持我大哥。”

    “这些年,射向本王的明枪暗箭,可从没少过。”

    “一旦太子之位,定了燕王。”

    “老大人,念广一家,恐有不忍之事发生。”

    沈忠孝倏然而惊。

    老皇帝的精力越发不济,时日真不多了。

    燕王杨念博虽说懦弱,可他的两个支持者,却足够阴险狠毒。

    秦王一直是太子之位的激烈争夺者。

    大周朝偏偏对皇子管束极其严格。

    不得豢养太多的家奴,不可训练私兵死士。

    就连护卫,都是御林军不定期地派人去替换守护。

    这一点,皇帝手中的皇城司,一直监管得很紧。

    所以,大周立国三百年。

    偶有臣子犯上作乱。

    还没有那个王爷有实力这么干。

    他们手头没人啊!

    但是,杨念博有人。

    他的支持者魏成忠和童子观,手里可不缺人。

    死士、私兵,甚至调动军队,都能够做到。

    完了,秦王一家几十户口,还真的危险了。

    “王爷,你请求封建外地,皇上未必会答应。”

    杨念广轻笑道。

    “不,父皇会答应。”

    “他要求稳。”

    “目前京中,事涉东宫之争,最不稳定的就是本王了吧?”

    “本王要是主动退却,他还能不答应?”

    要说杨念广对九五之尊没有想法。

    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他十岁起,就新生大志了。

    可这些年来,自己手里可用的人力物力,并不多。

    偏偏阉党专权,还竭力打压支持,看好杨念广的大臣。

    贬的贬,罢官的罢官。

    其中,分量最重的,就是眼前这位前部堂高官沈忠孝了。

    人家都被召回京城好几个月了。

    杨念广也是满怀期待着。

    偏偏,老皇帝一点都不着急。

    至今还把沈忠孝高高挂起来。

    出仕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了。

    时间不等人。

    秦王觉得,京中就是一潭死水,是个牢笼。

    只有跳出这方天地,他才能大展拳脚,干点事儿。

    哪怕积蓄点人马也是好的嘛。

    沈忠孝对老皇帝太了解了。

    “嗯!”

    “王爷你说的没错。”

    “要是请求封建,他可能会批准。”

    “但是,你想去太原,他不会允许的。”

    “那里,可时刻面临着辽人的下一步攻击啊!”

    “太原府的军队,也是朝廷最为强大的三支边军之一。”

    “甚至略强于澶州军,可跟雄州军媲美。”

    “你要是得到十万太原府禁军、班军的效忠。”

    “皇帝就得担心京城封丘的安全了。”

    “呵呵……”

    秦王也禁不住哑然苦笑。

    他可是一脑子的家国情怀。

    岂可为了私利而坏公事?

    他真要带着十万太原军入京。

    得利的会是谁?

    辽国啊!

    大同,应州、云州等地的十五万大辽铁骑,还不得乘虚而入?

    失了太原这般重要的西部屏障。

    就算他夺得九五之尊的皇位。

    也得考虑迁都了吧?

    辽人打不下雄州。

    还不能集结重兵攻下澶州,真定么?

    到时候,两路大军直逼黄江,靠什么去抵挡?

    就靠京中那帮老爷兵?

    老是吹嘘黄江防线多么坚固,黄江水师多么多么能打。

    秦王表示怀疑。

    他们,都快变成京中权贵的走私和运输船队了。

    都他娘的忙着捞钱呢。

    官兵们腰包鼓了,好日子过的乐不思蜀了。

    谁还愿意拼命?

    四十两银子的战死抚恤,还不及他们两年赚的。

    “那就来一个,真的以退为进。”

    沈忠孝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一封封奏折往上递。”

    “第一个,选有着盐铁之利的徐州。”

    “陛下肯定不愿意,看到你手握此种利器。”

    “他一旦拒绝,你就说去襄阳,九省通衢,战略地位多重要?”

    “不同意?那就去长安喽?关中可是王霸之基哦!”

    秦王都忍不住乐了。

    你老人家真会开玩笑。

    这三个地方,父皇一个都不会同意。

    “可……本王还是,想去太原!”



    第二百二十八章 跟沈麟学

    

去太原?

    你想的也太简单了。

    沈忠孝苦笑道。

    “王爷,那帮骄兵悍将,可不好收复。”

    “你真以为他们有多能打么?”

    “大周国事糜烂至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

    “各地军队,就是在比烂!”

    “太原军和雄州军只是还没那么烂而已。”

    “老夫就问一句。”

    “他们敢跟辽人铁骑,野地浪战么?”

    秦王默然了。

    悬!

    太悬了!

    好像这二十年来,大周军鲜有野战获胜的战例。

    呃!

    有一个。

    大年初一的早上,你老沈家的麒麟儿。

    沈麟仅仅率领两千铁骑。

    就把三倍于己的辽军,打的满地找牙了。

    这事儿,现在京城传的很邪乎。

    九成九的人都不信呢。

    “老大人,沈麟这次,不会是真的吧?”

    “他真的?干掉了五、六千辽军?”

    沈忠孝没打算隐瞒杨念广。

    “如果,我说可能上万呢,你信不?”

    秦王年轻的脸庞顿时激动得一片赤红,呼吸都急促起来。

    信?

    我信个驴球子啊?

    沈麟才多少人?

    不是说三千兵么?

    两千骑兵,一千城防枪盾兵。

    他沈麟的人马就是铜头铁臂?刀枪不入?

    应州王耶律大越既然敢派人偷袭安定。

    过江的辽军,肯定都是精锐。

    难道,强悍的辽骑都吃巴豆了?

    拉稀拉得走不动道儿?

    灭敌上万?

    说什么醉话?

    杨念广的眼角余光,不由得撇撇撇火盆上煨着的红泥小酒壶。

    沈忠孝也不以为意。

    他干脆拿起酒壶,给秦王斟满一杯酒。

    “酒色澄碧,安定最好的竹叶青,品品?”

    “老夫才喝了一杯而已,存货不多喽!”

    秦王举杯一饮而尽。

    略微辣口,这是北地好酒的共同特点。

    但与众不同的醇厚,以及沁人心脾的唇齿留香。

    都表明,这竹叶青,确实非同凡品。

    “好酒!”

    沈忠孝的眼睛都笑眯了。

    他浅浅尝了一口,得意地笑道。

    “你可能想不到。”

    “这酒啊,是一个糟老头子酿的,老百姓知道他的,不多。”

    “老庞还偷偷卤牛肉卖。”

    “三十年了,老夫都百吃不厌!那味儿,真绝了!

    “甚是想念啊!”

    “安定的所有大户,都知道老庞的存在。”

    “可没有谁去举报他。”

    大周不许杀牛。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你总不能阻止耕牛病死,或者失足摔死吧?

    “明白,就是为了口舌之欲!”

    “只因为,那位老庞师傅,手艺确实了不起。”

    沈忠孝拍拍巴掌。

    “对喽!”

    “我那堂侄子,也是如此!”

    “没有人逼着,他可能选择终生老死泸水。”

    “或做一农夫,躬耕于田亩。”

    “或做一渔夫,泛舟碧波上!”

    “机缘凑巧,他老是被人逼啊逼的。”

    “村里的地痞欺负他,前里长呢,想要他的水磨技术。”

    “后来,他奋起一把,改善了一些。”

    “我走后呀,主脉还贪他的技术和生意,天天找茬。”

    “就这么一步步磨砺下来。”

    “他成长了。外人却不知道,他到底隐藏着多少实力。”

    杨念广有些感同身受。

    只不过,他做不到沈麟那样。

    这家伙太妖孽了。

    不但文采卓著,玩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却能生财有道。

    现在看来,沈麟练兵统战,也是犀利非常。

    “可惜,安定一战,不就暴露了?”

    沈忠孝摇摇头。

    “未必!”

    “那家伙太喜欢藏拙了。”

    “老夫自忖阅人无数,却偏偏看不透他。”

    “他卖给我另一个侄子沈毅的军备。”

    “光是缴获的辽军铁甲、马铠就高达三千五百余。”

    “骑弓、步弓,各种武器三万余件。”

    “你说说,辽人得死多少人?”

    “才留的下,如此众多的装备?”

    这下杨念广信了。

    辽骑随身携带两把弓,一把主战武器。

    三万余件武器,可不就是在万人上下么?

    再说铁甲马铠的装备比例。

    辽人不善于炼铁,军中铁甲还赶不上大周呢。

    丢了三千五百套?

    没准儿,应州王心疼得想要哭。

    沈忠孝认真地盯着秦王的眼睛。

    “说了这么多!”

    “老夫就是想要王爷明白。”

    “大周地域辽阔,去哪儿不行?”

    “猛志固常在,啥困难克服不了?”

    “靠山山倒,靠人人没了。”

    “白手起家又如何?你培养的,还不是你自己的班底?”

    “总比接手那些半路人强吧?”

    “啪!”

    秦王拳掌相击,顿时变得斗志昂扬起来。

    人,往往很迷茫的。

    可只要前方有一盏灯,一个榜样。

    那就不用摸着石头过河了。

    “好!”

    “本王就学学你家的麒麟儿。”

    “去哪儿,无所谓!”

    “先保住一家人的命,再图其他。”

    “老大的本事我清楚,他接手大周天下。”

    “未来,只会一天比一天糟糕。”

    “父皇想求稳,也就能稳住他活着的时候。”

    “那是在窃取,大周未来之生机。”

    “本王一定要早做打算,以应大变。”

    “老大人,您也准备准备吧!”

    “本王外放,总得派一个得力、可靠的老臣帮扶照料。”

    “父皇多半会选择您!”

    “除了您,也没别人了。”

    沈忠孝给秦王斟满了酒,两人碰杯。

    “干了!”

    “那就——一言为定!”

    他已经对这个京城失望了。

    也对老皇帝的所作所为失望透顶。

    秦王既然打算离开这潭污水,另开新天。

    他沈忠孝留在封丘,又指望谁呢?

    还不如跟着去,也有个辅佐对象不是?

    秦王龙行虎步地走了。

    沈忠孝望着他的背影,忍不住喟然叹道。

    “唉,雄主之姿也!”

    “可惜,他已经有了王妃了。”

    “要是让思思当个侧室……”

    沈思思突然跳出来,吓得老头一愣一愣的。

    “想都甭想!”

    “爹,您不疼我了。”

    “居然想要您的宝贝女儿,去给人家当妾室?”

    “我……我要回安定!”

    沈忠孝失笑道。

    “泸水下游,贼寇嚣张。”

    “黄龙江上呢,辽人也有战船了。”

    “你想回安定,咋走?”

    沈思思歪着头犯难了。

    过了半晌,她突发奇想道。

    “不如,我给沈麟堂哥写封信?”

    “他,一定有办法的。”

    “嗯嗯,就这样,我回去投靠他!”

    沈忠孝一个趔趄。

    咱本家还没败亡呢。

    你,你居然投靠旁支?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官运亨通

    

朝廷的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速度真不是盖的。

    泸水河下游,真定、相州一带走不通?

    没关系,自大名府北上,再从东边的易县绕过来。

    仅仅五天,沈麟就接到通知。

    你升官了,赶紧到安定县城领取告身、腰牌和官服。

    泸水铁城沸腾了。

    大人升官,咱们岂不是水涨船高?

    文官还好说,已经跟朝廷的职务完全撇开了。

    再加个虚衔也没啥意思。

    反正铁城是军管,文官没多少存在感。

    顶多涨些月饷罢了。

    那几个副千户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