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二伯……”

    “北城楼连中石弹数枚,轰然垮塌。”

    “你二伯为救沈毅,双腿被活活压碎,重创瘫痪。”

    “是役,八千人守城,阵亡四千,伤三千余!”

    “协防水军也被摧毁大半。”

    “满城缟素,惨不堪言哪!”

    什么?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震得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啪!”

    刚赶到门口的婢女环儿、佩儿,手里的果盘应声落地。

    更外面的厨娘田嫂已经哭出声来。

    大家都是从安定来的。

    特别是田嫂,她家的儿子还是沈毅的亲兵呢。

    八千人死伤殆尽,自家儿子?还能囫囵个儿活着?

    这响动把屋里几人都惊得回魂了。

    沈忠孝没有去怪下人失礼。

    他在宫里,拿到八百里加急顺便捎来的家信。

    还不是眼睛发黑,几欲昏厥?

    老人家擦擦眼角的泪水,又从兜里掏出几封信。

    挑了挑,才勉强笑道。

    “这封是沈毅写的,里面特意提过了。”

    “那小子命大福大,被埋在城楼里,都完好无损。”

    “田小春奉命去南城传令。”

    “也有幸逃过一劫。”

    “田嫂,你不用担心。”

    “小春好着呢!”

    田嫂擦擦哭红的双眼。

    “老爷?”

    “真的?”

    沈思思连忙接过去一目十行地瞅了瞅。

    “真的,田嫂,堂哥已经说了,平安无事。”

    “这是八百里快马急递。”

    “小春的家信,得走正常驿站,你还得等一阵子呢!”

    田嫂终于放心了。

    她拍着胸脯道:“谢天谢地,平安就好呀!”

    “老爷饿了吧?”

    “我这就是做饭!”

    环儿、佩儿是双胞胎,一向都跟着沈思思的。

    她俩一个捡起木托盘,一个紧去找笤帚。

    心慌慌,魂不守舍的模样,却展露无遗。

    沈思思见状,忍不住笑骂道。

    “你俩,还转悠咯啥?”

    “信里说了,咱们沈家集没事儿。”

    “你们的家里人,都好着呢!”

    这下子,沈忠儒终于也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才算好消息嘛!

    自家两个儿子不在军中,信上没提,自然是安然无恙了。

    沈思思下一句,有又把众人的心提起来。

    “老天爷,沈麟堂哥的泸水铁城,也受袭了?”

    “可恨的辽蛮子!那般偏僻的地方,都要去抢?”

    “会不会挑地方哎呀?”

    沈忠儒的心情变得万分复杂。

    沈麟倒霉了?

    他该高兴么?

    以前,肯定会!

    可在贼窝里走了一遭,沈忠儒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手里有兵。

    不管属于沈麟还是沈毅。

    都还是整个沈家的。

    那小子,没出意外吧?



    第二百二十六章 澜动

    

堂屋里的炭火温度不低。

    沈忠孝的脸色,渐渐变得红润起来。

    他手里的几封信,交给沈忠儒和宝贝女儿。

    随便他们去看。

    反正,也没什么秘密可言。

    “唉,这次,多亏了我沈家的麒麟儿。”

    “连皇上都这么赞叹!”

    “沈麟不但在泸水铁城歼灭了两千偷袭辽军。”

    “还带兵救了安定城。”

    “安定虽说损失惨重。”

    “辽人的损失,却比咱们还要大。”

    “县城保住了,这是二十年未有的一场大捷!”

    沈忠儒看了半天,才若有所思的道。

    “老大,以我对沈麟的了解。”

    “那小子一贯喜欢藏着掖着。”

    “你看他卖给沈毅的铁甲、马铠,都是战利品吧?”

    “居然有三千五百多套!”

    “辽人的兵器弓箭,甚至达到三万件。”

    “老天,我敢肯定,偷袭泸水的辽军,绝对不只两千人。”

    “翻倍还差不多!”

    沈忠孝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他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老家所发生的一切。

    “当然不止!”

    “老三,这事儿,你知道就行了。”

    “沈麟不在乎战功,也没必要四处宣扬。”

    沈思思却是满眼佩服的小星星。

    太不可思议了。

    “爹,沈麟堂哥不是只有三千兵么?”

    这回沈忠儒却说了一句公道话。

    “可他是出了名的败家子儿啊。”

    “思思啊,你知道这大半年,那小子赚了多少钱么?”

    “几十万哟!”

    “这么多钱,你二伯都能养二万七八千乡兵、班军了。”

    “可沈麟呢,全花在他那三千军队上去了。”

    “清一色的铁甲骑兵呢,重骑就有整整一千。”

    “不打胜仗,天理难容!”

    沈忠儒也算开了眼界的人了。

    杨成良的大帐里,还有军官穿皮甲呢。

    他当然不知道,那只是某些贼首的特殊癖好罢了。

    铁甲太重。

    贼寇再穷,一两千件铁甲还凑得出来。

    炼铁世家,黄家堡可不穷。

    沈忠孝难得地笑了笑。

    “陛下龙颜大悦。”

    “已经下旨表彰了。”

    “安定县升格为安定府,下辖安定、夹山、忠县、易县。”

    “提拔周元为首任知府。”

    “你二伯当了通判,李乘风为同知!”

    这倒是人尽其用。

    朝廷难得开明一次,没有乱插人。

    人家功劳在哪里摆着呢。

    一帮乡兵、班军就能硬抗上万辽人的进攻。

    你让一个正经八百的府去试一试?

    就算安定升格为府,也才四个县的小府。

    跟真定、大名、相州,这些符完全没法比。

    人家

    沈思思不干了。

    “那最大的功臣,沈麟堂哥呢?”

    沈忠孝呵呵笑道。

    “他当然高升了。”

    “原来是个千户。”

    “现在晋级为西路游击,挂参将衔。”

    “沈毅是东路游击,一样挂了个参将。”

    “朝廷核准边境地区的游击,兵员五千,沈麟也不再归属澶州庄子才麾下。”

    大周的游击将军,是个很灵活的军职。

    太平地方,带兵一两千,比千户多不了几个。

    战乱和比较危险的地方。

    核准五千,就属于超配。

    朝廷是要发银子,给装备的。

    当然,你想多养一些也可以。

    自己掏钱。

    目前的大周军将,不吃空饷,不缺额就不错了。

    谁舍得多养兵?

    钱呢?

    偏偏沈家两个败家子,都是不差钱的主儿。

    沈毅已经扩军一万了。

    沈麟倒是想扩充。

    可他没有信得过的兵源,还在苦兮兮地培养孤儿呢。

    沈思思聪明绝顶。

    闻言之下,不由得大失所望。

    “沈麟堂哥亏了。”

    “他背靠北邙山,哪还有合适的土地屯垦养军?”

    “沈毅还能收收商税呢。”

    “唉,无解!”

    沈忠儒却笑道。

    “思思,你不了解那小子。”

    “他划拉钱粮,可是一把好手。”

    “你信不信?”

    “沈毅都得找上门去求他。”

    “什么叫无解?”

    “他解决的办法,多如牛毛!”

    沈忠孝今天进宫,难得碰上老皇帝心情好。

    沈家子弟给沈忠孝涨了脸面了嘛。

    不过,前些日子,老皇帝有意下放他去北地当一路总管。

    这回却只字不提了。

    皇权讲究平衡之道。

    你沈家已经有两个弃文从武的麒麟儿了。

    账面兵力足足一万。

    在北地排名前几位的沈家,财雄势大。

    再养三五万兵,也不是不可能。

    老皇帝犹豫了。

    一路总管属于特设。

    比如河北西路。

    澶州的总督庄子才,各府的知府都得归总管所辖。

    只不过,河北西路还没有总管罢了。

    沈忠孝又不得不苦等了。

    千方百计被召回来,结果却高高挂起。

    原本有点出仕的苗头呢。

    自家二弟和两个侄子风头出大了。

    搞得他自己,还得继续当摆设。

    不得不说,很讽刺。

    不过,沈忠孝近距离观察了老皇帝。

    这位,金丹红丸服了不少,已经快油尽灯枯了。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

    沈忠信最终被放出去的机会很大。

    毕竟,大周朝,想他这样的干吏老臣不多了。

    没有他去前面顶着某一路。

    万一朝中生乱。

    外敌乘虚而入怎么办?

    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已经证实了无数回了。

    只要自己不乱,东南西北,那些宵小岂有坐大的机会?

    不被强大的中原王朝覆灭掉。

    就算手下留情了。

    可惜,现在的大周朝,最虚弱的时候快到了。

    乱象已现。

    如沈忠孝这种以家国为念的老臣子。

    心中的沉重,可想而知。

    还有些时间。

    咱老沈家的麒麟儿,快快成长吧!

    一家人正准备用晚餐的时候,老管家来报。

    “老爷,秦王驾到!”

    话音未落,一位器宇轩昂的年轻人就踏进大堂来。

    “不好意思哈,老大人!”

    “今儿,本王一听到安定大捷的好消息。”

    “就恨不得痛饮三百杯啊!”

    “喝酒嘛,得找知己不是?”

    “所以,本王就厚颜登门喽!”

    “见过秦王!”

    沈思思和沈忠儒等人连忙大礼参拜。

    这位二皇子倒是平易近人,也不摆什么架子。

    始终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说了几句话,其他人都借故离去。

    秦王突然语出惊人。

    “老大人,本王,欲请封太原府!”

    什么?

    沈忠孝霍然起身。

    封建外地?

    你……放弃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意孤行

    

沈忠孝大惊失色。

    老皇帝膝下四个皇子。

    长子燕王——杨念博生性懦弱,至今没被立为太子。

    就说明老皇帝,都不看好这个大儿子。

    三皇子蜀王——杨念仁,文采风流,写得一笔好字。

    诗词唱和,颇得一些文人的青睐。

    可要说治国才能,恐怕也没几个人看好他。

    四皇子杨念厚,今年不过十二岁,还没开府封王呢。

    他年纪太小,性格、本事都没养成,自不必说。

    沈忠孝最看好的,就是秦王杨念广。

    此人博闻强记,果决擅断。

    最重要的是,他有革新救亡之宏志。

    可现在,这家伙居然要逃避了?

    你一旦封建外地,那就只能当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

    难道,沈某看错了你?

    “王爷,何至于此?”

    “太子之位,至今空悬。”

    “说明陛下也在抉择之间,你不是没有机会呀!”

    突然,沈忠孝一拍脑门,眼神灼灼。

    “哎呀,你看我……”

    “真是老糊涂了。”

    “以退为进,也不错……”

    杨念广晃晃双手道。

    “不不不,老大人,你误会了。”

    “本王真没心思,玩儿以退为进的把戏。”

    “难道您没发现么?”

    “都说父皇整日沉迷于方家的炼丹术,神志不清,昏聩不明。”

    “您看安定县的善后事宜。”

    “他处理得井井有条,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哪有一丝一毫的敷衍?”

    这一点,沈忠孝早就思量过。

    老皇帝继位时,年纪就不小了。

    他那身子骨,一直不怎么好。

    虽说他早年也有振奋之心,可内外阻力太大了。

    随着年事渐高,建康每况愈下。

    他才把朝政交予奸相童子观和权阉魏成忠之手。

    自个儿却躲起了清静。

    这一荒废,就是十年。

    但并不代表,老皇帝就真的糊涂了。

    至少,童子观和魏成忠绝对听他的。

    没有老皇帝在背后支持,他俩啥也不是。

    凭什么权倾朝野?

    沈忠信凝眉抚须,迟疑地问道。

    “那王爷的意思是……”

    秦王杨念广长叹道。

    “父皇现在就是在求稳。”

    “废长立幼,必然会引起朝堂大风波,他会选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