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军规下,这些年轻人慢慢的会变成每一个都善于独立思考,并且具有独特见解的人才。
  不知怎么的,当这些优秀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时,总是让史天泽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这使得他心里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忧。
  在他的心里隐约地觉得,以后即便再出现什么样的绝世名将,弄不好也会被这群年轻人斩落于马下!
  ……
  在他们讨论期间,沈墨也向史天泽解释了一下这个参谋部的职能。
  所谓参谋部,其实在现阶段就是为一军统帅提出建议、提供数据、并且做一些日常性事务的军队管理者。
  好比是说这些人中间,有些是专门负责作战计划的作战参谋,同时还有在辎重运输方面的管理人员。
  他们这些人经常会接到各种命题,让他们制定一些在作战时遇到意外情况时,需要用到的紧急预案。
  比如说在之前的燕山争夺战之中,假如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关隘没能被通州军打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要做出的紧急处置手段。
  还有这次燕山防线防守战中,如果真的有某一道险关被敌军攻破,那么全军应该做出怎样的应对。
  像是这样的意外情况,不管有没有可能发生,都会成为这些参谋的研究课题,并做出相应的紧急预案。
  这样在战场上一旦意外真的发生,统领大军的将帅只要将预案调出来,就能照着上面的步骤来执行,而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形。
  这就是军中的参谋人员,首先要做好的本职工作。如果这些工作能做得非常出色,这些参谋中比较出色的那些很快就会脱颖而出,并且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工作,就是他们日常研究的课题。
  像是今天开会讨论的,如何稳守燕山防线的问题,其实是沈墨下属的统帅部的职责范围,就连姜俞馨元帅也不能擅自决定,就更别提这些参谋部的小朋友了。
  但是他们依然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而且会围绕这些课题成立一个个的小组。如果这些人能够拿出非常亮眼的方案,并且获得统帅的认可。那么这个方案也很有可能付诸实施,他们个人也会得到军衔和薪俸上的提高。
  比如说花神三人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脱颖而出,并且每人开了三倍军饷的。
  至于他们研究的那些课题,则是千奇百怪得不行,有些甚至都超出了沈墨的想象。
  比如说去年几位年轻的作战参谋研究了出了一个方案,就是派出海军登岸,占据大辽国沿海一带,将所有的亚洲北部大陆不冻港,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
  因为这样做可以直接威胁蒙古的盟友大辽国,同时还可以对蒙军的侧翼造成间接威胁……当然沈墨是绝不会采用这个计划的。
  但是由此也可以证明,沈墨的参谋部是由一群充满了活力和想象力,锐意进取的年轻军官组成的。
  在沈墨看来,这些孩子们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是却总有一些珍贵的闪光点,连他都会刮目相看。
  ……
  听沈墨解释完,史天泽也在心中暗暗称道。
  通州统帅设立的这个参谋部制度,使得这个团队中的年轻人目光明锐、行动高效、心态积极向上。毫无疑问这个参谋部,是个能让人展现才能,而且绝不会埋没人才的地方。
  在这里所有人的每一分努力,都在推动着通州军战斗力的上升。在史天泽的眼中看来这不但堪称震撼,而且简直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了!


第2911章:中兴宫阙应无妨、豪杰倍出、一言兴邦
  就在沈墨和史天泽的对话告一段落之际,这时就听屋子里突然有一位年轻参谋大声说道:“我是赞成老余的想法的,但是解决的方案却不尽相同。”
  “在我看来,最好是在燕山防线再往北,放上一座哨探与防守功能兼备的要塞。”
  “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对到来的蒙军作出预警,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威胁进攻燕山的蒙军后路。”
  “所以他兼具了三项功能,就是提前预警、威胁敌军南侵补给线,并且对攻击燕山一带的敌军做出反击。”
  “就像是临洮那边的倚天要塞一样,蒙古人要想一口咬在燕山防线上,这个堡垒首先就会卡在敌军的喉咙眼里,让他们又别扭又难受,而且还有随时穿破喉咙,扎死他的可能!”
  听到这里时,史天泽忽然发现,一直和他在门口靠着墙偷听的沈墨,居然毫不犹豫的转身走进了会议室!
  ……
  史天泽连忙在后面跟上,他心中还暗自想道:“看来是那个年轻人一下子说到统帅的心里去了……他这个主意是不是打动了统帅,让统帅想按照他的方法实行?”
  所以史天泽也连忙跟在沈墨的身后,走进了会议室。
  在他的料想中,这位统帅肯定会毫不犹豫,开口就向刚才提出计划的那个年轻参谋提问。
  可是等到他们走进去之后,那些参谋纷纷起立敬礼,李慕渊也把会议主持的位置让给了沈墨,却见沈墨并没有就坐。
  沈墨站在长条会议桌前,向会议室里这些年轻参谋说道:“这一仗还没打完,大家已经开始考虑防守计划了,这非常好。”
  “不过接下来,咱们兵工厂还有一批新军备会运往燕山防线,所以在核定燕山防线防守人数的时候,那些新装备就是一个新增加的变量。”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防守人数不但为时过早,而且毫无意义……同时此战过后,咱们全军即将开往西夏。”
  一听到“西夏”这个词,李慕渊和那些年轻参谋的眼中顿时就是光芒一闪!
  而史天泽也将目光看向了沈墨,他心道:“……我的天!”
  “这一仗统帅灭了金国,败了蒙古,还要转道过去西夏。他这次出征是要干掉多少个国家,才肯善罢甘休?”
  在史天泽的心中,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哀叹。与此同时在他胸中,也不由得一瞬间豪气顿生!
  身为军伍中人,这才是一个汉子该做的事!
  正在史天泽心潮澎湃之际,却见沈墨向着李慕渊淡淡说道:“下面你组织临安军参谋部,把进军西夏的路线和辎重后勤运输计划做出来。”
  “是!”
  李慕渊立刻接下了统帅的军令,随即又接着问道:“既然是进军西夏,辎重和弹药运输量上面终归该有个预估的数量,我先按照什么样的战斗烈度来准备计划?”
  “就按照武力攻克西夏全境来准备。”沈墨在沉吟了一下之后说道:“但是我想先尝试一下和平解决……你明白了吧?”
  “我懂了!”李慕渊立刻点头答应下来。
  沈墨向会议室里边的一众年轻参谋点头示意,随后他一边向外走一边说道:“等会议结束以后,你立刻到我这里来一趟。”
  说着沈墨转身便走出了会议室,他知道刚才李慕渊说他懂了,那就说明他确实是真懂了,在这一点上沈墨对他是十分放心的。
  因为李慕渊的保密层级,使得他对西夏高层里,真正掌控国政的项嫦儿姐妹的情况非常了解。同时也知道这条线始终和自己的老师保持着联系。
  所以沈墨说的是尝试和平解决,那么不经过战争就解决西夏问题,是有很大概率会发生的。
  但是老师既然要把全军调去西夏,而且还按照攻克西夏的作战方式准备全军的弹药辎重。这一方面正明了统帅解决西夏的决心,同时也表明了老师对待西夏那两姐妹的态度。
  这里的微妙之处固然是一言难尽,但李慕渊却在一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
  而这个时候,跟随沈墨走出去的史天泽,却在后边暗自诧异不已。
  他可不觉得沈墨猛然起身走进会议室,和那个年轻参谋说出要在燕山防线以北设立要塞的这个主意,正好赶在同一个时间里发生,会是个巧合。
  可是等统帅进了会议室后,却压根儿没提这件事,也没有去问刚才那个出主意的年轻人,这又说明了什么?
  等到他们两个人走出去之后,史天泽抬头一看,就见沈墨正转过头看向他,好像还轻轻的松了口气……
  就在这一刹那,统帅的表情让史天泽陡然间醒悟了过来!
  原来这件事根本不自己想得那样,是那个年轻参谋想到的主意,触动了这位通州统帅。而是他正好说中了统帅下一步将要进行的作战计划!
  这说明统帅已经早就做好了这个计划,要将一个要塞顶在蒙军进军燕山的必经之路上。而刚才那位年轻参谋想到的主意,居然和这个已经开始执行的秘密计划不谋而合!
  ……
  这都是一群什么人呐!此刻的史天泽看见沈墨笑着看向他,不由得在心里抓狂地大叫起来!
  如此妖孽一般的无双国士,哪怕就是一个两个都是国家之福。可是他们竟然几十个一群的汇聚于此!
  他们单拿出来哪一个来,都是精彩绝伦,却又偏偏为了同样的一个目标汇聚到一起。再加上这位智谋如海的通州统帅……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
  沈墨一看到史天泽脸上的表情,也立刻知道史天泽猜出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于是沈墨笑着摇了摇头,向史天泽说道:“这帮孩子们想出来的主意,有时候连我听了都会觉得胆战心惊。”
  “润甫今年三十,我二十七,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觉得咱们的未来……一定会相当精彩!”
  说到这里时,沈墨向着史天泽笑了笑,而史天泽也神情郑重,重重点了点头。
  如今的史天泽,从他最初开始接触杨妙真一直到现在,终于还是彻底被这位统帅和这个集体征服了。


第2912章:手植桃李渐成行、家有喜讯、上下奔忙
  在这里没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没有污浊的权位之争,没有卑鄙的保存实力,也从不做任何违背良心的事。
  这个集体天生就带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爆发力,任何接近他的人,都会立刻发现自己身心中的衰朽和自私。
  而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甩到九霄云外,投身加入这道滚滚的洪流。
  因为身处在其中成为他的一员,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同时也会让人觉得,这才是真正活过一回的样子!
  ……
  开完了会的李慕渊,立即来到了统帅办公室,在这里见到了老师。
  等李慕渊汇报完了参谋部制定出来的辎重计划纲要,沈墨先是肯定了这个后勤补给计划的总纲,然后又让他们继续细化完善下去。
  之后沈墨指着旁边的椅子,让李慕渊坐下。这就代表正式工作已经完成,接下就是师徒之间的谈话了。
  就见沈墨向着李慕渊问道:“你们在里边开会的时候,其实我早就到了门口……”
  这时的李慕渊听罢就是一挑眉毛,带着一丝责怪的眼神看了一眼他老师。似乎对他躲在外边听墙角这件事非常不赞成。
  他的眼神顿时就把沈墨弄得笑了起来。
  “你们在商讨的时候,有一个人发言说,若是在燕山山脉陈列重兵防守,会给大宋的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我还记得别人管他叫老余来着。”
  “还有另外一个人,他我在进门前他说了一个计划,要在燕山以北设立一个要塞,这两个人叫什么名字?”
  听了老师的问话,李慕渊立刻抬起头来回忆了一下,随后汇报道:
  “建议设立要塞的那个人,也就是后发言的那个,是第三期利刃营的学员,名字叫卜郁成。”
  “至于前边您说的那个老余,他是利刃三期的,名字叫余玠。”
  说到这里,李慕渊朝着老师笑了笑道:“这些三期学员,老师都给他们上过很多堂课了。如果要是看脸,您一定认得出来。”
  “没奈何先生偷偷摸摸躲在门外偷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少给我贫嘴!”听见了李慕渊这句夹枪带棒的话,沈墨立刻笑着没好气儿的训了这小子一句,弄得李慕鱼就一吐舌头。
  随后沈墨向着李慕渊说道:“给他们的工作加点码儿,看看他们的态度和能力。”
  “这两个人一个目光长远,能放眼全局,一个战术灵活不落俗套,都是难得的好苗子。”
  “你这个一期班长,对他们应该比较熟悉。我这个老师在利刃三期开班的时候,正赶上咱们在通州刚刚站住脚的那两年。我又是打西夏又是打金国忙得不可开交,对三期的孩子终究没有你们一期那么用心……所以这个摸底工作就你来吧。”
  “明白了先生,先了解品行,再了解能力,然后再给他们工作加码,看看稳定性如何。等我把他们摸透了以后,再过来向您报告!”
  李慕渊在领受任务之际,说的这几句话,同时也是汇报了他对老师这个命令的理解,以免在中间产生偏差。
  沈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