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颂- 第1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且呼朋唤友的前来为教化功业增砖添瓦。
  天圣馆内的大儒们凑在一起研究学问,成果惊人。
  给了那些隐世的贤才一个新思路。
  此外,大宋朝廷系统的培育读书人,让那些隐世的贤才看到了恐惧。
  大宋朝廷系统的培育读书人,隐世贤才想则良才而育之,成为了一种奢望。
  他们若是再隐世不出。
  那要不了多久,那些为朝廷所用的贤才的学问,就会成为显学。
  他们的学问要么被逼的向显学低头,汇入到大宋教育体系当中,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消亡。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孕育出的文化太多了,孕育出的智慧结晶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被遗忘的,或者是被舍弃的,也一样,数不胜数。
  愿意被世人所用,那就能保留下去,不愿意为世人所用,再好的学问,也会消亡。
  此乃大势,也是法则。
  不可逆。
  所以那些隐士贤才,不得不出山前往各大国学充任先生,传播自己的学问。
  大宋朝廷对他们也表达了极大的善意,给予了最高的礼遇。
  只不过一切都需要用钱去实现。
  所以大宋的教化成本直线提升,已经快要达到大中祥符年间一年的岁收了。
  如今为了支持教化推行,大宋朝廷已经开始寅吃卯粮了。
  大宋国库的存钱、赵祯内库的存钱、大宋钱庄的一部分存钱,都在逐渐的向教化上面流淌。
  大宋必须得想办法开源节流。
  不然三处的存钱一旦耗空,大宋的教化体系,就得崩盘。
  大宋必须想办法开一处财源,在节流一部分,确保大宋教化体系可以一直运转下去,确保大宋其他衙门正常运转。
  大宋满朝文武如今商量的就是此事。
  只是他们商量来,商量去,也商量不出一个好办法。
  他们又不是寇季,赚钱像是捡钱一样。
  他们要是又寇季那种点石成金的手段,那也不至于借着贪赃枉法去赚钱。
  所以大宋朝堂上的文武商量了许久也商量不出一个头绪。
  开小财源、节小流,他们还有办法,可是开大财源、节大流,他们却没办法。
  满朝文武心里都清楚,此事有人能解决。
  但那个人不在大宋。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传入了气氛沉闷的垂拱殿。
  垂拱殿上所有人神情都是一紧。
  如今大宋四边无战事,也没有人敢挑衅大宋。
  地方上动用八百里加急,一般都传一个消息。
  天灾。
  垂拱殿内议事的文武们齐齐闭上嘴,看向了垂拱殿外。
  眼看着一个身背信旗的将士出现在垂拱殿前。
  文武大臣们皱了一下眉头。
  将士传信,是边陲出了问题?
  还有小毛贼敢挑衅大宋?
  文武大臣一个个冷笑了起来。
  对将士带回来的消息也失去了一些兴趣。
  以大宋如今的实力,面对任何敌人挑衅,答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战。
  将士进了垂拱殿以后,文武大臣又是一愣,因为那个将士的情况不太好。
  双眼充血,脸色惨白,走起路踉踉跄跄的。
  明显是长途跋涉没日没夜的策马狂奔所致。
  能把传信的将士逼到拿命拼的份上,那就说明将士带回来的消息分量不轻。
  将士在文武大臣注视下,入了垂拱殿,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声音有些沙哑的道:“庆国国主寇季突然晕厥,昏迷不醒。
  传信之时,已经昏迷了一日半。”
  文武大臣听到这个消息,浑身打了一个哆嗦,有人差点没被吓的瘫坐在地上。
  天塌了!
  他们惊恐的看向了赵祯。
  赵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起来了,他难以置信的盯着传信的将士,声音颤抖的道:“你……你再给朕说一遍……”
  传信的将士深吸了两口气,沉声道:“庆国国主寇季,突然晕厥,昏迷不醒。”
  赵祯呆滞的站在原地。
  文武大臣惊恐的盯着赵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赵祯呆滞了许久以后,低声吩咐道:“陈琳,给朕备驾……”
  陈琳应了一声,顾不得礼仪,快速下去让人准备。
  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有人突然出班,“官家不可……”
  有人也咬咬牙,跟着一起出班奏请。
  一会儿,七八个官员出现在了殿中。
  赵祯看都没看他们一眼,轻声道:“杖毙!”
  “官家!!”
  最先出现的官员怒声大喊。
  赵祯愣了一下,自语道:“轻了吗?那就夷三族!”
  满朝文武心头一震,齐齐出班,跪到了地上。
  赵祯目光落在了满朝文武身上,冷冷地问道:“逼宫?还是造反?”
  有人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官家,臣等知道庆国国主寇季劳苦功高,又和官家兄弟情深。
  可官家终究是大宋的官家。
  庆国国主终究是庆国国主。
  官家难道要舍弃了祖宗江山,去见一个别国国主吗?”
  “别国?”
  赵祯直直的盯着那个说话的人,“朕什么时候说过庆国是别国?还是你觉得朕治下该有别国?”
  “是臣失言了。但官家身居九五,不该擅离汴京城。”
  “你要做朕的主?不会说话,就永远别说话。”
  赵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那人浑身一震,颤抖着垂下了头。
  满朝文武惊恐之余,齐齐拜服。
  “臣等请官家三思……”
  赵祯理都没理他们,就离开了垂拱殿。
  满朝文武在赵祯走后,一脸苦涩的起身。
  人跟人,真的没办法比。
  越比越伤人。
  贾昌朝戏弄的看着满朝文武,“我不信你们不后悔……但是后悔有什么用呢?”
  满朝文武脸色变得更难看,但却没办法反驳。
  贾昌朝甩了甩衣袖,离开了垂拱殿。
  在跟寇季有关的所有事情上,贾昌朝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所有人。
  因为其他人暗中干了脏事,贾昌朝没干。
  满朝文武在贾昌朝走了以后,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后悔二字。
  他们后悔吗?
  很后悔,肠子都悔青了。
  有寇季的日子里,大宋一切蒸蒸日上,诸事顺利,君臣和谐。
  没有寇季的日子里,大宋像是蒙上了一层灰尘,诸事不顺,君威臣卑。
  可以说有寇季的大宋和没寇季的大宋完全是两个样子。
  他们怎么可能不后悔。
  可诚如贾昌朝所言,后悔有什么用?
  没有一点作用。
  一些人还想着寇季离开以后,和寇季弥补一下关系。
  可寇季到了庆国以后,他们连一句消息都递不进去。
  距离上次的事情已经过了些许年了。
  可整个大宋,得到寇季谅解了只有一个陈琳。
  “官家离朝……我们怎么办?”
  “能怎么办?你去拦?”
  “谁敢拦?夷三族张口就来,一点儿情面也不留。满朝文武求情都没用。”
  “哎……我们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祈求那位能够尽快清醒过来,并且祈求他可以无病不灾的长命百岁。
  不然……我们这些人的命,迟早会被他收了。
  那位啊,没到祖宗的年纪,却已经把自己活成祖宗了。”
  “早知今日……”
  “行了,后悔有什么用?没有用。”
  “……”
  “诸位,我觉得麻烦才刚刚开始。”
  杨文广一脸苦涩的开口。
  满朝文武齐齐看了过去。
  杨文广叹息了一声,“你们别这么看着我。民间盛传,那位是我们逼走的,再加上柳永那首词……我们在此事上名声早就臭了。
  受过那位恩惠的人,数不胜数。
  他此前离开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说,所以大宋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一次恐怕就不同了。”
  满朝文武惊愕的盯着杨文广。
  唐介脱口而出,“还能有人造反不成?”
  杨文广叹了一口气,没有言语。
  满朝文武心头一沉。
  有的二杆子是真的敢。
  军队本来就是一个忠义并行的集体。
  有些将士将忠义献给了皇帝,有些人则献给了自己的偶像和恩人。
  受寇季恩惠的军中将士有多少,没人敢去数,因为会被吓死。
  那么多将士中,出一两个二杆子,不奇怪。
  类似的事情在大宋历史上又不是什么稀罕事。
  史书上,丁谓将寇准搬到以后,朱能就反了。
  寇季出现以后改变了历史,但是他没办法改变大宋赋予给所有人的性格。
  “那位已经从大宋的功臣,变成大宋一害了……”
  有人低声嘀咕了一句。
  满朝文武齐齐看向了他。
  那人也不惧怕,他冷静的盯着满朝文武道:“难道我说的不对?还是说你们喜欢被那位三番五次的折腾?”
  有人听到此话,心思微动。
  有人则冷冷的盯着那人。
  杨文广低声对范仲淹和欧阳修说了一句,“我要亲手打死他,免得他全家跟着他一起陪葬,二位没意见吧?”
  欧阳修和范仲淹对视了一眼,齐齐点头。
  范仲淹还开口道:“官家说过,不可辱没。辱之必杀之,杀之有理。”
  欧阳修点头道:“复议!”
  杨文广冷笑了一声,猛然冲了出去,根本没有再给那人说话的机会,伸手捏住了那人脖子,将那人提了起来,然后在满朝文武注视下,生生扭断了那人脖子。
  满朝文武一脸惊容。
  杨文广像是丢垃圾一样丢开了那人的尸骸,冷冷的对所有人道:“你们应该谢谢我,因为我救了你们一命。
  你们只听他在蛊惑,却忘了官家在册封那位为庆国国主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
  满朝文武浑身一震,再也没有人开口。
  垂拱殿里发生的一切,赵祯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杨文广只是宰了一个而已。
  若是他,少说也得夷三族。
  赵祯在陈琳准备好了龙撵以后,带着人就匆匆离开了皇宫,直奔辽地而去。
  御前卫五千兵马随行。
  捧日军五万人紧随其后。
  浩浩荡荡。
  朝野上下,愣是没有一个人敢拦。
  赵祯在匆匆往辽地赶的时候。
  寇季却在幽幽转性,一个粉雕玉琢的小丫头,攥着寇季的手指微微摇晃。
  寇季缓缓睁开眼,似乎是被小丫头晃醒了,也似乎是自己醒了。
  “相公?!”
  “爹!”
  “兄长!”
  “……”
  围在床边的人,纷纷凑上前,一脸紧张又兴奋的盯着床上转醒的寇季。
  一些人甚至激动的流出了眼泪。
  寇季左右瞧了一眼,向起床,却发现身子骨十分虚弱,略微皱了一下眉头,道:“干什么?我还没死了,不用哭灵。
  要哭也得给我祖父哭。”
  “混账东西!说什么呢!”
  一直守在寇季床头的寇准,脸都黑了。
  他怒喝了一声,吓了寇季一跳。
  寇季仰头一看,看到了寇准坐在床头,顿时一脸尴尬。
  “祖父,您都八十多了。也就剩下十几年活头了。肯定走在我前头,我可是答应了给你送终的,肯定得先带着一大家子人给你哭灵。”
  寇季这话说的有意思。
  明明是忤逆不孝的话,中间却夹杂了美好的祝福。
  祝福寇准可以长命百岁。
  寇准听到这话,果然没有再怒吼,而是冷哼了一声,“忤逆不孝的东西。老夫迟早被你吓死。”
  寇季干笑着看着床边的人,“我只是睡了一觉而已,可能睡的时间长了一点,你们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吧?”
  向嫣抹着泪,低声道:“您已经睡了十天了……”
  寇季愣了一下,下意识的道:“胡扯,那不早饿死了吗?”
  向嫣苦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床边的人一脸无奈的看着寇季。
  寇季瞧了一眼向嫣,大概明白了什么。
  口口相传吗?
  寇季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速速把消息放出去,免得引起恐慌。”
  寇准不咸不淡的道:“该恐慌的都恐慌了。你管好你两个弟弟,若不是老夫拦着,恐怕你一觉睡醒,就要狼烟遍低了。”
  寇季看向了刘亨和狄青。
  狄青面色如常,刘亨微微仰起头,仿佛在告诉寇季,我够义气吧?
  寇季苦笑了一声,“知道了……祖父……”
  寇准没有搭理寇季,对着向嫣道:“找大夫进来看看,无碍的话,老夫就离开了。编撰史册的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了,老夫得回去。”
  向嫣答应了一声,立马吩咐人去叫大夫。
  寇季仰头看了寇准一眼,“祖父不打算问一问我为何昏睡过去?”
  寇准沉吟了一下,道:“你说说……”
  寇季嘴角一点一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