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鲁迅评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居港的三十年代老作家李辉英说:〃曹聚仁先生写这部评传是因三十年代初期和鲁迅的来往还很密切,对鲁迅只消察言观色,就是上好的材料了^直到今天为止,可以大胆地说,还没有任何鲁迅传,超过曹著这一部〃②。何止五十年代没有一部鲁迅传超过曹著,即使是四五十年后的今天, 也仍然没有任何一部鲁迅传能超过曹聚仁的这一部。另一位中囯新文学史作者司马长风先生说:〃曹聚仁生前,我对他没有一点好印象,他一九五〇年自大陆来港在《星岛日报》发表的《南来记》,使人倒胃口〃,可是自读了《鲁迅评传》后他对曹聚仁的看法大为改观:〃起初,我也不存奢望,只想从中找点新的材料,可是打开读下去,使我立刻敛气改容。他在书中屡次自称为'史家,, 隐然透露他生平自负所在。读完《鲁迅评传》,我不禁同意他确实是一个及格的史家〃③。岂止司马长风先生因《鲁迅评传》而改变对曹聚仁的看法,笔者
①②③
,、

曹聚仁《鲁迅的一生》,第321页,台北:新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12月初版。《鲁迅评传,跋》,香港:世界出版社,1956年初版。
转引丁淼《我所识的卅年代作家》,第121页,香港:文化互助出版社,1983年8月
、、化
也是因为读了《鲁迅评传》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不是靠唱赞歌而混饭吃的〃无耻文人〃,对他产生了敬意,也正因此而对他晚年的遭遇感到心酸。
古远清说:〃曹聚仁的鲁迅研究尽管有谬托知己的失误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他的研究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①何处〃谬托知己〃?何处〃不尽如人意〃?古远清语焉不详,实际只是为了寻找缺点而强说〃失误〃,是不足以取信的。
笔者认为《鲁迅评传》不仅是曹聚仁居港期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一生四千万字的著作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倘若他不写这部书,而只写《北行小语》之类,那他在港二十二年就白住了。曹聚仁的《鲁迅评传》不仅对他个人极其重要,对香港也很重要,因为它是香港五十年代最重要的一部传记文学。假如没有曹著《鲁迅评传》,那么五十年代就只剩下金雄白、周佛海、陈公博之流的汉奸翻案〃回忆录〃了,整个五十年代香港的传记文学,都会为之
而黯然失色。
①古远清《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第107页。毋求备于一夫
读曹著《鲁迅评传》
陈漱渝
据说《尚书》中有一句话,叫做〃毋求备于一夫〃。其含义是:各人有各人的见识,各人有各人的特长,不能万物皆知,万事皆懂,所以不能对任何人求全责备。曹聚仁先生自幼受这句话影响很深。在撰写《鲁迅评传》时,他就用上述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鲁迅及其作品。
其实,鲁迅在评人论世的时候,也从来都反对求全责备。他明确指出:
但现在的人,的事,那里会有十分完全,并无缺陷的呢,为万全计,就只好毫
不动弹,然而这亳不动弹,却也就是一个大错。〃(《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
命论者》〕在《思想,山水,人物》一书的《题记》中,鲁迅更明确地指出:〃倘要
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
的。〃我想,用鲁迅的上述观点评价曹聚仁及其作品,显然也同样适用。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曹聚仁是一位以多方面业缋显示自己才华的人物。在中国当代政治史上,曹聚仁又以〃海外哨兵〃的姿态为祖囯统一大业做了很多至今仍然鲜为人知的工作。他极具传奇色彩的经历和极为丰富的论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饶有兴味的轶事,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思索和探讨
的话题。
曹聚仁是谁?让我们逐层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他说他〃最不爱写文章〃,但给我们留下的著作却有七十余部,积四千余
万言。
他很以囯学自负。一九二二年章太炎先生在上海主讲国学,能听懂者寥寥无几,而时年二十二岁的他却将太炎先生的讲词记录增补,整理成《国学概
论》一书,受到读者欢迎,先后印行达三十二版。富有戏剧性的是,时隔六十余年后,他一生研习国学的得意之作《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恰巧由太炎先生
之孙章念驰先生校订推出。
他又常以史人自命,著有《中国史学八80》、《中囯近百年史话》、《蒋百里评传》等。他的《蒋经囯论》对这位传主的复杂性格作了多方面揭示,对其历
史功过也作了比较客观的褒贬
九五六年十月,毛泽东在中南海居仁堂会
见他时曾向他索要此书
不过,在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教授生涯和记者生涯中度过的
他虽然只是一个五年制师范的毕业生,却做了 二十多年大学教授。真正使他
名声远播而且成为争议人物的是他的编辑采访活动。早在一九三一年,他就主编了以乌鸦为图腾的《涛声周刊》。他倡导的〃乌鸦主义〃,就是反对光报喜
不报忧的纯理性的批判主义。由于该刊发表了不少跟当局唱反调的文章,只
出了八十三期便获〃袒护左翼,诽谤中央〃的罪名而寿终正寝。全面抗战开始
之后,他着一身旧军装,腰间束一条皮带,当上了战地记者。他在屯溪会见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后来又在《中国抗战画史》中对八路军的战缋作了正面
报道。举囯为之欢腾士气为之大振的台儿庄大捷,也是由他抢到了头条新闻。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五年,他又从香港六次回大陆采访,写成了《北行小语》、《北行二语》、《北行三语》、《人事新语》等著作,〃宣传祖国的新气象〃,
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肯定
他在总结七十余年的生涯时,认为自己长期在社会革命和国家统一这两
者之间彷徨苦闷,后来终于为谋国家统一而努力
九五六年秋,他致函胡


评传
适,动员这位实验主义大师回祖囯大陆去作一较长时期的考察,以肯定中共所进行的〃政治试验的正当〃。他曾建议让蒋经国和陈毅在福州口外的川石岛上直接接触,洽商国共的第三次合作事宜。他还想亲赴台湾说服蒋经〃易帜〃,说服蒋介石以江西庐山为〃优游山林,终老怡养之地〃。然而蒋介石表示,要他生前做李后主,这不可能。由于蒋经国身体不好,陈毅元帅又于一九七二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他牵线未成,就含憾以殁。
由于他的复杂经历,复杂思想,复杂性格,人们长期对他褒贬不一。自视
甚高的柳亚子先生在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三日的一封信中,表示舆论界中所佩
服之人除鲁迅之外,恐怕只有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由上海移居香港之后,因对大陆形势的介绍有赞有弹而被一些自命为左派的人士迎头痛击。与
此同时,亲台湾的右翼人士也认为他〃非我族类〃。所以他在给女儿曹雷的信
中说:〃你们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只是一个不好不坏,可好可坏,有时好有时坏的人。
总结曹聚仁的文化业缋,不能不论及他的鲁迅研究。他在这方面做了三件事:一,经夫人邓珂云协助整理,于一九三七年在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出版了史料汇编《鲁迅手册》。二,一九五六年在香港世界出版社出版了《鲁迅评传》,约二十六万字。三,一九六七年在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出版了《鲁迅
年谱》,包括收录的资料,约二十万字。这三部著作,在鲁迅研究史上都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后两部著作,在海外的影响更为广泛。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史料,复旦大学出版社决定将曹著《鲁迅评传》与《鲁迅年谱》合为一册, 重新整理出版,是很有学术眼光的。
曹聚仁认为他研究鲁迅有以下三个优势:一,他虽然从不说〃鲁迅是我的
朋友〃,但跟鲁迅也并非泛泛之交。而他所知的《鲁迅传》的作者都是没有见过鲁迅,不了解鲁迅的人。二,他有这方面的资料积累。三,他有史学研究的功底,既能鉴别史料,又能组织史料,可以写出比较合理近情的传记。不过; 曹聚仁也承认他无法成为一面镜子,并没有十足把握反映出鲁迅真实的形象来;他自以为很公正的批判,也许表达的倒是他的偏见。
曹聚仁与鲁迅确非泛泛之交。虽然他们年龄相差二十岁,文化活动的具
体方向也并不相同,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有一段时间经常交往:在鲁
迅曰记中,有关曹聚仁的记载达六十八次。据曹聚仁回忆,鲁迅致他的书信有四十四封,现存二十四封,其中二十封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被毁。虽然曹
鲁的直接接触始于一九三三年,但追溯起来,曹聚仁初识鲁迅却是在一九二七年冬天。当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鲁迅应邀赴暨南大学发表题为《文艺与政
治的歧途》的讲演,记录者就是以〃刘率真〃为笔名的曹聚仁。这篇重要的记
录稿,后经鲁迅校订,由杨霁云编入了《集外集》一书。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五年,曹聚仁曾主编《涛声》半月千〃协助陈望道编辑《太白》半月刊,与徐懋庸
合编《芒种》半月刊,都得到了鲁迅的支持。仅在《涛声》杂志鲁迅就发表过《论〃赴难〃和〃逃难〃》、《蜜蜂与〃蜜〃》、《关于连环画》、《祝〈涛声〉》、《论翻印木刻》、《悼丁君》等诗文。鲁迅说他是常看、爱看《涛声》的,读后常常叫'快哉,。
同时也指出该刊发表的文章中有些是〃赤膊打仗,拼死拼活〃,跟他的斗争策略很相反;而有的文章又喜欢引古证今,带些学究气,影响了刊物的销路。一
九三三年五月,曹聚仁受上海群众图书出版公司之约,请鲁迅为李乐光(即李
大钊之侄李兆瑞)编辑的《守常全集》作序,鲁迅欣然应命,于同月二十日撰写
了《〈守常全集〉题记》一文,后收入《南腔北调集》。
在曹聚仁与鲁迅交往期间也有过短暂的不快。一九三五年底,鲁迅支持
胡风、萧军、萧红、周文、聂绀弩等文学青年编辑《海燕》杂志。经聂绀弩征得曹聚仁同意,在刊物上印上了〃发行人曹聚仁〃字样。后迫于巡捕房的压力, 曹聚仁又在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申报》上登出了《曹聚仁否认〈海燕〉发
行人启事》。事前曹聚仁将自己的苦衷函告鲁迅,以消除鲁迅的误会。鲁迅在二月二十一日的复信中表示〃这不过是一点小事情〃。鲁迅既委婉批评了
青年的不顾前后,激烈的热情〃,又对曹聚仁〃不能不有所顾虑的苦心孤诣〃 表示理解①。
正因为曹聚仁是鲁迅的同时代友人,本人也是文化名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即只身移居到可以对中国大陆政治弊病持批评态度的香港,所以他多I    次对当时神化、圣化鲁迅的文化现象公开表示强烈的反感。曹聚仁对法国作
家法朗士的一句话感到强烈共鸣:〃人生而为伟大的人物,实为不幸事;他们!    生前备受痛苦,及其死后,又硬被人作弄,变成与其自身亳不相关的方式。〃他自己在撰写史传文学作品时,力求做到对人物分析具体,褒贬得当。比如他笔下的陈望道,既老成持重,又优柔寡断;粘滞使陈望道减低了写作速度,坚韧又使得陈望道在学术研究中精益求精。他笔下的章太炎,对弟子平易谦和,对论敌却唐,吉诃德似的舞矛。即使描写父亲梦岐先生,曹聚仁也没有一意美化,而是既写出了他嫉恶如仇、以身作则的一面,又写出了儒家思想和宗法观念束缚他的另一面。鲁        反对神化鲁迅,是曹著《鲁迅评传》的一大特色,也是全书写作过程一以^     贯之的指导思想。〃评传〃一开头就回忆了一九三三年冬天他跟鲁迅的一段传     对话。鲁问:〃曹先生,你是不是准备材料替我写传记?〃曹答:〃我知道我并不
①关于《海燕》出版一事,曹雷同志认为,〃我父亲是受冤的,据先父说,当初聂绀弩走过他家找他谈出版《海燕》杂志之事,他表示支持,但并未商定由他当发行人。后来见杂志
上刊出'发行人曹聚仁'觉得多少有点强加于人的意思,他登报申明却又被记恨,还一直背着罪名〃。一编者注
?^^8^^1|1^1^?8!4^^ …/1「國1? ^。。。國:
『毋求备于一夫』
是一个适当的人,但是,我也有我的写法。我想与其把你写成一个'神,,不如
写成一个'人,的好。〃接着,曹聚仁推崇路德维希(^:!!^ !^^^轻)撰写的耶稣
传记。在路德维希笔下,耶稣是一个常人,但并不失其伟大。曹聚仁表示要
以这部传记作为楷范,正视鲁迅思想上的矛盾,而不是把这些矛盾掩盖起来, 或加以曲解。
反对神化鲁迅在原则上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将任何历史人物宗教化、偶像化都必将导致对人物的绝对肯定,盲目信赖,致使崇拜者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