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碎北京的深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碎北京的深秋-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肖华只讲了理论的操作,并不上手。
  从那以后,任何和违法有关的事情,肖华都和云芳站在一致的阵营里了。
  店里的生意不仅冷清,而且是死气沉沉的。整个珠宝城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而在这样死寂的氛围之中,任何能生财的渠道都成了焦点,而能生财的人,都成了明星。
  教授就是这些明星中最耀眼的一个。
  有人凭借自己的嘴巴赚钱,有人凭借自己的手赚钱,而教授凭借的是一个强大的大脑,一个装着中国股市两千多支股票起起伏伏的大脑。
  大哥跟着教授炒股不到一年的时间,投进去二十万,竟然赚了两倍的钱,这可比这个不景气的行业强太多。
  每个跟教授讨教的人,都忘不了教授的忠告:“入市需谨慎!”
  股市不是谁想玩儿都能玩儿的起的。
  教授可从来不把股市当做玩玩的对象,他作为一个有十几年股市经验的老股民,他经历了中国股市的起起伏伏,可以说,是一个实打实的舵手。
  炒股票要耐得住性子,要瞅的准趋势,要抓得住时机。这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扥。
  可就是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股民,他从来没放松过学习。股市的知识是千变万化,更新迭代最快的,谁能号准了它的脉,谁就能挣大钱。
  可对于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来说,他不知道股市和时事政治、国家政策、经济状况有什么关系,他只知道他对股市的掌握,全部来自于他系统的知识根基和经历了熊市和牛市的考验。
  教授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摸爬打滚中走出路来的。”在股市里,他同样也栽了不少跟头,可他却从来没有倒下。
  每天云芳从从教授店门前经过的时候,看着教授那个之后四五平米的小店,带着一副老花镜,拿着笔认真做笔记和功课。她知道他的今日的成功都来自于他的付出。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孤独的,成功的路上没有真正的伴侣。
  教授只是一个识几个大字的乡下农民,他能从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走向北京这个大都市,他付出的艰辛是大家无法想象的。可如今他能扎根皇城脚下,他为自己当初从山里走出来的选择感到骄傲。他常常和肖华说:“小伙子,选择远比决定更重要,年轻人任何时候要有自己的决断。”
  是啊,决定不过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而选择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方向,它往往更考验一个人的眼光和智慧。
  而教授就是不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了选择,之后又做了决定。
  一个农民在股市的血雨腥风中能独立一席之地,无愧于“教授”的称呼。对于教授为什么叫教授这个问题,云芳一开始好奇,问了教授。教授说:“也许大家觉得我能在股市里像只小强一样活着,而且越活越有滋味儿,所以给我安了这个头衔吧。”
  说真的,云芳非常喜欢这样的回答。没有过谦的虚假,也没有自傲的浮夸,实实在在,却又是充满智慧。
  肖华和教授的交流中,渐渐对股市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他惊奇于这个曾经让他同赌博联系在一起的领域,从前对这个埋藏着巨大的风险和诱惑的领域,他一直都是退避三舍。可一个多月的接触中,肖华渐渐对股市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不厌其烦地学习股市的基础知识,开始学会看K线图,慢慢地学会分析每支股票的情况,也开始更加关注国家的政策动向和整体经济情况。
  教授从来不劝任何人入股,可这次他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他劝了肖华入股。
  “小伙子,我说真的,现在的整个经济情况你也看到了,大家能关店能缩减规模的都尽量缩减了,如果你打算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冒险,恐怕你也只能是血本无归。你自己手头没本钱,如果你一味地贷款,到时候每个月入不敷出,不仅仅一家人全为银行打工,恐怕还得搭上家里的全部存款。我以前和你一样,从小地方出来,我知道你们现在的心情。有时候看着你们整天在这儿浪费时间看人脸色,我真为你们难受。如果你们再这样坚持下去,耽误的不是别人,肯定是你们自己啊!小伙子,你有那么高的学历,人又很机灵,为什么不尝试着去大公司试试呢?像现在这样的小打小闹的工作,只能是一个跑腿的,永远当不了英雄。这不是你该待着的地方。如果你实在不想给人打工,真想自己当老板,那你不妨可以试着炒股。我说实话,我炒股那么多年了,我真的没遇上一个像你这么冷静的独行者,你就是为股市而生的天才!”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三章

  天才总是孤独的。
  肖华就是那种一研究起来就不撒手的人,换言之,他是个执着而认真的天才。
  果不其然,肖华从接触股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渐渐进入门道了。教授只是对他稍微指点了下,他就能举一反三,最后他好把自己挑选出来的三支股票给教授看了,教授顿时傻了眼。
  “小伙子,你不炒股票真是浪费了。我说真的,我炒了十几年,我都不敢说我能抓的特别准,可你挑出来的这三支股票真的让人太惊喜了。要是以后你能拿出个三五万去炒,一个月赚个万儿八千的不是难事儿。”
  肖华笑着点点头。他从来不会百分之一百去相信任何一个人说的话,做任何决定之前,他必然要先考验自己。
  从十一月份接触股票开始,肖华用了虚拟账户20万元的资金买了他看中的三支股票,不料,才过了一个月,这三支股票全部涨停了。那个时候中国的牛市还没有来,在交易起起伏伏的股票市场里,没想到肖华竟然能一眼相中三支高潜力的股票。
  肖华真的厌倦了这样不断重复的日子,他一早就想做一份能够让自己有足够思考空间的工作,现在看来,股市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机会。教授跟肖华说,他投资了六万,每个月固定能有一万块钱的收入。
  这个数字确实让肖华不得不有些想法。教授虽然是个商人,可他为人特别低调,在这个珠宝城里,几乎听不见他的声音。他本人话也不多,不像那些巧舌如簧的商人,总是弄虚作假,到处给人摆迷魂阵。
  肖华的话也很少,又常常喜欢独处。他和教授的交流也十分有限,可他们说的每句话都是发自肺腑,源于内心。
  现在像教授这样愿意指点提携后辈的人已经不那么多了。
  这个信任危机的社会早已被扭曲的价值观侵袭的面目全非,失去了人性最初的淳朴和善良。
  不知道是人对人失去了信心,还是人对现实失去了信心。
  关于这个问题,任何人都应该好好思考。
  阿威的五舅两年前也跟着阿威到北京做珠宝生意。
  这个五舅也是一个老股民,他对炒股的热情就像一个酒鬼对于酒的热情,炒股已经成了他人生的一种瘾。
  自从他得知肖华选出了三支股票,便把代码要去了,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几天,之后豪掷三十万买了这三支股票,才一个月时间,其中一支涨了30个点,其他两支也各自涨了二十几个点。
  连续的涨停,五舅这次是真的赚翻了。
  为了感谢肖华,五舅一结束店里元旦期间的忙碌,便请肖华和云芳吃饭。席间,五舅借着酒劲儿,酒后吐真言,说:“大舅哥啊,我知道你们来北京也想开店挣钱,可这碗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你看看阿威和肖梅就知道,都是表面风光,心里苦啊。你们真想入这一行的话,怀里没个五六十万千万就别瞎折腾了。你看看小朱,他家里穷的叮当响,来北京两年了,好不容易在郊区搞了个小店,可他手头没资金,到处求人帮他办贷款。你们也知道啊,现如今大家都是自身难保,谁还帮得了他呀。我说句不好听的,哪怕阿威有心帮他,也过不了肖梅那一关。只有肖梅点头了,阿威才有能力帮他。看着吧,月中他的店租就到期了,到时候他再贷不到钱,只怕就要关门大吉喽。”
  云芳听的出了神。她本就想离开北京,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她一直深有感触。当初她刚来的时候,赶上了小朱两口子吵架,云芳出于好心劝了一句:“只有夫妻同心,一起努力,没什么事情办不到的,任何时候,勤劳是一定能致富的。”
  小朱当时冷笑地看了云芳一眼说:“勤劳能致富?这早就是过去的事情了,别那么out了!那种话只是用来骗骗小孩子的!不信你看看,我爸妈每天天不亮就去田里干活,晚上天黑了才回家,他们够勤劳够努力吧!可你看看,他们就是这么勤劳地干了一辈子,到头来还不只是有一个破土屋和一个穷儿子!什么勤劳能致富,别跟老子瞎扯这些狗屁玩意儿!”
  云芳从肖梅口中知道,小朱有一个儿子,寄养在福建老家。他老婆兰兰从来不养孩子,她自己赚的钱全部自己存着,每个月固定打点钱给住在老家的父母。孩子的费用和家里的开支全部由小朱一个人顶着。小朱和兰兰是在网络上认识的,当时两人同居一段时间就怀孕了,后来两人连婚礼也没办,直接扯了证就把孩子生下来了。那时候小朱一直在他表姐家的小吃店里打零工,身上根本没几个子儿,别说办不起婚礼,就连生孩子的钱也是跟他表姐先借的。
  兰兰大小朱三岁,当时小朱才18岁,兰兰也不过是个21岁的小姑娘而已。两人就这么小打小闹地过上了紧巴巴的日子,直到去年,两人的儿子都已经10岁了,这才回家补办了简单的婚礼。
  按肖梅的话来说,那是一场只有几个亲戚的婚礼,大家不过是碍着面子过来顺个人情,看看笑话而已。整个婚礼也就花了一千多块钱,红包就收了两千,还净赚了一千。肖梅每次一说起这个事情,她的嘴都快撇到天上去了。
  什么人配什么货。肖梅常常这样说。
  只有兰兰这种蠢货才愿意嫁给小朱这样的穷光蛋。肖梅动不动就在云芳面前说,
  “云芳,我想你不会像兰兰这么笨吧?你要是就这么嫁给我哥,你的下场不会比兰兰好到哪儿去。如果你不趁着现在和我哥好好努力挣钱,将来你们再努力也就只能这样。你看看小朱,这么个垃圾小店都要忙活到死去活来的,除了想为自己争口气,主要是为了家里那个托付给别人的孩子。你想想看,孩子都十岁了,自己的父母常年在外,一年见上一面,就跟天上的牛郎织女一样,你说苦不苦?小朱都这年纪了,他能图个啥,不就是为了让儿子能来北京上学,能待在自己身边。虽然,小朱离这个梦想还有十万八千里,但至少他比别人更愿意付出。我知道那个兰兰早已经万般后悔嫁给这小朱这个穷光蛋,贫穷让她和孩子生生地分离,还让她也跟着受苦受气。不过说来她这个蠢到家的女人也有聪明的时候,她把自己赚的钱牢牢揣在兜里了,哪天遇上合适的有钱人,她大可拍拍屁股走人,不必天天在这里受穷受窝囊气。”
  肖梅坦言,她当初嫁给阿威除了爱情,更多的是为了钱。阿威家有钱,阿威本人又懦弱,肖梅凭借自己的手段,把他驯服成得今天这个模样:无论对内对外,他都对肖梅言听计从,鞍前马后,死而后已。
  不是因为他多爱肖梅,只为了她手里攥着他父母一辈子辛辛苦苦挣的钱,只为了维持家里表面风光的生活。
  果不其然,这样忍辱负重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过下去的。阿威像只丧家狗一样活在肖梅的眼皮子底下,而小朱又像是阿威和肖梅的看门狗,啥时候需要,随时可以供他们使唤。如果肖华和云芳执意要留在北京,接下去,他们就得变成肖梅、阿威和小朱的走狗。
  诚然,这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所不愿意选择的结果。
  自从云芳和肖梅经历了那次争吵之后,云芳回福建的决心已无可动摇。而肖梅始终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她深知云芳和肖华需要钱,她认定肖华此番来北京也并不是为了什么兄妹之情而来,说到底,还是为了她的钱。肖梅觉得,从小到大,肖华就是个喜欢占便宜的人,对于他的话,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这个世界上,把利益的关系铲除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和谐的让人吃惊。
  没有利益就没有猜忌,没有猜忌就没有隔阂,没有隔阂,心和心之间就不再有距离。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
  肖梅的狠不是别人逼的,是她自己逼自己的。
  她的争强好胜来源于她无比自卑的内心。
  她要把她小时候得不到的东西在这个家通通要回来!她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恨自己父母的无能,为此她常常于人前,得意自己利用婚姻进行的第二次脱胎换骨。
  这是她唯一可以炫耀的资本,用钱换来的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