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潜入梦-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蒋姐,她们不懂中文吧?”洪涛知道这两位不把这一大本照片和画样看完是不会做出决定了,他也不急这催她们,而是小声问了少妇一句。
    “不懂!”少妇摇了摇头。
    “那一会儿我多收她们点费用,你没意见吧?外宾吃饭、住宿都和咱们中国人不是一个价格,做头发肯定也不能一样了,您说是吧?”洪涛这是打算水热刀子快,一秃噜一个了。
    “啊!你。。。你打算收多少钱?”少妇让洪涛给问愣了,她恐怕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怎么也得按美元算吧,哦,对了,他们是不是得付我外汇卷啊?如果付外汇卷的话,我给她们优惠一下,就翻一倍吧,中美友好嘛,您看怎么样?”洪涛突然想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来前些日子就应该想到,可惜他给忘了。
    “还美元!还外汇卷!这是有纪律的,你这里没有收外汇卷的权利,我只能付给你人民币,你要外汇卷干嘛?”少妇让洪涛说得一愣一愣的,她搞不清楚一个小学生是从哪儿知道的这些东西。
    “嘿嘿嘿。。。您又蒙我,如果按照纪律她们就不该到我这儿来,既然都破例一次了,就再给我破一次吧,我要外汇卷有大用了,我想到友谊商店里买一台洗衣机,您看我这儿天天都得洗这么多毛巾,到了冬天燕子的手都冻裂了,而且毛巾洗干净了,不是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嘛。”洪涛笑得要多奸诈有多奸诈,因为他又发现了一条财路。
    “嘿,我还真没看出来啊,你还知道这么多东西!不过今天我不能给你外汇卷,这个违反纪律,这样吧,过两天我帮你换一点去,让你去买台洗衣机,成了吧?”少妇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在这个年代里知道这些窍门的少之又少,而且外汇卷也刚刚发行不久,别说老百姓,就算是机关单位和大商场里都还没见过这种东西,可是眼前这个小学生却说得那么自然,就好像他用过一样。
    “那也成,最好是两台!明年我还打算把这里扩大一些,到时候增加一些美容设备,您下班之后,就可以一边做美容,一边休息啦。”洪涛一听少妇有办法换外汇卷,立刻伸出了两根手指,瞬间就涨价了。
    “成,一会儿再说,你先给外宾服务好,剩下的事情就好说!”少妇也没功夫多问洪涛什么,她还得顾着两位外宾那边。
    最终两位外宾还是用了半个小时把一大本图册都看完了,那位皮尔斯选择了水晶烫,而那位劳拉则要把她一头自来卷弄成直发,还要弄个齐刘海。洪涛到不介意她们穷折腾自己的头发,你就是想剃成秃瓢也没关系,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三个字:外汇卷!
    有了这两个外国大娘们在发廊里坐着,来做头的人都不敢进来了,全都围在发廊门口远远看着,过了没一会儿,洪涛看见管片民警居然也来了,帮着在外面给维持秩序,把围观的人群全都劝走。坐在屋里那位外交部的保卫干事也走出去和片警嘀咕了一会儿,才又回来,继续木头一样坐在角落不说话。
    这是洪涛第一次给外国人做头发,原本心里还有点忐忑,担心由于人种不一样,发质也会有很大区别。但是上完冷烫液之后,他就放心了,白人的头发更软更容易冷烫,所花费的时间还要短一些。最终完成的时候,皮尔斯已经变成了一只卷毛狗,而劳拉则有了一头金色瀑布一样的直发,洪涛还特意给她修了一个弧形的刘海儿,扣在脑门上,就像是18岁的大姑娘。
    两位外宾非常满意,轮流蹲下来,给洪涛左右脸蛋上各自来了一下,看得屋里的女人都直闭眼。洪涛没打算就这么放她们走,很天真无邪的拿出自己的相机,然后又比划了一下自己和两位外宾。两位外宾很快就明白了,乐呵呵的牵着洪涛的小手,就在发廊的屋里和洪涛合了一个影,结果洪涛还不满足,强押着韩雪姐妹和大玲姐也都一起来合影,小姨是死活不肯来,拉都拉不动。
    “小姨啊!下次再有外宾来,不管男女,我让你合影你就得合影,不许问为什么,这是纪律,我姥爷说了,店里的事情你得听我的,要不回去我就告诉姥爷去!”等外宾这一行人一走,洪涛冲到了裁缝店屋里,在小姨耳朵边上就是一顿大喊。
    “不要脸!我才不让她们抱着啃呢?”小姨鄙视的看了洪涛一眼,自己都把自己说脸红了。
    “嘻嘻嘻。。。。。。”旁边传来了另外几个女孩子的偷笑。
    “笑个屁,看你们那点儿出息,看见外国人就躲,她们不是人啊?燕子,过来,让我练练外国人的礼节!”洪涛知道和她们说什么也没用,习俗和观念这个玩意不是说两句就能改变的。
    “练。。。练什么礼节?”韩燕傻呵呵的还真过来了。
    “你坐这儿,我教你!”洪涛指了指缝纫机边上的小凳子。
    “。。。。。。”韩燕坐得还挺直。
    “哎呀。。。姐!他欺负我!揪他耳朵!”韩燕刚坐稳,洪涛就一把搂住了她的脑袋,照着脸上就是一口,然后撒腿就往门外跑。韩燕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被耍了,站起身就追,一边追还一边喊韩雪帮忙。
    “哈哈哈哈哈哈。。。。。”洪涛偷袭得手,自然是跑得飞快,今天他的收获很大,翻倍的做头发钱和偷偷亲了韩燕一口只是小收获,找到了外汇卷兑换的来路和接待了外宾而且照了相,这才是重头戏。
    洪涛并不是崇洋媚外的积极份子,但是有了这个名头和照片,他这个两个小店就算又多了一层保护膜。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谁能榜上外国人的大粗腿,不光老百姓会高看你一眼,就连政府部门也会格外优待,至于为什么,知道也不能说。。。。。。
    ps:承蒙广大书友的厚爱,终于也可以强推上架了,本月12日周五中午,欢迎喜欢这本书的朋友来多捧场,来个订阅啥的,也让咱的数据好看一点,当然了,我能回赠给大家的也只有一样。。。使劲加更!!!

一百零六章 外汇劵
    而外汇劵这个东西,就不是什么保护膜不保护膜的虚幻玩意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小钱钱。年轻的朋友可能都不知道这种种货币的存在,它是从1980年4月开始由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的,一直到1995年才停止流通,1996年正式作废,历经了15年,为国家聚集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那什么是外汇劵呢?它的全称是外汇兑换劵,官方的解释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可与外币兑换的特殊人民币凭证!
    有官方的解释自然就是民间的解释了,民间的解释就是:比人民币好用、可以买到人民币买不到的货物的钱!
    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外国人进入中国的时候,不能用外币直接兑换人民币,而是需要到银行把手里的外币换成外汇兑换劵,然后拿着这个兑换劵去指定的地方消费。这些指定的地方有高级的宾馆饭店、特殊的商场、旅游景点等等,反正老百姓基本是接触不到。
    而当时的外国人进入中国,是不能拿着人民币去四处乱花的,官方不允许,老百姓也不敢收。至于为什么要转这么一到手,还加这么多限制,洪涛不是学金融的,也没研究过这个东西,反正他就知道,有了这个玩意,你就能买好多进口货,而且因为这个小纸片,中国还诞生出一种行业,京城人管他们叫“切汇的”、“倒汇的”。
    倒汇和切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又能很有机的结合成一体。倒汇的就是倒|卖外汇劵的意思,这些人刚开始都聚集在日坛路、友谊商店和使馆区里,就和现在的号贩子一样,碰见外国人或者进出这些高档场所的中国人,就会凑上去问一声:哥们,有外汇劵吗?
    如果你回答有的话,他们会以人民币和你换,当然不是一比一了,价格肯定会高一些。有些在北京久住的外国人就会把手里的外汇劵换给他们,然后拿到人民币去普通老百姓消费的地方消费。而这些倒汇的再把到手的外汇劵换给那些更需要的人,从中赚取差价。
    谁更需要呢?当然是普通老百姓了,比如你马上要结婚,可是家里还缺一台彩电或者洗衣机,但是你拿着人民币又没地方买去,于是迫不得已,你只能换外汇劵,然后去友谊商店或者出国人员服务部去购买。当然了,这都是82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北京老百姓的家庭三大件已经从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变成了彩电、冰箱和洗衣机。
    这些倒汇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也不局限于倒|卖外汇劵,什么美元、日元、英镑、港币他们都倒,这些人也算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开始接触国际金融的人了吧。到了80年代后期,有些倒汇贩子手里流通的外汇数量非常庞大,几个小时之内就能给你凑出十几万美元来,当时凡是要出国并且想在国外买东西带回来的人,都得去找这些人,因为国家有规定,出国只给你换少量的外币。
    倒汇的人里有正正经经做倒手生意的,也有一些搞邪门歪道的,这些人就是切汇的。切这个字眼放在这里代表了一种骗人的技巧,而且很形象,因为你的100块钱,到了他们手里,一转眼就剩下80了,你就算死盯着他的手也没用。他们在和你换取钱币的时候,用魔术师一样的手法,把你的钱偷偷拿走几张,或者就是给你的钱你明明数着够数,但是回家再一数,就少了。
    这些切汇的人发展到后期,手段越来越豪放,已经不满足于偷走你几张钱,有时候直接是整包整包的给你掉包,着实是坑害了不少人。
    洪涛到没打算去倒汇或者切汇,他看重的是能用外汇劵去友谊商店里买那些进口商品,比如目前国内商场里还见不到的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等等电器,还有万宝路香烟、进口化妆品、香水、进口服装、鞋之类的生活用品。而且这些用品他也没打算去倒卖,只是想自己家里或者店里用,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干嘛不呢?
    那位蒋女士没有哄骗洪涛,只隔了两天,就给洪涛带来1000块钱的外汇劵,而且还是等额换给洪涛的,也就是一比一,这让洪涛很不好意思,他不好意思的不是等额不等额,而是她这么大方,自己以后就不好意思再张嘴了。洪涛可不是光想买两台洗衣机就完事,他还有好多东西要买呢,所以他决定必须把蒋女士拉下水!!!
    “蒋姐!要不您抽空陪我去一趟友谊商店吧。”洪涛开始给蒋女士下套儿。
    “你可以让你们家大人陪你去啊!”
    “嘿嘿,我们家大人都是老实巴交的老百姓,他们顶多也就是去百货大楼里逛逛,看见外国人都躲着走。再说了,我们家也没人有外国护照,更没外籍人士工作证,也没有华侨证,我们去了也进不去啊!”洪涛早就想好了怎么说。
    “你说你们家人都是老实巴交的老百姓,他们怎么就养出你这么一个怪物来呢?”蒋女士捏着洪涛的脸蛋问他。
    “估计父母生我是头一胎,他们没什么经验吧,你看我父母都是大眼睛,却给我给我生了一个小眼睛。我估计他们如果再生一胎,就应该比较正常了。”洪涛一本正经的给出答案。
    “哈哈哈哈哈。。。。。。我要是你们老师,就得让你把我气死!说你什么你都有的说,没一次不顶嘴的,走,现在就去!我就今天下午还有点空儿。”蒋女士没想到洪涛给出这么一个答案来,笑得直跺脚,最终她也没逃过洪涛的软磨硬泡,只好拉着洪涛出门往车站走。
    友谊商店就坐落在建国门外大街上,它的西边隔着一条马路,就是国际俱乐部,也是当时主要供在京外国人娱乐的地方,这里不光有游泳池、舞厅之类的设施,还经常举行各种晚宴和酒会,应该算是京城当时最高档的交际场所。商店的东边就是外交人员公寓,里面住的全是各国使馆和驻京办事处的外籍人士,后世的秀水街之所以在这附近形成,也和这里外国人多有绝对的关系。
    这家友谊商店的前身其实在东华门大街上,最初并不叫友谊商店,而是叫“国际友人服务部”,供应一些黄油、奶油、面包之类的生活用品,主要是为驻华使馆的外国人服务,也是不对外的。后来它和百货大楼里的出国人员服务部、华侨商店合并了,才搬到这里来,改名叫做友谊商店。商店成立的时候,店里有一条标语是这么写的:市面上有的商品,我们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们必须有;外国时兴的,我们也得有!
    这还真不是在吹牛,新的友谊商店整整4层,上万种商品,把哪一样拿出去,都是市面上的紧俏货。当时这个商店门口是有铁栅栏围着的,每天下班之后就要锁上,早上还没开门,来买东西的人就在铁栅栏外面排队了,能在友谊商店门口排队,那就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