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潜入梦-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鞋斋!水晶宫!温室!
    这是洪涛给自己这个小院起的三个名字,第一个名字表达的是院子的内涵,因为满地铺的都是宝石嘛。不过目前院子里啥都没有,就是一片刚铺完的草地,然后中间一个十字形的青砖步道,分开一院子的绿草,把北东南西四个方向的房间连通在一起。
    第二个名字是形容这座院子的外观,高高的院墙上面,不再是空旷的,而是接着长出来一层透明的玻璃,用合金框架牢牢的固定在墙头、屋顶上,随着建筑物的高低起伏而蜿蜒,严丝合缝的把整座院子都罩在一个大玻璃罩子下面,用水晶宫这个词儿来形容,真的挺恰当。
    在这个大玻璃罩子上一南一北还有两组排风扇,通过这两组六个排风扇,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整座院子里的空气都更换一遍,南侧一组三个风扇就是进气口,北面的一组三个风扇则是排气扇。其实如果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在院子中间的那根金属立柱上,还有一个螺旋状的扶梯,一直通向了玻璃屋顶。
    如果从这里上去,就能进入玻璃屋顶之上,这里有一个十平米左右的玻璃平台是加了扶手的。按照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这里可以承载八百公斤的重量,这也是为什么要在院子中间竖一根电线杆子般粗壮的金属立柱的原因,如果不需要这个玻璃平台的话,院子里就没必要多一根柱子,不过最后洪涛还是选择留下了这个平台。
    第三个名字是形容这个院子的功效,如此大的一个玻璃罩,而且还是严丝合缝的扣在院子上方,虽然说达不到完全密封的状态,但是如果失去那两组送风、排风的风扇,那院子里可就难受了。即使在晴朗的冬天,这里的温度也是相当高的,因为它实际上就是一座质量更好的大玻璃暖房,那些中间夹着透明胶的厚玻璃,可以让太阳光的热辐射高效率的覆盖院子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再忠实的阻挡罩内的温度流失,如果再装上一些人工喷淋设备,这里很快就能变成一座热带雨林温室。(未完待续。。)

三百六十章 低调奢华
    “成,我自己慢慢看吧,有事儿我再通知您,对了,您还得给我找几个花匠,顺着西边的外墙给我种上一排爬山虎,让它们顺着外墙爬上去,一直爬到玻璃顶上,这样就不太扎眼了,要不谁一路过都看见一个大玻璃罩子,不好!”
    洪涛只在院子外面徘徊了几分钟,就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伪装!一定要伪装!种上一墙的爬山虎还是很不错的主意,只要留心别让它们长到排风扇上就可以了,这样从马路上路过的话,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一层绿油油的叶子后面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成,过几天我让他们过来,就沿着院墙种就成了吧?”王队长一看洪涛这个样子,是不打算让他配合进院儿了,那干脆就赶紧走吧,他可没功夫陪着这个满肚子都是坏水的年轻人过家家玩,这种人还是躲远点好,尤其是像洪涛这样精神不太正常的。
    目送着王队长带着两个负责收尾的工人离开,洪涛这才抬腿往院子里走,首先就是这个门楼,还不错,深得自己的意图,既不是红漆大门、也没有什么门钉、更没有雕梁画栋和黄彤彤的铜活儿,就是简简单单的两扇木头门,黑门框深绿色的门扇,八角形的户对,四四方方的门当。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两扇普通木门,那就错了,这扇木门后面还有一道墙,墙上还有一道不锈钢制的防盗门,前面那两扇木头门只是为了好看而摆的样子的。想进院子就得能打开这道防盗门。
    “嘟……嘟……嘟……”自从洪涛走进木门,这个三四平方米的门洞里就开始闪烁着两盏红灯,然后发出烦人的嘟嘟声。就好像在向谁报警一样。确实,这玩意就是警报,本来是装在工厂车间里的,用来提醒还在工作面上工作的工人,或是防着头上的天车、或是防着脚下的轧钢轨。不过现在洪涛把它用到这里来了,只要一打开木门,就会连通电源开关。这里和院子里面的报警装置就开始一同鸣叫、闪光,除非手动关闭,否则会一直响下去。
    打开不锈钢防盗门上的两道防盗锁。这才算是真正进了院子,洪涛先伸手到墙上按动开关,把警报器关上,然后顺着前院往里走。这里的地面已经铺上了大石条。磨砖对缝。很平整。右侧就是院墙,走到头之后,原本的两间倒座房已经和一段院墙一起改成了车库,这里也是院子的第二个进出通道,不过它无法从外面打开,只能从内部开启,因为洪涛没找到那种可以遥控的车库门,为了安全起见。只能就采取这种笨法子了。
    从左侧的月亮门穿过,面前就是正院了。左边踏上三级台阶,就是五间高大北房前的廊子,站在门廊里,正方形的院子就一目了然了,左边是三间东房,右边是三间西方,对面是五间倒座房,就在正房的身后,还有一排又高又瘦的后罩房,后罩房的北墙同时也就是整个院子的北墙了。
    现在屋里的精装修已经完成了,水电也都连通,只是家具还没有搬过来,房间里都是空空荡荡的。这五间正房无疑就是洪涛的卧室、书房、起居室了,而那三间西房就是储物室和厨房,三间东房和五间倒座房暂时没有规划,洪涛打算先用它们当做自己的收藏室,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全放进去。至于客厅、客房之类的,洪涛根本就没规划,他压根也没准备把外人带到这里来,这里暂时只属于他一个人,以后有没有女主人进驻,那还是未知数呢。
    不愧为温室,洪涛刚在里面转了几分钟,就已经热得待不住了,光脱衣服也没用,由于整座院子的电闸并没合上,所以由温感探头控制的自动温度调节系统也没有工作,洪涛拿着那个王队长留下的一份儿建筑草图,在一间倒座房里找到了配电柜,合上了电闸。
    “这尼玛到了夏天,就是一个电老虎啊,幸亏哥们有先见之明,你就是停电咱也热不死了!”随着两组风扇的启动,院子里开始有了徐徐凉风,温度也随之下降,不过这都是要花钱的。
    当然了,洪涛不在乎这点儿电钱,为了确保这套系统的安全运行,他还在这间房间的地板下面安装了一台五千瓦的柴油发电机,一旦停电,靠这台发电机也可以维持换气系统的正常工作。要问为什么不装一台更大的发电机,不是洪涛不想,也不是他买不起,而是这个年代的柴油发电机噪声太大了,为此洪涛还专门把这间配电室的地面向下挖了一米多深,做了一个水泥槽,然后把发电机放到里面,整间房子再做了隔音处理。
    虽然排风扇已经开始工作,但是温度短时间内还降不下来,洪涛只能是沿着旋梯爬上了屋顶,然后打开那扇天窗,小心翼翼的站到了玻璃屋顶的上面,即使是知道这些玻璃都是经过特殊处理和加厚的,能承担快一吨的重量,但是洪涛心里还是有点打鼓,万一要是赶上一块儿残次品呢?万一要是赶上一块玻璃因为施工问题已经有了隐患了呢?
    不过这个安装设计玻璃顶的公司真是挺体贴的,他们居然在玻璃顶上还安装了一圈一米高的扶手,也就是说扶手以内的地方你可以蹦着脚的跳都没事,只要别超过负荷,就是安全的。但是出了这一圈扶手,每块玻璃的负荷就只有二百公斤了,虽然也能供一个成年人在上面行走,但是听起来就不那么保险。
    站在屋顶上四面环视,周围绝大多数都是低矮的平房,只有个别单位里有座办公楼突显了出来,但是和东南方向的那座钟楼和鼓楼比起来,也是小字辈。从上往下看,整个院子都一目了然,绿草地就像一块正方形的台球桌,结果被一左一右缝上了两条粗拉链,这两条拉链就是那个十字形的青砖步道。
    其实就连这个十字形的立砖步道也是个半成品,它只有下面一层竖着码放的青砖,上面还缺一层平铺的方砖,所以走上去尽管感觉不出来不平整,但是模样不太好看,也没有中间高两边低的造型。这可不是王队长偷工减料,也不是他给忘了,而是听了洪涛的指令,特意留了最后一道工序没有做。
    为什么不做,王队长问了,洪涛没告诉他,不光是没告诉他,洪涛谁也没告诉。他打算把那老三给他弄回来的那些蓝宝石稍微打磨一下,然后用水泥给镶嵌在步道上,再用那几百块翡翠原石镶边,既然都无鞋斋了嘛,那就得说到做到。当然了,这个活儿没法再雇人干了,只能是洪涛自己来完成。
    但是还不能急,现在最要紧的不是宝石铺地,而是家具、电器、锅碗瓢勺这类的生活用品。这些东西洪涛一个人弄个不动,尤其是那些硬木家具,都是死沉死沉的,只能是找来蹬三轮的,这边帮自己搬出来,那边再帮自己搬进去。
    万一赶上一个喜欢打听的板爷,一边干活还一边追问,这是谁家的宅子,居然还要扣上一顶玻璃罩子?洪涛就很神秘的说出总参二部这个词儿,然后对方一般就很知趣的闭嘴了。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因为京城人从老到幼都喜欢谈论国家大事儿,自然对国家很多部门也有所了解,知道哪些部门能打听,哪些部门最好别多打听。
    为了自己的小窝儿,洪涛也是拼了,他又去开了一张假条,弄了一个急性肠炎啥的玩意,让小舅舅送到了学校里,然后整整用了四天时间,才一点一点的把地下室里存着的精品家具全都折腾到了自己的新家里,按照他从那二爷那里学来的一些皮毛,把这些家具都摆放在它们应该在的地方。
    现在,这座院子算是能住人了,不过洪涛还是不能闲着,他还有一大堆设想没实现呢。比如买台冰箱,专门用来存放自己那些冲洗完的胶卷,现在他还不想把照片洗印出来,一是贵,二是没啥意义,这些底片要保存十几年之后,才称得上有点价值。
    再比如他摆在院子当中那个巨大的鱼缸,里面不仅要养金鱼,还得种上荷花。到了夏天,拿把竹制摇椅往葡萄架下一坐,一边儿是金鱼戏莲,一边儿是蝈蝈展翅,一动一静,多有情趣。对了,还得去找棵葡萄藤种上,这次洪涛不想再去麻烦那二爷了,主要是不想让他想起自己这座院子,所以还是自己踅摸去吧。
    至于那些宝石铺地的事情,洪涛已经都准备好了,打磨切割玉石用的小型台式切割机买了,水泥也准备好了,只等他一有功夫,就会从地下室里带回一袋子蓝宝石原料来,然后一块一块的打磨圆滑,攒够一批就用水泥开始镶嵌。这是一个很费功夫的慢活儿,虽然他不打算把整块宝石都打磨出来,只是取一个平面,但架不住数量多啊,而且这玩意再便宜,也是宝石,不能像切地砖一样咔嚓咔嚓的猛切,慢慢蹭的时候居多,反正洪涛也不赶时间,有功夫就过来蹭几下权当解闷了。(未完待续。。)

三百六十一章 辈份和钱的关系
    要说京城这边买花鸟鱼虫的地方哪儿最全,那还得说是位于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对面的官园市场了。这里历经了好几次变迁,位置也一直在小范围的变动,规模和形态在各个时代也有不同,目前它还是一个由东西走向三遛铁皮柜台,沿着人行道边构成的自由市场。
    这里经营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大多都是京城的老玩意,比如说蝈蝈、蛐蛐、鸽子、金鱼、热带鱼、渔具、花草、盆景、摆件、玉石印章、邮票钱币等等,既有真的,也有假的,良莠不齐。
    另外还有一些卖花生、鸡蛋、干果的摊位,他们一边是买货,一边还偷着用钱收购粮票,一斤本市粮票大概能换二三毛钱左右。他们买来粮票之后干嘛用呢?大多数都是卖给了那些进京务工,但是在这里没有口粮的人,这在当时也是犯罪啊,不过很少有人抓这个,管不过来。
    洪涛上辈子经常来这里闲逛,他很爱吃这里的哈密杏,更爱这里的热带鱼。每次来他都会买回去几条,然后养在罐头瓶子中,就放在课桌里,谁敢碰他的课桌,肯定就是一顿毒打,时间长了,班里同学打扫卫生的时候,都绕开他那个最靠墙角的座位。
    这辈子洪涛没那个兴致继续在课桌里养热带鱼了,因为那样太操心劳神,而且对热带鱼来说,也是一种折磨,天天让它们听课,它们得多烦啊。怪不得当初三天两头的死,这都是给逼死的!所以说这辈子洪涛打算补偿一下它们,他已经让给自己小院装玻璃顶的那家玻璃厂。用做玻璃幕墙的夹心玻璃粘出两个三米长的大鱼缸出来,外面用角钢焊了一个架子,一个就放在自己的小院的正屋里,另一个放在新丽都的办公室里,算是给这些热带鱼买了两座宅子,不用再去罐头瓶里挤着了。
    这么大的鱼缸,养什么呢?龙鱼、地图之类的大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