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潜入梦-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姥爷的钳工手艺很好,带回来的所有配件都是严丝合缝的,外壳的铁板上还用錾子砸出一个图案来,居然是个圆形的大福字,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是手工錾上去的,就像机器冲压的一样。
    整个炉子组装好之后,洪涛觉得比后世商店里卖的那些土暖气炉子要强的多了,虽然外壳上没有喷涂油漆,但是姥爷用的那种厚厚的铁板也让他打磨得锃光瓦亮,就好像不锈钢一样。
    又等了几天,周日的时候大姨夫带着水暖工又来了,这次那个水暖工进门就先给姥爷道谢,他的家里也得了一个单眼的水套,已经都装好了,不过他不是用铁皮做的炉子外套,而是直接用砖把水套给砌上了,效果非常好,即使封着火,屋子里也很暖和,一点都不费煤。其实用砖砌的效果更好,砖是很好的隔热材料,比用金属当外壳保温效果强多了,就是不太美观,放在城里有点不合适。

第二十三章 胃亏肉
    大姨夫也不是白给这个同事一个水套的,他得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从房管所里找一些从其它地方拆下来的、质量还不错的水管,按照内部价格买下来,然后来帮着自己老丈杆子家装土暖气,当然还包括洪涛家。
    有了采暖炉、水管和管件,这个土暖气还没法工作,因为还缺一个重要的组件,那就是暖气片,没有暖气片,那个采暖炉还不如普通炉子呢,只能做饭不能取暖。这个暖气片可没法再让洪涛父亲劳动的那个首钢工厂里的工长帮着铸造了,这玩意太精细,他们那里也没这种现成的模具,翻砂车间不可能因为某个人的私活儿,去给你单独弄一套这么复杂精密的模具出来。
    不过洪涛有办法,暖气片他早就准备好了。洪涛家后面就有一个废品收购站,洪涛正是某一天在这里看到了一大堆不知道那个单位拉来的废旧暖气片,才萌发了给自己家装土暖气的想法。这些暖气片是按照废铁价格收购的,一斤才3分钱,这个收购站的站长就是住在胡同口,也是老街坊了。
    洪涛让他姥爷出面,把这些废旧暖气片按照原价又给买了回来。这个年代的暖气片都是那种铸铁的,一组暖气片由一片一片的组装而成,按照供暖面积的不同,你可以组成8片一组,也可以组成10片一组或者20片一组。从废品收购站收回来的这些成组的暖气片,并不是每一片都是坏的,只是其中一片或者两片坏了,其它都是好的。
    既然这样就好办了,洪涛的姥爷就是钳工,干别的不成,对付这些金属玩意是老本行。他从单位带回来各种工具,先把成组的暖气一片一片的拆开,把锈蚀或者漏水的暖气片挑出来,不锈不漏的统统用钢刷子把锈迹刷掉,再用煤油清洗一遍,最后按照房屋的大小,重新组合上。
    姥姥家是里3间房子和一个厨房,每间房都不大,一组10片的足够用,洪涛家里也是3间房子一个厨房,2间大的也是10片,一间小的和厨房都是5片。总共花了不到30块钱,不光把两家所有的暖气片都解决了,还剩下20多片可以供以后增减、替换用。
    “炳瑞,以后别老吓唬小涛了,你们老洪家祖坟上冒青烟了,他爷爷死得早啊,没看见这个好孙子。他从小管我叫爷爷,我是真想有这么一个孙子啊,你还不知足。还有啥不知足的,他虚岁刚6岁,就能帮家里干活省钱了,你6岁的时候在家干吗呢?我6岁的时候连钱什么样都不知道。我这个话放这儿,他上学以后也肯定不比其他孩子差,你不是喜欢让他也上大学吗?放心吧,他比你强!”
    洪涛的姥爷刚到11月份就把暖气烧上了,热得在屋里只能穿着一件粗布小褂。老头儿一边喝着自己的小酒,一边和洪涛的父亲念叨洪涛的事情。现在洪涛这个土暖气成了他每天晚饭时的必说话题,谁都不许说一点坏话,说了就给轰出去,别在有暖气的屋里待着。
    其实也不怪老头儿高兴,一间12平米的新房子自己三闺女住上了,大姑娘家家的,再也不用和自己母亲和弟弟睡在一个屋子里了。而且屋子里始终是热乎乎的,都不用把火烧旺,封着火就很管用,也不怎么费煤,屋子里还干净,再也不用整天擦了,没有炉灰,炉子在厨房的一个角落里放着。
    最主要的是安全了,再也不用担心烟囱漏气或者炉子没封好而跑了煤气,屋子中间也腾出了空间,不用每年冬天都在屋子里摆上一个黑乎乎的炉子了,看着就那么舒服,整齐!
    土暖气不光给姥爷带来了物质上的享受,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满足,街坊邻居都知道老胡家装了一个土暖气,于是纷纷找各种借口来姥姥家串门,顺便试试土暖气的效果。于是姥爷就成了胡同里的名人,见面之后都是打听这个炉子是哪儿买的,老头儿每次都抬着头告诉他们:买不到!这是我外孙子给我设计的!属于蝎子拉屎,独一份!
    “。。。。。。”洪涛的父亲是闷着头不说话,他现在已经无话可说了,自己有了一个温暖安静的书房,抽烟、看书、会客、下棋都有了合适的场所,这一切都是自己儿子给弄来的,虽然钱是自己掏的,但是如果让他干,估计连房子都盖不上。俗话讲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虽然自己拿的是自己儿子的,但是也没底气再说什么了。
    洪涛的目的最终还是达到了,父亲以前那个小客厅、餐厅、书房、卧室的合体小空间,终于归了自己,虽然只有5平米大小,但是洪涛已经很满意了,至少算是有了自己的空间,与同时代的大部分孩子比,已经是超越了很多,至少他那个已经上了初中的小舅舅还没自己的屋子呢。
    除此之外,父亲还给他买了一双飞跃牌白球鞋,算是满足了他的愿望。千万别小看这双鞋,这时的小孩、包括小学和初中的孩子,能有一双普通的白球鞋就已经很幸福了,平时都舍不得穿,只在过节过年或者学校有活动的时候才会穿。一双白球鞋、一条绿军裤或者蓝警裤、一件的确良的白汗衫,这就是这个时代年少年最时髦、最牛x的行头。
    为了保证白球鞋永远那么白,这时的小孩和小孩的父母可算是绞尽了脑汁,想出各种办法。白球鞋穿脏了之后,洗刷完毕鞋边上会出现一圈黄色的痕迹,于是大家就等鞋半干的时候,往鞋面上涂抹大白,或者拿着白色粉笔往上抹,走起路来一用力踏地面,鞋上都会冒出一层白烟。
    而洪涛的这双飞跃白球鞋,比普通的白球鞋更高级一点,鞋底也厚了一些,更耐磨,鞋帮上还有一个斜着的红蓝色商标和一行飞跃的汉语拼音字母。其实还有一种更高级的运动鞋,叫做回力鞋,模样更前卫更好看,但是价格也更贵。洪涛真不是准备去臭美,所以只要求了父亲给买双飞跃鞋,那种普通的白球鞋底太薄,跑跑跳跳的用不了多久就得磨透。
    有了自己的空间、新球鞋,洪涛依旧不满足,其实这只是他目前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第一步,另外还有第二步。都说衣食住行,现在洪涛的衣、住、行基本算是解决了,再想更上一层楼现在还不太现实,唯一剩下的一个短板,就是食,也就是吃!
    对于天天几乎不变样的白菜、萝卜、土豆、豆角、黄瓜、雪里红、酱疙瘩,洪涛早就吃腻了。自己现在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虽然每天还有半磅奶,但这也不够洪涛消耗的,他总是觉得肚子里饿,到不是真的饿,而是肚子里油水太少了,胃亏肉!
    要说这个肉吧,还真不是洪涛父亲和姥爷不舍得给洪涛买,也不是洪涛家和姥姥家生活困难买不起,尤其是洪涛父母回原单位恢复工作之后,不光补发了工资,每月的工资还涨了一些,两个人加起来都超过100块了,而且就洪涛这么一个孩子,比大部分双职工家庭每月7、80块钱的工资高多了,不会亏洪涛这口肉吃。
    可是有钱也买不到肉,这时是配给制,每人每个月只有一斤肉,买肉是要肉票的,肉票用光了,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肉吃,除非去那几家比较特殊不收粮票、肉票的大饭店里去吃饭,比如当时的北京饭店。不光买肉有限额,当时的所有主食、副食品都是有限额的,粮食就不说了,面票、米票也是按照定额发的,另外每户还有一个副食本、一个煤本、和一份工业卷。
    副食本上就是鸡蛋啦、芝麻酱啦、香油、采油、盐、酱油、醋、豆腐之类的定额,是按照人头计算出来。煤本顾名思义,就是买煤的,每户每个采暖季节都有配额,烧光了就去买煤末子,回来自己摇煤球吧。工业卷其实也很好理解,一切和工业有关的东西都要用这种卷加上钱来购买。
    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手表、火柴、电池、手电筒、肥皂、锅碗瓢勺,用工业卷的基本就是这些了,至于说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当时听说过的人还不多,只有少数高干家庭才有,真正走入老百姓的生活,还要等到78年以后了。
    每个职工每月只有一张工业卷,一辆自行车要一百多张工业卷,如果是双职工想买一辆自行车,那你攒吧,一年就算什么都不买,也只有24张工业卷,一辆自行车够攒个6、7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的老百姓对这句话理解得最透彻,既然单靠自家人攒很慢,那大家索性就联合起来,一起攒。
    当时买自行车、手表都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好几家好几户的共同努力。谁家孩子要结婚,那亲戚朋友就先把自家的工业卷给他用,然后排好队,等自己家孩子要结婚时,再由大家一起凑。后世里结婚大家是凑份子,这时候结婚是凑工业卷买彩礼或者买嫁妆,给钱什么的不很高档,你如果送给新人20张工业卷,估计亲戚家马上让你坐在主桌去。

第二十四章 自力更生
    你要是不结婚就想买自行车、手表什么的,那除了你父母,基本没人搭理你,而且还得背后说你是个烧包。后世的小品相声里拿一句话当笑话讲给大家听,就是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手电筒这句话,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笑话,当时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比如洪涛家,洪涛姥姥家比洪涛家强一点,多了一台收音机。
    没有肉、也没有多余的鸡蛋,连吃豆腐都不能敞开吃,洪涛上哪儿去补充营养呢?当时老百姓也有办法对付,他们在家里养鸡,养着下蛋,姥姥家就这么干,3只大母鸡就在煤棚里关着,支持鸡蛋,不吃鸡肉。但家里也不光有洪涛这么一个孩子,小舅舅是姥爷的小儿子,嘴上虽然老骂,但真正心疼的还是他,洪涛只不过是因为年纪小,如果他长到10几岁,姥姥姥爷也就没这么溺爱他了。
    其实就算姥姥姥爷把鸡蛋全给洪涛吃,他也不够,那个家里养的鸡并不是天天都下蛋,指望着鸡屁股补身体根本就不靠谱,洪涛还得自己想办法。还真别说,洪涛的脑子确实好用,只琢磨了几天,就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既不犯国法,也不犯家规,而且难度还很小,至少对洪涛来说,没什么难度。
    洪涛先是去地坛里找了一根比较直的竹子,然后让小舅舅帮他弄断偷了回来,为啥说偷呢,因为那个竹林是管理处种的,就在管理处门口。但是小舅舅有办法,晚上就给他弄回来了,3米多长,成人手指粗细,黄绿色的一根竹子,笔直笔直的。
    光有竹子还不好使,这玩意里面有水分,还得烤一烤。这个工作洪涛也干不了,胳膊太短了,凑不到炉子上面,只能由姥爷代替,姥爷是老钳工出身,动手能力非常强,烤竹子烤的很专业。
    竹竿烤好了之后,洪涛还得准备两样东西。一样就是结实的线,这个不容易找,这时的线大多是棉线,很不结实,稍微用力一拉,就断了。但这也难不住洪涛,学校旁边就是bj童装厂和bj帆布厂,里面有结实的化纤线,只要再给小舅舅几分钱,小舅舅就会帮他进去偷出来一卷。
    最后就是一个用缝衣服针做的鱼钩了,但是洪涛的要求比较苛刻,他没用缝衣针去做那种简单的鱼钩,而是从帆布厂里偷出几根织布用的那种梭针,是全钢的,在让姥爷拿到单位去,加工成带倒刺的大钩子,再经过淬火之后,比缝衣针做成的鱼钩要结实多了。
    说到这里,洪涛要干什么应该就清楚了,他打算重新拾起他在后世里最拿手的一项技术,钓鱼!洪涛这几天算是想明白了,鸡鸭鱼肉这四样里,鸡鸭是别想了,肉也吃不了几口,但是这个鱼还是很有希望的。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往北200米就是二环路了,二环路边上就是护城河。
    护城河里有鱼吗?洪涛敢对灯发誓,百分百有,而且个头很大,一群一群的,这是他小时候在河边抓叽鸟儿和蜻蜓时亲眼所见的。当时他不认识这种黑乎乎,还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