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关系,妹妹和娖儿都愿意就成,姐姐会找皇帝请他恩准,如此好事哪有不成全之理!”

    张焉没有子女,一直把坤兴公主视为己出。

    眼看着公主到了择婿的年纪,张皇后还真的有些舍不得,总认为民间没有谁能够配得上坤兴。

    谁知居然出现了惊天巨变,朝廷重臣准备出面保媒,欲将公主嫁给威名赫赫的南王。

    张焉皇后天启年在王恭厂大剧院见过黄胜,知道这位大才子状元公一表人才年富力强。

    得知自己宠爱的坤兴有机会成为南王妃,张焉皇后不淡定了,认为如此好姻缘千万不能失之交臂,连忙来劝周皇后不要拘泥祖制,女儿的终身大事要紧。

正文 第七百三十六章:蹬鼻子上脸

    张焉见周皇后和坤兴都乐意这门婚事,亲自去御书房找皇帝谈家事。

    崇祯无比敬重嫂子张焉皇后,见她特意来劝自己答应这桩婚事正中下怀,还找回了不少面子当然顺水推舟。

    皇帝也知人情暖暖,崇祯其实深爱着自己的家人,很疼爱长公主,心里真的不愿意把她嫁得草率。

    黄胜的才学、相貌、年龄、身份都没问题,完全配得上公主,崇祯心里认为世间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黄胜有资格娶自己的掌上明珠。

    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祖制。皇帝未必认为所有的祖制都合理。

    但是往往皇帝做出有违祖制的举措,大明群臣都会蹬鼻子上脸纠缠不休,廷杖都难以吓退大臣。

    大明的文官集团集体向皇帝施压无非就是祖制、礼制,还上纲上线到国本的地步,皇帝都能被大臣逼得选择逃避,最有名的就是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见群臣。

    其实大明百官就是因为把精力都用在了诸多鸟事上,导致太多大臣不干正事专业党争,最后当然是祸国殃民。

    这一次违制嫁女,皇帝可以扮演受害者,完全是文武大臣因为期望“南明”出兵辽东战建奴逼自己嫁爱女和南王联姻。

    崇祯认了,自己失了一点点脸面不要紧,能够换来爱女快乐富足的一生值了。

    第二天上朝,崇祯绝口不提昨日朝议的主题,根本不给跃跃欲试的梁廷栋、张凤翼等等重臣开口的机会。

    他直接下旨让内阁批红,派遣梁廷栋为正使,朱纯臣、吴襄为副使即刻出使“南明”,他们的任务是去说服南王搬来“战神”救兵解决辽东战局。

    崇祯爱面子,怎么可能主动上门要求嫁女,但是明眼人只要看三个使臣是谁就会明白皇帝的用意。

    梁廷栋乐坏了,这一次出使“南明”定然不辱使命,搬兵、联姻一个都不能少,为自己在“南王”面前捞表现当然更加忘不了。

    自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左副都御史杨一鹏三族被流放海南岛后,漕运总督这个职位如同被诅咒了,两任总督又落得罢官回乡,如今这个以往的香饽饽无人问津。

    没人钻营这个职位朝廷也必须派出官员,吏部请天子委派漕运总督。

    最后以丁忧为名躲中原烂摊子两年半的史可法闪亮登场,他高升为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泗、淮、扬。

    崇祯下定决心全力剿寇,派遣太监卢九德、刘元斌率京营兵入中原参战,京营人马与总兵周遇吉、黄得功的人马首要任务就是不能让龙兴之地凤阳再遭贼乱。

    这个布置不错,在凤、泗、淮、扬一线留下几万人马会成为江南的屏障,免得流寇祸害了大明最大的税赋来源地。

    现在大明太监的素质也提高不少,他们以前属于天子内臣无法无天,地方上没有人敢惹他们。

    现如今大不相同,有个爱狗拿耗子的南王,他逮了作奸犯科的太监会直接打死。

    打死几个天子家奴而已,相信以‘战神’的权势、以蓝妃和两位皇后的关系,皇帝根本不会为坐实有罪的几个家奴出头,更加不可能追究南王越俎代庖。

    因为爱管闲事的南王在大明就是以越俎代庖乐于替人出头闻名,对于欺压良善的官宦从来不心慈手软,但是南王杀人都会把处决对象调查得底儿掉,从来不会冤枉谁。

    往往被南王杀了,名声还会顶风臭三里,衮衮诸公和大太监还真的人人害怕得罪“战神”。

    太监们更加知道南王的情报机构无所不在,锦衣卫加上东厂都难忘项背,外派的差事落到身上,他们都懂得了适可而止,万万莫要惹毛了“战神”。

    皇帝派出了京营却没舍得把“內操太监火枪手”一千五百人派出去,让想亲自带着內操上战场的王承恩无限失望。

    大明的武将和太监都收敛了吃相,史可法这个巡抚外加漕运总督日子应该好过不少,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负责巡视漕务、督粮道、管粮同知、通判、押运通判等等官员。

    漕运总督还管着仓储和工厂作坊,这就意味着粮食、军火和铠甲都有来源,史可法有人有武器钱粮应该不会守不住江淮。

    其实以这位军事小白在历史上守卫扬州连一天都没守住麾下就土崩瓦解的糟糕表现,还真的说不准。

    不过这时黄得功总兵官还健在,昆曲《宁武关》大戏的主角周遇吉总兵官这个不可多得的猛将也在史可法麾下。

    史总督只要及时提供粮食和装备,有周遇吉、黄得功两位猛人负责指挥打流寇,江淮可保无忧。

    在京师打理生意的彩儿又接受了张焉皇后邀请来到皇宫作客,周皇后更加热情,张焉皇后一直陪着闲话,以前总会见到的坤兴公主羞答答不肯露面了。

    皇帝欲将爱女许配南王之事彩儿已经得知,以后她将要和大明公主同侍一夫,彩儿总觉得心里怪怪的,毕竟这位公主和夫君的长女一般年纪。

    而且平白无故,彩儿一下子在年纪相仿的周皇后面前矮了辈分,有些啼笑皆非。

    三个女人话题很多,彩儿邀请张皇后和周皇后在适当时候亲自去“南明”走一遭,看看那和大明截然不同的热带美景。

    彩儿经常讲异国风情,讲宫外诸多趣事,也讲浩瀚无际的海洋。

    两位久居深宫的美人当然向往外面的世界,看着蓝妃南来北往无比羡慕,如果和南王联姻,貌似可以送女出嫁的由头去“南明”走一遭。

    彩儿见两位皇后动了心,大包大揽承担所有的随行人员开销,用不着皇帝花用一两银子内帑,表态自己会全程陪同。

    彩儿如此热情邀请大明皇后来“南明”观光其实是奉命行事,王爷交代她和大明后宫好好相处,争取让大明皇室和“南明”王室常来常往。

    两国外交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黄胜让蓝妃打前站,过段时间让王后楚儿也出使大明。

正文 第七百三十七章:英明神武的王

    楚儿跟大明两位皇后有交往,和宫里许多嫔妃熟络,这一次省亲出使两不误。

    “南明”王室高姿态,主动和大明皇室交好,后宫王后和王妃频频来往于大明。

    来而不往非礼也,久而久之,爱面子的崇祯当然会不好意思,大明皇后出访“南明”就会水到渠成。

    一旦黄胜发现大明京师如同历史般出现危险,他就会策划张焉皇后和周皇后这个时间段离开京城出访“南明”。

    她们不在皇宫当然安全有保障,至于她们会不会带上年幼的皇子和公主随行,就得看每个人的运气。

    黄胜埋下伏笔,预备救不肯受辱选择殉国的两位皇后的小心思当然无法告知蓝妃,但是彩儿乖巧而且言听计从,王爷让她如何做,她一定会做得比预期还要好。

    彩儿不仅仅和皇后嫔妃相处融洽,连宫里的女官、宫女、太监都视蓝彩儿为恩主,如今彩儿在紫禁城串门子,如同在“南明”王宫般自由。

    彩儿和周皇后闲话,得知崇祯皇帝感到用度艰难,觉得后宫人员过于庞大,准备裁撤一部分宫女回家乡嫁人安家,皇帝让张焉皇后和周皇后带头清理自己宫闱里使唤的宫女。

    如此举措愁坏了两位皇后,她们知道内帑所剩无几,宫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如果不是蓝妃下订单给许多活计,宫廷的开销早就不够。

    可是宫外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窘迫,宫女挣了银子还要贴补家用,如果放她们回家,她们大多数人家里的日子更加没法过了。

    彩儿动了恻隐之心,大包大揽告诉二位皇后,只要是大明宫廷裁撤的人,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南明”一概收下,不但会提供就业机会,还会让她们生活逐步改善。

    为什么南明就是不差钱?张焉皇后历经两朝,从天启帝到崇祯帝每天都在为军饷、赈灾银子发愁,南王动不动就几千里大移民,他为什么如此有钱?

    张焉问道:“蓝王妃,你要知道这一次裁撤的宫女有可能达到千人,她们都是过了妙龄的女子,要给她们安排合适的营生谈何容易。哀家迟迟不肯答应皇帝就是想自己省一省,再多接一些活计贴补,好让大家合伙养性命。”

    周皇后红了眼眶,帝王之家日子过得如此倒还罢了,连累贤德的嫂子都得不到国之供养,哀哉痛哉!

    周后哽咽道:“嫂皇后,委屈您了,还是弟妹无用,不能如蓝王妃那样能耐,不会挣银子贴补皇家。”

    张焉叹道:“唉,怎么是皇后的不是了?你一个女人家那里有机会做事,也只有南王家不同凡响,其他人家根本学不来。”

    彩儿严肃道:“二位皇后尽管放心,不管是一千人还是两三千,‘南明”都能够安置,如今南明夺了几十个小国王宫。

    这些王宫大多数都改建成为对外接待的官驿和客栈,生意越来越好,盈利也越来越多,如果有了大明宫廷出身的宫女、太监前往管理。

    以后的盈利能力更加不可限量,她们得到的收入一定足以为自己置办丰厚的嫁妆。”

    张焉惊讶道:“南王灭了南方几十个小国?连人家的王宫都夺取了?这、这、这是何等了得。”

    不好意思见客,又喜欢听彩儿讲“南明”趣事的坤兴公主一直在屏风后偷听,母亲周皇后知道也由着她,小姑娘听到此处,心里扑通、扑通狂跳。

    美女爱英雄,这时朱媺娖根本不会考虑南王席卷东南亚会造成多少杀戮,她眼里冒着崇拜的小星星,脑海里是自己那英明神武的王提枪跃马纵横驰骋,敌国望风而降。

    彩儿骄傲道:“我家王爷大军到处,东南亚诸国飞灰湮灭,太多城池不战而降,许多楼堂馆所被完整接收,接管的王宫基本上没有毁于战火。”

    周皇后不解道:“蓝妃,南王把诸多王宫都改为对外接待的驿馆可行吗?本宫只知大明已经把驿站都裁撤了,原因是驿站每年都需要朝廷贴补,朝廷用度枯竭,已经贴不起了。”

    彩儿谆谆诱导二位皇后,她道:“哪有驿馆不盈利的道理,大明驿馆为什么要朝廷补贴两位皇后有可能不明白,可是妾身却是心知肚明。

    如果这些驿馆放在‘南明’由妾身来管理,保准能够把皇宫的用度都赚出来。”

    这绝对不是吹嘘,彩儿是个商界女强人,做生意精明得很,她名下许多酒楼、客栈都是来钱的好营生。

    她还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有大量流动资金,拿来现成的驿馆经营如果赚不着钱,岂不是贻笑大方。

    两位皇后沉默了,她们明白了彩儿言下之意,因为皇帝也曾经多次说过,大明简直是无官不贪,都已经发展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彩儿又道:“‘南明’商业繁荣来往的商贾如云,‘南明’不歧视压榨商贾,这些人来‘南明’做生意,发现可以下榻以前需要仰视的王宫,大部分人都愿意拿出银币入住,因此驿馆是一个赚钱的好买卖。”

    也确实如此,后世宾馆就属于一次性投资后靠每天的客流量来收回成本达到盈利的初衷。

    “南明”空手套白狼免费得到了许多宏伟瑰丽的宫殿,国王宅子的地理位置当然是王国风水、风镜最佳处,大多数都在城池的中心区域也是城池最整洁的所在。

    这些宫殿作为缴获的不动产加以改造、维修、装潢后营业,投入成本毛毛雨,由于王宫改建的驿馆、客栈档次、位置、景色得天独厚,自然顾客盈门,盈利能力毋庸置疑,理所当然赚得翻了天。

    张焉道:“如此,哀家放心了,宫里出去的人经营驿馆,还是在王宫经营想必不会太吃苦,以后这些人就拜托给蓝妃照应了。”

    彩儿道:“这些宫人去驿馆做的事情跟在皇宫里大相径庭,还会自由许多,皇后放心吧!”

    周皇后站起来万福道:“谢谢蓝妃伸出援手,本宫有礼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