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时敏还带来了新产品军用工兵铲一千把,黄胜特意拿来几把看了看,虽然质量拿后世的工兵铲略有不及,在这个时代已经绝无仅有。

    黄家出品的工兵铲设计成可折叠状,能够方便携带,可以折叠一次,手柄根据力学原理改为类三角流线形,都是采用上好淬火高碳钢打制,增加了强度、抗磨损、抗腐蚀、耐高温。

    工兵铲具备铲、镐、撬棍、锯、刀的功能。战士挥舞工兵铲可以轻轻松松斩断建奴的順刀。

    黄胜让赵时敏开足马力生产,以后成为工程兵和辅兵的制式装备。

    由于家主带着海军主力回到了辽东湾,黄家湾岛、“华夏岛”的防务无需担心,马五的千总驻守“华夏岛”足以,韩宽带上他直领的千总参加作战,这一次随同赵时敏前来。

    五月底接到家主扩军的命令,被提拔为千总的吴强、谷一仓、王志贵、刘世福、陆忠明都以最快速度完成了编组,现在齐装满员。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五章:“战神”来了

    能够迅速成军完全得益于黄家的先军思想,体系内每一位老百姓都渴望自己家有子弟成为军人,特别是那些十四五岁刚刚高小毕业的少年。

    如今训练战士已经事半功倍,因为新兵的整体素质不可同日而语,那些刚刚高小毕业的少年的基础技能根本不弱于一般辅兵,他们的文化知识整体强过辅兵,不比正兵战士逊色。

    少年新兵只不过缺少血与火的战场实践,他们只要经历过一次实战存活,就会成为货真价实的老兵。

    今年扩军的私兵驻防范围是黄家湾岛、蝎子岛、身弥岛等等黄家在辽海的诸多实际控制岛屿。

    由于东江镇约等于集体叛变投敌,他们上了岸留下太多无法带走的东江镇饥民。

    黄家不能无视被他们弃守的诸多岛屿,这些岛屿也是大明国土,如何能够置若罔闻?

    黄胜布置刘世福千总驻防原东江镇大本营皮岛,陆忠明、王志贵、吴强的千总分别驻守广鹿岛、身弥岛、长岛等等靠近辽东半岛和鸭绿江出海口的诸多岛屿。

    命令几个千总不能饿死一个东江镇辽民,给他们饱食调养一段时间送他们去海南岛、交趾安家落户。

    最后一共有滞留在原东江镇岛屿的七八万辽民满怀期望登上了南下的大海船,至此为止毛文龙时代雄踞敌后的东江镇彻底消失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黄家事实上接管了东江镇的地盘,跟毛文龙的做派完全不同,这里只有少量屯民,大部分都是职业军人,偌大的东江镇曾经号称二三十万军民。

    到了黄胜手上经营只有四个千总正兵、辅兵一共八千人马,老百姓只有六七千在岛屿上屯垦。饶是如此发动游击战也不会弱于毛文龙时期。

    韩宽、谷一仓的千总将要去忠明堡集结,会同忠明堡驻守千总时运转、觉华岛驻守千总云中来一起参加军事行动。

    加上从交趾带回的五个千总,黄家私兵这一次一共投入陆军九个千总共计一万八千正兵、辅兵,投入海军运输船二百余艘,投入战舰七十余艘。

    黄胜不放心遥远的新领地交趾,安排黄明道带领船队南下,带走了大部分战舰。

    因为在辽东跟落后的建奴打仗主要靠陆军,海军力量强大也无济于事,黄胜舍不得让水手和炮手上岸打阵地战。

    黄明道得到的任务是打通去莫卧儿王国的商路,大量采购那个国家的特产棉花,当然会倾销瓷器和丝绸、茶叶。

    棉布在这个国度未必有竞争优势,因为这个国家手工业也比较发达,这里是棉花的原产地,因此原材料极度低廉,廉价的劳动力加上原材料成本低,因此他们生产的布匹拥有竞争力。

    但是汉人去插一杠子,马上就会让他们失去竞争力,因为黄家大量采购棉花运出,会导致他们的原材料涨价,手工作坊如何比得上机械化大生产,阿三的棉布市场被汉人挤垮用不了几年。

    莫卧儿王国大部分是后世阿三的国家印度,此时正是最鼎盛的时期,国土大得惊人,包括后世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等等国家的领土,王朝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但是这个貌似强大的国家不足为虑,它内部矛盾尤为突出,种族矛盾,宗教矛盾由于遵奉逊尼派教义,推行伊斯兰教法的沙贾汗拥有压倒性武力震慑暂时被捂了盖子,一旦爆发会摧毁一切。

    “华夏岛”是黄家的生产基地那里的事情多而繁杂,在研制的新产品也不老少,赵时敏只在抚宁逗留了一天就回去了,留下了即将成为空军的六个少年和他们的团队。

    在抚宁耽搁一天,黄胜带领大军往山海关开拔。

    来到南门外,来迎接的文官武将和太监早就恭候多时。黄胜见到了许多老熟人,第一位是武经略马世龙,第二位就是已经是正二品浙江副将的叶浩武,第三位是正六品山海关屯粮通判熊兆珪。

    还有一位将军有意走在人后还是高出人家一头,那是白杆兵的主将小马超。

    一众文武见过礼后互诉衷肠,马世龙哈哈大笑道:“获知我大明‘战神’南国公出任辽东经略,山海关军民立刻欢欣鼓舞,本来那帮兵痞一个个如同掉了魂,如今完全不同了,都嗷嗷叫着想让公爷您瞧上呢。”

    熊兆珪道:“南国公别来无恙,终于得偿所愿追随您鏖战辽东也!痛哉快哉!”

    黄胜温和的注视每一人,对大家道:“本爵出任辽东经略,自然会对辽东战局负全责,诸位都是合作多次,废话本爵就不说了,保证大家立功回师乃是当下的首要任务。”

    在场的文官武将无论是不是老熟人都哄然承诺,让南国公放宽心,他们会无条件服从调遣。

    黄胜行使辽东经略职权,监军太监王应朝在其他文官武将面前可以抖威风,在南国公面前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也不敢索要好处。

    人的名树的影,王应朝如果不是灵透之人也不会被外放监军,他当然知道南国公跟厂公的关系,当然知道蓝尚仪出入宫闱如同走亲戚。

    南国公可以说上话的人,随随便便都可以把他扔去浣衣局当差,扔去凤阳也不费劲。因此王应朝把位置摆得正,在黄胜面前以天子家奴自居,什么事都不过问。

    黄胜见这个大太监知情识趣也不为难他,该他得的常例也不少给,大家相安无事。

    马祥麟、秦翼明两人早就从老家的来信得知跟随“战神”在南海作战的川军都立下军功回家了,知道白杆兵受到了黄大人礼遇,回家的战士都发了小财,人人津津乐道跟着黄大人作战是多么开心。

    他们获知圣上已经允许白杆兵这一次随同南国公作战很高兴,消息传到军中这些川军都摩拳擦掌,准备建功立业。

    马祥麟、秦翼明的军营这几天如同过节一般,因为黄家私兵队伍里有二百多曾经在交趾鏖战的白杆兵现在来到辽东作战。

    七千白杆兵见到了自己的战友,看到了他们一身的装备,得知他们的待遇人人羡慕不已,黄家白杆兵被家乡子弟围观了。

正文 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战小胜

    军营里只要有闲暇都有一群白杆兵围着已经成为黄家私兵的前战友听故事,他们在幻想交趾究竟是个什么好地方啊?

    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应该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田,和睦相处的四邻,和颜悦色的大小官吏,少之甚少的粮赋,富足安康的小日子……。

    “耕者有其田”啊!贫苦的石柱子弟人人向往,一个个细问如何才能够得到南国公恩准,去那个可以一年三熟永远不会饿肚子的地方。

    这根本不是黄胜布置的政治任务,而是人性使然。

    人人都爱显摆,特别是遇到了故人,二百多黄家白杆兵讲了几天的故事,导致所有的白杆兵都有了表现自己让南国公看上带回交趾的想法。

    叶浩武带来了三千六百人马,没有带骑兵,他们都是乘坐“华夏海运行”的海船直达山海关,他的麾下浙兵知道又是“战神”黄胜带兵,士气高涨,人人都想建功立业。

    黄胜来到山海关当天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所有兵丁的伙食,得益于永平府发展了养殖业,肉类禽蛋供应充足,再加上庆格尔泰部落的肥羊,给战士们每天吃荤腥成为了可能。

    “战神”领辽东经略带着人马来到了辽东,愁云惨淡的各路明军士气大振。动员令当天下达,吃肉饭、发足饷苦练三九,所有的明军都不例外。

    黄家私兵全勇千总、葛呈杰千总越俎代庖接管各路将领的部队,按照人头发饷,以身作则带头训练。

    没有任何文官、武将掣肘,人人都知道即将面对后金军号称三十万的人马,能不能保住小命回家就要看“战神”南国公有没有回天之术。

    顾山河带着他直领千总的人马,会同黑虎的永平府骑兵、鲁承祖的山东骑兵,由庆格尔泰精选的两千骑兵配合越过宁远开始打响斥候战,战术目的:使建奴斥候活动半径龟缩到他们的工事区。

    韩宽、谷一仓、时运转、云中来四个千总入住宁远城,指挥官当然是老兄弟韩宽,他接到的任务是不断协调四个千总人马出城交替前进转三十里后回去。

    目的是让后金军不明所以,使得后金军始终紧绷着神经以为明军出击,让他们每日不得安宁。

    黄明理指挥留在辽东湾的战船护送黄东海千总,曹虎成千总带上工程兵、辅兵在锦州南海边冰面上利用鹿砦、铁丝网修建滩头阵地,摆出一副即将在这里突破的架势。

    如果后金军全力攻击这里,战船炮火轰击,登陆部队稍作抵抗造成后金军伤亡后就上船撤退,然后接着重新来一回,看看八小是不是会傻傻的用八旗子弟换取一文不值的冰面?

    黄胜除了调动内喀尔喀骑兵参加行动,其余全部使用的是自己的嫡系。

    如此进进退退的战法,那些明军肯定不适应,很可能一次技术性撤退会被搞成全军溃败,这些明军没有经过黄家人马再次训练,黄胜可不敢贸然使用。

    顾山河又接到了拿手的任务,乐滋滋带着人马去算计建奴,黑虎、鲁承祖也不肯留在忠明堡,都亲自去锦州西参加伏击行动。

    在冰天雪地难以挖出掩体不要紧,特意准备的白色披风可以和雪地浑然一色。顾山河还是采取布置大包围圈的办法逐步蚕食。

    运气不错,包围圈刚刚完成就有一队蒙古轻骑兵一共二十几人很嚣张的出现在观察哨的高倍望远镜里。

    潜伏的黄家私兵一个千总是顾山河直领,大多数是知识青年子弟兵,他们的精神状态、作战技能、心理素质比天启六年时更进一步,战无不胜的记录使得黄家私兵无所畏惧。

    蒙古的斥候队在雪地慢跑时跟离得最近的观察哨只有十几步距离,在那里潜伏的六个黄家斥候根本不为所动,也没有人开枪射击。

    因为大家接到顾山河的命令是把敌人放进包围圈五里时才可以由弓骑兵和内喀尔喀骑兵出手射杀那些鞑子,开枪会暴露我军行踪,导致被敌军觉察,不利于扩大战果。

    根本不会出现意外,一百余黄家弓骑兵的精钢滑轮弓威力足以穿透蒙古鞑子的皮甲,而鞑子们的骑弓射出的羽箭根本射不穿黄家私兵的全钢胸甲。

    蒙古鞑子骑术一流,这些斥候更是优中选优,见势头不对拨马就逃,可惜明军是十面埋伏,四面包围,早已堵死了任何退路。

    跟着建奴打顺风仗抢劫捞好处的鞑子,终于为了他们的贪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个个被钢箭射成了刺猬。

    明军战果:得鞑子首级二十七,缴获战马三十三匹。

    初战告捷,黄胜让顾山河立刻派人把首级和甲胄、腰牌送给监军太监王应朝写捷报,关照以后就如此办理,哪怕得一级斩获也专程往京师高调报捷。

    大明再次被建奴压着打,人心惶惶,“战神”一出手就捷报频传,不仅有利于安定人心,自己也会捞到不可估量的政治影响,老百姓又不知道只不过是小有斩获不值一提。

    他们见高喊捷报的六百里加急不断从山海关入京,肯定欢呼雀跃,这个年关会过得比较喜庆。

    一连三天,后金军损失近一百余斥候,虽然乃是蒙古轻骑兵居多,但是也有后金军一个拔什库和三个白甲兵十几个马甲、步甲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久违的对未知的恐惧再次袭扰了后金军,太多人想起了天启七年宁远南,人人都知道“杀神”黄胜的人马又来了。

    后金军不肯称呼黄胜“战神”改了一个字。

    红歹是知道大金军最难缠的敌人出现了,他一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