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胜安排船队去大明沿海港口运回海贸货物时运去大米,京师王恭厂新区的粮仓可以先存放二十五万石,抚宁县可以存放十五万石,天津卫存放十五万石,淮安府海州后世的连云港存放十万石。

    粮食在乱世可以救太多老百姓的性命,这就是黄胜能够为大明百姓做的,有了这些提前准备的粮食完全可以在春天青黄不接之时救几十万甚至百万大明子民。

    黄胜准备不断从灾区接受流民进入自己体系做工屯田,因为灾民留在灾区不会恢复生产,陕西那些贼寇不会提供让老百姓生产自救的机会。

    他们就是要摧毁脆弱的平衡,因为只有产生出大量的无产者,流贼才会不断壮大,这些贼寇肆虐一个地方,会有意把一切都打烂,侥幸逃脱的百姓回家后也无法活下去。

    在后世也有这样的王八蛋言论,叫做什么逼迫自由民成为无产者参加伟大的革命!

    赤裸裸的强盗逻辑,那些因为饥寒交迫而死的一个个无辜老百姓被这些恶毒的政治家无视了,因为他们成为了轰轰烈烈大革命后的既得利益者。

    黄胜多从灾区解救一个老百姓,流贼就有可能少了一个兵源,不断有拖家带口的百姓进入黄家体系工作,又会使黄家逐渐强大形成良性循环。

    对粮食的渴求使得跑南洋很重要,不断从外国进口粮食会让整个汉民族受益,在恶劣的小冰河时期会使许多汉人能够存活。

    崇祯二年的南洋之行在五月二十一日出发,不仅仅是黄家和海贸合伙人的货物需要运输,还承接了各路商家互通南北的货物。

    出海的有战列舰“华夏海权号”“辽东号”,小型战列舰“扬州号”系列二十四艘,二号福船、草撇船五十艘,哨马船三十六艘,马船、福船、盖伦船、朱印船等等货船二百艘,总吨位十五万。

    留在“华夏岛”黄家湾岛维持航线安全的以“江阴号”为首的小型战列舰还有十二艘,其他各种战船多达一百余艘。

    留守力量如此强大,足以应付突发事件,黄明理的任务比较轻松,虽然家主带走了五个弓骑兵百总、所有的火器陆战部队。

    因为黄胜布置他重点保证“华夏岛”的移民,暂时不跟建奴接触,让后金军觉得这一支神秘的人马凭空消失了。

    后金的红歹是相当忌惮黄胜,他多次派出未剃发的汉人奸细妄图潜入黄家体系获知黄胜的实力,可惜黄家的保甲联防做得太好,大部分奸细根本来不了黄家的岛屿,在忠明堡就会被发现。

    黄家对于来到岛屿上的可疑之人都采取监督劳动让他们与世隔绝三年的做派,这样的效果太好,红歹是派出了一百多奸细,如今都在黄家体系劳动改造。

    这就是以海岛为根据地的好处,敌人想渗透谈何容易,这里的邻里守望相助,来了陌生人马上就会被发现,不能证明清白的无法在三年内离开,情报工作具备时效性,红歹是当然一无所获。

    后金只能通过四处漏风的大明官方获知黄胜的近况,红歹是掌握的情报就是黄胜在丁忧退出了大明官场,大概三年都不会领兵。

    红歹是下令密切注意大明朝廷的举动,发现大明皇帝下旨让黄胜夺情复职第一时间回禀自己。

    而黄胜好像早就被大明朝廷遗忘,根本得不到跟他有关的消息,红歹是得到的情报还是好久以前的,内容是这位大人积劳成疾,貌似很严重,后金上上下下都在诅咒黄胜早死。

    黄胜不知道八小已经盯上自己,他带着远航船队一路南下,沿途停靠浮山、岱山、台湾,再次路过魍港展示军威威慑郑一官后直接去马尼拉交易,然后来到费福港。

    第三次来到广南国,大明船队受到热烈欢迎,胡明山代表国主阮福源来求见黄胜,上一次大明表态愿意提供武力帮助广南国往西拓土后,广南国舆论哗然。

    国主阮福源认为自己的领土太过狭长,早就在往西攻伐,澜沧王国那个小乘佛教为思想基础建立的国家战斗力不行。

    澜沧国王帕武吧玉瓦拉的麾下大将每一次都是凭借一座周长七八里的石头城坚守,广南国每次都是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到手的地盘含恨退兵。

    这座名叫下寮的石头城扼守要冲,如果大越国取得此城往西拓土二百里完全可以有,并且有了坚城驻守,完全可以巩固得到的土地。

    澜沧国王同样知道下寮城的重要性,驻守的大将是他的心腹,军队有五千,发现敌国入侵,来到下寮城避难的人民可以达到十万,协助守城的青壮不下两万。

    因为澜沧王国重视此城,故而物资准备充分,水源、粮食、木材足够十万人使用一年以上,因此每一次被敌人包围都能够以时间换空间。

正文 第四百章:雨季行军

    入侵的敌国军队在绵延群山的补给线不断被袭扰,师老兵疲之时会面对澜沧王国的生力军前来救援,最后的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损兵折将而归。

    太多想征服那片领土的君王受阻于下寮城,广南国主阮福源同样尝试过,最后依旧铩羽而归。

    明军有协助广南国拓土的意思,阮福源动了心,只不过大明出兵要价太狠,因此广南国上上下下议论纷纷,最后国主要胡明山在大明船队再次来到时问一问价钱。

    北方的郑氏消停了两年,阮福源由于海贸的利益又积累了实力,他不管大明是不是提供雇佣军协助,自己已经调遣了一万五千正规军和两万民夫在六月初就开始往西推进。

    澜沧国依旧是凭借下寮城固守,广南国选择雨季围城是因为敌军守城炮火会受到影响,援军的进军速度也不会快。

    广南国跟澜沧国已经接上火了半个月大明船队才来了,胡明山迫不及待来跟黄胜大人谈出兵夺取下寮城的价钱。

    黄胜准备谋夺交趾,哪怕没有钱可以赚,能够获得跟广南国并肩作战攻取澜沧国的重要城池这样的实战机会也不能放过,演习也同样要成本啊!

    这里一年有半年雨季,自己的部队如果得不到在阴雨绵绵的气候下作战的经验,如何能够夺取且固守交趾?

    如果不能适应那些在山地里窜来窜去游击队的骚扰,以后如何维持自己占领地的长治久安?

    自己的军队要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全天候作战,雨雪交加就打不了仗当然不行。

    胡明山详详细细讲解了将要攻取城池的地理位置和双方兵力对比,最后试探道:“黄大人,上国如果愿意助小国一臂之力,小国愿意提供所有军需和伤亡将士的抚恤,您看如何?”

    “我军的补给不是尔等小国可以供给,伤亡将士也无须尔等抚恤,只不过有一个小小条件。”

    “不知黄大人有什么条件,广南国小民穷,太多钱粮真的拿不出。”

    “本官不要广南国一两黄金一石粮食,而且保证协助广南国人马拿下下寮坚城,如果拿不下不管损失多少人马都不要广南国一两银子抚恤。”

    胡明山来了精神,有些迫不及待,急忙问道:“黄大人还请您快讲需要何等条件?”

    “破下寮城后所有的缴获和人口都是交趾郡王阮诞私产如何?”

    “这,下官无法做主,还需请示我王。”

    胡明山快马加鞭回去,晚上又赶来了,还带来了广南国高级文武官员七八个,在黄胜的旗舰“海上主权号”议事舱继续谈条件。

    他们的国主见明军如此托大,拿不下下寮城自吞苦果,拿下下寮城要全部缴获,有些好笑,想极力促成此事。

    因为结果如何已经不重要,明军拿不下下寮也会跟澜沧国军队打得两败俱伤,广南国就有机可乘。明军受到了教训从今往后应该收敛许多,再也不应该有如此嚣张气焰。

    阮福源派出大臣协助谈判,目的就是让明军出兵,条件好说好商量。

    几个大臣开始讨价还价,理由不少,广南国已经围了下寮城,给明军提供了方便,还会派出三千民夫和几百驮马帮助转运给养。

    因此他们有理由要一部分胜利果实,黄胜认为言之有理,最后达成协议,明军获取八成战利品,所有的土地城堡不染指,明军无法带走的战利品可以作价卖给广南国。

    价钱谈妥,黄胜准备亲自带领队伍进行夺城之战,黄明道留守旗舰。

    参加登陆作战的有九个百总火枪手,九个百总重步兵,掷弹兵全部带上,炮兵也全部参加实战,但是只带二十六门六磅炮,其中有八门线膛炮。

    黑虎的五个百总弓骑兵可惜只能够满足一个百总有战马骑乘,这些战马还是临时借用葡萄牙商人的,广南国的马有些像驴子,黑虎他们无法骑乘,其余四个百总弓骑兵全部算作步弓手。

    黄胜带着骑兵来充任步弓手也是不得已,万一敌军在狂风大雨时主动进攻,燧发枪的情况可不妙。

    而精钢滑轮弓每天保养,在暴雨如柱时也可以从容开弓放箭,黄家弓骑兵人人都是好射手,敌军连皮甲都装备不全根本经不起他们箭发连珠。

    莫怀武、甄汉志带领五百六十车夫推着五百两独轮车运送装备和补给,朱荣国带领集中使用的一百辆装甲战车全部满载燧发枪、火药、飞震天雷跟随,在翻越富良山脉东坡时恐怕要拆卸用独轮车分载,险要地段必须肩挑背扛。

    三千余黄家私兵,两千临时充当劳力的武装水手,一千工程兵,三千辅兵劳力冒雨出发,人人都是步行,连正兵战士都要轮换着帮忙搬运物资,才二百四十余里直线距离整整走了十天才到达下寮城外五里安营扎寨。

    虽然路途不远,但是每一位战士都消耗了大量体力,人人都疲惫不堪,黄胜也无法乘坐四轮马车,步行了有一百里曲折险峻的山路。

    随军出发的还有广南国派遣的劳工三千人,那些驮马都用来当做挽马拉四轮马车,翻山越岭时来回驮运物资。

    广南国派了胡明山和一个将军阮福康带着五百战士做向导,广南国的将士也帮着干活,他们根本不知道明军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人人感到奇怪。

    广南国将士都认为明军打仗很有意思,跟搬家似地,哪里像广南国的战士,拿着刀戴个斗笠背一些干粮就走了,一天八十里小意思,哪里会磨磨蹭蹭累死累活一天三十里山路都走不下来。

    路上胡明山要几个广南国劳工用滑竿抬着黄胜大人行军被拒绝了,那东西晃晃悠悠的黄胜可不敢坐,宁可在泥泞里跋涉。

    万一那些抬滑竿的民夫里有奸细,只要路过陡壁悬崖时把滑竿往下一扔,大明状元公就会摔得稀巴烂也,不可不防!

    黄胜盗版了万金油的配方,并且把大致的功效和做法提供给胡建亚研究,让他用薄荷脑、樟脑、桂皮油、丁香油、桉叶油等加石蜡制成膏状药用扁扁的小铜片盒子存放。

    有了指路人,黄家医学研究室半年就出了成果,当战士们遇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者有轻度烫伤时,取万金油涂抹患处,即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

    还可以预防感冒,当伤风、头痛时,取万金油涂在印堂、太阳穴处,便有清凉缓解之效。

    这东西在抗生素被滥用的后世使用效果比在明朝使用差多了,明朝人的身体恢复功能没有被抗生素摧毁,战士们身体素质更好,有一点点不适涂抹万金油简直包治百病。

正文 第四百零一章:天公作美

    下寮城外,广南国军民有三万多在围城,明军不肯跟他们混为一体单独负责东面的防御,很快支起一个个行军帐篷星罗棋布,一道道排水沟纵横交错。

    雨一直在下,黄家战士忙忙碌碌根本不管风吹雨打。

    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检查火药的受潮情况,因为无论包装多么仔细,经过十天在雨天跋山涉水也难免磕磕碰碰导致火药受潮。

    火枪手在帐篷里烘干受潮的火药,当然不是用明火烘烤,而是使用火枪手和能工巧匠集思广益特地打制的工具。

    那是一个长三尺宽二尺高一尺,用薄白铜板制造的长方形水箱,除了上面,其余五面都有保温层,

    水箱里注满开水,火枪手战士们把受潮的火药倒在上面摊开,不时的用木条翻炒,片刻功夫水汽蒸发,一刻时间就能够烘干火药二三斤。

    这个水箱上面有注水口,下面有排水的龙头,还可以当行军水箱使用,给战士们提供干净的饮用水会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烘干火药的帐篷和烧开水的帐篷分开,宁可提开水来给水箱换水也要杜绝在火药堆积的帐篷里出现明火,还是一个目的安全第一,杜绝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黄家私兵采取不怕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