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团锦簇-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怀瑾看想莱雅的时候,嘴角还带着笑,原本是个嘲讽的笑,可是在小郡主却不知道,只以为这个清新俊逸风度偏偏的少年在冲自己笑。羞的她立刻躲回到母亲身后,再探出头来的时候,怀瑾已经低下头去,又恢复了恭敬状。
  云瑶公主本来都要放下帘子了,忽然看到了萧沐仁他们身后的马车,抬抬下巴示意,“车里坐的谁啊?怎么不出来见礼?”
  陶陶和呦呦在车里听到声音,对视一眼,不知道要不要下车。萧沐仁不急不忙地回答,“那是花将军府的马车,原是怕路上冷不能骑马时准备的,车上没人。”
  云瑶公主半信半疑地点点头,放下了帘子。陈驸马站在萧沐仁他们面前却没有离开,而是同他们寒暄了好一会儿,同萧沐仁说了几句话后,就转向了怀宇等人。
  他先是“关心”了怀宇和怀瑾的学业,虽然得到的只是他们俩“还好”“习惯”“不错”的敷衍回应,但是他依然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哪那位夫子脾气好哪位坏,哪位夫子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藏特长,甚至把怀宇他们一个姓岳的夫子喜好吃臭豆腐的小癖好都说了出来。
  怀宇面无表情,微微躬身拱着手做出认真倾听的姿态,可是要是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怀宇的心思根本不再这上头,以至于陈士梅都说完停下了很久,他还保持着刚才的姿态,怀瑾拽了拽他的袖子,他才回了神,恭敬地同陈士梅弯腰,“驸马教训的是。”
  陈士梅尴尬。
  萧沐仁在一旁听了无奈,怀瑾在心底好笑,孟许看到陈士梅一脸的尴尬,想着对方毕竟是驸马,不能让他太下不来台,就出声提醒他公主还在等着。
  哪知,陈士梅突然转向了他,“哦,这位是孟公子吧?听说定了亲?何时成亲?”
  孟许没想到突然被询问,一时有点诧异,不过还是恭敬地回答,“明年春天成亲,到时候还望驸马赏光。”孟许只知道花易岩以前揍过陈驸马,但是并不清楚两家的具体恩怨,他没问过,陶陶也没说过。但是对方突然问到,他就客气地邀请了一下。
  “好说好说,到时候一定会去的。”陈士梅等的就是孟许这句话,忙不迭地答应下来,然后转身回去了。
  孟许本来就是客气客气,以为他和自己岳父有过节,不会来,没想到这位驸马竟然就坡下驴答应下来了,不禁一愣,然后转头看向萧沐仁和怀宇几个。
  怀宇和萧沐仁都看着他,眼底有些促狭,怀宇甚至还幸灾乐祸地做了个口型:该!
  孟许傻眼,我这是做错了什么?偏偏陈驸马在经过他身边的时候还冲他点头。
  等到公主的车队过去了,几个人重新上马往前走。呦呦和陶陶感觉到马车重新驶动,知道这是过去了,呦呦忍着掀开帘子看的冲动转头看向陶陶。
  陶陶正在低头抠手指头,其实她私心里还是想在出嫁的时候,有父亲在的。不是说花易岩这个父亲做的不好,总归他是自己的生父,曾经将自己如珠如宝对待的生父。
  “姐?姐!”
  “啊?什么事?”陶陶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呦呦正在叫她,“什么事?”
  “你怎么心不在焉的?在想什么?”呦呦问她,直觉陶陶心里有事瞒着没说。
  陶陶摇头,“没事,你刚才问我什么?”
  呦呦看了陶陶一眼,摩挲着下巴,觉得暂时还是先不问了,于是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姐,你说公主知不知道咱娘就是跟驸马的事?”
  陶陶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呦呦问了她才开始仔细想,然后摇摇头,想了想又点点头,“应该知道吧,当初不是有个公公去过家里吗?”
  “可是从这几次看下来,感觉公主不像知道的样子,要不然能见到娘的时候那么无动于衷?”呦呦想了想不是很确定,然后又想到了什么,笑起来,一副窃喜的样子。
  陶陶奇怪,不知道这孩子又想到什么,不过也不多问,总之她是“常有理”,就摇摇头,随她去了。
  其实呦呦笑得不是别的,而是想到,如果有一天公主娘娘知道了,自己驸马的前妻不仅过的生活美满还成了她的长辈,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
  马车慢慢悠悠地往城里走,进了城之后又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内城,此时天已经快要黑了。萧沐仁没有直接回王府,而是跟着一起去了将军府。按他的话是“我把人带出来的,总要把人送回去才行”。
  到了将军府,陶陶和呦呦自然是回内院去,萧沐仁和孟许则去见了花易岩。谭丽娘听说呦呦和陶陶回来了,赶忙让人准备饭菜热水。呦呦和陶陶倒是不饿,就是头一次独自在家以外的地方住,有点想念。
  “娘!”一看到谭丽娘,呦呦就立刻奔过去,给了她一个的大大的拥抱。
  谭丽娘不习惯被她这样抱着,但还是拍了拍呦呦的后背,安抚了她。等到被松开后,也拉了站在一旁的陶陶过来,拍拍她的手,表示安慰和想念。
  母女三个一起往屋里走,两个女孩在谭丽娘一左一右,扶着她的胳膊进了屋。等进了屋,呦呦立刻松开了谭丽娘的胳膊,去炕上的摇篮里抱了小怀信起来。
  “闹闹,有没有想姐姐啊?姐姐可想你了!”呦呦抱着怀信在他肥嘟嘟的脸蛋上亲了好几口,弄得小怀瑾挺着身子直往后躲,还用手推着呦呦,让她离自己远点。
  “这个孩子,早上不见你们还找呢,现在又不理人了!”谭丽娘站在一旁笑道,在怀瑾脸上捏了捏,“小人精!”
  陶陶走过去,笑着从呦呦手里把怀信接过来,先用帕子擦了擦他脸上被呦呦嘬出来的口水然后颠着他,在桌边坐下,取了一块点心送到他嘴边,小家伙立刻抬起手想要自己捏着吃。
  谭丽娘和呦呦也在桌边坐了下来,母女三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说着话。
  外院里,萧沐仁和孟许见到了花易岩,花易岩自然要留他们俩吃饭,再加上怀宇和怀瑾,五个人开了一桌酒席,花易岩还特意让人做了一个萧沐仁的喜欢的佛跳墙。
  餐桌上萧沐仁又同花易岩说了他要离开京城去往嘉峪关的事,花易岩也很是吃惊,他最近一直在忙着御林军训练的事,皇上特许他不用上朝,所以并不曾听说这件事。
  “是我自己要求的,”萧沐仁手里捏着酒杯低着头说,“最近发生了些事,我想出去静一静。”
  花易岩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但是想到当初老安国公去世安国公府闹成那样他都没有走,不知道这次是什么严重的事。不过,不管什么事都不是自己该问的。
  花易岩点点头,不多问,但是跟萧沐仁讲了不少去嘉峪关的注意事项,“虽然我没在嘉峪关待过,但是听说那里比当初北境还要艰苦,你要做好准备。”
  萧沐仁点头,表示自己有准备。                        
作者有话要说:  爬楼要类似了,十七楼,用了快半个小时……

  ☆、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八章
  萧沐仁说他会在十一月初九出发; 呦呦回到家后跟陶陶和怀宇商量了一下; 决定给萧沐仁办个践行宴。因为怕萧沐仁跟别的朋友和家人有聚会,呦呦就把时间定在了初六; 还让谷子去问问行不行。
  谷子回来时告诉呦呦初六可以的,呦呦的头,然后注意到谷子的面色有些古怪; 就问她出了什么事。
  谷子往四处看了一眼; 凑到呦呦身边小声告诉她,“二小姐,其实我没有见到萧公子; 是小荣子说的。我去到王府的时候,四周都是兵丁,要不是侧门的门子认识我,就被人赶出来了。”
  “兵丁?”呦呦好奇地问; “是王府自己的护卫吗?”
  谷子摇头,“不是,比王府护卫威严多了; 和那儿的护卫差不多。”谷子说着伸出一个手指头往天上指了指。
  呦呦想了想,才明白谷子说的应该是指当今天子; 自己的皇上表哥。虽然皇帝出宫时候不多,不过福贤王不是别人; 皇上出现在那里并不奇怪。
  呦呦觉得这些和自己都没什么关系,也不再多问,只在心里琢磨着送点什么东西给萧沐仁带走。第一一定要实用; 萧沐仁是去当兵的,不是去享福的。第二一定要简单,太难了呦呦也做不来,而且时间还挺紧迫的,初九人就要走了呢。
  唉。呦呦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雪和蹦来跳去的麻雀,惆怅地叹气。可是为什么惆怅为什么叹气,她又说不清楚,只能用一句“成长的烦恼”来解释。
  呦呦思来想去的,觉得人无论在哪儿,躲不开的都是“衣食住行”四个字,住和行她管不了,送点吃的吧,另外再做一对兔皮护膝。结果陶陶听说了之后,让她把护膝交给她做,自己再另外准备一样。
  “姐,人家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本来就不多啦,你还跟我抢。”呦呦跺着脚,抱怨着。
  “兔皮硬,你缝不动。我原本就准备做个护膝再做两副鞋垫的,”陶陶已经从开始动手缝制了,“而且缝护膝用的时间多,你做不完。反正你主意多,再想吧。”
  呦呦没办法,只能先去做给萧沐仁准备的吃的。从京城到嘉峪关路途遥远,快马加鞭听说也也要一个月,路上不可能天天有客栈住,若是不幸露宿了,那就要自己找吃的。
  呦呦让人先烤了五斤的手指饼,其实就是怀信的磨牙棒。不过要比磨牙棒粗一点,既能当点心,又能当零食。这种烤制食品花家的厨子已经做过很多次了,呦呦只需动动口,就有人去动手做。
  其实呦呦犯难的是另外一样食品——方便面。方便面是个好东西,方便快捷携带方便,能煮能泡能干吃,简直是居家犯懒出门旅行之必备。
  关于方便面的做法,现代自然都是大批量机器制造。关于最初的发明,她记得有一次在三鲜伊面的包装上看到过,好像说是清朝有个人发明出来的,具体话语不记得了,只记得大概过程是把面条先煮再油炸。
  呦呦决定先试试吧,然后再说。
  呦呦让谷子去吩咐人先去做面条,还特意叮嘱她“要细要薄”,她自己则坐在桌前取了纸和笔开始描样子。
  刚刚陶陶把护膝的活儿给要走了,又说要做鞋垫,呦呦就想起来脚要保暖,手也要啊,于是就想做一个手套送给他。这个时代的要想给手取暖,要么是手炉要么是手套,这种手套只有两部分,大拇指一部分,剩下四个手指和手掌一部分,虽然保暖,但是做事情不方便。呦呦准备做一个五个手指头的手套。
  呦呦把自己的手按在纸上,先描出了一个轮廓,然后举起来看了看,啧,这么小吗?木头人戴不进去吧,他的手是不是应该和哥哥差不多大了?
  不管了,先做出个样子来试试,要是不成功,那就再说。
  呦呦让三元去找了一块做衣服剩下了的布,将纸铺在布上准备裁减。她手里握着见到比划了半天发现好像无从下手,然后拍了自己脑袋一下,干嘛在纸上画轮廓,直接在布上画不就行了?!真是越来越笨了。
  在布料上画了轮廓时,呦呦还特意多留出了一块,为的是缝的时候备用。将布对折,画完了轮廓剪下来,就是两层,用针线缝起来,手往里一套,算是做成了一只。
  可是呦呦接下来又发现了问题,这只手套是单层的,并不能起到保暖的作用,要想保暖的话起码中间得能填充保暖物才行。
  她把手套拆开,研究了半天,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头绪了,刚要动手再剪一块布料,谷子进来了,说是厨房里的面条已经做完了,正在煮。
  呦呦一听,就扔下了手里的东西,告诉三元不要让人动,自己出了门和谷子一起去厨房了。等到了厨房,呦呦大失所望。
  她心目中方便面的面,应该是细且圆的面条,可是厨房里煮出来的面却是平时吃的那种宽面,虽然在谷子的嘱咐下刻意切的窄了,还是不像。
  厨房的下人看着呦呦皱眉,都面面相觑,不明白这位二小姐哪里不满意。最后还是厨房大厨吴大嫂过来福了一礼,“二小姐,可是有什么不对吗?”
  “呃……”呦呦被这么一问,又不好意思说了,说到底是自己没说明白也不能怪厨房里的人。
  吴大嫂还在看着她,一脸期盼,“二小姐要是有什么不对的您只管说,我们再改。”倒不是吴大嫂奉承呦呦,是呦呦琢磨出来的几样吃食都很稀奇。
  她吴桂花从八岁起在厨房当小工,烧了两年的火洗了三年菜切了三年墩又当三了年的面点五年的帮厨后,终于掌勺到现在,在一堆五大三粗的男厨子里,算得上是一枝独秀,不说大江南北八大菜系都会做,为将军府操办个宴席是没问题的。
  可是将军府里的这位二小姐,却是个能钻研的,从最开始的瓦煲饭到烤饼干到前些日子的寿喜锅,看起来平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