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团锦簇-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依呦呦看,这嘉峪关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这雪越来越大,而且起了风,西北风呼啸着拍打着玻璃,听着就让人心寒。也不知道萧沐仁走的时候穿了多少,会不会冷,估计野外也没什么吃的,带的干粮只能就水咽,水怕是都已经凉了,想想就让人心疼。现在学越下越大了,也不知道返程了没有。这么大的风雪,路上一定不好走。
  “谷子!谷子!”呦呦朝外头喊。
  谷子立刻撩帘子进来,“诶,夫人,夫人有什么事?”怎么听着语调慌慌张张的。
  “去告诉小厨房,热水备着,爷回来说不定要洗洗。”呦呦说着掏出一块怀表看了看时间,才申时,下午三点的光景,因为外头下着雪又刮了风,天色早早就已经暗下来了。
  “晚饭等爷回来一起吃,先准备两样热粥去,要一直滚着才好。”等人回来先喝上一碗热粥暖了身子,然后才好吃别的。
  谷子一一记下来,表示一会儿就去厨房,然后想了想还是劝了呦呦一句,“夫人还是要按时吃饭才是,不然饿到了爷回来也不会高兴的。”
  “再说,再说。一会儿让舅爷不用过来,晚饭直接送去。”呦呦敷衍了两句就挥手让谷子下去了,谷子知道犟不过她,只好先退下去,等到吃晚饭的时候再说。
  如此吩咐下去了,呦呦再往外看,雪似乎又大了些,被风吹的左右激荡,时不时还卷起地上的雪花吹出个旋儿。玻璃窗上映出自己的影子,昏昏暗暗,看不清面容。
  呦呦转回头看拾起桌上的书接着往下看,却看不安稳,看两行书就瞅一眼窗外,翻一页过去,就张望一下。等到她发现一刻钟过去,书本却仍然只看了两页,最后干脆放了下来,不看书了,改抄写心经。
  以前心不定的时候,呦呦就习惯抄写佛教,《心经》和《地藏经》是最常写的两本。
  这个习惯是从萧沐仁失踪的消息传来开始养成的。在那之前,呦呦觉得自己只是把萧沐仁当做玩伴,如果成熟一点说,可能主要是当做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也是在那次开始,呦呦才发现自己是在乎萧沐仁的,虽然无法跟家人相比,但是除家人之外,她摸着心底自问,确实萧沐仁的地位最重。
  抄写完一遍《心经》又一遍《地藏经》,看看时间已经是申时末酉时初了,外头天早就暗了,就是房里谷子也早就送了灯进来,可是萧沐仁还没有回来。
  “外头雪多厚了?”呦呦写完最后一个字,落了笔,看向一旁的谷子。
  就是谷子这时候也皱了眉了,“差不多有一尺厚了,比咱们那年去王府的温泉,庄子还厚呢。而且雪不见停,到了晚上怕是越下越大。”
  “舅爷那里送饭去了吗?”呦呦突然想起来,自己要等萧沐仁,可是怀瑾还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能饿着。
  “送去了。”谷子应了一声,“雪一下起来夫人就吩咐过了。”
  “哦,对。”呦呦也想了起来,“你去吧小荣子和容妈妈叫来吧。”说着自己挪到炕沿要下地,谷子帮她穿了鞋,又递了白铜手炉给她抱着,等呦呦在厅里榻上安坐了,这才出去叫人。
  片刻后容妈妈先到了,她穿着防雪的油衣,在廊下解下来交给小丫头,然后跺跺脚把脚上沾的雪剁掉了,进来外间先烤了会儿火,倒不是她贪暖怕寒,是谷子说的,让她暖一暖在进去,省得带了冷风给呦呦。容妈妈也是头一回听说,想来是京城的习惯。
  不大一会儿小荣子也到了,也是除了油衣后扫了脚上的雪,在外间暖了冷风吹过的身子,这才一起往厅里去见呦呦。
  “你们来了,坐吧。”等两个人在小丫鬟搬来的杌子上坐了,才继续说:“这雪下了半下午了,晚上怕是还要下,你俩一会儿带上人四处巡巡,各处房子看一看不要压塌了,及时扫了雪。还有炭火木柴什么的都要备齐了,一下雪没有柴烧可怎么好。各处除了值夜的,晚上就不要出来了,屋里暖和就在屋带着二吧,也不许聚众赌钱。另外厨房的东西可还够,能坚持几天?这大学封门,恐怕东西不好买。”
  容妈妈就立刻站起来答了,“厨房是今天早上才去采买了回来,土豆买了一车,白菜地窖里还有不少,肉是一直冻着的,起码还有百斤,今天采买的时候又买了一头羊回来。米面都是齐的。”
  呦呦点头,然后看向小荣子,示意他有什么事没有。
  小荣子站了起来,“请夫人示下,马棚要烧两盆火盆才行。”
  “哦,对了,还有马。”呦呦轻轻一拍额头,“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再有别的,你们看着办好了,定不下了再来找我。”
  两个人答应着,退下去了,才走到外间就有人传话进来,“爷回来了!”
  屋里的人都是一愣,然后立刻动起来,呦呦率先从榻上下了地,直接往外奔,谷子赶忙取了披风给搭在肩上,容妈妈赶忙叫人送热水滚粥上来,小荣子已经快步出了门去迎接去了。
  呦呦一到门口就被风吹了个迷眼,正低着头揉眼睛呢,萧沐仁的声音在头顶上响起来,“怎么站在这里吹风?伺候的人都怎么做事的?”
  呦呦抬起头,就看到萧沐仁皱着眉头,神情不悦的样子,身后的谷子已经跪了下来,赶忙替她分辩一下,“是我自己要出来的,等你呢。”
  一句的“等你呢”说的萧沐仁心花怒放,低下头就看到呦呦眼眸含水,似乎哭过了似的。忍不住又得意了一下,呦呦妹妹想我呢,想的都哭了,于是就安抚她,“我不过是出关去看一看,不是说了晚上会回来?怎么还哭了呢?以后要是住到军营去你可怎么办?”
  呦呦被萧沐仁的话说得一脸茫然,谁哭了?我吗?我没有哭呀!然后就想起来了,自己刚刚迷眼揉眼睛来着。这可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的呀,不过呦呦是不会说破的,就让他这么误会着吧。
  萧沐仁出去跑了一天,关外的风沙大,虽然后来下了雪,也是一身的风尘,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脱了外衣去抖土,然后才进了更衣间去洗头洗脸擦身子,过了一会儿从更衣间出来,因为洗了头,头发都没有擦干,发梢还滴着水呢,将白色的里衣都打湿了。
  呦呦不赞同地看了,立刻拿了帕子把人按到梳妆台前的椅子上给他擦头发,又叫了丫鬟重新找了一间干净的里衣来换上,“就算屋里暖也不能这么穿,冷到了怎么办?一个两个的都不省心。”
  萧沐仁嘿嘿地笑着,接了丫鬟递过来的衣服后直接脱了身上的换了新的,脱下来的由着丫鬟给拿走去洗了。呦呦换了两条帕子才把头发擦到八分干,然后取了梳子从头到尾给梳了一遍,最后拍着他的肩膀,“行啦,起来去吃东西吧,长这么大你是第二个我给擦头发的呢!”
  “那第一个是谁?”萧沐仁转过身来,一手搂了呦呦的腰,仰着头问她。
  “你猜?”呦呦卖了个关子,笑着挠了下萧沐仁的腋下,他一痒就收回了手臂,呦呦趁机从他怀里扭了身出来,走了两步又回头看他,还招招手,“来吃饭呀!”
  一个“呀”字说的一咏三叹,萧沐仁觉得自己没吃饭呢就饱了,现在只想做欺负呦呦的事。可惜呦呦下一句话就让他愧疚了,“我也没吃呢!”
  “下次回来的晚了,不要等我,你先吃就行。”萧沐仁立刻起身追上呦呦,说了一句,然后不得不自责了,却也是没什么办法,就像他之前说的那样,他以后去了军营,要三五天才能回来一次呢,难道天天等不成。
  若是这样的话,呦呦也有话说,入了职进了军营没有办法,现在有办法总要一起吃才好,一家一共两个主子,难道分两顿吃?不够折腾厨房的人呢。
  一入席,先是一碗热粥,萧沐仁对着桌上的粥碗皱眉,最后把勺从碗里拿了出来,端起粥一口气倒进嘴里半碗,吓得呦呦赶忙拦下他,“烫烫烫!”
  话音落的时候,半碗已经喝了下去,萧沐仁放下碗,把嘴里的粥咽下去,咂么咂么嘴,“咦,粥里放糖了?”
  呦呦先说他一句“怎么喝那么快”,然后才说让人放了几颗冰糖在粥里,“省得你回回不肯喝。”
  萧沐仁讪讪地笑了,然后从盘子里拿了馒头开始大口吃,呦呦也掰了半个馒头在手里,剩下的半个先放着,一会儿说不定还能再吃一半儿。
  北方面食多,呦呦却是喜欢吃米饭的。往常在京城里,一天三顿饭总用一顿饭要吃一碗米饭。可惜嘉峪关这里虽然也有米,但还是吃面食的多,而且米也贵,除了煮粥熬粥,饭桌上基本不见米粒。不过呦呦听说过,说吃面食的比吃米饭的力气大。
  萧沐仁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呦呦碗里,呦呦抬起头对他一笑,然后低下头继续吃东西。吃完半个馒头,想了想把刚才的半个拿过来打算再掰一半,却被萧沐仁抢了先,“这半个凉了,你吃这个。”说着拿了半个馒头放在呦呦面前的碗里。
  呦呦对着雪白的馒头皱了眉头嘟了嘴,“吃不完一个呢。”然后动手掰成两份,一份放自己碗里,一份放萧沐仁碗里,“一人一半,别人我不给的。”最后一句话带着小小的得意劲儿。
  “是,多谢夫人分食。”萧沐仁笑着应了一句,又夹了一筷子肉到呦呦的碗里,“我今天出去打到了两只黄羊,明儿让人收拾出来,咱们在家吃锅子。”
  吃锅子是呦呦最爱的一件事,听了当然高兴,然后夸了萧沐仁道:“真是厉害,出去办事居然还打了两只羊回来。”
  “也不算是厉害,嘉峪关附近黄羊其实不多见,估计是迷了路落了单,而且看起来本来饿的就不行了。”萧沐仁想了那两头其实精瘦的黄羊,“虽然瘦,倒是还有用,皮剥下来给你做一床褥子,肉烫了锅子吃,吃不完就做成肉干酱肉,骨头可以熬汤,最是温补,尤其骨髓。”
  呦呦点头,“嗯,黄羊身上都是宝呢,除了脑子不能吃,羊角都可以入药的。”然后又说,“今天容妈妈还跟我说买了两头羊进来,我就想说明天吃锅子,不过既然你打了黄羊回来,当然先吃黄羊。”
  两个人说着话,一顿晚饭就吃完了,直到丫鬟们来收桌子,萧沐仁才想起来问怀瑾怎么不来。
  “下着雪呢,我没让他来,直接厨房送了饭过去,我看了菜单,都是他爱吃的。”然后想起来什么似的,抿着嘴笑。
  萧沐仁没在意,也没有多问,拉着呦呦的手回了内室。刚吃完饭,呦呦不肯立刻就坐下来,一怕积食二怕长胖,于是就满屋子绕圈走,萧沐仁虽然觉得并没有什么大用,但是也会陪着她走一走就是了。
  如此走了有半个时辰,呦呦才在炕上坐下来,萧沐仁也随着她坐下,提了水壶摸一摸,喊了丫鬟换热茶来。一时间热茶重新送上来,萧沐仁倒了一杯热茶又吹凉了,送到呦呦面前,呦呦也不伸手接,低着头就着萧沐仁的手喝完了大半杯,然后才开始坐着说话。
  萧沐仁说了他今天出关查看的事,他倒是不像一般的这个时代的男人,不愿意同自己妻子说话,反而事事都会同呦呦说上两句,想听听呦呦的看法和意见。这一路上以来,包括以前的接触,萧沐仁早就知道呦呦是个十分有主见的人。
  “今天出关去,看到东南处的工事不太牢靠,看样子有一段时间了,黄总兵也不修一修。”萧沐仁叹气又摇头,很发愁的样子,“我看,他这代理总兵,做的也不怎么样嘛。”
  “呵呵。”呦呦轻笑了两声,“多正常啊,他是代理总兵,又不是总兵,做什么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这样的事,做好了功绩是下一任总兵的,做不好责任错处是自己的,他当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事情在职场中简直太常见。反正就是个“代理”而已,只要平稳过渡了这一段时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罢了。
  “那也不应该这么敷衍啊,防御工事出了问题,让吐蕃攻了进来,那可怎么办?”萧沐仁皱眉,“到时候可是上万士兵和几千百姓的性命!”说着就气愤了起立。
  呦呦在心底翻了白眼,果然是热血青年,责任心够重。哪里像自己,入职才一年不到就快要变成了老油条。呦呦不想继续谈论这个话题,于是岔开问:“上万士兵?嘉峪关有这么多人呢!”
  “应该是一万八千人。”萧沐仁想了想回答,“嘉峪关因为常有侵扰战事,地广人稀,所人数才多了些,第二人多的就是北境了,北境有一万五千人,台海辖下有一万人,其中两千水兵。”
  “这个我知道,对抗倭寇嘛。”呦呦接了话茬,“说起来,养了这么多的士兵,一年也花不少银子呢。”
  “可不是。”萧沐仁点头,“自打皇上登基以来,就一直减免赋税,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