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六零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芬芳六零年代-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礼节上该有的礼品外,两家人不知道是不是私下里商量好了; 红包包的足足的,礼品也是往厚里送。
  “妈,就他们送来的这些肉; 我们家得吃挺久才能吃完吧?”
  谢媒礼里就有猪肉这一礼; 看着餐厅桌上那两大扇猪肉; 娉婷已经在思考这些肉该如何存放了。
  “别担心; 等会让你姐过来割些带回家,剩下的带骨头的就炖汤喝; 或者给你做糖醋肉也行。还有那半肥半瘦的好肉; 切下来剁了炸成丸子; 放冰箱也能吃个几顿。”
  “现在要是冬天就好了; 还能做成腊肉呢。”
  以前小时候; 家里就经常蒸腊肉吃; 上锅前先加好料酒、糖、生姜等,再撒上一把香葱,出锅时那香气扑鼻,娉婷这会想起来都能流口水。
  这本来就是一道不大值钱的菜,还不费什么力气,可她愣是好多好多年没有再吃到了。
  “你想吃腊肉啊?那今年冬天我们家也买些肉回来风干; 等过年那阵子你就能吃到了。”卞颖芝一听娉婷提到腊肉,还当她是真的想吃了。
  娉婷在一旁笑了笑,一个地方的菜有一个地方的味道,就是这会有了腊肉,做出来的味道也不会是记忆里的味道。
  十一月份,托福考试抵达北平,我国第一次托福考试开始。这次的考试程序全部按照美国要求进行,光准备就达半年之久。考试答题所用铅笔、橡皮、转笔刀都是美国货,因为担心中国铅笔质量不达标,影响机器判卷。
  作为中国人,娉婷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觉得美国太过大惊小怪,可这并没有影响无数有着美国梦的年轻人追逐他们的美国梦,娉婷身边竟然也有不少人参加了这一次的托福考试。
  “美国就这么好?就这大院里,就有不少小年轻去参加什么托福考试的。我就搞不懂了,老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自己国家还没转过来呢,怎么老想着往外跑。”
  坐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卞颖芝对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地想去美国的行为,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娉婷想了想,觉得卞颖芝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也有些以偏概全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确实是抱着出国深造求学的心态,而另一部分人,只是出于跟风,或者迷信“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而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在娉婷穿来前那会,很多人为了混文凭,去国外上个什么“野鸡大学”,毕业后回国连个工作都找不着。不过这会能出国的话,有了文凭回来含金量还是挺好的,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退一万步说,就是没学到什么东西,总能说几句外语吧?这也算是一种学习了。
  很快,中国银行在纽约开设分行,外交部也为此加班加点地工作着。
  连续加了几天班后,娉婷正喝着咖啡提神,有位同事端着杯子摇曳生姿地走了过来,娉婷以为她也是要倒水的,正准备给她让地方,没想到人家就是冲着她过来的。
  “娉婷,真是可惜了,部里有好几个出国公干的名额,因为你是刚来的,这次也就没轮的上。没关系,你也别气馁,以后还会有机会的。”
  她莫名其妙的过来,莫名其妙的说了一通,然后又莫名其妙的走了,娉婷整个人都有些发懵。
  “你不知道?!这次出国的名额本来是有你的,你年轻、漂亮、英文又好,带出去有面子不说,还能给我们国家的形象加加分。可是啊,最后不知道怎么的,公布名单的时候就成了她了。”
  在其他同事的解释之下,娉婷这才了解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娉婷知道后有些斯巴达,她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且她本人也并没有在意这个名额,对出国公干也不是很感兴趣。
  因为翟仲凌是军人的关系,不可以出国旅行,既然丈夫不能出国,娉婷自己一个人出去玩又有什么意思。何况这次是出去工作,也不是游山玩水,更别说美国她以前就去过。
  “你别理她,在我们处,出国的机会还是挺多的。她要是乐意,一直待在国外都行,就怕她到时候哭着喊着要回来。”
  外交部有很多驻外的职位,像欧美这些国家自然是香饽饽,但也有一些根本没人乐意去的国家。
  “没事,我没在意,要不是她提起这件事,我压根一点也不知道。”
  “嗨,这都是上层领导的决策,我们这些普通员工怎么可能知道呢?”
  说着,彼此间还交换了一个大家都懂的眼神,娉婷也不知道自己会错意了没有。她早就过了喜欢八卦的年龄,同样知道在职场中没必要掺和太多,心里虽然有猜测,到她还是没有向别人去求证什么,反正结果也不外乎是那么几个。
  很快就要大学毕业,娉婷的论文早就已经准备完毕,易教授还特意抽空帮她修改了论文。
  “你的论文总体是不错的,立意新颖,有理有据,当中有些小错误我已经帮你标注好了。你这个论文用来答辩肯定是没问题的,我这也是先给你吃了一颗定心丸。”易教授笑着半开着玩笑。
  这种待遇显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的,有了易教授的话,娉婷也放下心来,不需要再为了论文而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了。
  “最近在外交部的工作情况怎么样?你现在还是个新人,还是以学习为主,先把基础打牢,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你解决起来都能游刃有余。”
  看好论文后,易教授也关心起了娉婷的工作情况。他连续带了两届学生,娉婷确实算得上是他的得意门生。
  在文化圈,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常常是一体的。就像娉婷,以后不管在哪里工作,她身上永远都打着“北平大学”和“易北疆”的标签。
  转眼在外交部工作了也已经三个多月了,娉婷的工作关系至今还在总政话剧团。
  “关于工作的问题,你自己要考虑清楚。每两个月你就要毕业了,毕业后你的工作关系就要确定下来,而且一旦确定,以后就不能再随意调动。”
  对于娉婷以后的工作,翟仲凌并没有多加干涉的意思,只是提醒娉婷自己做好选择。
  按现在的发展,娉婷进外交部是八九不离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心里对话剧团的工作还是很有感情的。
  当初就是进文工团的机会,她才能离开老家改变命运。也因为文工团的工作,她才有机会遇到翟仲凌,才有机会碰到那些文工团的朋友们。
  “我心里还挺舍不得的,以前在文工团老出去表演,不管地方多偏僻,天气多恶劣,我们都是风雨无阻。那时候就想着,要是能坐在办公室就好了,天天出去心里也有些厌烦。”
  “可现在想想,就是厌烦的时候,我过的也挺高兴的,主要是身边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南海北的聊着那些有的没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刚进文工团的时候,我也才十七八岁,青春无敌,相信自己的未来是充满希望,可以有一百种一千种可能性。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要是以后没机会再登台了,想一想我也挺难受的呢。”
  就像上学的孩子总盼着长大,可一旦出了学校的大门,又突然领悟到了上学的好处。
  可世界上的事,哪有什么称心如意,面对选择,总要有所取舍。
  “那你换过来想一想,要是你最后不进外交部,你会后悔吗?”
  翟仲凌的一句话点醒了娉婷,她这才发现,自己其实早就做出了选择。
  “你说的对,如果不进外交部我会后悔的。离开话剧团我只是觉得遗憾,可放弃外交部的话,这我可能没办法接受。”
  辛苦了四年,日复一日的记单词、练习口语,看了几十本原文书籍,做翻译、写策划、接待各式各样的外宾。每一天的辛苦都是用毅力坚持下来的,如果这个时候选择放弃,那之前的努力岂不是都成了笑话。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姑娘了,回话剧团已经不再适合我。”
  当然,她在话剧团是有军衔的,即使回去了也用不着她再上舞台,可在外交部的工作,让她从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了更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命感。
  如果说文工团的工作是表现自我,那外交部的工作就是实现自我。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ε` )么么哒~
  今天更晚啦,带baby去医院做了新生儿检查(((o(*?▽?*)o)))


第一百二十六章 
  1983年的春节很不一样; 因为这一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举办了。
  “妈,今天我们得早些吃晚饭; 晚上八点有春节联欢晚会呢,到时候我们一家人一起看才好呢。”
  记得以前每年过年; 娉婷和家人都会守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春晚,直到她工作后,对春晚渐渐不感兴趣; 这才把这个习惯改了。
  可她就是除夕当晚不看直播; 第二天也会在网络上搜索出热门的节目收看; 毕竟在她的认知里; 没有春晚的春节根本不□□节。
  穿到这里这么多年,今年终于迎来了第一届春晚; 怎么能让娉婷不兴奋?
  “那个春节联欢晚会的介绍我看过了; 说是有很多名人参加; 排了多少多少个节目什么的。我是不大爱那些个闹腾的; 不过你们年轻人可能会喜欢。”
  报纸上从一个月前就有关于春晚的好些报导; 卞颖芝看新闻的时候也随意瞥过; 不过她向来只对京剧越剧感兴趣,对春晚这个新鲜事物并没有多大的期待。
  “听说好多国家领导人都去现场,还是现场直播的。”
  反正她现在也在北平,她准备以后过年了,也买几张票去现场看一看。这不就跟□□升国旗似的,一生总要经历过那么一两次才算不枉此生。
  “那这样; 今年我们就早一个小时吃饭,吃完了想看电视的看电视,想干别的就去干别的,反正十二点咱们准时吃饺子,大家一起守岁,你看怎么样?”
  卞颖芝也是看娉婷实在是想看的样子,她想着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今天又是除夕,也别让儿媳妇留下什么遗憾了不痛快。
  为着这个,厨房里整个下午都忙的热火朝天。卞颖芝、许桂兰、巧梅三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这烤鸭啊,是昨天下午仲凌特意去全聚德订的,今天早上刚拿回来。”北平人过年过节,少不了要吃顿烤鸭。
  “我这酸菜炖排骨啊,已经炖了两个多小时了,贼入味了。”光是那酸菜,许桂兰就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渍的完全就是东北纯正酸菜味儿。
  晚上六点,翟家的年夜饭准时开场。
  “来,为了这一年的辛苦,也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我们大家一起干个杯。”
  翟景升做了个开场,他举杯后,大家也纷纷举起手里的杯子。今年大人们喝的是红酒,孩子们喝的是可乐,一张张幸福笑脸,在黄色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馨又喜悦。
  “今儿娉婷可说了,吃完了饭,我们大家要一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季联欢晚会,这不,吃饭的时间还特意往前挪了个把小时。”
  “主要是大家一起看更有氛围。”
  都说北方人比南方人更爱看春晚,这要是再推后个三十年,大家就能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看春晚了,还能相互发个红包什么的。
  “奶奶,妈妈,我们也能一起看吗?”
  家里给几个孩子定了规矩,平常不允许他们看电视。电视这种东西,不看也就罢了,看了就容易上瘾,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
  不过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在家里看不了,出了门以后,也没少在别人家看电视。最近很红火的港剧《上海滩》、《霍元甲》就把他们一个个迷的不行。
  娉婷只听着他们嘴里时不时会冒出来的粤语歌,就知道他们是在哪又看了电视剧了。
  “今天是除夕,就破例让你们看一次了。”
  娉婷话音刚落,平平就欢呼了起来,亮亮和安安的表现则要相对稳重些,只是把笑带在面上,不像平平那么“张牙舞爪”的。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饭后固定的发红包时间。几个孩子依次排好队,从翟景升开始,孩子们问了好之后,长辈会给他们一人一个红包。
  收到红包后,他们会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爷爷给了多少,奶奶给了多少,外婆给了多少,爸爸妈妈给了多少。
  “刚好,数清楚多少钱了告诉我,年后我去帮你们把钱都存起来。”
  每年孩子们的压岁钱加起来都不是个小数字,除了家人会给外,还有翟家的亲朋好友。这些钱自然不会给孩子保管,娉婷也不会动用孩子的钱,最后和孩子们商议好,分别给他们在银行里开张存单,每个人的钱都存在对应的存单上,等他们成年了可以自由处理。
  “哎,只能拥有几天,还是只能看不能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