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种田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妇种田手册-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蕊也舍不得她,虽然才相处了十来天,她早把她当一家人了,但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她终究是要回到自己家里的。
  猫儿哭成泪人,她喜欢香香姐姐,她不想她走,呜呜。
  狗儿握紧拳头,在心里下决定,他一定会努力读书,以后去府城找她。
  香香走后,青蕊的生活仍旧平静而充实,水稻和西瓜慢慢成熟了,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丰收,罗家也将开启新的里程……


第27章 
  秦家夫妻带着香香走后的第二天; 青蕊去丰收粮店采购了种子,种类数量与第一季一样多,但她准备利用化肥让庄稼的产量高过第一季。
  周掌柜和蔼可亲的看着她; 要给她优惠,青蕊拒绝了; 一码归一码,她救了香香已经和秦家有了生意上的长期协议; 这无疑是对她对好的谢礼。
  像她这样的普通庄稼人,能与府城的大商家有生意往来已经很难得了。在其他地方她就不能再占他们的便宜。
  买回种子后; 青蕊麻利的都催芽培育上秧苗; 稻谷种子也下了秧田。
  很快,早稻成熟了,比旁人家的提前了约摸半个月; 有了这半个月时间,无论是请村民帮工还是销售都十分有利。
  半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收稻谷外,还要把晚稻秧也插完; 所以青蕊请了许多乡亲帮忙收割; 东村人手不足就延伸到了周围的村民; 还有一些不请自来的,青蕊也接受了; 只要努力干活都付一样的工钱。
  孙老太也让三个儿子和何月娘来帮忙。
  其实青蕊早就想请娘家人帮忙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但是怕孙老太有想法; 到时候让何月娘在孙家难做人就得不偿失了,如今孙老太主动提出来,以后就都可以请他们过来帮工了。
  工钱她都付一样多,免得旁人有想法,但是她可以在别的地方区别对待一点,毕竟是她的娘家人,村民们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吃味儿。
  女人割倒水稻,男人用打谷桶脱粒,脱粒后的稻谷用麻袋装起来,先堆在田埂上,到时候一起用牛车拉回去。
  忙碌了七八天才把稻谷收完,收完的稻谷有水分和草须,需要晾晒干燥去除草须,防止发霉、变坏或者长虫,利于长期保存。
  鹅田村有专门的晾晒场,是村民共用的,如果搁农忙时节就得排队,如今就青蕊一家用,很是方便。
  青蕊早早和几个媳妇把晾晒场打扫干净,以免稻谷中混有石子,接着把男人们拉来的稻谷全部倒在空地上,用耙子将稻谷均匀的摊开铺平以便水分快速蒸发。
  等水分晒得半干,得拿竹须做的扫帚把稻谷里的草须扫出来,竹扫帚尾翼稀疏,只会把草隔离出来,而不会扫走稻谷,当然,这也得人会扫才行,需要把握好力度。
  不会扫的人会扫出许多的稻谷夹杂在里面,这时候就得人用手轻轻捧起草须在手里抛一抛,把稻谷分离出来。
  稻谷收回来后,青蕊和何月娘便主要负责晾晒这块,晚稻插秧那边就交给了廖氏负责,因为晾晒稻谷非常重要,要特别注意天气,也得防止丢失,当然,这里的村民们都非常朴实善良,后者根本不必担心。
  主要是注意天气,夏天多发阵雨,常常上一刻阳光明媚,下一刻就倾盆大雨,调皮的天气会把庄稼人辛勤的劳动成果打水漂。
  好在青蕊运气好,整个晾晒过程都是日头红火,没几天就把稻谷晾晒好,用扫帚把稻谷扫成一堆,并用簸箕把稻谷收入袋子中。由二牛带着牛车拉到镇上过秤售卖。
  因为是第一次出售稻谷,青蕊也一起去了,周掌柜没想到青蕊的粮食这么快送来了,大松了口气。
  青蕊察觉出他的异常,忙问:“周掌柜有什么心事?”
  “罗娘子有所不知,北边战事吃紧,需要大量的粮草,东家为这事都跑断了腿,可是现在离粮食成熟还要个十天半月,东家收到的粮食也只是去年的存粮,数量屈指可数。我正为这事吃不下睡不着,哪成想你们的粮食就来了,真是雪中送炭啊!”周掌柜面上全是感激。
  青蕊莞尔一笑:“能为战事出份薄力,罗家上下甚感荣幸。”
  周掌柜笑了笑,伙计吩咐道:“这批粮食不用看了,直接上秤。”
  “不可。”青蕊制止他,严肃道:“生意归生意,该怎么着还是得怎么着,蒙秦老板厚爱,罗家与秦家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万不可因为我们之间的友谊而损失你们的利益。”
  二牛赞同青蕊的做法,他对青蕊的粮食非常有信心,还是双方确认好质量为好,免得以后有什么争议,影响双方情谊和利益。
  周掌柜掳着胡须直点头:“好,罗娘子有这份胸襟和气度,定能与东家的生意长长久久,水娃子,开袋验粮。”
  要是旁人,周掌柜一定让伙计查看粮食质量就行,但是凭青蕊刚刚的举动,他得亲自确认,以免出什么差错,影响到秦罗两家的合作。
  周掌柜不辞辛苦,查看了每一袋粮食,虽然累坏了,但是十分高兴:“我经营粮店几十载,还是头一遭看到这么好的粮食,颗粒饱满,色泽澄亮,干燥干净,十足的好粮啊!”
  不像别的粮贩,都是晒得六七成干,靠着水分打秤,对粮店的损失可想而知。
  难怪青蕊执意要当面验货,这么好的粮食,她根本不怕验。
  青蕊谦虚道:“能入得周掌柜的法眼就好。”
  周掌柜笑看着青蕊,有本事,做派正直,谦虚礼让,这样的人日后定能有大出息。他得帮东家留住人才,以后说不定能为东家带来大财富。
  青蕊的水稻一亩地有一千二百斤稻谷,在这个时候算是高产了,二十九亩地共三万四千八百斤,未脱壳的稻谷市场价是五文钱一斤,周掌柜出了高价,给了七文钱一斤。
  二牛却拒绝了,他道:“此粮用于战事,不敢售以高价,原本应该为国出力,分文不取,然媳妇辛苦数月方得这些粮食,罗某实在疼惜,还望周掌柜以平价收购,安能两全。”
  周掌柜拱手作揖:“罗兄弟之大义,实在令人敬佩,就依你之言,平价收购,以全尔忠义。”
  他见多了坐地起价的人,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推却高价,这份真诚实在难得。
  他让账房取来一百七十四两银子亲手交给他们。
  青蕊点算清楚,收好银子,对周掌柜道:“麻烦周掌柜给秦老板递个信,请他来家一趟,我们有重要的事情与他商议。”
  周掌柜应下:“罗娘子放心,我马上让人把信递出去,定耽误不了你的大事。”
  从粮铺出来,二牛歉意道:“蕊儿,对不起,刚刚没与你商议就做主拒了粮价,你是不是在怪我?”
  “二牛,你想哪里去了?我怎么会怪你呢?你的意思也是我的想法,如果你不说我也会拒绝的。”青蕊很欣慰,二牛与她同是愿意积德行善之人。
  罗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因为她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二牛看她的眼神更加温柔多情,他的蕊儿,真好。
  差不多过了一周,晚稻秧子插完了,这次不用再留秧田,足足种植了三十亩晚稻。
  刚忙完田里的活计,秦义带着周掌柜来了,青蕊和二牛带着他们去了西瓜地。
  看到满地的青皮大瓜,秦义眼睛泛光,激动道:“恩人,这难道是寒瓜?”
  “没错,就是寒瓜。”青蕊没想到他认识西瓜,本来以为还要废些口舌解释一番的,如此就省事多了,不过也是,秦家世代为商,走南闯北,什么没见过,不认识才奇怪吧。
  秦义难掩激动的心情,不由得挫了挫手:“恩人,你真令秦某刮目相看。”
  他儿时跟父亲外出经商时吃过一次寒瓜,觉得十分美味,这么多年一直念念不忘,只是寒瓜种子十分难得,且不易种植,别说中南府,就是整个南方也没有人种植成功过,没想到啊没想到,罗家竟然种出了寒瓜,还这么多这么大个儿。
  他突然觉得,罗家人是不是他秦家的福星,自从遇到他们,他就好事不断,先是走丢的独女找回来了,接着粮食收着了,现在连心心念念的寒瓜也有了,哈哈哈,简直太幸福!
  青蕊被他的模样逗乐了,笑道:“大家都这么熟了,就别恩人恩人的,直接叫我青蕊就行了。”
  “好好好,就叫你弟妹吧,我比二牛兄弟虚长几岁,厚着脸皮称兄长吧。”秦义笑道。
  二牛倒是淡定:“弟恭敬不如从命。”
  如此算是认了干亲,两家人的感情又进了一步,周掌柜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决定要对罗家人更好才行,不,要把他们当第二个主子。
  青蕊走到瓜地里,用手拍了拍面前的大西瓜,选了一个熟透的瓜摘了,放在一块干净的青石板上,拿出带来的刀准备把瓜切了,谁知道刀尖刚碰到瓜皮,就听到啪的一声脆响,瓜皮已经自己裂开了,露出里面的红瓤,流出清甜的果汁,让人垂涎三尺。
  好瓜。
  青蕊满意一笑,只有如此新鲜自然熟透的瓜才会一碰就裂,用药水催熟的瓜皮较硬,瓜肉特别嫩,只是红瓤的地方甜,而自然成熟的,就是靠近瓜皮的白肉也是酸酸甜甜。
  秦义和吴掌柜已经不停的吞口水了,这瓜看着就特别好吃。
  青蕊把瓜切成小份,拿了一块给秦义。
  秦义接过,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瞬间嘴里清爽甘甜,瓜肉多汁,清甜解渴,味道比小时候吃的还要好。
  他大口大口吃起来,不一会儿就把一块瓜吃了,青蕊又给他一块,周掌柜和二牛也递去一块,最后才自己拿了一块吃。
  这个瓜已经熟透了,厚厚的瓤,入嘴即化,很清甜,汁特别多,一块瓜吃完,手上已经全部是瓜汁儿,确实不错,比现代贩卖的好吃多了。
  周掌柜和二牛是第一次吃瓜,说不出好在哪里,只是觉得比以前吃的任何一种水果都要美味可口。
  四个人快速解决了一个十几斤的大西瓜,还觉得意犹未尽,但是看到这么一大片的瓜,又觉得不必急这一时吃,谈事要紧。
  “罗弟,弟妹,这瓜可不可以全部卖给我?”秦义乐呵呵问。
  青蕊自然就是这个意思,面上未露,担心问:“这里一亩地就有差不多七八千斤瓜,我种了五亩,有四万斤上下,这瓜性寒,虽清热解暑,可不能当粮食吃,吃多了会拉肚子,这么多的瓜,秦大哥一时间能卖完吗?”
  虽然西瓜比甜瓜存放的时间长一些,但是放久了也不新鲜,会影响口感。
  “弟妹放心,这瓜到了我手上,自然个个都会变得有价值,而售卖一事就更不用担心了,绝对不会滞销,只会供不应求。”秦义自信道。
  青蕊自然是信的,虽然她不知道秦家的生意有多大,但是敢一次性收走她几万斤粮食和西瓜的,也不是一般人。
  西瓜金贵,种植繁琐,又只青蕊一家有,价格上颇贵,秦义给到二十文一斤,青蕊讲个情份,收他十八文。
  因是首种,村民们都想尝尝味儿,廖氏早就定下的,因此青蕊只卖给了秦义四万斤,足足有七百二十两银子。
  青蕊看着白哗哗的银子,觉得之前的辛苦付出太值了。
  请村民帮忙把西瓜摘下来装车,摘之前青蕊给他们先上了一课,因为西瓜还有二茬瓜,摘的时候得小心,不能把幼瓜损坏了。
  一茬瓜摘完,青蕊赶紧去掉所有老的侧蔓和叶片,以减少植株养分消耗,加快二茬瓜生长速度。同时追加肥料,于根外开沟施入,促进第二批瓜的生长。
  不止西瓜有二茬,甜瓜、豆角、茄子、辣椒、丝瓜、苦瓜、黄瓜、韭菜、苞米也都可以结好几茬,而胡萝卜、花生、大豆、土豆、地瓜这些只有一茬。
  剩下了一千多斤西瓜,青蕊送给了帮工的村民们和娘家亲戚,皆分文未取。
  大伙知道这瓜极贵,起初要付钱,青蕊不肯收,说是感谢他们这这些日子来的帮助,他们这才满怀感激的收下了。
  孙家,青蕊送了三十个瓜,差不多四百斤,孙老太掰着手指算了算钱,吓一跳,青蕊送了他们七两多银子。
  除了西瓜外,儿子媳妇还拿回了工钱,虽然和村民的工钱是一样多,但她觉得这个孙女会做事,会做人,看何月娘的眼神都变温和了。
  何月娘心里别提多高兴,她沾了女儿的光,日子越发好过了,趁这个机会把青蕊跟她提过的事情透露给了孙老太,孙老太拉着何月娘的手差点没喊她亲闺女。
  青蕊给张家的西瓜也有两百斤,感谢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力挺她,给予了她最大的帮助。
  廖氏乐呵呵的收下了,青蕊这是拿她当自己人,她才不矫情,以后变着法儿还回去就是了。
  接下来到了收花生大豆的时候,花生需要从地里□□,摘掉根上的花生,再洗净泥巴,晒干。
  大豆则像稻谷一样,用刀割倒,连苗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