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清- 第5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得不说,义勇军是拣陆军的旧帽子,陆军的旧裤子,殖民地军的旧上衣,这事还有些打击义勇军官兵的士气……
    李肆趁换装的机会,还整理了勋章和勋表体系。勋章设有两大类,一类是资格纪念,包括“青田勋章”、“开国勋章”以及各重要战役的资格奖章。另一类则是军功章,目前最高级的奖章是“英烈勋章”,专给战死者的。目前只有最早的郑宏远、郎松亮、张汉晋,以及之前在松江战场牺牲的黄慎等二十多人拥有,这些人也入了国家英烈祠。
    英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而且还只有死人能得,因而一般官兵都指望能得“天刑奖章”、“圣武奖章”,特别是后者,天刑社很难入,大部分官兵入的是圣武会。“圣武奖章”是对一般官兵的最高表彰,此次禁卫第六师就有好几人得了这份功勋,包括师统制桂真。
    “圣武奖章”之下则是奖励一般战功的“英雄奖章”,也被人称呼为“龙头章”,有这么一枚龙头章,那就真的是大家眼里的英雄。“英雄奖章”之下则是被称为“虎豹章”的“英勇奖章”。
    本来李肆还准备学着前世老美那般弄个类似紫心勋章,奖励所有受伤官兵,可枢密院说,现在勋章可贵着呢,要作得那么精细美观,就算只是铜珐琅制,一枚也要好几两银子,李肆只好无奈地放弃。
    勋章可不简单只是勋章,得了“英雄奖章”,就意味着爵位,英华的爵位实际就是养老金。但凡军官,或者服役年份足够的军士,都有爵位,可英雄奖章能给爵位加级,此外诸如就学、减少税等各项优惠都在等着。这些奖励以前都有,现在跟勋章体系绑在一起作了细化完善,军队战意昂扬,人人都想挣得军功章。
    官兵是面貌一新,战意也足了,但当面形势却不容乐观。
    在湖南和江西,有雍正的两个大营,再加上江西和湖北兵,总兵力接近二十万,其中近十万是经过整编锻炼的近代军队。如果把江南形势也纳入一个棋局看,江南的十万旗营绿营战力羸弱,几乎能够不计,但年羹尧的两万杭州兵不容忽视。
    英华一面,算上调回来的两个禁卫师,由卫军改编的两个边防师,以及虎贲神武两军,正规军只有五万人左右,算上义勇军的话,总兵力才到十五万。而且火炮不足,缺乏骡马运力,难以大范畴机动。江南行营也只有两营鹰扬军,龙门虽也能拉扯起至少一个师的义勇军,但只能守备,无力出击。
    几乎快到一比一的兵力对比,形势倒不是很严峻,想当年李肆在湖南可是以三万对十多万。但十万义勇军就只接受过装弹打靶的锻炼,陈廷芝在广昌之战的演讲就显示,没有正规军支撑,没有线膛枪,眼下的义勇军可不是清兵的对手。
    于是又一个新问题出来了,线膛枪存量不足。为缅甸大军准备的线膛枪,之前官兵都不要,这才让江西乡勇占了便宜。现在吴崖要求全部调拨过去,就没什么余量了。
    佛山制造局和东莞机械局的主力生产线还是滑膛枪,之前的线膛枪是近两年的产量积存。要马上转产,武装十万义勇军,根本就来不及。
    组建义勇军,在阅兵之前就已大致定策,而线膛枪缺乏的形势也已经凸显。李肆本有些头疼,枢密院却说,此事好办,之前《兵备法》不是放宽了民间枪械制造的限制吗?由佛山和东莞派技师,卖机器,扶持民间枪械产业,大范畴增产!就算质量低一些,只需是线膛枪,能让义勇军发挥战力就行。
    连李肆都在赞赏自己,真是未雨绸缪。
    因应扩军大潮,英华一国的军工产业也猛然增长。佛山和东莞的技师赶赴各地,指导有潜质的作坊组建枪械公司,搭起生产线。原本国中已有不少枪坊,有基本的枪械生产经验。得了技术支持,用的还是佛山钢铁的好铁,上手很快。多出来的拉膛线工序,也有东莞的膛线机来办,只是注意质量监控即可。
    建公司,搭生产线,买机器,这都需要资金,这怎么办?好办,佛山制造局和东莞机械局出资,购入这些公司的股份,将其当作子公司。有不愿他人入股的,也能够拿着订单找各家银行贷款。
    到十年一月底,十多家枪械公司的生产线纷纷开工,被称呼为“省造”的八年式线膛枪以日产两三千枝的速度,急速向前线汇聚。但终究是紧急开工,各家公司的工艺水平不一,这批“省造”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前线义勇军颇有怨言。
    不过总算是有枪用,而且赶在清兵大举进攻前,别说十万线膛枪,二十万都能凑出来。
    这一波战备浪潮,影响的不止是军工产业,很多人,包括枢密院,乃至李肆本人,都没注意到,仅仅是军队换装这么一件事,不仅在推动织造业发展,以至还让英华一国的社会风气有了极大变化。
    当李肆从报纸上看到,广州西关织造坊公开招聘猎头,工作是招募成衣女工时,他都有些发愣。
    李肆自然不清楚,他为军队换装所洒下的百万两大单,不仅让国中布业吃得撑死,现有的成衣产业根本就吞不下这块馅饼,必须扩大产能。
    可国中现有的劳力已经非常紧张,布业和成衣业之前本就有使用女工的先例,现在大规模对外招募女工,这也是必然趋势。
    李肆有些紧张,他不清楚,现有一国是不是能接受妇女普遍走出家庭的变革。阅兵式上的女将军终究是茶余饭后的话题,可自家女儿老婆抛头露面去挣钱,这一国人心能受得下么?






    第二卷 第六百八十二章 妇女解放的初鸣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7…19 23:05:32 本章字数:5988

    第六百八十二章妇女解放的初鸣
    妇人在外忙活这事并不稀奇,但成百上千群聚而起,投身工坊,这情景确实有些超前于时代。之前西关织造坊雇女工,朝野就有不少议论,而且确实也引发了不少事件,治安和风化案件,家庭和财产纠纷,家族冲突,什么都有。一国不仅人心还没做好准备,法文规范和官府管理也没有足够的应对。
    经济活跃自然会推动妇女走入社会,但跟工业化浪潮混在一起,这个势头就有些猛了。眼下这一国摊开的架子太大,再在这事上引发什么风波,还不知能不能稳得住,这可不是二战美国那个时代,妇女大规模走出家庭并没有观念上的禁锢。
    李肆寻思着是不是紧一紧缰绳,把这势头稍微拉拉,再翻开《南华报》,眼角猛然抽了起来。
    《边大家献画,洛参娘从军》……
    哟嘿!怎么感觉自己这个皇帝这么没存在感,这些家伙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李肆鼻孔冒火,可看完文章,那火转到心口上,温温地燎烤着。
    原来是受阅兵的刺激,可能更是受陇芝兰和四娘领队受阅的刺激,洛参娘鼓动十八行那些有曲艺之才的姑娘们,要组建慰军乐坊,去湖南江西巡演。
    为了大造声势,洛参娘宣称将把边寿民为自己画的飞天图翻印若干,送给前线官兵,边寿民也欣然同意。
    李肆的第一反应如所有正常男人一样,色心蠢蠢欲动,边寿民给洛参娘画的飞天图是私人藏品,之前都没人见过,到底是个什么情形,“艺术水准”有多高?
    接着他才醒悟过来,这画要真是人体艺术级别的,泥马还不引爆一国舆论?不行,这可得管管!他决不反对妇女解放,可什么事都得循序渐进,这也是保护边寿民和洛参娘……
    看报上说边寿民跑到湖南去采风了,也来不及召来问话。李肆转头张望,这事不能找四娘,还得偷偷摸摸干。
    唤来秘书监杨适,一本正经地谈到此事,要杨适抢在这画翻印前搞清楚状况,看适不适合对外流传。当然,如何评判,皇帝观感第一。
    听罢事由,杨适有些为难:“官家,这事恐怕还得通过门下省新闻司,让他们预检印坊,如此才能抢在翻印前……”
    话就说到这,意思却很清楚,陛下您想先睹为快,还得动用国家机器,这事要在朝堂传开,可有些那个啥啊。
    李肆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你跟六车成亲前,不是经常去十八行么?难道不认识洛参娘?直接找她要不就成了?就说朝廷不想有大动静,走正式途径审查,只是私下先看看,这可是为她好。”
    杨适被戳中软肋,赶紧应命,正要退下,李肆又做贼心虚地加了一句:“不准提到朕!”
    杨适并不是十八行常客,也就是偶尔去散散心,但他这身份,十八行的行首们可个个都记得清楚。到了十八行,就亮了个名字,洛参娘就恭恭敬敬来拜见了。
    听了杨适的要求,洛参娘脸上闪过复杂的神色,不知是遗憾,还是心安,她嘴里打趣道:“是官家要看罢?不管是奴家的人,还是奴家的画,又怎么入得官家的眼……”
    杨适有些不快,这洛参娘美则美矣,又多才多艺,确是妙人。之前在十八行只是卖艺,绝不卖身,英华政风清朗,加之天子脚下,也无人敢对她用强。几年下来,已积下冰清玉洁之誉,让他也很欣赏。可最近把边寿民拖下水,大造声势,心思似乎已经有些歪了,眼下又这般说话,隐隐还在暗示什么,让他对此女的观感急速变坏。
    杨适道:“官家不是宋徽宗,参娘也不是李师师……”
    洛参娘摇头笑道:“靖康耻,犹未雪……奴家此生想当李师师,也没那个命。”
    这话说得凛然,拍皇帝的马屁也够水准,杨适心道还真是小看了此女。
    接着洛参娘脸上泛起红晕:“奴家原本就有打算,若是新闻司插手预检,奴家可要闹上一场,没想到,官家这般体贴奴家……可这画,奴家真的羞于让官家看到。”
    杨适想笑,你要翻印无数,送给前线的大头兵,现在却在说害羞,什么叫矫情,这就是矫情。
    洛参娘目光迷离,悠悠道:“奴家区区人物,怎敢入官家之眼?官家身边的娘娘们,个个都是奴家满心崇仰的奇女子。贵妃娘娘是红雷女侠,醒狮仙子,她的桩桩事迹,可是福建广东两地说书人的压轴段子。慧妃娘娘在民间虽声名不彰,可奴家识人多,说起慧妃娘娘,即便是英华银行的大掌柜,都要低头拜称师祖……”
    “还有那淑妃娘娘,也是经营过偌大事业,通晓好几门洋语的才女,通事馆的人也都把淑妃娘娘奉为师长。”
    “贤妃朱娘娘,更是大明公主,一国士子说起她的藏书楼,都是交口称赞,满心敬佩。还有那德妃娘娘,我听说……她可是不能公开提起的神话般人物,我还经常去天庙拜那位娘娘的神像呢。”
    洛参娘越说越入神,两眼光彩流溢。
    “奴家此生只会歌舞,读了官家御笔亲就的《论道》一书,觉得奴家这技艺也是寻道。官家所言天道,更在福人,奴家以为,就算身为女子,就算只会歌舞,也能以这一道福人。奴家撕下女儿家脸面,刻意造名,也是想求得这一道,从娼妓这等污秽事中拔出,以艺福人,奴家……想得有错吗?”。
    她看向杨适,后者被她眼中的神采灼得心气全无,下意识地连连点头,接着才清醒过来,话说得这般好听,你不还是找边寿民来画那种有伤风化的图么?不还是要把这图广传天下么?
    洛参娘起身,拿出一副画卷,面颊晕红地道:“女儿家自有女儿家的美,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赞颂之辞传世,奴家羞的是,边大家把奴家画得太美了,这不是奴家能有的风采……”
    没等杨适反应过来,洛参娘就展开了画卷,杨适两眼一亮,顿时呆住了。
    无涯宫肆草堂,李肆看着这副画卷,满心赞叹:“老边技艺越发不凡了,不过……他怕是画惯了战场,这血火之气怎么也消不去。”
    洛参娘把边寿民的原画奉上,由杨适带给李肆“审查”,看到这画,李肆顿时认定,国中报业越来越会夸大其辞,渲染事态了。
    画中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个红衣兵受伤倒地,正伸手向天,似乎想寻得上天的护佑。而画面的主题,则是自天而降,以洛参娘为原型的飞天仙子,仙子握住了伤兵的手,眼中满是怜悯和抚慰。
    仙子“露出度”确实很高,但离“人体艺术”显然还有距离。只是边寿民画工不凡,飞天仙子身姿柔丽韵美,轻纱霓裳中,女性的曲线勾勒得格外清晰,令人心驰神摇。但这种悸动,却又融在了仙子的目光中,让人又强烈地感受到了仙子的母性和爱心。
    这的确是冲击,对传统的冲击,如此直接地展露女性的形体之美,心灵之美,已突破了这个时代的人心之限,但这般冲击,又并非“人体艺术”那么猛烈。李肆相信,当这种直面美丽的美学观主导社会风气后,真正的人体艺术也会开始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