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他人羡慕地看着她,十分啊!
  这可是莫大的光荣啊,是队里对一个妇女的肯定!
  虽然现在四处都在说“妇女顶半边天”,可实际上不管是生产还是分口粮,男人还是比女人的多的。毕竟男人比女人力气大,男人比女人胃口也大啊。所以哪怕都锄地,男人十分,女人就只有六分半,大家都这样也就没得好争。
  迄今为止,全村还没有一个女人能拿十工分呢!
  就算妇女主任走后门,那也不过是九分啊。
  莫茹,居然就能拿十分,和最能干的男人一样的待遇!
  这怎么能不让人羡慕?
  原本还有些怀疑她拿不了那么多虫子的妇女现在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这是有目共睹的啊,大家都眼睛瞅着呢,人家就是拿了那么多虫子。
  自己累得浑身酸痛也就拿了八/九个,人家一趟儿就78啊,要是算成工分就要三十,一对夫妻带着孩子的,一天也没有三十分啊。
  真是厉害!
  有些人瞅莫茹的眼神都开始格外热情起来,看得莫茹都有点起鸡皮疙瘩,总觉得大家看她的眼神带着一种她不能理解的神秘渴望。
  周诚志道:“以后棉花地拿虫子的任务,就靠明愈媳妇儿,至于拿杈子打顶心拾棉花,还得大家伙儿一起辛苦。你们的工分还是照旧,以后不用天天拿虫子了。”
  她们一直嚷嚷宁愿干别的少点工分也不要拿虫子,现在如愿以偿,虽然有些人心里还不是很乐意,却也不好说什么。
  大部分人还是很开心的,毕竟拿虫子又累又不出成果。
  莫茹还给周诚志出主意,“队长大爷,咱们捆一些杨树枝插在地里,能吸引那些棉铃蛾子,让它们不能整天往棉花上下虫子。”
  这是她听周明愈讲的。
  周诚志在除害虫这块上花了很多心思,和张根发那种不一样,他是想着怎么把农田里的害虫减少,也让队员们提了不少意见。
  只要有人提个方法又不是很麻烦,周诚志都要试试,有用保留,无用拉倒。
  他让割草的孩子们去捡杨树枝,到时候拿到棉花地里来,一丛丛插在地里,看看能不能吸引蛾子。要是能的话,就每隔一段距离都放一个,抓蛾子比虫子更有必要,防止它们产卵,来年的虫子就会少很多。
  下工回家的路上,吴美英笑道:“今年棉花丰收,等交了任务以后,队里还能分棉花呢,到时候肯定是按照工分多少分的,我们乐意莫茹同志头一个分。”
  分口粮为了保证弱者也能有饭吃,所以会劳三人七或者劳四人六,但是分这些非口粮的农产品基本就是按照工分来的。分了口粮还有工分结余的人家,被挂账户给抹了没钱分,那就可以按户分其他农产品。这也是对那些工分多的人家的一种照顾,免得有些劳力多的吃亏太大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
  周诚志也是想用这种方法来补贴一下工分多的家庭,顺便平衡一下队里的矛盾,免得有人牢骚。这样工分多的人家也开心,劳力少人口多的也不好意思反对,毕竟他们一个劳力带着四五口人吃饭呢,全靠村里人帮衬,要是再和人家计较非口粮农产品就太不识趣了。
  张翠花也挺高兴,毕竟能分棉花他们家就得头一份儿呢。
  今年家里要用棉花的事儿挺多的,小五媳妇儿要生孩子,到时候孩子棉衣、被子都得做。老头子的棉裤棉花都滚了球,冬天薄了不行,老寒腿疼得要命。还有老四也得预备娶媳妇,肯定得预备棉花呢。反正处处都都需要,棉花比棉布还缺!
  晌午时候,一家人听说莫茹被评为十分,全村第一个十分的女同志,都非常高兴。
  尤其是周明愈,他媳妇儿拿十工分比他自己得了什么荣誉还骄傲,“娘,以后没自留地了,我也得去上工挣口粮。”
  虽然媳妇厉害可以养着他,可他不能自甘堕落吃软饭啊。之前装病要盖房子,现在房子盖起来身体也好了,他没有借口继续呆在家里。反正队长是自己大爷,以后要是有事请假也好请的。
  丁兰英也笑道:“妮儿真能干,要是今年能分棉花,就是你的功劳,全村都得谢谢你呢。”
  莫茹很不好意思,“你们别夸我了,种棉花护理棉花都是大家的功劳,我也就会拿虫子,其他的都不会呢。”
  张翠花若有所指道:“咱们家从来就没有吃闲饭的!”其语气骄傲自豪溢于言表。
  看着他们都那么恭维莫茹,张够心里又酸又委屈,自己做了那么多也不见谁来表扬一句,莫茹不过是拿个虫子就成了护棉英雄。
  以前她总嫉妒莫茹傻子不用干活儿,说她在家里吃闲饭,现在莫茹直接拿男人的工分,她嫉妒羡慕之余心里莫名地升起了一种复杂的感情。
  说实话,莫茹拿虫子被队长和队员们评十分,张够内心深处还是非常震动的。
  毕竟是众目睽睽之下,那可是实打实的本领,是一种莫大的光荣!
  十分可是最能干的男劳力的工分啊,很多男人也才拿九分呢!
  周明光一开始都只能拿九分呢,去年初才开始拿十分的。
  所以,这种复杂的,羡慕嫉妒掺杂着崇拜和敬畏的感觉,她自己都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总之在她心里,吃闲饭的傻妮儿,变成了养家的男人妮儿。
  这要是个大小伙子,四外村多少老太太都得抢着把闺女说给她呢。

☆、第50章 砸招牌

  傍晚时分,莫茹去南屋看看抱窝鸡的情况。
  张够下工回来见了立刻跑到跟前,喊道:“妮儿,你小心着点!别让鸡叨着你,你要干什么和我说,我帮你干。”
  莫茹:……这是什么情况?三嫂怎么突然换了个人一样?怎么感觉有点诡异?三嫂笑得太……明媚了一些,有点讨好?
  张够现在简直要将她当男人一样对待,见了面就主动嘘寒问暖,哪里还像以前那样拉着二嫂排挤她?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张够还这般热情呢,莫茹本来都没当回事,现在更不在乎之前那点磨擦。
  她笑道:“我看看这鸡抱窝的样儿,别让它半途而废了。”
  张够心道:真不愧是和男人一样拿十个工的护棉英雄,说话都格外有水平,半途而废呢,这是个好词得学起来。
  ……
  张够不仅对莫茹嘘寒问暖,还主动搅拌猪食喂猪,问问莫茹和周明愈新家那里收拾的怎么样了,要不要她过去帮忙之类的。
  莫茹听着总觉得有点违和,忍不住小心眼地想:三嫂这么问是不是她想去住?
  其实她倒不是怕张够去住,只是想自己有个私密空间。有了私密空间她才好搞小动作,说话也不用太顾忌。要是大家住一起,得时刻压着声音,还得考虑别顺了嘴儿乱说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可容易得罪人。
  她已经跟周明愈商量过,他们盖房子是家里出力的,当然不会只占便宜不付出。别说现在没分家,就算分了家,家里要盖屋他们也愿意当主力,拉石头、砖瓦、收集材料,他们也会和盖这几间屋一样上心的。
  他们新家挨着河边,把头第一家,周培基也去申请了房基,在他们家隔壁。到时候哥哥们都可以顺着排过去,离得近可以互相帮衬,又不至于在同一个院里生磨擦。
  她觉得这样安排挺好。
  她笑道:“现在三达达他们帮着做门窗呢,小五哥翻地明天把胡萝卜种上,我也收集一些条子做篱笆用。”
  她不想用黄泥垒墙了,因为没有足够的瓦盖顶,到时候墙很容易塌,还不如直接用幛子或者绿篱。
  绿篱是她最喜欢的,但是需要攒材料。她已经收集了很多野生紫穗棉槐的种子、条子,还有枸杞、酸枣,另外还有从大爷家要来的杏树条、四达达家要来的夹竹桃压条等等。
  听她这样说,张够来了精神,“妮儿,你是不是要各种果树的小苗和条子啊?我去帮你要,我知道前头老刘家有苹果树,还有老五家有杏梅,哦对了,东南头那谁家还有樱桃呢……”
  莫茹没想到张够的记性这么好,居然对周家庄那么多人家的果树都了若指掌,不只是果树还有花草,她甚至连谁家的月季花长得好,谁家的指甲花长得好都心中有数。
  这可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
  莫茹佩服道:“三嫂,你真行。”
  张够笑道:“不行,比妮儿可差远了。”
  莫茹就道:“那麻烦三嫂啦,咱们多去要一些扦插的果条、花草,到时候新家那里都栽上,结果了咱们也有的吃。”
  丁兰英听见,也过来道:“我知道陈秀芳家有株葡萄树,紫莹莹的可甜了。不过这两年长得不好,虫子多,都没结果。”
  张够立刻道:“她四属户能养好啥,咱们不怕虫子啊,咱们有妮儿呢。”
  丁兰英就道:“那我也去要块果条回来,哦对了,这时候插了能不能活啊?”
  张够道:“二嫂,妮儿说能活肯定就能活,咱们只管去要就行。”
  莫茹:……这画风转变得是不是有点快?什么时候她从被嫌弃的傻妮儿变成万事通妮儿了?
  张够已经风一样出去了,说现在都下工在家呢,她去要果条和种子之类的。
  丁兰英看莫茹有点懵,就笑道:“你三嫂就这样一个人,风一阵雨一阵的,其实人挺好的。”
  莫茹点点头,估计有张翠花压着,想歪也歪不到哪里去。
  张够的行动力很快,当晚就要了不少回来,全都帮莫茹拿到新家那里去放在屋里。
  莫茹就趁着没人都收到空间里去,等拿出来再扦插成活率会高很多。
  这是她从那些野蘑菇上发现的一个新功能,虽然空间不能养殖动物,植物挪进来也会停止生长,但是她发现植物似乎在积蓄力量拿出来以后长得格外好。原本采野蘑菇收集了腐殖土,没想到在空间里放了几天,拿出来以后竟然又长出一些,比之前长得更好。
  她觉得这功能对植物繁殖非常有用,不管是种子、枝条还是幼苗,先在空间里放一晚上,第二天拿出来再去种植成活率就会高很多。她还特意试验过的,扦插枸杞枝条的时候,在空间里呆过的扦插后一棵都没死,割回来直接扦插的活下来有一半。
  因为摸索出这一功能,所以她才放弃黄土石头围墙直接改为绿篱院墙的。
  她已经规划好,院墙的位置直接栽柳树、槐树、国槐、梧桐以及各种果树,中间再用夹竹桃、棉槐条、枸杞、酸枣、木槿、海棠等点缀添补。
  等绿篱长成的时候,树木会很高大,果树冠盖亭亭,花树摇摇飘香,她还要在下面补上小棵植株,迎春、连翘、月季、指甲花、鸡冠花、菊花、萱草等,到时候一年四季常开不败,又漂亮又结实,密密麻麻的没人能穿过来,绝对比普通的围墙更实用。
  因为张够问,她就把这些设想说给张够听。张够听得目瞪口呆,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傻妮变成男人妮儿以后本事也直线上升,都是张够闻所未闻的东西。她心里想:这傻子要是不好,就越来越傻,一旦好了可比正常人还聪明一些。
  这样一想,她直接把莫妮儿给当成可以依靠的男人,有什么麻烦事儿竟然开始主动跟莫茹讲,尤其是她娘又捎信来了什么需要布啊,锅破啦,铁锨断了……后来把莫茹烦得也了不得,此是后话。
  现在有张够帮忙,又发动村里其他媳妇儿,得空给要根果条、花枝或者种子来。村里人家果树、花卉都是这样共享的,谁家有甜甜的水果,别人要想栽一棵就去要压条或者分蘖小苗。就连周明愈家的枣树,因为果核小果肉甜,每年也不少人来要分株的。
  莫茹也收集了四五个品种的枣树苗栽在新家那里,枣树比别的果树更早结果,等没饭吃的时候,就算不管饱,起码也能补充一些营养。
  这两天周明愈已经把新家的院子修整完毕,中间一条石子甬路,两旁都垫了肥沃的腐殖土,到时候直接种作物。
  自留地回收以后不让种资本主义的苗,那她就种社会主义的草,云青菜那种野菜也是菜,能填饱肚子就行。
  小夫妻俩跟张翠花请教了一下,按照“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还要种白菜”,这时候正好种胡萝卜,等二伏天可以种芥菜,三伏天再种白菜、白萝卜、青萝卜。
  芥菜土话叫辣菜疙瘩,缨子喂牲口,底下的膨胀根腌咸菜吃,冬春季节没有什么蔬菜,家家户户都要腌上一缸咸菜的。
  当地青萝卜也是一绝,有的生吃起来水嘟嘟甜脆脆跟水果一样。那些辣的可以晒萝卜头,腌一腌也是美味的咸菜。
  本地气候冬天有零下十几度,除了菠菜可以用草盖着越冬,其他蔬菜都不能。夏天郁郁菁菁的菜园到了冬天都是光秃秃的,收再多也存不住。
  这时候莫茹已经在空间里存了很多新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