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导致大学教师们不知道怎么授课,要教他们记笔记,教他们从小学知识开始讲,总是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更苦。
  而这些工农兵学员毕业以后,有很大一部分,其实也就是初中水平,但是却回到原单位或者调到其他单位,担负关键岗位。
  原本她想着,哪怕就是66年不高考,等过了风头,还是可以找关系把弟弟送进大学的。
  既然邓老师有路子,那自然更好,离家还近呢。
  有谁的理想和志愿是一成不变的呢?那是小孩子的天真想法。
  绝大多数人,最美好的愿望都是在心里留着缅怀的,最终选择的路都是现实所迫不得不这样选择的,甚至可以说,其实是别无他途的!
  莫应熠就很认真地想,比较,“我挺喜欢学生物的,但是我也喜欢学语文、历史,物理其实也挺喜欢的……我挺想去首都看看的。”
  “最喜欢的学科……我最喜欢生物吧,邓老师给我太多帮助,如果我能进省大的生命科学研究所……好像也挺好的!”
  不过似乎喜欢生物除了兴趣以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邓老师对自己的喜爱和引导,还有袁教授的风趣和专业,让他折服。
  莫茹道:“首都咱们随时可以去的,你读了省大附中、省大,也未必不能去首都上学啊。”
  不是还可以深造嘛,以后肯定也可以读研究生之类的嘛。
  而且如果跟着袁教授,就算以后大学不招生,小弟的学业也不会耽误,还是有机会深造的。
  能够进研究所其实比什么都强,有多少人拼命学习就为了找一个铁饭碗呢。
  但是她暂时不想说太多,毕竟弟弟还年轻,有些话他不需要知道,免得会对他造成不好的影响。
  “行啦,你就好好想吧。反正不管选啥我们都高兴。”沈淑君觉得儿子能上学就挺好,以前可没想过还读大学呢。
  省大对她来说就是非常棒的。
  她也更倾向于省大,离家近啊!
  莫树杰想的却是儿子能平安就好,至于干什么都无所谓,他道:“你娘和姐姐说的对,你就自己选吧。”
  莫应熠点点头。
  商量完莫应熠的事儿,莫树杰就和莫茹商量,想跟先锋大队合作在一些自留地荒地上种果树、甜菜,在河里种莲藕,这样也能增加社员们的收入。
  莫茹笑道:“爹你放心,正月十五那天就让咱们大队书记和大队长带着队长们去商量,定好计划。”
  她觉得爹是真喜欢种地,一心想着社员们。
  这才当会计呢就想办法增加社员收入。
  莫茹住到初十,周明愈骑车来把他们接回家,又去了一趟城里拜访傅臻等朋友。
  正月二十这天,供销社的进货马车照例来到先锋大队。
  这一次带队的又是陈刚,一下马路进了村里他就喊道:“周队长,周队长,大喜,大喜啊!”
  他这么一喊,先锋大队住在村南头的社员们就来了精神,纷纷跑出去问:“哎呀,陈社长,什么大喜啊?”
  在他们的印象里,陈刚可不是这么不稳重的啊,今儿这是受啥刺激啊。
  陈刚让副手赶着车队去代销点,他则直奔二队队屋,还问社员们:“你们队长呢?快找他来!”
  早有小孩子跑去找周诚志。
  周诚志在西河边带着莫家沟的俩队长参观呢。
  元宵节那天,莫树杰陪着莫家沟的支书、大队长和两个队长等人一起来到先锋大队,商量农副业合作的事儿。没有崔发忠的掌控,莫家沟的社员们也是干劲十足,第一次有这样走出自己村的自主能力,都觉得非常难得。
  他们对鱼塘、莲藕、果园、甜菜等都非常感兴趣,这几天正在这里参观呢,顺便也提提建议。
  听说陈刚有喜事,周诚志还纳闷呢,他让几个老头子还有周明愈陪着莫树杰等人继续参观,他先去看看。
  见了面,陈刚一把握住周诚志的手,“周队长,恭喜,恭喜!”
  周诚志笑道:“陈社长,你可别忽悠我老头子,到底有啥好事你就说,你这样卖关子,这不是急死我们嘛?”
  陈刚却不急着告诉他,“周队长,你猜啊。”
  周诚志想打人,猜个头啊,赶紧说!
  “陈社长,俺们忙着呢,你快去装蘑菇去吧啊。”说着他就要走。
  陈刚只好拉住他,笑道:“别急啊,真是大好事,县农业局来了一个突突突的家伙。”
  周诚志心头一蹦,“拖拉机!”
  陈刚用力点点头,“对啦,正是,不过是手扶的。”
  “哎呀,真的啊,拖拉机啊,手扶拖拉机也是拖拉机!会计——会计!”周诚志差点蹦起来,“会计,快盘盘账,看看咱们多少钱,够不够买拖拉机的。”
  社员们一听也沸腾了,拖拉机啊!!
  刚听说还没见过,哦,不对,见过的,在画上!
  开着东方红拖拉机,跑步进入**!
  “咱们大队要买拖拉机了,真的假的?”
  陈刚觉得先锋大队的社员们肯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居然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将这个消息传遍全大队。
  一下子,社员们跟来看戏一样,乌泱泱的人都围过来。
  “拖拉机在哪里呢,”周明愈也跑过来。
  “还没买呢,说在县里呢。”有人给他解释。
  周明愈:“那谁说拖拉机买回来了,忽悠我呢。”
  消息长了腿儿传得太快,有些人听点风就刮出去,也没细分辨,还告诉周明愈陈刚给买拖拉机回来了呢。
  原来是县里进了一台拖拉机,而且有长期买进的打算。
  当然,这第一台拖拉机的购买权是给先锋大队的,吕书记承诺过的。
  众人挤在大队屋里,有人问拖拉机多少钱。
  周明贵道:“我以前打听过的,说是两千七八百的样子,要是大拖拉机,那得一万多呢。”
  “啊!!好贵!!!”社员们掰着手指头数这得多少钱,买多少粮食多少鸡蛋呐。
  所以大拖拉机还是等等吧,他们先买手扶的也挺好。
  周诚志就问几个队的会计都能拿多少钱出来。
  几个会计就开始报账,各自有多少余钱。
  最后二队可以拿七百,三队四队每个队拿五百。
  周诚志道:“这样,剩下的我们队出,不过,这拖拉机也要我们队说了算。”
  陈福海还有点犹豫,周明贵立刻道:“咱们一个大队的,耕地种地肯定得一起,开车、保养什么的,你们说了算,我们用现成的,这样更好。”
  另外俩队长也乐意了。
  周明愈道:“队长们,咱们不只是要买拖拉机,还得买配套的耕地、耙地、播种的机械呢。”
  这么一说,周诚志又估摸多少钱,这一下子队里怕是不够呢。
  毕竟每个队要留着一部分钱春耕春种,买化肥种子之类的呢。
  这些机械买下来,又得一千五左右,再有柴油等,又是一笔开支,所以他们起码还得准备两千多块才行呢。
  一说到有问题,他们就看周明愈:“明愈,快给大家伙儿出个主意,咱们钱不够咋整?”
  反正拖拉机是一定要买回来的。
  一台拖拉机,顶好几头牲口呢,这还不用吃粮食饲料。
  周明愈笑道:“不是有农村信用社吗,咱们去贷款啊,多买几台回来!”

☆、第251章 拖拉机!

  自从48年末成立了人民银行以后; 在农村建立了其分支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各省有省联社,县有县联社,其宗旨是“农民在资金上互帮互助”。时至今日; 信用社在公社运营已经非常成熟,专门为社员们提供存款和贷款业务。
  信用社成立之初资金是社员们凑起来的; 且以摊派任务的形式; 并非完全自愿。成立以后; 其干部、职员们也属于城镇户口; 完全脱产,吃商品粮; 那也是种地的社员们仰慕的对象。
  只是他们不像供销社那样波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其实很多人一年去不了两回信用社。
  当然,信用社的员工,那眼珠子生的位置,比供销社员工的还要靠上。
  想贷款; 可不是随便就能贷出来的。
  有社员调侃说,凑初始资金的时候; 跟你老乡老乡一家亲; 交完钱转身不认人,你想取钱先把手续办; 一层一层一章一章; 盖得你里外不是人。
  而且存钱利息很低; 贷款利息很高; 加上社员们饭都吃不饱,也没有那个闲钱去存款,所以有的人除非信用社让去,否则几年都不待到门前踩个脚印的。
  莫茹的钱至今都在空间里存着,也没想过存到信用社去。
  为什么?
  存进去万一拿不出来呢?
  谁不知道信用社亏损多厉害?上千亿最后剩下一百亿不到!
  她还是自己存着自己倒贴物资当流动资金的好。
  她寻思买拖拉机,她家也可以入股的,就当领工分了呗。
  她就去和李柏青聊了一几句,李柏青懂她的意思,“一会儿我来说。”
  自己大队凑了一下,一队七百,二队一千,另外两个队各出五百。
  周明愈建议买两台手扶拖拉机——如果指标允许的话,然后还得买工具、柴油等,还得派人学习驾驶技术考驾驶证,钱还是要多准备着。
  他们就商量贷款,周明愈则送陈刚离开。
  陈刚是供销社的,日常和信用社也有业务往来,所以他就大体问了问。
  陈刚道:“明愈,贷款我觉得没问题,不过那利息也不便宜。”
  周明愈就问问多少。
  “七厘半的利息,要是贷款一万块的话,一年里就要給□□块的利息呢。”
  这□□百,有的大队都赚不出来。
  周明愈想了想,利息倒不是问题,如果拖拉机把劳力替换出来,那造纸厂和砖窑厂就可以扩大规模。
  钱还是赚得多。
  陈刚小声道:“别说哥没提醒你,你们有钱也别让信用社知道。”
  他递给周明愈一个你懂的眼神。
  周明愈点点头,“谢谢陈哥。”
  等送走陈刚几个,周明愈就回了大队,把陈刚说的信用社利息的事儿告诉周诚志几个队长和会计。
  周明阅一嘀咕,“那这利息可不便宜啊,咱们存钱才一半的利息都没呢。”这还是死期,要活期自然更少。
  周明愈道:“存款就这样,放出去才有利息赚。”
  信用社目前经营还是有问题,资金流动不行,加上有些人职业道德不过关,那就麻烦更大。
  这时候李柏青就道:“要是缺口不是很大,俺们倒是想入个股。今年也分了点钱,最近两年也用不到,能不能入股?”
  这以后拖拉机耕地,社员们是轻快了,但是赚工分的机会也少啊。
  如果入股买拖拉机,那就当是挣工分呗。
  他这么一提议,其他社员也纷纷说好,“不愧是老书记呢,就是有想法,俺们也跟一个。”
  周诚志道:“那咱们晚上就开个大会吧,看看社员们入股多少合适。”
  现在开会,社员们都非常主动,再也不是以前张根发拿大喇叭喊着赶着开。
  因为还没开始春耕,这会儿和冬天以后,很多人家都吃两顿饭,早上九点一顿,中间随便吃点,下午四点半吃一顿。
  早早吃过晚饭,五点多社员们就聚集到学校去开会。
  照例是张根发主持,虽然不能做主,可这种面子工程他不能落下。
  先说了一通没用的大道理,然后歌颂一番,差不多半个小时,社员们已经不耐烦,他才道:“下面咱们来挨家表态能入多少股。”
  周诚志道:“咱们队虽然赚了钱,可钱基本都分给社员,队里顶多就能出一千块。还得咱们自己多出力,我先表个态,我入股两百,把家里家底都拿出来了。反正今年还有的分呢,也不是等钱吃饭。”
  现在造纸厂和砖窑厂越来越赚钱,砖窑厂又加了几个窑炉,扩招一大批帮工,排队买砖瓦的都排到年底呢。
  所以,不用担心没钱分!
  他带头其他队长也纷纷表态,周明贵也要出两百,另外俩队长也咬咬牙出两百。
  这两年着实攒了点钱的,尤其家里近期没有婚娶的都能攒下,毕竟吃喝都有队里分呢。
  张根发见状,立刻道:“我出两百二,咱们二十算一股啊,至少出二十,少了不如不入。”
  下面就有人开始小声嘘他,因为有人家真的不攒钱,有点钱就买着吃喝,他们都想就入十块钱呢。
  之后周明愈表态,也入二百,然后张翠花家也入了两百,其他柳秀娥、吴美英、陈秀芳等人都跟着入两百。
  其他社员也都多多少少的入股,最少的入三十。
  这么最后一合计,居然筹集到两万多块钱!
  大家乐了,“没想到咱们大队这么有钱,那还贷款不贷款啦?”
  有人喊道:“当然要贷款,咱们还有钱被逼着存进去了呢,必须贷回来。”
  张根发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