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人和之前那一批批可不一样,之前分明是来参观的,这批才是真正来蹲点搞工作的。
  张根发看得明白,自然觉得有利可图。
  刘新农道:“劳模家呢?我就住劳模家。”
  张根发一怔,干嘛要住二愣子家里啊,住他家不好吗?
  “书记,咱家不比劳模家吃的差。”
  “嗯?劳模家吃的相当好吗?”刘新农一副很诧异的样子,“我还以为劳模带头吃苦,应该吃的不咋好呢。”
  张根发就笑,隔着前进帽挠挠头,他现在可不想得罪那俩劳模,虽然自己和他们不对付,可他们也没妨碍自己继续做大队书记。
  刘新农看他笑得暧昧,立刻明白什么似的,“我带着赵立刚住在劳模家,其他人就安排去书记和队长家吧。记住,不要搞特殊化,我们是来下乡蹲点搞工作的,不是来搞特殊化的。我们要和老乡同吃同劳动,坚决不许吃肉,不许吃白面!”
  张根发一副了然的表情,说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其实就是要这样那样,他懂!
  你真要是给干部们天天吃地瓜干、煮地瓜,他们会觉得是喂猪呢,这也是张根发的经验之谈。
  城里人可不就觉得这是喂猪的嘛。
  张根发忙前忙后的,一边安排工作人员,又让人去请四个队长过来,得把这些蹲点的食宿问题安排下去啊。
  好在他们都是带了饭票的,一个人一天一斤饭票呢,住在谁家也不吃亏。
  刘新农看张根发忙活,突然问了句,“你们村怎么没有大队长?”
  张根发呵呵笑道:“以前鄙人就是大队长,后来承蒙领导看重升了书记,大队长就还没有合适人选,一直都是鄙人兼任。”
  刘新农点点头,“那这一次我来主持工作,就把大队长也选出来吧。”
  张根发心里一咯噔,这人不阴不阳的,到底是来干嘛的?
  不会是来拿自己做筏子邀功的吧?
  原来还想套套近乎捞点好处呢。
  这么想着,他少不得更尽心尽力地安排,还得去把周明愈也叫来,说清楚接收干部的事儿。
  周明愈在造纸厂,莫茹带着小八去拾棉花。
  他只好让大儿子张金焕去找周明愈,又打发个人去找莫茹回来。
  小儿子张金乐被他托关系去了县医院去学习,想以后接何仙姑的班,反正不能让何仙姑家的人接班!这时候工作是可以子承父业的,老子退休儿子接上,天经地义。只是张金乐学得一直不过关,隔三差五就得去学,否则不让回来在医务室任职。
  他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和自己捣乱,否则陈秀芳和何仙姑俩人怎么就没那么麻烦?直接是傅臻选的,然后每年去县医院培训两三次就行。
  莫茹接到消息就把棉花交给单蝶琴几个,自己则带着小八去大队见见刘新农。
  她在大门外正好碰上从造纸厂过来的周明愈。
  周明愈就把儿子扛起来和媳妇儿俩进了大队院儿。
  大队院已经扩建过,加盖了两间教室。
  现在正好是课间活动时间,魏生金领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活动。
  看到爸妈带着弟弟过来,周七七就飞奔过去,“爸妈,你们是来看我的吗?”
  周明愈笑道:“是啊,我们可想你了。”
  周七七也知道爸爸开玩笑呢,就咯咯笑,“我也可想你们啦,魏老师说这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莫茹瞅了一眼校园里的魏生金,他现在老实挺多,虽然还是感情饱满,一颗心风骚躁动,好在没再勾搭女社员惹事儿,大家也都知道他和阚燕儿之前的事儿,这会儿都远着他。周跃红虽然对他还是印象很好,不过因为去了一趟区里,接触了中型城市,看到了城里人的生活,如今眼界也不是那么浅。
  一切都相安无事。
  刘新农听人说劳模来了,结果等一会儿不见他们进来,他走到窗口看了看,就见他们在院子里闲聊呢,不由得有些不被尊重的不满。
  “两位劳模,还得让我三请四请啊。”
  听见刘新农的时候,周明愈假装没听出来刘新农话里的不满,笑道:“刘书记,稀客啊。”
  莫茹让七七去上课,她和周明愈带着儿子进了屋里和刘书记问好,等待指示。
  刘新农打量他们一眼,这周明愈个子比以前更高一块,现在足足比自己高一头。这莫茹居然也抽条了!以前看着不到一米六,这会儿绝对一米六多,更过分的是皮肤白净得跟嫩豆腐似的,没有一点雀斑瑕疵,细皮嫩肉的比那城里女干部保养得还好,哪里像个乡下干农活的婆娘?
  以前他就觉得这俩人看着像朴素的劳动人民,骨子里却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资产阶级气质,如今他倒是要好好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有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如果有,那是绝对不客气的!

☆、第246章 歪了!

  九月秋高气爽,凉风飒飒; 夏日的浓荫蔽日; 花木扶疏,这会儿因为落叶纷纷而显得视野开阔疏朗起来,抬头就能看到明净瓦蓝的天空。
  让人心旷神怡!地上满是落叶; 而莫茹向来不会认真地去清扫这些叶子; 都是拿着扫帚装装样子; 然后直接收进空间再堆在外面草垛边上晒着留作引火草。
  她将边边角角的落叶收干净; 然后看了看那两棵柿子树; 树梢还挑着十几个红彤彤的柿子,几只鸟儿们停在上头吃得正欢。
  这是她特意留下的; 为了让鸟儿们也享受一下甜美的果实; 每一棵树不管是枣树还是桃树、樱桃; 她都有预留的。
  今日是星期天; 七七没上学; 正拉着弟弟在院子里玩儿呢。她拿着快板说书; 让小八在一旁给她吹口琴伴奏。
  小八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对乐器和棋类比较感兴趣; 小小孩子经常一呆就是老半天; 让大人特别省心。
  湛蓝的天空下; 漂亮的姐弟俩一动一静,特别赏心悦目。
  莫茹忍不住去拿了画本来画速写; 快速勾勒一下; 等空里再填充细节和色彩。
  她正专心的画着; 刘书记和赵立刚两人从大队回来,进门看到这一幕。
  赵立刚笑道:“书记,这劳模还挺多才多艺的呢。”
  刘新民:“她不是没上过学吗?”
  没上过学又能读书识字还会画画,可真不简单,他认识那么多人,还没见过一个这样的呢。
  而这先锋大队,一下就俩。
  他视线在地上巡视一圈,出去的时候还是落叶满地,这会儿干干净净的,让人觉得有些怪异。
  谁家的地也不会扫得这样干净!
  他皱着眉,加重了脚步,“莫大嫂,你这地扫的有问题!”
  叫乡下婆娘大嫂,也算是城里文化人的一种通用称呼,年轻的叫大嫂,年纪大的叫大娘。
  只是莫茹看四十多岁满脸褶子的干部叫自己大嫂,她心里就忍不住翻白眼。
  大写的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我扫个地还有问题?
  莫茹笑微微的,“刘书记,啥问题啊?”
  那边周七七和小八听见也立刻跑过来站在自己妈妈身边,全程冷漠脸对着刘新农。
  周七七:要是他怀疑妈妈的秘密,要不要灭了他?
  周小八:灭了肯定不行,最好是傻了。
  刘书记指了指角落,语重心长道:“打扫得太干净了,都失去农家的趣味儿,乡下就是乡下,牛粪、落叶,这是正常的。你收拾得这么干净,难不成是厌恶这些?这可是有向往资产阶级情调的嫌疑啊。”
  我擦,我擦!
  莫茹脸上的笑有点僵,很认真地观察了刘书记一眼,这要是张根发说这种话没啥,你说你一个县干部说这种话?
  不合适吧。
  让人以为你是脑残靠投机取巧爬上去的,没有真本领!
  别说跟大有作为的高瑞阳不能比,哪怕就是保守求稳的吕书记,你也赶不上一半呢。
  她都懒得怼他,免得被说村妇不尊重干部。
  周七七笑眯眯地道:“书记爷爷,我们村可没有牛粪满地扔的时候,都要捡去沤肥的。M主席号召我们要讲文明讲卫生,我们村蚊子、臭虫、老鼠都少的,必须要干净,这是除四害要求的呢。”
  刘新农被一个小孩子给反驳,登时很没面子。
  一般来说,他这样的干部跟这些乡下人说话,大家听着恭维着就可以了。说什么就听什么不要妄图插嘴,更不能顶嘴。
  这婆娘没教养还是故意的?
  刘新农立刻有一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果然,俗话说要自恃身份,不要和身份地位不如你的人冲突,因为怎么都是你丢份儿!
  他哼了一声,抬脚进屋去。
  他带着赵立刚如今住在莫茹家东间,一天要在这里吃三顿饭。
  赵立刚是个三十不到的青年,见刘书记这样还有些尴尬,朝着莫茹抱歉地笑了笑,赶紧追着进屋里。
  周七七耸肩、撇嘴,对弟弟道:“雷锋同志说的好,‘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小八点点头。
  屋里的刘新农脚下一绊,差点绊倒自己,难不成他们将自己当成敌人?
  不对,一个小破孩儿知道什么?
  不行,一个小破孩儿都敢这样无礼!
  不合适,不能跟一个小孩子见识!
  刘新农感觉自己被气得够呛,坐在西间桌前直喘粗气。
  赵立刚走进去,从堂屋给他倒了一茶缸热水,笑道:“刘书记,您喝杯热水。”
  消消气。
  茶缸子是他们自己带来的,但是热水却是莫茹家烧的。
  都说吃人家嘴短,尤其劳模家饭菜做得相当可口,比自己在县里吃的好多了。
  所以,赵立刚内心深处是劳模派的,觉得刘新农一个副书记下乡蹲点就蹲点,平时指导工作,没事就和老乡聊聊体贴民情,何必和一个妇女一般见识呢?
  有时候分明就是找茬呢。
  晌午,周明愈和张翠花一起端饭菜过来,她也在这边吃。
  原本是想让刘新农和赵立刚去南屋吃的,结果去了一次刘新农不肯再去。
  赵立功委婉地告诉莫茹,莫茹和周明愈一商量,说白了就是嫌闹腾!
  南屋几个孩子可不像她家这俩这么懂事,拦子儿、带子儿、春来几个闹腾起来,那是让人脑仁儿疼的。
  今天张翠花带来的是炖萝卜土豆条,窝窝头,莫茹在这边做了一个蘑菇鸡蛋汤,算是给干部们加菜。
  吃饭的时候,刘新农脸色不是很好看。
  张翠花内心还是有些发憷的,毕竟是县领导啊,以往来下乡的都是公社小干部,顶多县里农业、林业的干部,可没有副县长、副书记这种大干部来下乡。
  对张翠花来说,柳红旗就是顶天的大干部,这下可好,又来个县里的。
  前阵子倒是也来过,可人家那些一点架子没有,对社员们笑呵呵的非常和气,或者就打个照面吃两顿饭就走了,她都没机会感受一下威严。
  这个,可真是够儿够儿的了。
  好在她定力够,稳得住,所以并不会有什么太异常的。
  赵立刚先给刘书记递过去一个窝窝头,是杂合面的,秫秫面加玉米面,比起细面来不行,但是比起地瓜干还是好得多。
  起码吃了不胃疼。
  他看刘新农皱了皱眉,脸色又沉了两分,心里也有数。
  对面的周明愈看到只当看不到,拿勺子给儿女盛菜。
  有不熟悉的外人在一起吃饭,饭桌上怎么都有些尴尬的,大家都去一个盆里夹菜很别扭,所以他们就习惯盛到自己碗里吃。
  席间几人都非常沉默,以前还说几句,但是刘新年的意思,要食不言,而太沉默,他又嫌弃压抑。
  怎么都难伺候,周明愈和莫茹就索性不伺候,随便你。
  所以苦了赵立刚,没话要找话儿活跃一下气氛,免得太过尴尬。
  一顿饭吃得浑身不得劲。
  饭后刘新农带着赵立刚去大队继续查账,他就不信查不出先锋大队尤其是二队的小辫子。
  他俩一走,张翠花长舒了一口气,“我的娘嘞,人家吃饭要钱,他吃饭要命!”
  她对七七和小八道:“以后你俩还是跟嫲嫲去南屋吃,再这么下去,吃顿饭吃出病来。”
  她又对莫茹道:“你也去,让他们爸在这里陪着吃。”
  三个男人也许会轻松点。
  ……
  秋末,这时候先锋大队忙着种小麦、补苗,以及其他的收尾工作,而大部分劳力已经又去造纸厂和砖窑厂。
  剩下的就负责大队里其他的领散活儿,还有磨房、果园、鱼塘,都需要人手。
  鱼塘就在西河,说是鱼塘,多半是放养,去年买了一些鱼苗丢进去,今年就可以自己繁殖,定期打捞,让社员们花钱或者工分买回家去吃。
  目前也只是时不时改善一下社员们的生活,还不能外销。
  周诚志正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