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他们不想解散食堂啊!
  他们已经习惯睁开眼去上工,下了工去吃饭,有人收拾得利利索索,到点就敲梆子打饭。
  早上黏粥加菜窝窝头,晌午窝窝头加盐水煮菜,晚上煮地瓜加地瓜干,逢年过节地改善生活。
  今年过节吃了几顿土豆炖鸡,年底还吃了排骨炖藕,这是以前自己家从来没吃过的。
  要不是跟着大食堂,哪里有这样好吃的?
  不少人开始哭,“队长啊,这要是解散了食堂,还怎么活啊?”
  “就是啊,不是说食堂是人民公社的心脏啊?心脏没有了,以后可怎么活啊?”
  周诚志和张翠花等人是最乐意解散食堂的。
  周诚志觉得带着社员们上工就够头大的,这么多人,安排那么多活儿,就算他秉持着公平公正的想法,可千人一千个心思,也总有不服气的。不管怎么分,也总有人觉得不公平的。
  这都够他费心思的,结果后来又弄个食堂让他管,没日没夜地安排推磨。
  管干活,还管吃饭,他又不是他们爷娘,还管这么多!
  现在好不容易解散食堂,他当然乐意!
  分回去你们自己折腾去吧,关老子什么事儿!
  张翠花也是这个想法,本来她只管自己家那十来口子就中,结果后来还得帮着管理食堂。
  这食堂是那么好管的?
  别的村可能食堂会有猫腻,司务长多吃多占,食堂做饭的能偷就偷。
  毕竟那些村里粮食少,不够吃的,总有人挨饿,不得已就有人要动歪脑筋。
  可他们二队不一样啊,一直都够吃的,就算吃糠咽菜也都是大家一起吃,队长也没说比社员多吃一口粮食的。
  为了不让人戳脊梁骨,不让人说不公平自己多吃多拿,她可是时时刻刻地都约束自己呢。
  你以为这营生好干啊!
  谁觉得好干谁来干,一旦能光明正大地撂挑子,她当然不继续干!
  她又不是吃饱了撑的要受累。
  她哈哈一笑,把围裙往灶台上一扔,笑道:“反正咱们队里的铁锅都在,也没砸破,这会儿就都分了回家做饭去吧啊。”
  “二婶子,你可不能不管俺们啊!”不少人大声嚷嚷着,有人都开始抹眼泪儿了。
  跟着二婶子有肉吃,跟着二婶子家的劳模有饭吃。
  这要是分开了,以后……可咋整啊。
  这不是天塌了吗?
  天塌了啊!
  不行啊!不能分啊!
  不少人万般不舍的,最后竟然开始呜呜大哭起来。
  可惜,周诚志和张翠花是铁了心的要散伙,吃食堂等于他们为大家伙儿出力呢,哪里有散伙只管自己小家省心舒服?
  看着张翠花居然这样受人欢迎,舍不得散伙,孙婆子和赵佩兰几户人家都觉得直酸牙,分了好啊,分了自己回家,爱叫谁来吃就叫谁来吃?
  分了,自己家爱怎么吃怎么吃,今天想多吃点,明天想少吃点,谁管得着?
  哪里像在食堂里一样,天天一个样,家里来了个亲戚都没吃口吃的?
  寒酸得要命!
  分的好!
  “队长,就算分,也得等收下粮食来吧。”
  “就是啊,咱们那时候是收下粮食来才开的食堂,这会儿当然得收下粮食来再解散食堂。咱们食堂比人家可晚了大半年呢。”有那些机灵地就开始算账。
  莫茹听周明愈说了以后简直不敢相信,“人家都巴不得解散食堂,这还有哭着喊着不肯解散的”
  周明愈道:“解散了,他们自己回家,可就没有这样的饱饭吃。”
  有那不善经营的,发了粮食胡吃海塞两天,回头没有了又开始勒紧裤腰带挨饿。
  还有那些劳力少孩子多的,分的粮食不够吃,跟着吃食堂总归能蹭饭吃,这要是分开,他们就只能吃自己家那点,怎么都不够吃的。
  像周明愈家这种劳力多,工分多的,是最愿意分开的,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接济那些干不动活的人家呢。
  好歹有周诚志发话,说就算解散食堂也得盘盘账,算算仓库的粮食还有多少,然后再分给社员们。
  这一分也得好几天,这几天怎么也得先吃食堂,等分完再说。
  “反正就这么几天,我就不去了。”张翠花道:“要春种了,俺家小娃娃还没人带呢,我得帮着媳妇儿带带孩子。”
  小五媳妇刚出月子,老四媳妇儿也要生了呢。
  谁不知道二婶子就没带过孩子,这会儿说带孩子?谁信啊!
  食堂的事儿还没解决完,上头又下来新指示:允许各家拥有一点自留地。

☆、第227章 空间之力

  这种自留地不是分大田地; 而是把原先村头、沟沿、路边、房前屋后以及一些零碎地边分给社员; 让各家按照之前的所有权再分下去。
  这是好事!
  之前全都收回去,社员不许冒烟; 个人不许种作物,所以房前屋后都不许种。
  因为没有自留地,家家户户也没东西养鸡,这两年发生了那么大的饥荒也没有吃的补贴口粮。
  如果一直有自留地; 情况也不至于这么糟糕。
  自留地基本就是按照收上去之前的归属权来分,原本是谁家的现在还是谁家。
  莫茹家附近的那一大片菜园; 如今也要重新分配给各家。
  趁着还没开始春耕春种,周诚志就领着人丈量、分派,把二队的自留地都给分下去。
  有些人不乐意分自留地; 反而更乐意集体一起种。
  因为一起种,重活儿男人干啊,她们只需要干轻快的。
  而且抓虫子这种糟心的营生; 也有劳模帮忙干了,不需要他们操心。
  这要是自留地到了他们手上; 每年夏天虫子多的时候,那些蔬菜经常被啃成蜘蛛网。
  不过大势所趋,就和收回去一样,分下来也是不可阻挡的; 这是政策。
  不乐意的人也只能接受。
  周明愈虽然没分家; 但是因为位置便利; 就把自家屋前屋后以及右边靠河的位置占下当自留地; 可以光明正大地种菜了。
  以前只能种院子,不能种外面。
  周培基跑到他家东边去申请了宅基地,也要在那里盖房子。
  只是申请的地方只有一半大,可以凑活三间正房,但是开间不会有周明愈家那么大就是了。
  这也不错!
  去年他家也分了不少红利,攒了足够的钱从大队砖窑厂买砖瓦,还有炼钢铁时候砍的树,木头阴干了这两年,正好盖房子。
  不只是他家,不少人家也都寻思着去砖窑厂买砖瓦,尤其家里要给儿子娶媳妇的,还有去年夏天房子塌得厉害的,都得修葺。
  一时间都忙着去砖窑厂排队买砖瓦,也顾不得难受解散食堂的事儿。
  周明愈和莫茹也想把自己家的房子加固一下,毕竟土坯墙、麦草屋顶,大风大雨的很容易坏,一年修好几次,两三年这屋子就破得不像样。
  现在有钱有砖瓦,干嘛还委屈自己?
  盖!
  他们家盖新屋和别人家不一样,不需要全部推翻。
  这就显出当初周明愈的设计高明来,之前地基打得牢固,还是大青石的,又有墙柱子支撑,这会儿只需要把屋顶拿下来,把泥墙推倒,直接在青石上垒砖头就行。
  其他根本不需要动。
  这两年周明愈和莫茹又认识一些人物,直接走关系买了水泥、石灰,想一次性把房子改成水泥砖瓦房,省得黄泥糊墙不结实。
  不过他没有先给自己忙活,而是先让砖窑厂集中烧瓦片,日夜不停地烧,烧了瓦片先卖给自己大队,让社员们把自家屋顶都盖上瓦片。
  只要有瓦片,哪怕是土坯墙,也不至于那么脆弱。
  在别人还愁吃喝的时候,先锋大队却忙着修葺屋顶,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家都换成黑瓦屋顶。
  先把爹娘的房子换成瓦顶,周明愈才开始张罗自己这边。
  也不用别人,就周玉忠、周诚信领着周诚廉、周培基加上周明林十来个男劳力,两天就帮着把砖墙垒起来,垒墙的时候就把阁楼架好。
  择吉日上梁。
  因为笆子都是现成的,直接把之前的覆盖上,再糊泥、盖瓦即可。
  五天时间,三间青砖黛瓦房就起来了。
  为了防潮、防火,周明愈还设计山墙突出一块可以防火挡风。防火墙和山墙就用石灰水泥等混合物抹墙,干了以后就是粉墙黛瓦,非常耐看。
  村里人都看着好看,纷纷说以后盖房子也要盖劳模家这样的。
  周培基直接就让周明愈帮忙设计,盖不了那么好的,也要有那么一个样子。
  设计好了,男人们帮忙打地基,女人带着老人们帮忙刮秫秸绑笆子,准备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垒墙。
  周培基的三间屋子,在春种以前也盖了起来。
  ……
  转眼春耕开始。
  由于去年雨水大,今年一点都不干,耕地都省了好大的力气。
  再有莫茹给拿虫子,有买来的化肥加农家肥,周诚志觉得今年怎么看也应该是一个丰收年。
  清明榆钱开的时候,莫茹撸了很多,自家吃榆钱饭,还和周明愈给邱母捎了一篓子去。
  反正他们每周要去一趟东关拉煤。
  他和单腾飞的生意如今不用亲自去高成县,而是改成东关交易。高进县在东关成立了一个煤炭加工厂,专门加工煤球,在本县内销售。
  周明愈把蘑菇、咸鸭蛋拉去东关,单腾飞的人会运煤来东关分煤厂,这样交易更方便。
  连和邱磊的交易都改成在这附近——自从食堂解散以后,社员们有了自留地,农村的集贸市场又开始活跃起来。市场管理人员对农村市场的限制也有所放松,倒腾一点地里的菜蔬并不在限制,就有人也趁机倒腾一点粗粮糊口,当然工业品、大宗粮食、鸡蛋等的交易还是限制的。
  今年春耕春种的时候,造纸厂和砖窑厂也不停工,但是减少了人数,毕竟不能耽误农忙。
  尤其很多外村人宁愿在这里打砖坯也不想回去种地,因为这里能吃饱,回村以后吃不饱!
  食堂解散,更没有吃的!
  于是周明愈就和周诚志商量,让这些人倒班,回家两天回来干一天。只要他们队里没意见,他们就继续招人打砖坯。
  毕竟先锋大队自己对砖瓦的需求量就很大,家家户户都想盖瓦顶。
  看着人家劳模家的砖瓦房,谁个不羡慕啊?
  春天这么大的风,那屋顶都纹丝不动呢!
  再看看自家的屋顶,几年风吹日晒雨淋的,那麦草已经脆弱不堪,被大风一吹直接漫天飞扬,最后露出泥底子来,就跟被褪毛的鸡一样,别提多难看!
  莫茹也觉得的确住得更加舒心,窗户也更合适,镶着玻璃呢,这才是窗明几净有没有!
  小八已经出了百日,多半时间都在安安静静地睡觉,不睡觉就自己哄自己玩儿,比周七七小时候还好带。
  从出生到现在,只有尿在身上的时候会哭两声,其他时间几乎不哭。
  可惜他对别人逗他也没兴趣回应,周明愈每次逗他都感觉很挫败,你挤眉弄眼地想引起他的注意,他连个眼神都欠奉。
  估计是个性子冷清的,好在这会儿白白胖胖的,又干净又乖巧,别提多招人稀罕。
  周七七觉得是她一直看一直看的功劳,是她给看俊的,所以每天都要对着弟弟洗脑,“小八,你可是我看俊的,要不是我,你早就被送人了呢。”
  莫茹看看天色,夕阳西下,落日熔金,院子里一片金黄,周围桃红柳绿泡桐挂着淡紫色的喇叭花煞是好看。
  她的绿篱如今已经成形,果树花树和柳树相间,下面是一些苘麻红麻之类的,可以收麻自用。
  她招呼周七七去南屋吃饭。
  先锋大队的食堂到底还是解散了,把粮食分到户各家自己吃饭,只集体出工干活就行。
  这几天就要进入春种高峰期,莫茹也一直去帮忙,所以自己不做饭就去南屋吃。
  莫茹用襁褓包着儿子,领着闺女出门。
  她也不用锁门直接带上来即可,因为一狗一鸡一鹅在家负责看门,它们直接对周七七负责,看管房前屋后的菜地不能被祸害。
  效果显著。
  反正莫茹也不知道这三只是怎么被调/教的,能够自己忍住不吃,还不许别的鸡鸭狗的来祸害,实在是了不起。
  莫茹走出去几步,还听见周七七在安排巡逻任务呢,白鹅不但要负责岸上巡逻,还得负责水里呢。
  到了南屋,满院子孩子闹腾声,夹杂着孩子哭声。
  王金秋上个月生了一个儿子,这两天刚出月子,她那个儿子和周七七刚出生有的一拼,白天睡晚上哭,难带的很。
  就算白天,吃饱喝足以后,有时候也要哭上个小时才消停。
  这会儿正哭得撕心裂肺呢,让人听着特别揪心。
  孩子们看到莫茹进来,都欢喜地围上来,叫着娘娘来了。
  周七七就和他们玩去。
  张够下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