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崔发忠非常肯定!
  那俩劳模?
  莫树杰都不知道,他们更不知道。
  再说,就算他们知道,怎么可能搬走这么多粮食?
  不可能!!!
  崔发忠从一开始的心疼,到后来恐惧,现在彻底疑惑了。
  怎么回事?
  他怎么也想不通,有谁能够一夜之间,哪怕就是两天两夜十天的,能够在他眼皮子底下把这么多粮食给搬空。
  不可能啊。
  想破头也想不通啊。
  就这么着,他居然自己在地窖里想了一整夜外加大半个白天!
  吴婆子以为她去了别处,早饭没见他也没理会。
  第二天晌午的时候崔公奋突然接到一封给爹的急信赶回来找他,大家才发现似乎没看见他。
  还是崔公奋机灵,想起什么,赶紧带着密信去地窖找他。
  地窖门从里面关着,他就知道爹在里面,想办法拨开里面的门关子走进去。
  地窖里霉气混合着浓重的煤油味儿,让崔公奋差点吐了。
  他看不清,只好划了根火柴,“爹,你在这里啊。”没听到回音,但他知道崔发忠在,就赶紧去找了马灯来点上,拎着进去。
  他找了一圈,才在深处找到了跪在地上的崔发忠。
  原本精神矍铄的崔发忠,这会儿头发全白,原本炯炯虎目这会儿也没了神采,眼袋似乎能耷拉到地上,憔悴不堪。
  崔公奋赶紧冲过去,“爹!”
  崔发忠眼珠子这才转了转,看向自己儿子,“完啦,全完啦……”
  崔公奋这才发现粮食丢了的事儿,他比崔发忠年轻,更没经过事儿,当场就暴怒,“怎么回事,谁!谁干的!是不是大队长?我看他……”
  “不是。”崔发忠让他不要急躁,“不是。”
  崔发平可没这个本事。
  崔公奋还想念叨粮食的事儿,手里的信就掉在地上。
  崔发忠看着那信,信奉上画着三道杠,不由得神色一变,这是他们安插的眼线帮忙送的急信,他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几乎不敢不碰那封信。
  崔公奋这才想起来,赶紧捡起来打开递给他,“爹。”
  崔发忠就着灯光看了一眼,顿时旱地惊雷一样,差点给他劈晕。
  他眼前一花,晃了晃,才把那个消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有人匿名举报崔发厚曾经给日本人做过翻译官!
  他打起精神仔细看了一眼,还好还好,只是匿名信,县委和公社并没有相信,他们只是跟部队打了一个电话,询问了一下崔发厚的履历,其他的就没有了。
  这么说是安全的。
  只是,还是要小心。
  既然有人匿名举报,那肯定是有人知道点什么,但是知道的不多,可能就是听人家说了那么一点?所以举报的时候没有证据,组织反而觉得是有人胡乱攀咬陷害!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大哥提个醒。
  低调,好好经营才行。
  “粮食的事儿……”崔发忠心口一阵剧痛,心疼得无法呼吸,努力忍了忍,想说暂时不宜声张,只能暗中观察,却觉得胸口一阵翻腾,一股腥甜涌上来,“噗!”
  他喷了一口血。
  “爹!”崔公奋吓坏了。
  崔发忠吐了一口淤血,反而觉得舒服一些,摆摆手,“不宜声张!”
  崔公奋机械地点点头,想着那么多粮食,真是抽筋扒皮一样的疼啊。
  崔发忠走了两步,双腿一软,身体倒下去。
  崔公奋眼疾手快一把捞住他,好不容易给他送回屋,又要请医生来给他看。
  崔发忠却不肯,只让拿家里的保心丸给他吃。
  吃了药,他就一阵昏睡,直接睡了一天一夜。等他醒过来,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从心底里生出一种无力感。这个时代让他们家发起来,也限制束缚了他们家的羽翼。这要是从前,谁要是给他们家吃点亏,一定一定……让他们家破人亡才能出气!!
  他瞪着眼珠子,盯着屋笆,怒火一阵阵地烧着自己的心脏,瞪了好半天,才打起精神让吴婆子叫了崔公奋过来交代。
  绝对绝对不能声张,不能有任何外露,这件事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另外匿名信的事儿,只能悄悄查,也不能有任何声张,而且要假装不知道,绝对不能让政府知道他已经知道这个消息。这个时候多运动,他们本身就是搞运动的好手,趁着运动搞掉了莫家,如果别人想靠运动搞掉他们,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不能慌,更不能怕,不可以自乱阵脚,要慢慢来。
  他得提醒大哥,看看是不是大哥在部队里得罪了人,人家嫉妒故意整他。
  所以,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只能当没发生过。
  没想到他崔家,还有被人欺负了要当没发生过一样,真是……
  好心疼!!!

☆、第220章 借劳模

  今年端午在前; 芒种在后,所以麦子成熟得也略晚一些。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麦收经验,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自然不会手忙脚乱。
  虽然今年还是大面积干旱,但因为村里不缺水,周诚志一直领着社员们不停地浇麦子,所以他们大队麦子依然大丰收。
  比起外面一些大队,亩产估计是人家两倍还多呢。
  别人百斤出头; 他们起码可以亩产两百多斤; 好的三百多斤呢。
  烈日下,麦浪滚滚; 看得老头子们笑呵呵。
  可外面大队就没有这么幸运!
  去年水库还能放水; 今年高进县的十几座水库都放不出水来。
  持续两年的干旱,让麦子又大幅度减产,很多大队的麦收不容乐观。
  可就算减产; 总归也有收获; 去年集中精力抓了蝗虫,今年的害虫状况就得到一定改善。
  所以虽然干旱有所减产,虫害却减轻很多。
  就在高进县庆幸的时候,外面其他县却慌了神。
  从北边黄河滩开始,他们突然发现; 今年入夏开始有大批蝗虫开始活动。
  黄河滩每年夏秋都有很多蝗虫产卵; 如果去年冬天不是那么冷; 而今年春夏又比较干旱; 那积攒了几年的蝗虫卵就会一次性全面孵化; 短短的时间里就可以酿成大害。
  入夏的时候小蚂蚱们蹦跶,社员们还不觉得,等麦收前夕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蝗虫已然成灾!
  蝗虫们一路南下,不断地和当地的蝗虫会合集结成群,所过之处危害慎重,蚕食所有能吃的东西。
  第一个发现蝗虫大批量活动的县立刻上报了地委、通报临县,大家约好了联络信号,以“狼烟”为信向兄弟县们通报蝗虫的移动方向和轨迹。
  地委火速向省委汇报,为了避免造成麦收灾难,省委下令全省捕蝗,并且向中央申请,出动本省军区解放军帮助社员们捕捉蝗虫。
  一时间全省又掀起捕蝗虫热潮。
  高进县收到捕蝗命令以后庆幸去年秋天他们已经得劳模汇报,提前灭蝗虫,今年夏天就不必那么胆战心惊,可以照常麦收。
  可相邻的两县却慌了神,去年还嘲笑高进县饿着肚子瞎折腾呢,这会儿可笑不出来,差点哭爹喊娘。
  因为他们县的蝗虫已经成群结队地祸害庄稼,不少菜园、棉花、玉米、秫秫都被它们给祸害,更可怕的是麦田里也有很多。
  虽然还没啃光,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理,照这样下去,只怕很快就要完蛋。
  如果这茬麦子又被祸害,那今年夏天的公购粮任务指定泡汤,口粮也不够,各大队的粮食坚持不到秋天,那……
  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必须要大力捕捉害虫。
  可这时候又要抓蝗虫又要麦收,社员们根本忙不过来啊!
  无奈之下只得跟高进县借调学生、孩子、老人等弱劳力,希望他们能伸出兄弟之手援助他们捕捉蝗虫。
  尤其是劳模!
  正好高瑞阳被地委下派指挥几县的捕蝗虫和麦收工作,那几个县的书记和县长们忙不迭地跟他求救。
  “借高进县治蝗劳模一用啊!”
  于是命令下达公社、大队、生产队,要调派治蝗劳模去帮忙抓蝗虫。
  命令是林纾亲自来先锋大队传达的,“莫茹同志,拜托你啦!”
  看着林纾那郑重其事的表情,莫茹有些心虚,不是玩大发了吧。
  周七七正领着一狗一公鸡一小鹅在津津有味地分享莫茹给做的糖霜杏脯。
  听见林纾的话,她一副终于可以尽情玩一场的样子,兴奋得直乐。
  莫茹警告地瞄了她一眼,对林纾道:“林主任,我们拿蝗虫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大队的社员们一起努力的成果。只是我自己去,只怕没什么用呢。”
  林纾自然不怀疑她,“那……你需要几个人,准备什么工具?”
  去年莫茹和周明愈就去宣传过治蝗和救灾的事迹,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他们还把周诚廉、周培基和四哥几人拉上的,还特意让周功德等人编织麻绳加藤条的大网兜当工具。
  毕竟如果只说她一个人,总归容易惹人怀疑,而人多一些,就可以承担一部分压力。
  周明愈早就想到这一点,所以作报告的时候都是他去讲,莫茹只需要象征性地点点头说几句即可。故意给人家一种感觉,其实抓蝗虫能手是他,只是红旗公社为了造劳模所以就特意宣传莫茹。
  所以周诚廉、周培基以及周明林、周明国等人,少不得也要跟着她风光。
  周诚志一听这么多人要去帮忙,顿时有些着急,“林主任,不是不帮忙,是俺们要收麦子,走了这么些青年俺们吃不消。”
  林纾寻思要不要从别的公社调派劳力来帮忙?
  周明愈就道:“林主任,我们四个人去就行,不过要那些县按照我们的要求多编织这种大网兜,到时候要和我们配合。”
  林纾见他们答应心里松了口气,“太好了,那咱们不耽误时间,这就出发。”
  吕书记当然急啊,毕竟这蝗虫可是有翅膀的呀,吃光了邻县可是会来他们高进县的,不管出于道义还是自保,高进县于情于理都要帮忙。
  不只是红旗公社,其他公社也都派出了各自的抓蝗虫能手,虽然没有莫茹那么厉害,但是在普通人里已经非常出色。
  周明愈、莫茹一行人坐着公社的马车连夜赶往北边的高成县,如果蝗群南下,高成县首当其冲,所以他们要在这里设立防御线。
  第二天傍晚他们抵达高成县。
  据说黄河滩那里蝗虫遮天蔽日,密密麻麻,让他们这些没经历过蝗灾的人都觉得不寒而栗。
  好在它们还没有大批南下的意思,因为那里还有东西可吃。
  高成县专门负责治蝗的副书记单继来,四十来岁,个子不高,浓眉大眼的,眉心却紧紧锁成一个川字。
  高进县带队的是一位姓刘的副书记,另外还有农业局的几位科长,其中一个邱科长正是邱云的父亲。
  一行人见面以后先开了一个治蝗会议,商量要如何安排人手,哪个公社是受灾区要即刻去支援,还要在北边设置防御线避免黄河边的飞蝗们南下……还得加紧编织那些大网兜等等。
  …………
  高瑞阳如今在地委办公室负责农业局的业务,境内出现蝗灾,这可是大事,不得不防。
  他已经三天三夜没好好合眼,如今脑子里嗡嗡的,却不得不强打精神听几个县长汇报。
  “高书记,你可得想想办法啊,再这样下去,俺们县要被啃光了。”
  高瑞阳瞪着满是红丝的眼睛,“农药都撒了吗?”
  “撒啦,可……效果不大啊!”
  “不止黄河滩上,还有那些水库,见了底下面全是蚂蚱……”
  “俺们县也是……”
  “已经发动全民抓蚂蚱了,老人孩子都不落,每天都能抓几百斤呢,可……这该死的蚂蚱,太多了!”
  尤其是文昌县和上莱县这俩难兄难弟,靠着黄河滩最近,那蚂蚱正在他们县里吃得欢儿呢。
  高瑞阳心下冷哼,去年俺们忙活的时候,你们还笑话呢,这会儿知道急了。
  他娘的,去年老子忙活一通,今年本来应该看你们笑话,谁知道还得给你们犯愁!
  “只能给军区打电话求救了!”
  今年这情况和去年高进县的可不一样,高进县只是厉害,今年却是成灾。
  只有社员只怕不顶事儿,得借解放军们来战蝗虫了。
  他让几个县长各自回去准备捕蝗工具,发动全部社员行动起来,直接把去年高进县那一套加以整改在这些县里推广。
  高瑞阳先给本地区的分军区张司令办公室打电话,将情况如实汇报,请他们向本省总军区司令员阐明灾情,请求附近分军区们调兵帮忙抗灾。
  电话打到军区,再几番请示,最后本省军区卫戍司令亲自下令调集附近三个军分区的几支部队帮忙捕蝗,分别开赴黄河滩边的三个县。
  这里蝗灾最严重。
  6211部队,是一支经过改装的临时部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