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大壮开始哭闹撒泼,他没吃饱,他一定要吃饱!
  丁兰英被气哭了,“你乖乖的都不一定有吃的,还在这里哭闹,是嫌人家不嫌弃你是怎么的”
  在妮儿门前的时候; 分明已经给了吃的; 如果三个孩子嘴甜一点,可怜一点,妮儿一定会帮助他们的。
  妮儿最是心善; 也喜欢乖巧的孩子,连菊花拦子儿两个她都舍得给吃穿,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
  结果呢?
  她大侄子居然把妮儿那样心善都得罪; 难道不敢打?
  “你这么没用!怪不得我娘说你是个窝囊废; 别看着好像挺厉害挺有用; 其实就是个没用的; 看着娘家都饿死也不主动往家送点吃的,你最坏了!最坏了!”
  丁兰英根本想不到一向老实巴交的大嫂会说这样的话,更没想到自己一向疼着的大侄子这样骂自己,顿时心如刀绞。
  菊花看到他们欺负自己娘,忍不了,她喊道:“你们欺负人,跑我家来吃饭,还骂我娘,你们是坏人!”
  坷垃儿也喊:“坏蛋!”
  拦子儿:“七七,八八,九九!”
  孩子们吵成一团。
  李婆子还赌气要走,不想让孙子受这样的委屈,“从小你爹就偏疼你,比你俩哥哥还好,来之前你爹还不让我们来,说饿死也不能来给你添麻烦,免得让婆家人嫌弃,你这是嫌我们累赘啊。”
  李婆子吃了口饭也有点力气念叨她闺女。
  她骨子里是重男轻女的,一直对丁老汉儿疼闺女有些不满,只要丁老汉儿不在家,都是儿子吃好的闺女吃差的。不过她一直被丁老汉儿压着,家里事儿都听老头子的,加上她也不喜欢吵吵,所以一直没太大的显露。
  这会儿丁老汉儿不在跟前儿,她又饿得厉害,心疼大孙子,对闺女多年的埋怨就忍不住爆发了。
  丁兰英听她娘也埋怨自己,委屈又难受,忍不住就抱着李婆子哭,“娘,你可别这样,怎么也得吃了晌饭再走。”
  这时候外面响起了敲梆子的开饭声音。
  天暖和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食堂吃完回家,这会儿天冷,基本都回家吃。
  莫应熠和泥蛋儿跟着张翠花打饭回来,正好碰上家里闹腾。
  菊花跑得飞快出来报信:“嫲嫲,俺姥娘在咱们家发疯呢。”
  李婆子重男轻女,对孙女都不好,更别说外孙女,所以菊花一点不喜欢她。
  张翠花哼笑一声,“这是来唱戏的啊。”
  很快大家陆续回家吃饭,周明愈和三哥四哥把饭带去造纸厂吃,这几天要赶年前最后一批货。
  到了家,丁大壮见莫应熠是个外人,居然也在家里吃饭,立刻大喊起来。
  李婆子也嘟囔丁兰英:“你妯娌的弟弟能在这里吃饭,你侄子为什么不能我看就让大壮几个住这里,我回去了,不给你添麻烦,免得你难做。”
  可不管是她回去还是孩子住这里,丁兰英都管不了啊。
  就算她有自己挨饿把粮食给亲娘和侄子的心思,可自己队自己婆家,肯不肯啊。
  爹说了,女人嫁了人有了孩子,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自己的家。不要老想着补贴爹娘和兄弟侄子,先顾好自己的孩子在说,毕竟侄子也有他爹娘管呢。
  丁老汉儿还跟她说,你侄子们有事肯定先顾着他们自己的爹娘,不会管姑,你能指望的就是你男人和孩子。
  丁兰英一直记着很清楚。
  当然,这也是李婆子最反感的一点。
  张翠花是不稀罕怼这种人的,当然也不可能让人在自己家里撒泼。
  她向来都是先礼后兵,该有的礼数不少,让人挑不出错,可若是别人不懂规矩,非要弄景儿,那她可不客气。
  居然还想把三个孙子放俺家里吃饭?
  你们怎么那么大的脸?
  把自己那三个蠢孙子和大仙的弟弟比?
  你们怎么那么大的脸?
  当然,你们要是有大仙那样能干的闺女,来十个孙子也不说什么。
  只可惜,没有!
  她生怕丁兰英拗不过她娘,真把这四个人留下住几天,一旦住下,那可就送不走了。
  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她笑微微地用开玩笑的语气道:“亲家,你们是不是觉得闺女嫁俺家来吃大亏了?真要是觉得吃亏,那就领回去吧。”
  要觉得还是亲家,那就不要来添乱。
  我们家该谁吃的饭都有数,大人也不可能饿死自己只顾孩子,你把自己饿死了,剩下一堆孩子谁照顾有没有个逼数!
  更别说为了老人把自己饿死,更是没个逼数。
  真要是到了自己家也饿死人的地步,张翠花绝对不会允许小辈为省口吃的给自己和老头子反而把小辈饿死。
  同样,她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儿子媳妇,也不可能为了丈母娘把他们自己饿死。
  想饿死可以,滚回去!
  被张翠花这么一敲打,李婆子不敢说酸话了,那三个孙子也被张翠花吓着,一个个直拿眼瞅丁兰英。
  正房里张翠花喊了一声开饭,在家的人都赶紧去吃饭。
  张够本来还以奶孩子为借口带回房间吃的,这会儿为了看热闹特意到堂屋吃。
  丁兰英看了一眼老娘和三个侄子,他们都眼巴巴地瞅着她,想让她带他们去堂屋吃饭。
  别说刚才就是了那些,哪怕吃得再饱,他们也能继续吃的。
  可丁兰英不敢!
  别说张翠花刚才已经表态,就是没这么直接表态,她也不敢。
  这会儿张翠花镇宅,还真没人敢在这里耍横。
  丁大壮也只能看着他二姑去吃饭,嘴里嘟囔也不敢喊出来。
  “姑……”几个孩子小声地叫。
  丁兰英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去堂屋吃饭,摆好碗筷坐下吃饭的时候,丁兰英也是魂不守舍的。
  她是真想把自己屋头的饭集中起来给娘和侄子吃,反正自己家还可以吃晚饭,饿一顿也没什么。而她娘和侄子,就是奔着这顿饭来的,要是不给他们吃饱,等会儿怎么忍心让他们走啊。
  但是她不敢!
  今年公购粮任务很繁重,他们队一入冬也减少饭量。
  秋天的时候还是干的稀的搭配着吃,而从冬至月开始,他们也直接吃稀饭。
  虽然不至于像外面那样吃“淀粉”,却也天天地瓜粥当家。
  好在会搭配着加点地瓜干、秫秫面、豆渣、玉米面之类的,还算是有营养能吃个半饱。
  量的话和外村一样,大人两大勺子,老人孩子一勺子。
  只不过他们的稀饭粮食一勺子顶外面食堂十几勺子的都不止,所以还是很让人眼馋的。
  家里的孩子虽然小,却也知道粮食紧张,一点都不肯,要是让他们分出一半来给别人,那他们就要饿得半夜哭。
  可是自己在这里吃饭,亲爹娘和侄子们挨饿,她又忍不下去。
  所以,向来拎得清的丁兰英也左右为难起来,一口也不吃去,就坐那里发呆。
  张翠花看了她一眼,起来去屋里拎出一小箢子晒干的窝窝头来放在灶台上,“这是之前你们每家省下来的,拿回去接济一下娘家。不过我丑话说在头里,这年头都困难,救了人救不了自己。要是今日她上门,明日她上门,家里也接济不过来。你能一顿不吃省给别人,你能天天不吃三五天的可就能饿死,你们不怕饿死也想想别人。我说话可不留情面,不管谁饿死,对我来说都没什么了不起的。自己掂量一下子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如别人的重要。”
  一通不近人情又合理的话说得丁兰英和张够心里又酸又痛又哑口无言。
  而张翠花自然知道她们的心思。
  虽然自己家都吃不饱,根本没有余力接济别人,更不应该破罐子破摔觉得大不了一起饿死。
  只是亲娘和侄子上门,实在是不忍心看他们挨饿。
  这就是道理都懂,却不忍心,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
  所以张翠花给他们准备了这个,且一个人也只有一次机会,不会有第二次,若是不知足,那就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老周家没有理由娶个媳妇就要养着她娘家一家子。
  丁兰英拎着那一小箢子风干的窝窝头,哽咽着:“娘,我知道该怎么做。”
  她端着自己那一大碗黏粥,没再要别人的。
  周明原喝了一半,就把剩下的也端起来,“我也吃饱了。”
  泥蛋儿犹豫一下也把碗递过去,却被张翠花瞪了一眼,“吃你的!”
  泥蛋儿一哆嗦,赶紧大口吃起来。
  周明原看着大壮那副德性,却懒得管,他管不着,也没有那个义务管,人家有爹娘的。
  再说他对自己孩子也很少管,都是自然放养。
  李婆子几个吃饱喝足,一个个都有了力气,纷纷说二姑家好要住在这里,不回家了。
  大壮三个直接上炕,想盖着暖烘烘的被子困觉。
  李婆子见丁兰英脸色变了,赶紧道:“英子,你放心吧我这就走,不给你添麻烦。你侄子年纪小,不经饿,让他们住两天养养身子。”
  住两天,那就不可能走了。
  丁兰英为难道:“娘,你说住下,那我们谁不吃饭啊”
  李婆子低声道:“丫头片子不用吃那么多,那个外来户吃什么他能吃,凭什么你侄子不能吃你和孩子爹再省口,也够了。”
  丁兰英立刻收拾一下,对李婆子道:“娘,咱们还是赶紧走吧。”
  这要是已经分了家自己当家做主,留下娘和侄子自己饿着也没啥。可现在还没分家,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都是食堂里分的,她做不了主啊。
  李婆子以为她赶自己走,生气了。
  丁兰英无奈道:“娘,你们要是住下,俺婆婆就赶我走,我不舍得你和侄子,那就和你们一起家去吧。”
  这么一听李婆子又急了,她可没有那个魄力敢去和张翠花吵架,张翠花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闺女要家去,得吃饭啊,家去干嘛
  她又想多要点窝窝头,就这么一小箢子,看着多,其实也没多少个,够吃几天啊,家里还有俩儿子呢。
  堂屋的人吃完饭又陆续忙去。
  虽然腊月,二队的人也不能闲着,打苫子、搓麻绳、编席、修农具、修屋子,有的是活儿。
  丁兰英想了想,决定去找莫茹,看看能不能借点吃的。
  虽然大家都吃食堂,谁家也不分粮食,但是莫茹是劳模,且有个一亩的大院子,种了好些个蔬菜。
  而且丁兰英知道,莫茹和周明愈有别的办法,手里肯定有东西的。
  不过因为大壮的表现,她怕妮儿已经不想搭理这事儿
  结果她去了北屋,还没等她开口,莫茹就主动给她俩红薯砖,一个有五斤,另外还给了她两个大萝卜,两个大吊瓜。
  一个吊瓜十几斤重。
  丁兰英一下子愣住,没想到莫茹这么大方,而且不需要自己开口,喃喃道:“妮儿……”
  莫茹笑道:“嫂子,赶紧拿去送他们走吧,天黑了路不好走。”
  按照婆婆的意思,是绝对不会留他们吃晚饭的。
  要是有自留地,或者粮食分产到户,真要是家里揭不开锅求上门来,说不定还能多给点,现在真不好办。这个来要,那个来要,一个生产队也不够要的呢。
  而且救急不救穷啊,能救一顿,救不了顿顿。
  丁兰英热泪盈眶,为自己之前还想那些有的没的而内疚,”妮儿,谢谢你啊。”
  莫茹微微一笑,“嫂子,你说什么话啊,你是我嫂子,你有难处我自然会帮你。不怕你知道,我可不是为了帮他们,外面那么多人我可怜不过来。我只是给你的,咱娘也是这个意思。”
  一切都是看在丁兰英面子上。
  丁兰英擦擦眼泪,红着眼眶挎着筐子走了,她得亲自送他们回去,毕竟带了这么多东西他们也拿不动。
  他们尽管多不乐意,却也不得不走。
  既没有勇气去和张翠花吵,也没有能力死赖在这里,所以,只能走啦。
  路上李婆子还反复唠叨,给的有点少,怎么没有粮食,说什么秫秫面、地瓜干、棒子面这些管饱,吊瓜什么的不管饱。
  丁大壮却在嘟囔不给蛋花蘑菇汤吃,他都想很久了,结果这一次来居然一口也没吃上。
  丁兰英一直沉默不语,只管闷头走路。
  不到黄昏就进了丁家村。
  村里人探头探脑的,看到丁兰英回娘家,还挎着大筐子,分明就是带了东西回来的。
  他们顿时眼冒绿光,恨不得把东西抢过来自己吃。
  丁兰英感觉不好,就催着他们赶紧家去,把东西收起来才保险,万一有人来抢,他们可保不住呢。
  好在这时候治安出奇得好,社员们被教育得比较本分,并不敢拦路抢劫,因为一旦被抓到那就要打成坏分子的。
  几个丫头饿得两眼无神,在胡同里探头探脑的,这时候看到丁兰英挎着的大筐子,顿时两眼发光!
  大嫚儿刚要跑回去汇报,一下子被二嫚儿拉着。
  二嫚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