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明愈道:“莫茹画画,咱们找块两面刨光的厚木板,等莫茹画完了,咱们就把画糊上让叔儿帮忙刻出来,然后就可以印。印出来以后,再用笔往上刷彩色就行。”
  “那得刷多少啊?”
  周培基道:“灶王像也就红色青色黄色黑色,没几个颜色。”
  大家一想还真是,周玉忠喊道:“那就赶紧着啊。”
  板子现成的,只需要刨光就行。
  莫茹则回去画画,她不舍的用宣纸,而是用一张麻纸,大小刚好,先用铅笔画,再用细毛笔勾线。
  听说她要在家里画灶王像,周诚志几个队长和一些老头子们最激动,纷纷过来瞧,主要是预约。
  “劳模同志,多少钱一张,俺们也要预定一些啊?”
  莫茹不好意思道:“要等玉忠叔儿刻出来再看,要是来得及就多印,来不及就只能印多少是多少。”
  周明贵喊道:“咱们赶紧走,别打扰劳模儿画画。”
  一个个又赶紧离开去找周玉忠,关心他,“手好了没啊?能不能刻木头啊。”
  周玉忠道:“来二两酒就能。”
  很多人都看周诚志,“队长,来二两酒。”二队刚得了十斤好酒呢。
  周诚志笑道:“就你馋,等着,让食堂给你炒俩鸡蛋当下酒菜。”
  “好好好!”
  周诚志:老人们早就说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再来不及的只要奖励到位,那也来得及!
  莫茹画灶王像的时候,周明愈翻出年历来对照,周诚廉和周培基也在一旁指点。
  周诚廉:“上面是灶马头,有两条龙,画一些格子把几月大几月小的写上,这个大家要看几龙治水,中间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下面是灶王小奶奶,被灶王奶奶打,用那个掏灰耙子……”
  “你快拉倒吧啊,胡咧咧啥呢。”周培基打断他,“中间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右边是上天言好事,左边是回宫降祥瑞,底下就是一些花花绿绿的人……”
  “不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吗?”周诚廉想起听人家说过的话来,他不识字,但是这种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类的对联老话儿他也是从小听到大的。
  “反正就是那么回事,怎么都行,也不是全一样的。”
  莫茹看周明愈。
  周明愈道:“就写那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简单好刻。”
  的确如此,太麻烦刻起来也麻烦。
  周明愈又告诉莫茹下面,那些花花绿绿的人其实是各小神仙,左右俩还拿着一幅吉祥话,比如“天官赐福,九府招财”“招财童子,利市仙官”等等。
  莫茹道:“小五哥,咱们是不是得换换?”
  周明愈立刻明白她的意思,现在正大/跃进反封建呢,要有点时代特色,他道:“那咱们写社会主义,人民公社,大/跃进、东方红,三面红旗、天官赐福这种类似的话。”
  这样哪怕还是灶王爷,但是也是歌颂人名公社的,就算有人查应该也没问题。
  确定下来莫茹画得就快起来。
  她把灶马头上面的灶马画成一个飞马,又画了几架火箭载着粮食瓜果地飞天而去。
  下面是照着年历抄的月份、节气等。
  中间就是灶王和他媳妇儿,下面各路神仙改成劳动人民大/跃进;农业、工业都体现,务必线条简单流畅清楚,再画上粮仓、硕大的地瓜、玉米等等,字就换成:工农业大/跃进
  看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灶王像,几个人都忍不住笑起来,纷纷叫好。
  画完以后,莫茹就用毛笔勾描一遍,完工就交给周培基,让他们拿回去雕刻。
  她则拿宣纸画一幅一模一样的,然后用水粉涂色,等雕刻完印刷之后,再让大家照着这个涂色即可。
  时间紧张,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工具和颜料,只能这样。
  周培基拿回去交给周玉忠。
  周玉忠一看,连声赞道:“画的真好!”
  柳秀娥等人也说好看,她也见过莫茹窗户上的画,一直觉得比过年买的年画儿好看呢。
  周玉忠指挥着家人帮忙,用木工胶把那张底稿刷在木板上,固定好,他拿雕刻刀开始雕刻。
  灶王像并不大,一张麻纸大小,线条简单,雕刻自然也容易。
  柳秀娥怕他手不顶累,就说帮他刻四周简单的地方,留着人脸人手和字的地方让他自己刻,这是最难的。
  周玉忠道:“可别刻坏了,全村等着贴呢。”
  柳秀娥笑道:“能坏到哪里去?”
  莫茹画的比买的可好看,买来的那些灶王像粗糙得很,所以只要刻出总体的模样来就行,不需要追求细节。
  第二天一早周明愈刚醒,反正也不用上工就不想起,决定搂着媳妇儿继续睡。
  这时候窗户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外面的草帘子被人掀开,砰砰地敲窗户。
  周明愈:“轻点,别把玻璃敲破了。”
  周培基:“刻好了!”
  周明愈一听,一骨碌爬起来,“来了。”
  莫茹也醒了要起。
  周明愈笑道:“媳妇儿你睡吧,我们先去印线稿,一时半会儿也上不着色。”
  莫茹就把闺女抱出来喂奶顺便搂着睡,孩子跟个小火炉一样,热乎乎的。
  周明愈穿衣下地,也不点灯,开门让周培基进来,“我擦个脸。”
  他拿手巾用冷水擦把脸清醒一下。
  周培基笑话他,“假干净啥啊,又不是去相亲。”
  “有媳妇才得干净呢。”周明愈把手巾晾在屋里的绳子上,“走吧。”
  这时候周诚志和周明贵都聚在二队的队屋里,对那块雕版评头品足的,“是不错,像那么回事,那怎么印啊?”
  周培基喊道:“来了来了。”
  周明愈又让各队队长帮忙准备东西,“上好的墨汁,最好是自己研磨的,研磨的时候里面加点白矾和黏米汤。”
  “再准备一个刷子,用来刷墨汁的。”
  “还有纸,都准备好。”
  “另外水粉颜料也得备着,家里的可能不够,可以去找陈主任帮忙。”

☆、第159章 请灶王

  毕竟都关系自己家祭灶辞灶呢,所以队长们积极带着会计和记分员忙活,俩小时以后把需要的东西都凑齐。
  纸是昨天以生产队的名义去供销社买的,一大卷麻纸,麻纸单张买一毛钱三张,他们论刀买,算出来一毛钱能买五张。
  麻纸的大小正好可以用来印刷,这也是周明愈计算好的。
  封窗纸虽然便宜些,一张很大可以裁成几张,但是太薄太脆,而且太滑不适合印刷上色,还是麻纸最好用。
  他让人找一个大盘子,中间放一块海绵。
  海绵是陈爱月那里拿来的,她现在是下乡宣传员,胶水刷子海绵颜料之类的都有,不够就再去供销社买。
  再把调好的黑墨汁倒进去,然后用刷子蘸着海绵上的墨汁往雕版上刷。
  刷得差不多了,就拿一张纸试试浓淡。
  不可以太浓,免得洇墨,也不可以太淡,看不清楚线条。
  不浓不淡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印刷,等墨迹不够的时候再涂一遍墨汁,如此往复。
  印刷出来的底稿就放到造纸厂去烘干,烘干的就送到莫茹家,让莫茹带了人上色,颜料就用水粉,反正都是陈爱月从公社申请来的。
  手巧的女人都被莫茹请去,这时候那些力气小、秀气、细心的妇女就凸显出优势来,比如说陈秀芳、周媛媛等人。
  又从各家搬桌椅,把各大队的毛笔都送过去。
  莫茹带着她们开始上色。
  灶王像主要就是红黄青黑四种颜色,黑色是字、线条以及上面的月历,其他的人像等都是彩色。
  因为是自用也不为了卖,让妇女们大体涂抹一下就好,没必要太讲究。
  她让妇女们分工,三个人一组,一人负责一个颜色,这样很快就熟练起来,又不会出错。
  她则负责润笔监督纠错。
  吴美英笑道:“都好好涂第一张啊,拿回去自家贴上。”
  妇女们都很高兴:“还以为请不来灶王像呢,现在咱们自己画,哈哈,更好。”
  柳秀娥喊道:“一边画一边叮嘱灶王爷啊,让他老人家上天多言好事儿。”
  莫茹看她们涂的都不错,夸道:“婶子、嫂子们,手艺好着呢,可以拿去卖了。”真的出乎她的意料。
  “那得多少钱啊?”
  莫茹道:“咱们用的纸和颜料好,一张至少得一毛钱吧。”
  柳秀娥道:“外面卖的不如咱们这个好还得五分钱一张呢,咱们至少得一毛五。”
  陈秀芳道:“人家嫌贵吧。”
  “贵啥啊,现在到处都买不着,集上和供销社都没呢,要是知道咱们家有,两毛钱他们也得来抢。”吴美英恨不得立刻就拿着去别的大队叫卖。
  “妮儿,那咱们自己大队多少钱一张啊?”王玉芹问道。
  莫茹:“这个还是队长定吧,咱们就是给生产队上工赚工分呢。”
  下地那种每天都要去的活儿都是按天算工分,像这种就是包工计件的活儿,可以用工分值换算来确定多少分。
  等周诚志几个队长过来看的时候,吴美英就问能不能拿去卖。
  “队长,咱们拿到别的大队去,一张至少能卖一毛五吧。”
  周诚志点点头,“能!好好画,回头让人来买。”
  村里去亲戚家打探的人有回来的,说根本买不到,都不许卖呢。
  要是知道自己村有,哈哈,指定得来买。
  大家都高兴起来,还有人麻着胆子问队长自己能赚多少。
  周诚志早就要鼓励她们加油干呢,道:“莫茹和周玉忠一人三十工分,一个妇女涂三百张十工分。”
  那就是一整张涂下来一分钱。
  妇女们都笑起来,男人们现在都歇工她们居然还能赚钱。
  现在他们队的工分值高着呢,跟以前不一样!
  周明贵道:“这要是颜色不用涂,全印刷就更省事。”
  周诚志道:“咱们也不是专门卖这个的,哪里去折腾那些玩意儿。”
  真要是专门印刷,那得去买专门的工具,大贵贵的买回来只卖灶王像也不划算,反正就是为了应急,这样凑活弄弄也够。
  留着这个版子以后每年自己村里印灶王像,自己队用是够的,这也叫不求人。
  妇女们忙的饭也顾不得吃,都是食堂送过来的,周诚志还让食堂给她们单独做了蘑菇蛋汤改善一下。
  过去请人干活,伙食还要丰盛一些才行呢。
  傍晚时候,周诚志让人把生产队的马灯、夜壶灯给拎过来,给妇女们照亮。
  正忙活着,张根发带人过来,他东瞅西看的,“我说几位队长,你们这样是不是违反政策?”
  周明贵道:“书记,一点都不违反,你看?”他把一张灶王像递过去。
  张根发瞅了瞅,哟呵,画得还挺俊秀的,比以往买的好看,灶王奶奶俊俏得很,灶王爷爷也是国字脸既端正又亲切。
  周明阅道:“书记,俺们到处买不到灶王像呢,正好队里能画,社员们也省心。书记先请一张回去吧。”
  张根发根本就不在乎!
  他家房子被扒了,贴个屁的灶王像,贴哪里?
  “上头有规定啊,不允许搞封建迷信,咱们是先进大队,不能搞这些封建糟粕。”
  周诚志道:“书记你好好看看,这是咱们大/跃进和人名公社的宣传画。”他指着灶王像给张根发看,“这不是高产粮食吗?你看玉米坐火箭呢!”
  张根发还真说不出个不字来,因为很多宣传画就是这样的。
  他还是不甘心,“你们这是搞封建迷信,不行。”
  “书记,俺们这不叫搞封建迷信,俺们这叫无时无刻不想着歌颂人民公社呢,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好好宣传一下咱们社会主义人名公社,这不是应该的吗?”莫茹见张根发纠缠不休就有些不耐烦。
  她这么一说大家都说好。
  张根发一愣,还真是这么回事。
  意识到自己居然也认同他们的观点,他心里更堵得慌。
  想想二队这些人因为工分值上涨现在抖擞得很更加不把自己这个大队长放在眼里。不只是他们,一队更向他们看齐,现在连三队四队都暗搓搓地要跟着二队看齐呢。
  那天公社大会周诚志虽然不善言辞却也比他出风头,大家都一个劲地夸周诚志。
  拍照的时候他数着呢,周诚志拍了四张,他才拍了三张!
  现在看见周诚志就有气!
  更别说表彰大会上,高书记跟莫茹和周明愈握手,却没理睬自己这个大队书记,简直赤/裸/裸打他的脸。
  他有心想找公社干部来处置这些人,却又不敢,毕竟现在二队是他的招牌,是全县工分值第一的生产队啊,要是把二队给办了的话,那自己的活招牌可就没了。
  不划算!
  所以,他只能忍着,甚至还得寻思着要是公社干部下来调查,他还得负责给遮掩一下呢。
  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