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那些从各处收集的废纸回炉加工的,反而更干净。
  所以后来县委机关的茅厕里备的就是这种纸,只可惜后来不见了,有些老同志还念叨呢。
  莫茹就让人拿了留下的样纸给吕书记看。
  他摸了摸,点点头,“作为一个手工作坊来说,还真是不错,相当不错。”
  莫茹眼睛一亮,要是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恢复开工了?
  吕书记道:“行,这个事儿我记住了,回头开会的时候讨论一下。”
  他当然不会记住,但是边上的书记员会帮他记住的。
  莫茹知道不能强求,不管人家是真记住还是敷衍,那也只能碰运气。
  那边庄莹也很高兴,一个劲地对吕爱玲夸莫茹,说她不善言辞,但是踏实苦干,从来不耍滑头,也不讲究个人得失。
  陈爱月立刻附和:“是的,莫茹同志不但在自己生产队表现非常优秀,还带领我们整个先锋大队的妇女秋收,督促帮助后进。”
  然后陈爱月就趁机宣传莫茹的红薯砖。
  不过吕书记对这些并不上心,听了几句就觉得没意思,感觉自己两天的时间浪费在一个农村妇女劳模身上不值当,还是要回去干大事儿,能够出政绩的大事儿。
  他象征性地关注一下秋收秋种,还去参观试验田,那些一亩地下一百斤甚至一千斤种子的,他笑微微地点头说好。
  一听他对这个说好,莫茹对他就不怎么抱希望了。
  好个屁啊!
  地里的麦苗出得泱泱的,苗厚得插不进去脚!
  这样还能长起来吗?
  只怕一个麦穗也不会长的,可这些人居然就违心地说好!
  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觉得好还是不懂。
  去麦地里晃悠一圈,莫茹听着陈爱月卖力地奉承就觉得没意思,当然,虽然没意思可她还是很高兴。
  入乡随俗嘛。
  吕书记毕竟是县委领导啊,亲自给她送来奖品啊。
  这可是好东西,而且正是她需要的,所以她很感激。
  陈爱月悄悄问庄莹是不是让食堂准备饭菜,庄莹去问吕爱玲,吕爱玲就悄悄问书记。
  吕书记低声道:“不要麻烦乡亲们啦。”
  庄莹立刻领会,就道:“那还是去公社食堂吃吧。”
  怎么说公社食堂有肉有细面,不像乡下食堂整天不是红薯就是秫秫面,吃得人胃里又烧又酸,难过得很。
  看着快傍晚,吕书记就由公社干部陪着去公社,莫茹等人送到村口,看着吕书记他们上了马车离开。
  莫茹故作天真地对陈爱月道:“咱们县委的干部实在是太朴素太辛苦了,从县里下来连个车也没有,只能坐马车,真是辛苦他们啦。”
  她的声音不小,马车上的人还没走远呢,绝对听得见。
  陈爱月道:“可不是咋的,为了支援建设,领导们可真是辛苦啦。”
  马车走远一点,吕书记笑道:“莫茹是个好同志啊。”
  虽然性子不够圆滑,但是说实话啊,又能干,是个好同志啊。
  吕爱玲也笑道:“是好同志,庄莹同志,公社是不是也有表示啊。”
  庄莹道:“有的,已经跟我们公社柳书记申请。柳书记自从钢铁厂成立就扎根在前线,一天都没回来过。您是没见呢,人都累脱相,病了好几次,说是重伤不下火线,还是不肯去医院呢。”
  吕书记点点头,“这一次我们也要去钢铁厂考察,明天一早就去。”
  莫茹回到大队,那些奖品被放在桌上,大家正围观呢,这个摸摸那个看看的,羡慕不已。
  看到莫茹回来,都笑到:“咱们的妇女模范回来了,鼓掌!”
  大家嘻嘻哈哈地鼓掌,觉得是个新鲜事儿。
  莫茹看了看那些奖品,糖块虽然有三斤,可是也不够分的,其他的她也有用呢。
  她笑道:“晚上食堂拌个五香咸菜丝啊,我出香油。”
  她原本想说香油拌蘑菇,后来想想自己那蘑菇产量不多,也就够自己家打打牙祭的还是算了。
  香油啊,这可是好东西,多香啊。
  对于好久没吃过油水的人来说这可是美味呢。
  陈爱月让莫茹把奖品抱回家,免得眼红的人太多,到时候再有人说酸话,就算没用那也膈应人。
  莫茹就抱着回张翠花那里,把东西放在张翠花炕上,先吃饭。
  饭后张翠花道:“这糖块我留一斤,到时候给你四哥娶媳妇用。”
  莫茹道:“娘,那香油也留下吧。”
  以后打饭回来没滋味就加一小勺芝麻香油,也能加加味儿和营养。
  张翠花就道:“那我留五斤,剩下的你放着吧,到时候给孩子做点什么吃。”
  莫茹就去锅台后面端了个空油罐把香油给倒开,大半留在这里,少半她拿回去。
  糖块一分为二,给张翠花一半,她留一半。
  泥蛋儿几个在堂屋里嘬手指头,嘬得滋滋响。
  莫茹道:“以后谁再也不嘬手指头,我就给他吃糖。”
  几个孩子立刻把手指头拿出来,一脸渴望地看着她,几双眼睛晶亮!
  五娘娘最好了!

☆、第134章 想嫁他

  菊花道:“娘娘,我再也不嘬了,我还看着拦子儿坷垃儿也不让他们嘬。”
  莫茹笑了笑,从自己那一份儿里抓出一把,一个孩子分两块。
  “嗷~~娘娘真好。”几个孩子拿了糖,真是比过年还开心,因为过年他们也没吃过这样的糖块啊。
  能吃上一块糖块,在孩子群里那就是有地位的象征,是要被人羡慕的。
  莫茹又把自己那一份糖拿去给丁兰英一把,给张够一把,让她们回娘家的时候拿回去,也算是稀罕东西。
  正分着,大娘娘娘家的小孩子们都跑来,为首的是小彩霞,都看着泥蛋儿他们手里的糖,一个个馋着把手指头嘬的滋溜响。
  莫茹就抓了一把糖,两个孩子一块,让他们自己咬破分。
  张够从窗户里看到心疼地喊道:“妮儿,你不用每个孩子都分,就给大娘和娘娘家的小子分一块,女孩子就算了,别人家的也不用分。”
  就那么一斤多的糖,眨眼就被她给分光,现在莫茹手里剩下的估计还不如她和二嫂的多呢。
  她觉得莫茹真是败家。
  莫茹笑道:“糖块不就是哄孩子的嘛,这东西没了以后再买呗。”
  张够:“你说得轻巧嘞,这个可是要副食券的,咱们乡下根本不发,就算发也得花钱啊,不当饭不当盐的买它干啥呢?”
  莫茹笑道:“反正不当饭不当盐的,留着没用分给孩子们吃甜甜嘴儿。以后买了白糖用白糖做,实在不行咱们自己种点甜菜做个几十斤自己队里吃。”
  南方人种甘蔗,北方人种甜菜,都可以用来熬糖。
  渣子还可以喂牲口呢,一点都不浪费。
  张够第一反应:莫茹是不是当了劳模开始得意起来?随即又想既然劳模说能做,那肯定能做的。
  造纸厂不是也能开起来么?
  被莫茹这么一说,她也不那么心疼被分出去的糖了,虽然那糖不分也不是她的,可她替莫茹着急。
  莫茹分了糖,把剩下的给小彩霞和小云朵,告诉她们如果能够一块不少地回去交给大人,以后有好吃的还给她们,如果她们弄丢一块,以后分东西再也没有她们的份儿。
  “我可是劳模,看得见哦。”
  她虽然是开玩笑的语气说说,但小孩子不懂都以为她真的可以呢。
  小彩霞的嫲嫲是王月娥,小云朵的嫲嫲是李桂云,但是莫茹不让她给李桂云,让她给王玉芹,毕竟家里还有俩赖着不走的亲戚呢。
  四娘娘家没有孩子,她就没分,而是留着给吴美英和柳秀娥了,反正也没几块,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她根本没多想也不在乎谁不高兴,这是她的糖想给谁就给谁,更何况她觉得糖块就是哄孩子的,大人不用分。
  结果莫茹被评妇女模范孩子们最开心,跟过年一样,一口一个劳模娘娘给的,劳模娘娘最好。
  她把大衣拿回去给周明愈穿,那双棉鞋莫茹给张翠花,张翠花不肯要。
  “我们都有自己做的棉鞋,就你没棉鞋,你奖的你拿回去穿吧。”
  家里人都有一双棉鞋,平时不舍的穿,都是穿蒲袜,只有过年或者走亲戚才穿棉鞋。
  这双胶鞋是37码,莫茹穿着有点大,但是垫上草鞋垫,再包上布袜子,基本也就正好。
  本来就是吕爱玲打听过知道莫茹身量不是很高,细细瘦瘦的,才给她拿了双小号的棉鞋。
  莫茹抱着大衣和棉鞋往后面走,却在篱笆门前被人给拦住。
  她看着李桂花和阚燕儿,微微蹙眉,“大姨,你们有事儿啊?”
  李桂花的眼睛贪婪地盯着她怀里的东西,伸手就去拿:“这是军大衣啊,可了不得的好东西啊。”
  莫茹躲开,“时候不早了,我先家去睡觉啊。”
  她躲开李桂花的手就走。
  阚燕儿道:“莫茹妹妹,你看我棉袄儿弄湿后一直都不干,可冷了,脚上到现在还穿着单鞋,感冒好几天一直不好呢。”
  莫茹道:“不好意思,我到现在还穿着草鞋呢。”
  你干湿的关我什么事儿啊,值得同情的我会同情,值得帮助的我会帮助,可你不值得啊。
  不是所有受害者都能让人同情,无条件帮助的。
  她现在是真膈应这一家人,原本听说阚燕儿被强,丁兰英和王玉芹觉得丢人她还为阚燕儿抱不平,让大家不要那么说。结果这母女俩的为人真是让人同情不起来,明显的欺软怕硬嘛,不敢去找阚日山算账,倒是敢赖上亲戚。
  李桂花挡着莫茹的去路不让走,“你说你这个人觉悟怎么这么低,你还是劳模呢,你这么小气干嘛?你那天不拉着我们燕儿,让她掉下河,我都不惜的说你是故意的。你踩着俺们燕儿得这些好东西,也不说分给我们点,全都吃独食,你怎么就那么好意思?”
  莫茹觉得和这些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怎么叫她踩着他们燕儿得这些好东西?
  她是揪出阚日山这个败类好吧。
  难不成你们燕儿在揪败类的时候被我截糊?
  可我不知道啊,你们又没说。
  她不客气地道:“你们要是还纠缠,我可喊人了啊。”
  阚燕儿就开始哭,哭自己可怜,清白被人毁了,被人瞧不起,被人嫌弃……
  李桂花就开始指责莫茹:“你怎么那么小心眼,一点也不善良,你看俺们燕儿多可怜,你怎么就没有同情心呢?你得了那么多好东西,你给俺件衣服穿怎么啦?”
  莫茹冷了脸,“滚一边去别膈应我啊,你们是想尝尝我揍人的滋味儿啊?你们想知道阚日山是怎么挨揍的?”
  李桂花看她突然翻脸,原本很和气笑眯眯的脸这会儿居然那么冷,就觉得这个媳妇儿果然不是好东西,顿时就想撒泼说劳模打人。
  莫茹先下手为强,大声喊道:“来人啊,有人抢劳模的奖品啊!”
  这么一喊立刻就跑过来好几个妇女,“妮儿,咋回事啊?”
  莫茹指着那俩人,气愤道:“俩神经病,非说我得的奖品应该给她。”
  李桂花和阚燕儿根本没想到莫茹这么厚脸皮,不管亲戚情分,居然真的叫人来。
  那妇女道:“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另一个道:“可不是咋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咱们劳模糟蹋她闺女呢。”
  “赖在人家家里,吃着人家的口粮,把人都饿晕了,她们倒是吃得饱饱的,也不害臊,真是没良心。”
  “真是没见过这种人,这么不要脸!”
  李桂花自诩自己是个讲理的、好面子的,从来不做让人戳脊梁的事儿,都是闺女被糟蹋才抬不起头来的。
  她觉得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闺女被糟蹋,才这样说三道四的。
  现在被她们这样指责,她更加受不了,“真是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啊,我们这老脸都丢尽真是没脸活下去啊。”
  李桂花开始拍自己的脸。
  莫茹可不管她,跟几个人道谢招呼一声就开门家去,“我闺女还在炕上等喂奶呢,先家去,谢谢嫂子们啊。”
  她走进屋里也不点灯,就先把闺女抱出来喂奶。
  外头几个婆娘又开始羡慕。
  “你说人家劳模的闺女就是不一样,从来不瞎哭,饿了就吃,吃饱就睡。”
  “可不是咋的,天天老老实实睡在一个小睡袋里,醒了就自己玩儿。”
  “小时候也哭,刚下生那几天你们不记得了?好家伙,这丫头哭起来全村睡不着。”
  “哈哈,那时候她娘没奶,后来有奶,再也没那样哭过。”
  李桂花讥讽道:“谁家孩子这么老实儿?怕是个傻子吧!”
  吃饱就睡,睡醒就吃,也不哭闹自己会玩儿,不是傻子是什么?
  一听她这么恶毒,几个妇女登时不乐意了,“你是不是有毛病啊,敢咒劳模的孩子,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