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嫡妃-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挥挥手,让姑娘们跟着公公一起进宫。

    国公府的姑娘们个个都很忐忑。她们都是第一次进宫。并不知道这次进宫对她们意味着什么。不过也有聪明的从颜老太太的态度中猜出来一点内幕,比如颜琴,还有颜瑶瑶。不过她们也不敢乱来,就怕行差踏错牵连到家族。

    送走了姑娘们,颜老太太只觉着浑身疲惫,浑身力气都被掏空了。

    颜老太太对宋安然说道:“老身乏了,外面的事情你多盯着点。”

    “老太太放心,孙媳妇已经派人到宫门口守着。一有消息,就会传回来。”

    颜老太太点点头,打发了宋安然。

    颜家姑娘全体进宫,倒是让叶家人和文家人惊疑不定。她们想打听消息,却没地方打听。因为无论是二房还是三房,都是一头雾水。

    至于宋安然这里,是一个字都不会透露。

    姑娘们上午进宫,过了中午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就连颜宓那里也没有动静。

    宋安然耐心等待,二房和三房却着急得不行。她们不敢骚扰颜老太太,就来骚扰宋安然。宋安然干脆闭门谢客。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不如等姑娘们回来后再说具体的事情。

    等到傍晚,姑娘们竟然同国公爷

 第256章 起杀心

    宁皇后答应萧训不选颜家的姑娘,却不能马上就将颜家姑娘送出宫去。那样做,大家面子上不好看,会影响到颜瑶瑶和颜琴的婚事。

    宁皇后因为出身不高,所以她做事情会尽量周全。不会因为对颜家有意见就任性胡来。

    宁皇后同往常一样对待颜家姑娘,任何人都没看出这其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本颜家的两位姑娘,肯定有一个会入选,成为萧训的女人。

    如今这个打算不成了,宁皇后不得不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姑娘身上。

    杨家姑娘很好,家世,容貌,才情,智商,样样出众,做王妃是足够的。唯一不好的就是,杨家有个杨宝珠,杨宝珠又嫁给了萧译。

    前段时间杨宝珠还闹了一场,害得杨阁老都得了两句申斥。

    宁皇后从心里头不乐意让自己的儿子同萧译做连襟。要是杨家姑娘比杨宝珠更出众,这个连襟问题也不大。偏生杨宝珠才是杨家姑娘里面最好的,所以宁皇后不乐意。好像她儿子捡萧译不要的一样,忒丢份。

    沈家的姑娘也就那样吧,规矩的确是挺好的,就是太木了。身为王妃,可以不漂亮,可以家世差一点,可以才艺差一点,但是不能蠢笨,不能迟钝。做王妃就是要聪明,要圆滑,要面面俱到,还得有足够的手段,能够压服王府后院一众女人。

    沈家的姑娘显然是不合格的,连做个侧妃,都嫌她太没情趣,不讨人喜欢。

    这样的姑娘进了王府,半点好处都没有,只会蹉跎了青春岁月。

    所以沈家姑娘也被排除了。

    宁家姑娘,别的都好,唯有一点家世不够,才情不好,人也不是很聪明。

    宁皇后吸取了关氏的教训,给儿子选老婆,绝不能只看亲疏远近。万一又给儿子娶了一个蠢老婆,儿子会恨死她的。

    不过宁家的姑娘做个侧妃还是可以的,只是这样一来就会让王妃难做。毕竟宁家姑娘是皇后的外侄女。

    宁皇后想来想去,还是将目光落在了几家国公府和几家侯爵府邸的姑娘。

    定国公家的姑娘,来自二房,并非定国公亲闺女。容貌才情各方面都很合适。这个可以多斟酌一番。

    吴国公府的姑娘同样来自二房,又比定国公府的姑娘显得更大气一些,手段也很圆滑,处事比较周到,是王妃的好人选。

    至于镇国公府的姑娘,因为有‘绿帽子’的存在,宁皇后不是那么喜欢。

    几家侯府的姑娘,从家世上来说,就要比几家国公府的姑娘次一些。

    在宁皇后心目中,首选还是吴国公府的姑娘。

    大致的名单确定下来后,宁皇后就派人将姑娘们分别送出宫。然后拿着名单去见元康帝。

    元康帝同样也看中了吴国公府的姑娘。帝后二人首次达成一致。

    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等时机合适就下旨指婚。

    颜瑶瑶同颜琴一起回到国公府,引来国公府上下关注。

    大家聚在上房说话,颜老太太亲自询问两个姑娘在宫里面的生活情况。

    颜瑶瑶同颜琴都老老实实地说,说皇后慈爱,对她们很照顾。又说每日里都要跟着嬷嬷们学规矩,每天都要到坤宁宫陪皇后说话,展示才艺。有时候还会去御花园游玩,遇到后宫嫔妃,又是各种新鲜事。

    颜老太太就问道:“那你们知不知道皇后娘娘究竟中意哪个姑娘?”

    颜瑶瑶同颜琴交换了一个眼神。

    颜瑶瑶犹豫着说道:“皇后娘娘比较关注吴国公府的姑娘,还有定国公府的姑娘。其次就是杨家的姑娘还有镇国公府的姑娘。”

    “哦?皇后娘娘没有特别关注你们?”颜老太太追问道。

    颜琴点点头,“头两天皇后娘娘也挺关注我们的。不过后来关注得就比较少了,问的话也都很平常。一开始我和四妹妹还紧张了两天,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引来皇后娘娘的不满。后年捡皇后待我们一直很亲切,这才放心下来。”

    颜老太太听到这里,已经猜出皇后娘娘的态度前后发生变化,肯定是因为国公爷和颜宓做了什么。

    但是颜老太太显然只猜到了皮毛,却没猜到真相。真相是宋安然威胁了萧训。

    这件事情,国公府内只限于宋安然同颜宓二人知道。两人都不可能将此事说出来。所以究竟是谁在其中出力,也就没那么重要。

    与此同时,京城内好多人家都在进行一场类似的对话。

    所以很多人对承郡王老婆人选,都已经心里有数,十有八九就是吴国公府二房嫡女。

    吴国公府的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之前有容秀被许配给了鲁郡王,结果‘死’了!这的确很遗憾。

    容秀的‘死’,同颜飞飞的死还不一样。

    容秀是假死,还替家族挣来了好处。颜飞飞是真死,只留下了各种难堪,还有就是刺激得周氏差一点疯癫。

    两个人先后‘死亡’,结局大不相同。所以两家人在对待自家姑娘嫁入皇室这件事情的态度,同样是大相径庭。

    晋国公府视皇室为洪水猛兽,坚决不同意和皇室联姻。

    吴国公府却觉着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能够加强容家同皇室的联系。

    但是吴国公府有一个人却属于例外,那就是容玉,古明月的老公,容秀的弟弟。

 第257章 颜宓挖坑埋人

    颜宓回府,宋安然屏退左右,她有话要单独同颜宓说。

    有颜宓在,宋安然不担心隔墙有耳。这天下没人能够靠近书房,还能不惊动颜宓。

    所以宋安然就直接说道:“元康帝打算除掉容玉,原因不明。”顿了顿,宋安然又补充了一句,“消息来自皇宫。”

    颜宓知道宋安然同元康帝身边的刘小七有交情,所以他不怀疑消息的来源。

    颜宓听闻这个消息后,直接问道:“消息确定吗?”

    元康帝要杀容玉,这可不是小事。这件事情颜宓一点风声都没听到,所以颜宓才很好奇。

    宋安然点点头,“消息可以确定。据说元康帝派出的人是内卫。趁着容玉出京城公干的时候,将人除掉。而且因为容玉的缘故,元康帝才会放弃吴国公府的姑娘,从而选择镇国公府的姑娘。”

    听宋安然这么一说,那之前所有的问题串联起来,都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宋安然悄声对颜宓说道:“宫里面的人也不清楚具体的内情,只知道元康帝要杀容玉。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要不要给容玉通风报信?如果通风报信,又该做到什么程度?会担多大的风险。如果不通风报信,那还能利用这个消息做别的事情吗?

    如果是以前,宋安然没嫁给颜宓之前,宋安然自己就能做主。

    但是现在宋安然嫁给了颜宓,她也是颜家的一份子。像这样的大事,在做决定之前,宋安然就必须将国公府的利益考虑进去。所以同颜宓商量是必要的。

    宋安然不想因为自己的缘故,牵连到颜家上上下下的人。

    颜宓轻轻敲击桌面,双眼发亮,像是发现了让人兴奋的东西。

    他对宋安然说道:“元康帝要杀容玉的原因,我倒是猜出来一点。估计是同白莲教有关。”

    宋安然瞪大了眼睛,“容玉果真同白莲教有勾结?”

    颜宓点点头,说道:“此事十有*是真的。不过他和白莲教之间应该是互相利用。当白莲教没用后,不用朝廷出面,他就会替朝廷铲除白莲教。

    可惜,陛下不可能容忍他这种行为。他同白莲教勾结,在朝中在民间搅风搅雨,此举等同造反。

    若非元康帝的皇位还没座位,不光是容玉,连同国公府都会跟着倒霉,抄家是必须的。可以说,事情现在爆发出来,

    元康帝选择秘密处置容玉,这对国公府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够保全容家大部分人。不过容玉肯定不会束手就擒。

    容玉本事不小,身边又都是忠心耿耿的死士。容玉对上内卫,肯定会爆发冲突。届时后果难以预料。”

    宋安然突然握住颜宓的手,“那你说我们该将这个消息告诉容玉吗?”

    “你想救他吗?”

    “救不救他,对我来说没区别。只是可惜古姐姐,容玉出事,她身为容玉的妻子,肯定不好过。”宋安然暗叹一声。

    颜宓说道:“要救容玉也不是不行。救了容玉,容玉就欠下我们一个大人情。但是容玉这人天生反骨,不能信任。”

    “若是担心救了容玉,容玉会倒打一耙,那就别救他。让他去死吧。”

    颜宓轻声一笑,“元康帝出动内卫,未必就能拿下容玉。当然,容玉的出路要么死要么逃,不会有第三种选择。而且如果他逃走了,陛下肯定会将这笔账算在吴国公府的头上,如此一来,吴国公府离锦衣卫上门抄家也不远了。”

    宋安然皱眉,“救容玉,有利有弊。弊端很明显,担心容玉将来会恩将仇报。好处则是保住容玉,进而保住吴国公府。如此一来,容玉欠了我们人情,吴国公府也会成为盟友,共同对抗皇权。大郎,陛下有没有剪除四家国公府羽翼的打算?”

    大周的兵权,除了禁军外,其他的军权多半都掌握在四大国公府手中。无论是边军,地方驻军,还是京城大营,这些军队里面的将领十有*都是四大国公府提拔上来的。其中很多手握重兵的将领都是四大国公府的心腹。

    比如三太太娘家大哥叶将军,就是靠着国公府,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二太太孙氏的娘家,同样是武将世家,同样是国公府的盟友,靠着国公府才能在军中有一席之地。

    去年永和帝倾全国之力同西戎一战,未来二三十年都不会有倾国之战。这个阶段是解除四大国公府兵权的最好时机,但凡有点眼光和抱负的帝王,都不会放过难得的二三十年的和平时机。肯定会扶持文官同武将勋贵争权。

    先是争权,下一步就是在朝中打压勋贵武将,降低勋贵武将的地位。

    颜宓为什么以勋贵之子的身份考科举,在文官里面混,其实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勋贵武将的利益。颜宓当初提出让勋贵入内阁,并不是说说而已。颜宓是真打算这么做。

    只有勋贵入内阁,才能真正保证勋贵武将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想想看,二三十年不打仗,二三十年后勋贵武将在朝中还有话语权吗?届时勋贵武将还能同文官平起平坐吗?

    按照王朝发展规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二三十年,朝中大权肯定会落入文官之手。而内阁首当其冲。只有勋贵武将入内阁,才能保证大家的利益不受到鲸吞蚕食。

    颜宓要做的事情,就是靠着自己文官的身份入内阁,开辟一个新时代。只有进入内阁,才能对大周进行从上到下,大刀阔斧的改革。

    说颜宓野心勃勃也好,说颜宓好高骛远,不求实际,眼高手低也罢。总而言之,做人总要有梦想,并且不懈的朝着梦想努力。

    对颜宓的梦想,宋安然肯定是支持的。

    要实现颜宓的梦想,首先就是不能让元康帝打压四大国公府,不能让皇权蚕食兵权。所以保住吴国公府很有必要。

    可是转念一想,容玉此人实在是让人喜欢不起来。容玉做人亦正亦邪,天生反骨。对他的行为,没办法用常理推断。反正任何疯狂大胆的事情他都敢做。

    想当初永和帝这位杀伐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