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悬壶三国-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雨薇闻言,脑中嗡然一响。想到那外冷内热心怀慈善的方丈大师竟已驾鹤仙去,心头止不住地阵阵抽痛。
  魏帝曹丕下令将主营设在白露寺内。而雨薇在踏入寺门的那一刻,眼中看到的只是那熟悉的禅房花木,如今呈现出的一片凄凉萧索。
  
  接下来的两日,迟迟没有援军的消息,山上却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气温更是降到了极低,魏军本是连日奔袭而来,一路之上粮草补给又丢失不少,此时全军上下缺衣少食,许多士兵甚至露宿雨中,连个遮蔽之所都没有。如此一来,军中伤病骤增,困苦不堪。
  雨薇虽然也极度地疲惫,但身为医令,此时面对满营伤患,却不能坐视不理……因而,她早已顾不得劳累,带着阿术和几个医官,奔走于各营,忙碌于救治伤病。
  曾是外科医生的她,见过各种各样的创伤。但那些残损断折的肢体,血肉翻卷的伤口,还是如此怵目惊心。纵使缺医少药,也明知那些伤者未必经得过下一场战事,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地去救回每一条生命。而且就她自己而言,也仿佛只有沉静在这样的忙碌中,才能暂时忘却各种烦扰……
  
  曹丕没有过多在意雨薇的动向,他从未提起那日火海脱身的事,更未曾宣她诊脉问疾,镇日里与几个谋臣在房内商议战略,脸色始终阴沉地如同那笼罩在冷雾中的天色。
  
  直到第三日黄昏,哨骑来报,山下有一匹白马驮了一人,踏着泥泞的山道蹒跚而来……
  魏帝急命人去看。
  而雨薇闻知后大惊失色,一种强烈的不安在心头升起……
  她不顾一切地飞奔而去,见到的正是浑身是血,从马上滚落的司马昭……
  
  一间简陋的禅房里,司马昭躺在榻上,身上各处的箭伤都已清理完毕,好几处伤都穿破甲衣、深可及骨,靠雨薇缝针才勉强止住了血。因为一路上失血过多,他面白如纸,始终没有醒转,唯有那深锁的眉头、颤动的双睫,仿佛意味着那依然未曾消散的梦魇。
  “子上,醒醒……”雨薇在他耳边柔声呼唤,只希望助他逃离那刀光血影的恶梦。但那些体无完肤的伤口,那沾满血污的脸庞,映入眼帘,却汇成了最让她胆颤心惊的痛楚……
  曹丕进来,看到司马昭的样子,眉间凝起忧虑:“他的伤怎样了?能醒转了吗?”
  “有五六处箭伤,还有许多刀伤,虽都未及脏腑,但因失血过多陷入昏迷,若再不醒转,仍有性命之虞……”雨薇答道。
  “这么重……”曹丕有些意外,又问身边的一个椑将,“一起去那三百人,只有他一人回来了吗?”
  “是的。显然是遭到了吴军阻击。”
  
  “子上,你说什么?你醒了吗……”忽然传来雨薇焦虑的声音。曹丕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才见榻上的司马昭双睫颤动,干裂的嘴唇微微蠕动似再说什么,他凑近过去,终于听清了那切切吐出的那个字眼:“天机公子!”
  “又是这个天机公子!”他惊愕站起,怒而喝问道,“此人到底是何来路,为何竟如鬼魅般阴魂不散?”
  跟从的几个谋臣面面相觑,竟不知如何作答,只有刘晔犹豫了一下,才道:“臣曾听到过一些旧时传闻不知是否当讲?”
  “讲!”
  刘晔道:“传闻是七年前,因关羽进攻襄樊,水淹七军致樊城被围,先帝自汉中急回洛阳坐镇,半途中路过一处庄园时头风之症发作,御医无策。却得庄中一锦衣少年赠药,缓解了病症。其后先帝更曾与之讨论时局,并得其献上的破解樊城之围对策。先帝惊其才华,力邀其入幕,但被拒之,后又追问其姓名,却只留下天机二字……不过,此事只是传言,先帝回都后从未再提起过,即使真有这样一少年亦不知他是否如今的天机公子……但几年后,正如陛下所知,有民间传闻‘得天机着得天下’,道是有位天机公子懂医卜、精天算、擅机关阵法,是天下诸侯求之若渴之才,只是从没有人见过其真人——这也是陛下去年设下齐云观之局的由来啊……”
  “不可能啊,若当初那少年就是天机公子,那么他怎会既助过父王,又去襄助东吴?若当年他连先帝都不放在眼里,如今又怎肯甘居陆逊帐下……”曹丕愈发疑惑起来。
  
  正在此时,忽报有先前派出的探哨回来,曹丕急令召见。
  少时,有一负伤未裹的探哨来报:“探得东吴陆逊数万大军回防荆州,已达柴桑,正向这边而来,应是要兵围整座西塞山。”
  “什么!“曹丕大惊,他万万料不到,苦等这几日,没等来援军,却等到了敌军主帅。
  他心急火燎地奔出屋外,亲自登到高处远眺,在看清远处山下如乌云压境一般的千军万马时,再也平静不下来。他想开口,却倏地咳出一口血痰,身边侍从惊恐,忙要召御医,却又被他挥手止了。
  “朕没事!”他神情冷厉,眼中现出执拗。
  一旁的蒋济开口道:“陛下勿扰,我军驻营山上占尽地利,就算他陆逊率大军而来,也未必敢轻易攻上山来。况且,倘若他敢攻来则更是正中下怀,山中处处密林,道路泥泞曲折,我军又居高临下,正好设关作卡以巧应敌,届时全歼其军都未必难事……”
  曹丕闻言恍然,终于展眉:“传令下去,各营加强巡哨,埋关设卡、加筑工事,严阵以待。切不可擅离职守轻举妄动!”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写了好久,俺果然连战争常识也没有,原来为了不受束缚,特地没去看史料和演义,可后来写好了再看,发现俺对不起历史老师,对不起地理老师,还对不起罗贯中大神。。。唔。。。雄心勃勃地想写战争,最后出来的却是胡编乱造的流水仗,桑心中。。。。




☆、(四十六)献策

  果然,不久后东吴数万大军到来,但出人意料的是,既未闻金鼓号角,也未见战火攻势。数万大军一日之内将整座西塞山团团围住,并在山下各处扎下营来,一连几日升火造饭、练兵饮马,竟未有一丝要大举进攻的样子。
  而魏军困于山上,粮路早断,士兵餐风露宿,多以树皮草根果腹,军中疫病多发,日日都有兵马殁损……
  与此同时,司马昭却在雨薇悉心照料下渐渐好转,几日下来,已能落地行走。只是经此一挫后,他整个人却沉郁了许多。
  雨薇心知他年轻气盛,第一次参战便是腥风血雨中的死里逃生,孤身而返的惨败,这样的失败将会是他心头许久挥之不去的阴霾……她不敢触及他心绪,只得好言宽慰,而他多沉声不语,面上看不出一丝喜忧。
  
  这一日,雨薇下到各营巡诊,回来时未见司马昭在屋内,却见阿术急急来报:“先生,不好了,二公子让人把自己绑了,去陛下那请罪了。”
  “请罪?”雨薇惊道。
  “就是这回受命回江夏求援未果,遇阻受伤的事啊……”阿术忧道,“若陛下真的军法从事,即便不处死,也必刑责,公子如今重伤未愈,怎经得起……”
  “三百轻骑遇上东吴主力,能活着回来就不容易了,还要治罪?”雨薇一跺脚道,不及多想,急急往曹丕那边追去……
  
  屋里主将近臣皆在,曹丕阴着脸,望着一身伤痕跪于正中的司马昭,默然不语,屋里的空气寂静而沉闷。
  “陛下!”雨薇不顾一切地闯入,跪倒在地,“求陛下赦免子上将军!”
  曹丕抬头,有些诧异地看想雨薇,冷冷一笑却不开口。
  雨薇心里一慌,急切道:“以三百人马对抗数万大军,子上将军已尽全力了,这是非战之罪,求陛j□j谅!”
  “但令丞大人只是个医官,这些事朕自有主张,似乎与卿无关吧?”曹丕终于不冷不淡地开口。
  雨薇愣了一瞬,强辩道:“子上将军如今身受重伤,任何刑责都可以要了他的性命。江若身为医官,不能看着自己辛苦救回的生命莫名其妙地冤死于陛下的刑责之下……”
  “放肆!你这是什么话!”曹丕面露愠色,“什么叫莫名其妙冤死?”
  雨薇心下寒凉,一咬牙索性傲然道:“若陛下一定要罚,那么,江若愿代子上将军受刑!”
  “雨薇!”她话语一出,举座愕然,跪在她身边的子上更是焦急地转头看她。
  “你愿意代他受责?”曹丕却反而平静下来,甚至目光中浮起一丝玩味:“好,刘子扬,你倒替朕说说,按律司马昭该处何罪?”
  一旁的刘晔犹豫了一下,正色道:“按军律,该处三十刑鞭或五十军棍。”
  见雨薇怔住,曹丕的嘴角却勾起一缕笑意:“那你再告诉江令丞,这刑鞭是怎么一回事?”
  刘晔如实道:“按例,受刑者需褪去上衣,跪绑于刑架之上,以脊背受鞭,必得鞭鞭见血。”
  雨薇脑中嗡然一响,整个人都止不住地颤抖起来,且不说别的,以她女子的身份,单脱衣跪绑一条就是绝对无法承受的j□j……
  “江大人,你可听清楚了,也想清楚了,还愿不愿意替司马昭挨这三十鞭呢?”曹丕看出了雨薇的惊恐,竟邪邪地冷笑起来。
  雨薇紧咬着唇,脸色惨白如死,但抬起头的那一瞬,眼神中却有了一种倨傲:“那就求陛下赐臣一死吧!臣以自己的性命换司马将军的刑责,总够了吧?”
  曹丕愕然,决不料她会这样回答,怔怔地看着她,却说不出话来。
  而心头早已五味杂陈的司马昭,此时回过神来,慌忙向魏帝拜下道:“末将有辱圣命,该当罪责,不需要江大人替我承担什么!”
  “荒唐!你们当朕什么?大敌当前,不思破敌之计,倒在这里争着领死?”曹丕终于震怒拍案。
  雨薇不明所以的愣住,而一直察言观色的蒋济,却适时地微笑开口:“江令丞,陛下早知此战之责不在子上将军,适才早已赦他无罪,若不是江大人来此一闹,此刻陛下正要与子上议论战策的呢……”
  雨薇闻言,转头看子上,却见他点了点头,面上有了一丝薄嗔,她亦不由错愕,回想自己的这一番行径,果然是冲动莽撞到不经大脑,全然不似自己以往的作风。
  “江若,在你眼中,朕就是这般冷酷绝情,是非不分的吗?”曹丕叹了口气,脸色却是缓和下来了。
  “陛下恕罪。”雨薇下拜,心中愧悔难当,“是臣愚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致冲撞了陛下。”
  “若不是看在你是……真该打你几鞭子!”曹丕看她的眼中竟有了一丝笑意。
  对上他目光中的意味深长,雨薇心下莫名一颤,那一种强烈的不安再也挥之不去。
  “好了,都起来坐吧。”曹丕却转而看向司马昭,正色道,“子上,且把你适才未说完的见地,继续述来……”
  “是。”两人拜谢后站起,目光略一交汇,即回避开去,只分别在两侧的末席坐下。
  
  司马昭开口道:“末将以为,如今情势,陛下决不能再任由这般僵持下去了!”
  “哦?”曹丕若有所思。
  “陛下当知,陆逊其人多谋而善忍,如今身在吴地,吴军又占尽人势,却不轻易攻上山来,很显然,陆逊使的正是围困拖垮战术,待我军困于饥寒,损兵折将士气耗尽之时,甚至他都已不必攻上山了——只需放一把火……”
  “放火?”蒋济似想到了什么,悚然惊起。
  “众所周知,驻营山上虽可依仗地势居高临下,但同时也有一个最大的隐忧——山中多木,如今又值秋末,漫山遍野衰草枯叶……这时候随意放几丛山火,都可以漫卷山林……”
  “可是……”有人忍不住疑惑出声。
  “可是为何吴军不放火?”司马昭了然一笑,“远不说陆逊曾在夷陵烧了刘备七万大军,就是前不久,还烧了柴桑城外千亩芦苇田。他不可能想不到火攻之计。之所以不烧山,是因为现下还烧不起来——自陛下驻营山中,连绵阴雨可说是老天帮了我军一大忙!”
  司马昭停了停,又道:“但这并不意味着雨一直不会停,一但雨静日出,用不了几日,山林中就会风干物燥,此时若再起西风——那便是陆逊所等待的时机了!”
  “啊……”曹丕抚额而叹,这些隐忧他未必没有想到,但困顿之中却未敢深究,如今被子上直言不讳地道明,他心中不免惊栗,“那么,如你所言,我军又当如何?援军未到,我孤军出击未必有胜算啊!”
  “依在下浅见,让吴军主动出击,引其入山,那是上策。”司马昭继续道,“到时虽难免死战,但我军占据地利,可声东击西、左右奇袭,所设机关陷阱全皆用上,殊死一搏未必没有胜算。”
  “话虽如此,但又有什么能让吴军轻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